2017年至2018年高一下册期中考试语文题免费试卷(湖南省常德市芷兰实验学校)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重新体认家庭为社会之本
2016年3月,央视综合、少儿等频道播出动画剧《郑义门》,呈现了“江南第一家”通过礼法治家、用豆子民主选举家长等方式,对一个有成百上千乃至几千人的共同体进行自治的故事。郑家几百年间出仕者无一人因贪墨被罢官,“廉政”成为郑家故事的一个“卖点”。
细节难免艺术虚构,但郑家在历史上的确是赫赫有名。其逐渐修订而成的168条家规,放在今日,有很多对个人自我修行仍有指引价值。但譬如基本不让女性与娘家人走动,不让族人“私藏”一文钱,收支由大家族统一管理的做法,今人恐已难以接受。
尤为值得分析的,是第一集点出的此片主旨:治国必先齐家。从一百多年前的“娜拉出走”到今天的肯定家庭、家与国的关系,绕了一大国,似乎又走回来了。
《大学》将齐家摆在治国之前,首先是因为对治理国家者有极高的要求,而家庭乃是最原本的个人成长与修行场所。
儒家认为,若治国者不能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必然会心中充满杂念,进入治理困境。而在家庭中,人首先感受到的是世间最自然的父母养育之情与兄弟手足之爱,有人与人之间基于自然的界限与分寸,自然法奠基于此。良好的家教,是培养合格治国者的基础。
中国主流传统中,在家庭、天地自然中贞定个体价值的思想,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均有一定差别,可被称为不偏执于极端的小共同体主义。它强调个体的终极价值,以避免各种人为捏造的集体对个人尊严和权利的侵害,但也将个体从家庭与天地这个根本处,放置在与他人和世界的脉络中,避免原子式个体带来的孤独,产生过度欲望与价值虚无主义。这种由内而外自然生长出来的个体价值观,光明中正,是治国者的必备心性素质。
齐家对治国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大家族中有各种日常事务需要处理。作为规则的礼法,由外而内地规范族人的行为与思想。由治家积累经验培养才干,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家事国事天下事,一气贯通,而不是相互背反。正是在这种融“家族规矩”于“个体人格”的生存结构中,“江南第一家”养育出来的郑家子弟,无论出仕还是理家,皆能立身有本,进退有据,维系郑家几百年于不坠。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可能隔着不小的距离。家族中的家长不负责任怎么办?清末民初,由家族形态承载的价值观,与以平等个人为本位的法律观之间,在清末以张之洞、劳乃宣对阵杨度、沈家本等人的礼法之争中,曾有过激烈辩论。正当防卫是否适用于尊长,就是一个核心争议点。如果像郑家曾推行的那样,将个人财产权利压缩到最低限度。个体人格的保障,也难免受影响。说到底,家庭是个人充分实现人性有情有义的土壤,而不能是障碍。
这种关系,也存在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今天,类似于杨度与后来的一些激进革命者,将大家族看成国家的敌人,认为个人从中“解放”出来才能成为合格“国民”的观点,已没有辩驳的必要。但就像厘清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一样,如何厘清个人与国家、家庭价值与国家正义之间的关系,让国家成为个人充分实现人性有情有义的土壤.是更需要我们思考和改进的。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郑家历经数百年长盛不衰,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这个有成百上千乃至几千人的大家族被誉为“江南第一家”。
B. 郑家重视礼法治家,其逐渐修订而成的家规共有168条。至今,这些家规有很多对个人自我修行仍有指引价值。
C. 郑家故事之所以被拍成动画剧,就是因为“廉政”卖点:郑家几百年来出仕者无一人因贪污而被罢官。
D. 动画剧《郑义门》在第一集里就点明了此片的主旨:治国必先齐家。从家与国的关系角度肯定了家庭的作用。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家庭是个人成长与修行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教和对家族各种日常事务的处理有助于培养合格治国者,因而《大学》将齐家放在治国之前。
B. 尽管郑家的礼法治家等方式维系了家族几百年来的良好发展,但也有些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家族规矩”可能会使个体人格保障受到影响。
C. 齐家与治国有相通之处,处理大家族日常事务,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而于其中所获取的经验才干,于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D. 不偏执于极端的小共同体主义强调个体的终极价值,不必遵从群体规则的限制,避免各种人为捏造的集体对个人尊严和权利的侵害。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郑家的故事在搬上荧屏之时固然会有一些艺术的虚构,但它却从某个角度引发了人们对于齐家的重视,从而激起人们对家庭教育、个体人格发展的关注。
B. 郑家的家规,既对个人自我修养极具实践指引价值,但也在实行过程中暴露出家族形态承载的价值观和平等个人为本位的法律观之间相互矛盾的问题。
C. 个体在接受良好的家教、养成光明中正的心性、汲取家庭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将家事贯通于国事和天下事的前提下,就能成为“廉吏”、合格的治国者。
D. 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家庭价值与国家正义之间会存在一些矛盾,而正确处理这些关系,让国家为个体发展提供良性土壤,  需要我们思考和改进。
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寻找桃花源
两个城里人有五天假,他们相约去散心。去哪里呢?城市他们肯定不去的,城市带给他俩的是吵闹、拥挤和忧伤。八年了,他俩仍蜗居在巴掌大的地方。
他俩把外出的目的地选在大山里。从城市坐火车到小县城,又坐汽车到小镇,人越来越少,风景越来越美。在小镇停留片刻,他俩坐着三轮车行了不知多少时间,下车后,他们漫无目的地朝前走。斜阳里,风景无限好。
不知走了多少路,眼前的小河上出现一座小石拱桥,过桥,两座青山夹条小沟,溪水潺潺而出。沿着小溪,过山门,凉风扑面而来,旅途劳顿随风飘散。山间暮霭腾起,山雀呼唤,该是喊小雀回家呢。
城里人A说:“应该找户人家,要点吃的。”
城里人加快脚步,过了山嘴,远远就看到一户人家,城里人甭提多高兴。近了,城里人大失所望,朱红色的大门上挂着一把铁锁。
城里人A说:“难道山民还在劳作?”
城里人B摇头。
突然,B喊:“快看,那边山脚有人家。”A顺着B手指的方向,看到山脚果然有四五户人家,其中还有一座两层小洋楼。
城里人飞奔而去。到了,他们又瞪大眼睛,大门上挂着一把铁锁。
“人都到哪儿去了?”
“鬼才知道!”
又走了一段山路,一家家大门上仍是挂着一把把铁锁。就在城里人要绝望时,细心的A发现,一户人家的大门上没锁,只是用铁丝把门板上两个铁环缠绕几圈。这是三间土瓦房,借着月光,A毫不费力地解开铁丝,门开了。
城里人像盗贼般进入,屋内有床,有电视,有电话,有灶台,日常用品几乎全有。两个城里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觉得走进了安徒生的童话里。
橱柜里有鸡蛋、方便面。城里人生火,舀一瓢溪水,煮面;吃毕,两人无力地躺在床上,惴惴不安地等着主人回来,他们猜到了将要受到的惩罚。
夜深了,屋外依然静悄悄,银色的月光洒在窗户上,城里人沉沉地睡了。
城里人醒来时,天已大亮,屋外鸟雀欢唱。城里人没见到主人,A说:“屋主品格简直赛过七个小矮人,见我们睡着不愿打扰。”
他们一骨碌爬起来,只见大门还是那样虚掩着。“或许主人走亲戚了,被亲戚留下不许回来。”城里人惊讶地说,“我们赶快吃完饭,逃吧。”匆匆吃饭,把门环重新用铁丝缠绕。
两人沐浴在晨曦里,沿着小溪继续走,到了小溪尽头,眼前是茫茫林海。
城里人吃惊地说:“怎么没有一个山民?”他们走过每一处山脚、每一个土场、每一块凹地,见到大门上统统挂着一把铁锁。
“难道集体大逃亡了?”四目相对,没有答案。
两个城里人又溜进昨晚的屋子,生火,做饭。第二天早晨,仍不见主人。
“我们找到世外桃源啦!”A欢呼雀跃起来,B恍然大悟。
有这么好的地方,回蜗居干什么!城里人拨通公司的电话,大声说:“喂,小资本家,爷爷不干啦!”城里人放下电话后放声大笑。
一天,A做了把万能钥匙,最终,他们把住地选在一个两层小洋楼上。小洋楼内装修典雅,生活用具齐全,还有几件瓷器、几幅字画做摆设。
城里人进入了所有屋子,屋内大同小异。后来,城里人把目光散落在沟壑、山洞、森林里,他们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
时间真快,要过年了。
腊月里的一天,一群男女老少吵吵闹闹沿着冰冻的小溪回来啦!两个城里人慌乱地扛着米面逃进山洞。在洞口,城里人看到一拨拨山民唱着歌回来了。
过年了,山沟里灯火通亮,焰火绚烂,俨然一座山城。两个城里人悄悄溜出山洞,来到小洋楼外,见主人正在吃年夜饭,神龛上燃着蜡烛和一炷香;桌上饭菜丰盛,山民边吃边说着城市里的街道、超市、公园。
热热闹闹到正月初六,山沟里倏地安静。城里人从山洞里探出头,一户户人家正在锁门,一拔拔人悄然离去。
城里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好多道理是没必要弄明白的,他们又回到小洋楼,小洋楼里添置了好多生活用品,冰箱里有牛肉鸡肉等等。城里人又在山民的小洋楼里过上神仙般的日子。
一天,城里人在小洋楼里的电视中,看到一群似曾相识的面孔:男女老少一伙人,在城市广场上,蓬头垢面,啃着方便面。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寥寥几句话,不仅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时间、地点,更是突出了城里人对城市生活不满的态度。
B. 城里人经过长途跋涉才到达风景无限美好的地方,作者意在表明世外桃源虽然风景优美,但是必须付出努力才能抵达。
C. “我们找到世外桃源啦!”不仅写出了城里人找到新生活的欢愉,也照应了标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 山村民风淳朴。村民无须过多照应门户,只是用铁丝把门板上两个铁环缠绕几圈,就非常放心地出门了。
【小题2】山民是一群怎样的人?刻画这一整体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小题3】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有画蛇添足之嫌,你的看法呢?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3.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姜彧,字文卿,莱州莱阳人也。父椿,避乱往依济南张荣,因家焉。彧幼颖悟好学,荣守济南,辟为掾,升左右司知事,寻迁郎中,进参议官。
中统二年,彧与荣孙宏入朝,因言益都李璮反状已露,宜先其未发制之,未报。明年春,璮果反。时诸郡不为兵备,璮即袭据济南。彧弃家从荣,招集散亡,迎诸王哈必赤进兵讨之。秋七月,捕得生口,言城中粮尽势蹙,彧乃昏夜请见王曰:“闻王陛辞时,面受诏曰:‘发兵诛璮耳,毋及无辜。’今旦夕城且破,王宜早谕诸将分守城门,勿令纵兵,不然城中无噍类矣。”王曰:“汝言城破,解阴阳耶?” 彧曰:“以人事知之,若待城破言于王,晚矣。”王悟。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彧以功授大都督府参议,改知滨州。
时行营军士多占民田为牧地,纵牛马坏民禾稼桑枣,彧言于中书,遗官分画疆畔,捕其强猾不法者置之法。乃课民种桑,岁余,新桑遍野,人名为太守桑。及迁东平府判官,民遮请留,马为之不行。
至无五年,召拜治书侍御史,出为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使,赐金虎符,改信州路总管。后累迁陕西汉中、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使,拜行台御史中丞。后以老病归济南,寻擢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三十年二月,以疾卒,年七十六。子迪吉。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四》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
B. 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
C. 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
D. 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郎中”本来是古代民间对医生的尊称,这里是官职名,即帝王的侍从官
B. “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基本概念之一,此处指星相、占卜、相宅等方术。
C. “虎符”是古代用金属制的虎形调兵凭证,其背面刻有铭文,分为左右两半。
D. “信州路”与辛弃疾词中“烽火扬州路”中的“路”均为宋元时行政区划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姜彧幼年即聪明好学,因避乱随父亲移居济南,济南太守张荣对他非常欣赏,征召他担任自己官署的属员。
B. 姜彧政治观察力很敏锐,曾与张荣的孙子张宏一道向朝廷进言益都李璮有谋反的迹象,后来李璮果然谋反。
C. 哈必赤进兵讨代李璮时,姜彧及时提醒他记住皇帝不要伤及无辜百姓的告诫,使济南百姓避免了一场灾难。
D. 担任滨州知府时,因为督促农民种植桑树,一年多以后新成活的桑树漫山遍野,姜彧被当地人称为“太守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旦夕城且破,王宜早谕诸将分守城门,勿令纵兵,不然城中无噍类矣。
(2)及迁东平府判官,民遮请留,马为之不行。
4. 详细信息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李白描写行人走在蜀道上可以“摸到星星”,感到呼吸紧张,于是发出了一声长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 _________”。
5.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应该做到一言九鼎,诚信经营,绝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做出损害人民和社会的事情。
②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人们流离失所,骨肉分离,亲人们动如参商,一辈子可能也再难得相见。
③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两岸团圆,金瓯无缺,也梦想着能够实现国强民富。
④《国家宝藏》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成了一档网红节目,一时间去各大博物馆参观的人趋之若鹜。
⑤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在去产能的同时,各钢铁企业惨淡经营,2017年的销售状况终于开始好转。
⑥中印双方的军队在洞朗地区对峙,中方表示,印度此举是在玩火,他们应该对自己在中印边境的危言危行负责。
A. ②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6.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案件不止一次证明,不仅毒品泛滥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而且会影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B. 近几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发生气候异常现象,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比过去都严重得多。
C. 中国自从宣布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以来,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就百般阻挠中方申遗进程,诋毁中方申遗目的。
D. 优秀的图书、影视剧作品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7.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今年高考刚结束,一外地老师就发来微信:向您垂询一下,您觉得全国卷第21题考的是逻辑问题还是语言准确?
B. 乡镇庙会上人山人海,街道上几乎水泄不通,突然一位中年男子高喊着:“借光,借光!”神色匆匆地往乡政府跑去。
C. 吴阳要向导师请教如何写研究生论文,导师开门请他进来,吴阳说:“我不能久坐,半小时后我还有事,恐怕要失陪了。”
D. 真是抱歉,家弟放学时边走边踢球,不小心打坏了您的车灯,请您原谅,我一定照价赔偿,并教育他不要在路上踢球。
8. 详细信息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其对象是大众,要使之传播有效,就要从大众的需求出发,并且符合大众传播的规律。满足大众好奇心,②___,肯定要比之前的简单灌输更为有效。借助娱乐愉悦感所带来的主动性和自愿性,更容易使参与者注意和接收其中的科学信息,使他们对科学内容理解得更深刻。当然,借助娱乐只是科普的一种形式,③_______。科学节目在激发观众兴趣的同时,也不能娱乐过头。
9.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国城市通信行为研究报告》显示,62%的智能手机用户在睡觉前玩手机;人们最常在上下班途中玩手机,这个比例高达75%。在中国智能手机拥有者中,患上“手机依赖症”的人越来越多。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手机用户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而一家网站关于“你是否离不开手机”的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手机控”们出门忘带手机便“惴惴不安”,好像丢了魂一样;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没响,就感到失落;刷微博、玩游戏是睡觉前的必修课;公车上、饭局上、朋友聚会上,总是低头玩手机。
(1)根据材料,请为“手机控”下一个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劝导人们正确对待手机。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洁,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中国古语说:人穷志短。
(2)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其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3)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
(4)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5)有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某样东西(金钱、时间、健康和爱情等)不够时,这种感觉就会削弱我们的认知能力,影响我们做出明智的决定。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几则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