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高一历史2018年上册期末考试同步练习

1. 详细信息
清朝雍正、乾隆之后,“军国大计,周不总揽”的中枢机构是
A. 内阁
B. 六部
C. 理藩院
D. 军机处
2.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王朝重视整肃吏治、打击贪腐。下列职官中,直接担负这一职能的是
A. 秦朝的郡守
B. 西汉的刺史
C. 宋朝的三司使
D. 元朝的枢密使
3. 详细信息
元朝大一统规模超迈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江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元史•地理志》)为管理这广裹的疆土,元朝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 行省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4. 详细信息
汉代规定,祭祀时只有皇帝可以着玉制十二旎冕冠,冕服上下绘有十二章纹,此外还穿着蔽膝、佩缓、赤舄等(如图),这种服饰上的特殊规定突显了

A. 皇权独尊的地位
B. 汉代服饰的华美
C. 礼仪制度的完备
D. 汉代国力的强盛
5.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该学者的观点
A. 揭露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性
B. 抹杀了义和团运动的愚昧性
C. 强调了清朝政府的反动性
D. 忽略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
6. 详细信息
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冈政务过多发出了“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的感慨。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
A. 丞相制的废除
B. 内阁的设立
C. 八股取士的实施
D. 军机处的设置
7. 详细信息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英国在市场扩张的驱动下发动了鸦片战争。下列条款出自《南京条约》并能反映上述动机的是
A. 中英协定关税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
D. 派兵保护各国使馆
8. 详细信息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 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9. 详细信息
甲午战争后,有一份中国报纸载文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一说法旨在
A. 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B. 宣扬西方制度的优越
C. 激发国人的民族危机感
D. 呼吁人民推翻清朝统治
10. 详细信息
1919年春夏之交,上海“大世界’’娱乐场的跑马生意萧条,,有人在其大门上91占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是指
A. 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B. 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窃取
C. 日本强加“=十一条”给中国
D.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11. 详细信息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征途。”诗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包括
①红军反“围剿”失利
②遵义会议的召开
③会宁会师
④红军长征的开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2. 详细信息
1935年起,蒋介石就通过一些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谈判;通过中共党员董健吾秘密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这反映了
A. 共产国际要求国共停止内战 B. 国民党放弃了武力剿共方针
C. 外部环境推动两党关系转折 D. 西安事变推动政治局势改变
13. 详细信息
日军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 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B. 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C. 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D.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14. 详细信息
周恩来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五四运动,那么后一个是指
A. 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 古都北平和平解放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5. 详细信息
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得出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性质
B. 人民代表主要是经政推选产生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16. 详细信息
1971年6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讲话中提出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为此,尼克松
A. 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B. 谋求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 致力于结束越南战争
D. 主张中美合作主宰世界
17. 详细信息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或减少了一些“衰败选区”和小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并留出143个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这表明当时英国
A. 选举制度完善 B. 责任内阁制形成
C. 工业城市崛起 D. 普选权得以实现
18.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的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美国1787年宪法中符合这一观点的做法是
A. 规定实行邦联体制
B. 保留州的行政自主性
C. 明确实行两党政治
D. 维护南方的奴隶制度
19. 详细信息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些规定
A. 解决了大州与小州的分歧
B. 违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C. 调和了南方和北方的矛盾
D. 奠定了长期稳定的基础
20. 详细信息
1876年8月,梯也尔就任法兰西总统,并宣称:“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这表明梯也尔
A. 反对保留共和制度
B. 极力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 主张复辟封建帝制
D. 预言巴士底狱起义爆发
21. 详细信息
历史学习注重“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下列史论一致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

国王退出英国政治舞台

B

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三权分立实际作用有限

C

法国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资产阶级民主具虚伪性

D

德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德国封建专制色彩浓厚

22. 详细信息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是指
A. 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
B. 采取了邦联制的形式
C. 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D. 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23. 详细信息
民主派领袖杰斐逊称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其理由最有可能是
A.美国总统被赋予较大权力
B.美国总统必须对宪法负责
C.美国总统权力等同于君主
D.美国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
24. 详细信息
美国《独立宣言》写到:“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1787 年宪法对这一理念的态度是
A.轻易抛弃 B.完全忠实
C.基本吸纳 D.背道而弛
25. 详细信息
约翰•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指出:“代议制政体就是这样一种手段,它使社会中现有的一般水平的智力和诚实以及社会中最有智慧的成员的个人才智和美德,更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可见,约翰•密尔认为代议制是
A. 直接民主
B. 精英民主
C. 虚假民主
D. 间接民主
26.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出于对祖先基业的敬畏,惧怕史官在史书中的“无隐无讳,直书史实”,使统治者注重自身言行;在未形成监察制度的西周至春秋,民众谤议君王被认为是正当合法的政治监督形式,周厉王就因为“止谤”被国人赶出都城。发展至战国,社会政治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大多采用“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的方式;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也随之滋长,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等
材料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御史又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职在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 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古代形成了哪两大监察体系,并比较其异同。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27.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苏格拉底批判说:“(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芴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大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材料三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年轻的共和国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国库空虚,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在跨州货动的征税方面存在争端,马萨诸塞州有农民造反。汉密尔顿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摘编自《美国的建立》
(1)指出材料一中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及其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及美国解决“诸多棘手问题”的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概括人类政治文明的基本特性。
28.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以上图示材料,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指出英德两国政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29.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们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何种观点并说明其理由。(5分)
材料三 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根据地逐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
(3)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并简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