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高一历史月考测验(2018年上期)网上考试练习

1. 详细信息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就是“问鼎中原”的典故由来。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 )
A.王权衰弱,分封制遭破坏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周室衰微,井田制逐步瓦解
D.列国内乱,变法图强
2. 详细信息
战国时期,官吏俸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如“官吏三千石者,月各百三十斛”。这种变化反映( )
A. 农业发展迅速
B. 郡县制度形成
C. 分封制度崩溃
D. 官吏待遇下降
3. 详细信息
中共中央宣言提出: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表明
A. 国共两党政治主张达成一致
B. 中共因维护民族利益而放弃民主革命
C. 三民主义是联结国共的纽带
D. 中共以民族大业为重团结国民党抗日
4. 详细信息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之时,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①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 ②新的社会阶层兴起
③宗法制被彻底破坏 ④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 详细信息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中国实为下策”。瓦德西持上述观点主要原因是
A. 充分认识到中国地广人多
B. 希望各国侵华达成相互谅解与妥协
C. 认识到中国人民富有反抗精神
D. 支持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6. 详细信息
元朝在郡县制度的基础上实行行省制度。关于这个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②是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③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④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7. 详细信息
1945年9月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经过八年的战争,全中国疮痍满目,百废待兴,全中国人民迫切地需要和平、团结与民主,以便同心协力,建设新中国。”这说明
A. 国共关系有所缓和,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B. 抗日战争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C. 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工作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
D. 中共力图推动战后民主联合政府的成立
8. 详细信息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9. 详细信息
汉承秦制,在建立官僚制度的同时,实行编户制度。户籍不仅登记人口数量、性别、相貌,而且登记田产的亩数、方位、土质。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 保障封建国家税收 B. 促进人口快速增长 C. 确保制度的延续性 D. 加速土地私有化
10. 详细信息
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各民族逐渐交融,人们心中遂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这表明西周时期( )
A. “大一统”的文化心理逐渐形成 B. 君主独裁的集权体制开始确立
C. “大一统”的政治制度正式建立 D. 宗法分封制推动了疆域的扩大
11. 详细信息
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 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C. 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 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12. 详细信息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 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13. 详细信息
《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材料中的观点:
A.正确揭示了战争爆发的根源
B.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C.严重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战争原因
14. 详细信息
《顾维钧回忆录》:“我暗自想象着和会闭幕典礼的盛况,想象着当出席和会的代表们看到为中国全权代表留着的两把座椅上一直空荡无人时,将会怎样地惊异、激动。”对材料所述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
A. 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 B. 中国全权代表代表南京国民政府
C. 反映了近代中国在外交上的抗争 D. 反对和会制造“两个中国”阴谋
15. 详细信息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本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国民政府的这一态度( )
A. 显示了中国政府的大度 B. 导致东北三省的沦陷
C.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D. 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16. 详细信息
《诗经•国风》里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
A.两广地区
B.四川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黄河中下游地区
17. 详细信息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武王克商 B. 实行分封制 C. 统一全国 D. 姬姓之国多
18. 详细信息
关于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中国人民应该记住的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是
①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②亡我中华,灭我民族之心最急切:《马关条约》“二十一条”“三光政策”……
③奇毒无比的“以华制华”策略:建立伪满洲国、扶植汉奸汪精卫
④独霸中国城市的数目最多:从哈尔滨到广州、南宁,从上海到太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④
19. 详细信息
《礼记》记载:“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C. 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D. 打击地方诸侯势力
20.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收到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且全部为军火贷款,苏联援助的飞机、坦克、大炮等军火物资通过新疆和甘肃的西北国防大通道输送到内地抗战前线。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亿美元,且均为非军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用品和稳定货币。
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将《租借法案》用于中国,从1942年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通过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等地,租借法援助总额达到13亿美元。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中共在抗战中所经历的一切,再清楚不过地印证了外力介入的作用。只不过仅仅有外力的作用还不够,没有当权的国民党始终坚持抵抗,只靠两三万地处穷乡僻壤、缺吃少穿、枪弹奇缺的中共军队,要想在痛争期间顺利恢复、发展和准备自己的力量,同样是不可能的。
同样的道理,没有毛.泽东这样精明且决断力极强的领导人,共.产.党也一样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如果按照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多数领导人的意愿,以及共产国际“抗日高于一切”方针,把中共军队投入到作战中去,而不是按照他坚持的那样,把军队分散到敌后农村中去,最终的结果亦可想而知。
——摘编自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的变化及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外力介入”的典型表现与作用,简析抗战中共.产.党实力大增的原因。
21.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燎原全国。正是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党培育和形成了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芒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江Z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内涵概括为二十四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材料二 下面是毛.泽东的《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明井冈山精神中的“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这次“远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