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至2018年高二上半年政治期中考试在线测验(江苏省清江中学)

1. 详细信息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
A.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D.哲学很神秘且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2. 详细信息
“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面……绘画中蕴含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这一判断主要说明( )
A.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B.哲学是一门科学之科学
C.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3. 详细信息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指的是( )
A.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的具体形态
C.物质的唯一特性
D.事物的发展秩序
4. 详细信息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 详细信息
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6. 详细信息
有人指出:“天上没有不散的云霞,地上没有不朽的年华,人类创造的一切在诞生之日起便进入消失的过程。”这表明(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C.世界上不存在处于静止状态的事物
D.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7. 详细信息
2017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这其中蕴含的哲理主要是( )
A.事物的发展是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必定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8. 详细信息
《荀子·天论》有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此观点启示我们( )
A.意识依赖于物质
B.人们能认识和改造规律
C.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D.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9. 详细信息
一生病就输液,一输液就用抗生素。这种做法不懂得( )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联系的重要性
C.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10. 详细信息
玻璃杯子里有半杯水,有人看见说哎呀只有半杯水了,而有人却说还好还有半杯水;有人认为半杯水喝掉就没有了,而有人却认为再加半杯水就是一杯水了。这表明( )
A.世界是无法被正确认识的
B.世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C.认识具有不确定性
D.人的心态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
11. 详细信息
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2. 详细信息
人们常用“万物复苏”来描绘万物生长的春季,由春季还衍生出许多好词,如春暖花香、春意盎然等。这体现了( )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复制
C.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3. 详细信息
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地命中目标。因此,有人说电脑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认了( )①电脑也会产生意识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 详细信息
研究发现,“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2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③意识是人脑活动的产物
④意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详细信息
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6. 详细信息
2017年1月3日,国家教育部发函至各省教育厅,要求将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所有的“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体现了( )
A.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17. 详细信息
创客圈里有一句名言: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这种说法( )
A.肯定了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B.肯定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C.突出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D.强调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18. 详细信息
消费者常常抱怨“现在的番茄越来越没有以前的味儿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美联合研究团队协同攻关,历时4年多,终于发现了番茄风味调控机制。这说明(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9. 详细信息
“指鹿为马”的做法违背了真理的( )
A.具体性
B.无限性
C.条件性
D.客观性
20. 详细信息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和上升性,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 详细信息
逢水遇谷架桥,天堑变通途。桥是载着人类跨越天堑的“翅膀”,也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它将人类漫长的文明连接并延伸开来。这说明( )
A.联系是普遍的,事物都处在联系中
B.联系是主观的,人们能建立新联系
C.联系是客观的,任意事物间都有联系
D.联系是多样的,不同联系作用都不同
22. 详细信息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近日落成启用,它是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的重大原创性突破,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这反映出( )
A.人们能够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联系
B.事物联系的依据在于人们的需要
C.人为事物联系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D.联系一定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23. 详细信息
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这是因为(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整体和部分是统一的
④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 详细信息
“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林希的短诗《土》蕴含的哲理是( )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
②整体离不开部分
③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
④部分离不开整体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5. 详细信息
下列成语或者俗语与“水滴石穿”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庖丁解牛
B.邯郸学步
C.绳锯木断
D.覆巢破卵
26. 详细信息
发展的实质是( )
A.量变
B.“扬弃”
C.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D.质变
27. 详细信息
朋友相见,一般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来称赞对方。士别三日之所以需要刮目相看是因为( )
A.世界是客观的
B.联系是普遍的
C.事物是发展的
D.联系是客观的
28. 详细信息
志愿者们用日复一日的不懈坚持,用每个人一点一滴的“小善”,积累起社会与时代的“厚德”。这蕴涵的辩证法道理是( )
A.促进量变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要热情支持和悉心推动新事物成长
C.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D.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幸福社区
29. 详细信息
小小鼠标无极限,从发明鼠标到现在的50年间,机械鼠标、光电鼠标、多功能鼠标、3D鼠标层出不穷,如今,人们还在研制不用手操作只靠意念控制的智能鼠标。这主要说明( )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
C.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D.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30. 详细信息
网上有一句流行的治愈金句: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说明你挂了。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败。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
A.在曲折中发展是一切事物变化的基本状态
B.真实的人生都是无规律可循、捉摸不定的
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成功人生
31. 详细信息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
32. 详细信息
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3. 详细信息
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4. 详细信息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5. 详细信息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36. 详细信息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37. 详细信息
“气者,理之依也”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现。
38. 详细信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9. 详细信息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40. 详细信息
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
41. 详细信息
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42. 详细信息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43. 详细信息
意识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44. 详细信息
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45. 详细信息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46. 详细信息
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47. 详细信息
整体的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48. 详细信息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
49. 详细信息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50. 详细信息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
51. 详细信息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习.平主席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材料: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判断,为新时代谋划发展、推动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请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体现的唯物论道理。
52. 详细信息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扛起管党治党责任,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 “关键少数”理应作表率。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哲理,分析 “关键少数”的作出表率的必要性。
53. 详细信息
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共.产.党员怎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