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月考试卷

1. 详细信息

下表为l950年、l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1950

1952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地主、富农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2. 详细信息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誉为“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是因为这次会议通过了(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 详细信息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下列名字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        ②李援朝        ③张跃进        ④刘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4. 详细信息

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①艰苦创业  ②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详细信息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建设成就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有 

①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②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④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 详细信息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

7. 详细信息

下表是“1952年美、中、印三国人均钢和电产量对照表”。为解决表格中反映的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农业           B.重工业           C.商业         D.纺织业

8. 详细信息

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对这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B.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始于东南沿海地区

C.图一所示各项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图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9. 详细信息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l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推行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

10. 详细信息

 右图为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单位: %)。其中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9。以下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存在着使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险

C.体现了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D.有利于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

11. 详细信息

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

12. 详细信息

 中国社全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B.对民族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保护富农的经济

13. 详细信息

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④西藏和平解放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14. 详细信息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最能体现这次巨变特点的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的确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的转折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

15. 详细信息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16. 详细信息

“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A.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7. 详细信息

 “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8. 详细信息

 票据时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图中的票据见证了(   )

A.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D.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19. 详细信息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现象。当时还出现“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打油诗。这些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自然灾害严重                    B.苏联撤走专家    

C.“左”的错误泛滥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20. 详细信息

小红同学为“新中国杰出人物事迹展”搜集材料,其中选材不当的是

A.邓稼先——两弹元勋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王进喜——铁人                     D.张謇——状元实业家

21.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1)

材料二

  

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2) 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2)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

1960

下降(%)

粮食(忆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3)导致1960年农韭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2)

22. 详细信息

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闪烁着社会主义道德的耀眼光辉,具有引领人们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强大力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雷锋虽然离开我们快50年了,但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亮着一代又一代的心灵。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201233日《人民日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2分)并说明“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1分)

材料二  雷锋(1940-1962)是穷苦的孩子,新中国给了他新生,所以他就像孩子报答

父母的养育之恩一样,对新社会怀有感恩。……雷锋精神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它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代精神。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很淳朴地有这种感恩心,积极向上,只是在雷锋身上体现得特别突出。

——2012216日《钱江晚报》

2)雷锋生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哪几个时期?(3分)“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新社会怀有“感恩心”,是因为新社会与旧社会相比,在政治、经济上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材料三   雷锋以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感人肺腑地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集体、如何对待国家、如何对待生活等每个时代人都无法回避的心灵课题,雷锋精神便在这种无穷考问和回答中融入永恒。

——201236日人民网

3)请从材料三所列举的“心灵课题”中任选一个课题,根据你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加以简要回答。

23. 详细信息

材料一: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它领土决无掠夺的野心,现在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得特别权利或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政府亦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战的途径。        ——杜鲁门1950年月5日声明

     材料二:对朝鲜的攻击已无可怀疑地说明,共产主义已不限于使用颠覆手段征服独立国家……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而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因此,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杜鲁门1950627日声明

      材料三: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950年周恩来对美国的警告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中,美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3分)这种变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3分)

2)材料二中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的借口是什么?(2分)

 31950年中国采取了什么重大军事行动?到什么时候结束?结果如何?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