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学期 第七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试题 试卷及答案

1. 详细信息

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初期

2. 详细信息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 总路线的提出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3. 详细信息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由于没有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急躁冒进的错误。图中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土地改革                         B. “大跃进”运动

    C. 恢复国民经济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4. 详细信息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5. 详细信息

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下列属于 “历史观点”的是

A . 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 B . 抗美援朝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C . 我国在深圳建立了经济特区 D . 2008年我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

 

6. 详细信息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林彪集团的覆灭                    B. 二月逆袭

    C. 粉碎“四人帮”                    D. 四五运动

7. 详细信息

下表是“1952年美、中、印三国人均钢和电产量对照表。为解决表格中反映的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国家

工业指标    

美国

中国

印度

人均钢产量(公斤)

538.3

2.37

4

人均发电量(千瓦时)

2949

2.76

10.9

A.农业        B.重工业         C.商业         D.纺织业

8. 详细信息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那么,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9. 详细信息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60周年,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0. 详细信息

近年来,小汽车已进入中国的许多普通家庭,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新中国汽车制造业兴起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

11. 详细信息

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的社会主义

12. 详细信息

邓稼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被赞誉为(  )

A.节约标兵          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          D.铁人

13. 详细信息

山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内容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一首山歌唱道:社里高粱长得高,长到天上织女家,织女伸头出窗望,碰得一头高粱花。这首山歌最有可能创作于(  )

A.抗美援朝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4. 详细信息

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发生在(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5. 详细信息

下图是195881日《人民日报》第1版刊登的一篇通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                 B.传统农耕技术的创新

C.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D的错误在全国泛滥

16. 详细信息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失误有(  )

①“一五计划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⑤文化大革.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17. 详细信息

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8. 详细信息

下图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图中的字母所对应的成就正确的是(  )

A.长春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B.沈阳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C.鞍山大型油田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 详细信息

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20. 详细信息

为了更好地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21. 详细信息

 “真真假假假真真,真假全凭两片唇,说你假来真亦假,说你真来假亦真。请判断这样的语言可能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

A大跃进时期                B文革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新中国建立初期

22. 详细信息

请你列举出“一五”计划在工业方面的主要成就。(三项即可)

23. 详细信息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其中,探索性地对工商业进行了改造,请问其改造方式是什么?

 (2)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三次失误又是什么?

 

24.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第四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农民入社报名大会           图二 手工行业申请入社     图三 天津盛锡福鞋帽厂公私合营

材料二:“文革”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材料三: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

(1)三幅图片反映了什么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说明“文革”造成了什么问题?这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3)材料三反映了石油工人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有何意义?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出现过一些失误,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5.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

1960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6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4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1)根据材料一,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其基本任务是什么?

(2)导致材料二中农业生产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中可以汲取什么深刻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