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2周周清试题 试卷及答案

1. 详细信息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  ②开通运河  ③灭亡陈朝

2. 详细信息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3. 详细信息

成语“罄竹难书”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是李密(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为声讨哪一人物而写的(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宗          D.唐玄宗

4. 详细信息

隋朝统一南北,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局面。隋朝是哪一年统一全国的?

 A581            B589          C618          D626

5. 详细信息

古代某伟大工程有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的誉赞,此处所指为(  

A.秦长城           B.大运河          C.缫丝机          D.明故宫

6. 详细信息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余杭

7. 详细信息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征发数百万民工开凿了古代世界最长运河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隋炀帝            C. 隋文帝            D.宋太祖

8. 详细信息

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最北端的是(   

A长安           B涿郡          C洛阳            D余杭

9. 详细信息

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假设在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10. 详细信息

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最可能是(  

A.乘汽车           B.坐轿子             C.乘船            D.坐火车

11.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统治者贪图享乐         B.残暴的统治         C.大兴土木工程         D.国家财政困难

12. 详细信息

某校七年级(3)班历史小组对隋朝历史进行了研究,假如你是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开通了大运河         C.推行郡县制         D.创立了科举制度

13. 详细信息

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 详细信息

隋朝的历史有什么特点?

 A、繁盛一时          B、政权并立         C、大一统,长命王朝           D、繁荣但封闭的

15. 详细信息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①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全国统一               ②创立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

③修建过大规模工程                             ④短暂统一,二世而亡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 详细信息

秦朝和隋朝相比,其不同之处是(   

A、修建了我国历史上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B、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从思想上控制人民

C、是统一而短暂的封建王朝

D、实行暴政,并在农民起义浪涛中灭亡

17. 详细信息

20134月,在江苏扬州邗江区发现的一座墓葬中出土一块墓志,墓志铭文记载墓主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 即公元618年),并有“帝崩于扬州”等文字。它可以印证(   )

A.隋的统一           B.开皇之治            C.隋的灭亡           D.唐的建立

18. 详细信息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19. 详细信息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20. 详细信息

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统治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21. 详细信息

虽然她留下了一块任后人评说的无字碑,但人们仍然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请判断她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2. 详细信息

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D.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23. 详细信息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

C.政权并立和民族融合                 D.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24. 详细信息

电视剧《贞观长歌》曾深受观众喜爱,你认为可能在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唐玄宗整顿吏治,进行改革

C.唐玄宗诵读苏轼的词                     D.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25. 详细信息

曾经热播的《贞观之治》、《贞观长歌》等电视连续剧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      

虚心纳谏        轻徭薄赋        统一文字        北击匈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6. 详细信息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轻徭薄赋,发展农业

③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             ④提倡节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7. 详细信息

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行措施实质体现了    

A.道家的“自然无为”              B.儒家的“仁政德治”

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28. 详细信息

唐朝和西汉相似的地方是(    

①开国皇帝都是吸取前王朝灭亡的教训               ②两朝都出现过治世局面

③两朝都有与周边少数民族和亲的历史               ④都成都在长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29. 详细信息

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唐朝皇帝(    

 ①唐太宗         ②唐高宗         ③唐高祖            ④武则天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③①④②

30. 详细信息

促使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爱民如子          B.树立权威          C.隋亡之鉴          D.有自知之明

31. 详细信息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契丹萧太后           B、慈禧太后         C、武则天             D、吕后

32. 详细信息

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土地开垦,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严惩贪官污吏                   B.提倡节俭

C.善于纳谏                       D.重视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