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福建八年级下学期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期中考试

1. 详细信息

古诗文积累(1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             。(《赤壁》)(1分)

3)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1分)

4)苏轼所作《水调歌头》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此事古难全。”,集中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的是“但愿人长久,           。”3分)

5)兴,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1分)

6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与朱元思书》)(2分)

7)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五柳先生传》)(1分)

8《马说》一文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1

9岂不罹凝寒,                。(《赠从弟》)(1分)

10)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11)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1分)

12《终南别业》中写出作者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的诗句是

 行到水穷处,                  1分)

13)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分)

2. 详细信息

 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8分)

Alǐn  liè)的寒风不再呼啸而过,当晶莹的积雪悄然Btuì  jìn),当红的黎明衬着蜿蜒的群山射出新一轮暖日,我们便知道,苦苦寻觅的春天到了!

1)看拼音,在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语(2分)

2)为文中的两个加点字“绯”和“迸”注音(2分)

3)参考上文句式,仿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便知道,苦苦寻觅的春天到了!

4古人也写过不少歌咏春天的诗句,请你从积累的诗句中写出一句来(2分)

咏春诗句:                                                       

3.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9分)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科幻小说家___        _,作品主要讲述         

潜艇的故事。(2分)

2)《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______,书中叙述了

___________、米开朗琪罗和___________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3分)

3)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并按要求作答。   

    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 (节选)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请你从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并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4分)

人物:____________  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详细信息

综合性学习(9分)

    今年,厦门市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某校自由呼吸科普兴趣小组的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加了“PM25科普宣传周活动,搜集了一些材料。请阅读其中两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叫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材料二】

地区

同安区

集美区

鼓浪屿

翔安区

湖里区

思明区

海沧区

PM2.5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76

74

56

77

83

93

96

备注:按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低于该数值的为良好。

(1)材料一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有关PM25的知识,请简要概括。(3)

                                                                              

(2)材料一划线句子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2)

(3)阅读材料二,请简要分析集美区空气PM25状况,并得出结论。(2)

                                                                             

(4)“自由呼吸小组成员林洁的爸爸打算在周末带全家到郊外自驾游,林洁想劝爸爸不开车,全家骑自行车去。请你以林洁的口吻,结合上面材料相关知识来劝说爸爸。(2)林洁说:爸爸,我们还是骑自行车去吧,                         

5. 详细信息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5.选出朗读停顿节奏划分不对的一项是(    )(2分)
A
.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
C
.余因/得遍/观群书 D.手指/不可/屈伸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余幼时即  嗜:           2)弗之    怠:            

3)宋濂与客饮  尝:         4)濂以实对   具: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诚然,卿不朕欺。 

                                                                                 

8. 【甲】文写出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遇到了怎样的艰难情况?(用原文语句回答) 2分)

                                                                         

9. 【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                               2分)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

6. 详细信息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2分)

                                                                              

11.文中A处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B处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2分)

12.选段中加“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鲁迅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

                                                                               

13.文中“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一句中,“何尝不”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4.为什么“这一声”对“我”特别刺耳?(2分)

                                                                               

15.“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3分)

                                                                              

7. 详细信息

父爱陷阱

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像,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

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踏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16.不慎掉进陷阱爬到井口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请根据提示作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警觉地应对危险——_______________

17.“掉进陷阱后,在什么情况下采取自救措施?说明在性格上存在什么弱点?(4分)                                                                               

18.文中说第二天早晨父亲已是满脸憔悴,结合故事情节说说父亲满脸憔悴的原因(4分)                                                                                

19.父亲看到儿子以后,显得非常兴奋,赶快跑过来拥抱他,父亲为什么而兴奋?(2分)

                                                                              

20.文中父亲教育孩子采用的是怎样的方式?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4分)

                                                                              

8. 详细信息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一张慈祥的脸,让我感到了生命的温馨;一张疲惫的脸,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一张陌生的脸,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彩;一张灿烂的脸……生活中,我们见过无数张脸。

请以“难忘那张        的脸”为题,加上适当的词语,补足题目作文。

 (2)请以“远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上面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

          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