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徽高二下学期人教版高中政治期中考试

1. 详细信息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②科学发展观       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④英阿马岛主权之争          ⑤千年古树          ⑥江南地区园林雕塑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           D.②③⑥

2. 详细信息

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这表明:(    )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③政治是文化的基础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 详细信息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时,将文化渗透于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体现了(    )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

C.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4. 详细信息

由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撰写的《虎妈战歌》一书在美国引起轰动,并引起了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通常认为美国人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过分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谋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以上差异表明(    )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产生不同

C.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D.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5. 详细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通过举办“品味经典,沐浴书香”读书活动,活动中,同学们以文会友、滋润身心,营造了浓厚的“书香北师大”校园读书学习氛围,塑造了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格。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6. 详细信息

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有:(    )

①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②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③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

④培养人们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 详细信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 详细信息

尽管韩国、越南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国春节的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从传统习俗中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详细信息

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的是(    ) 

①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到岭南                ②奥运火炬传递 

③当今世界频繁的经济贸易往来            ④大众传媒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 详细信息

 “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    )  

A.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B.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 

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

11. 详细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

12. 详细信息

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详细信息

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    )

①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                    ②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

③高举旗帜、引领先进方向                    ④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

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①―④―②       D.②―④―③

14. 详细信息

《爸爸去哪儿》借鉴韩国综艺节目的做法,充分利用我国民族特色的背景舞台,以探险经历真实呈现了父子生活情感的交流和孩子的童真无邪,唤起了人们对家庭温暖的渴求,成为2013年电视节目的收视冠军和最具话题效应的综艺节目。这启示文化创新应当(    )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传递人类人文情怀

③尊重社会历史现实;突破条件规律束缚        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 详细信息

下图所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说明(    )  

A.它催生了第一次科技革命              B.浓缩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    

C.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典范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16. 详细信息

 “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

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       

B.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

C.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17. 详细信息

从孔子学院的设立到中国文化年的举办,从《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非洲到《印象马六甲》大型实景演出首次走出国门,中华文化走出去渐入佳境。假如让你写一篇有关此类活动的新闻报道,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标题是(    )

A. 文化传播:推动世界文化逐步趋向统一   B. 文化发展: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C. 文化传承:文化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D. 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

18. 详细信息

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就通过法国传入欧洲。巴黎曾成为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在其名著《风俗论》中写道:“中国拥有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相匹的悠久历史,而且形成了光辉的理性主义文化。当世界上其他民族尚处在神话传说的时代,中国人已经在编撰自己的历史了。”这从一个侧面向世人说明中华文化的(    )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兼容并蓄         D.革故鼎新

19. 详细信息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A.两岸的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的底蕴非常厚重

C.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                   D.汉字是中华文明重要标志

20. 详细信息

在我国,以下的典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广为传颂。其中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

A.愚公移山         B.屈原投江         C.苏武牧羊        D.岳母刺字

21. 详细信息

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  )

①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

②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最重要的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 详细信息

部分“风水从业者”通过自我神化包装,以“风水大师”、风水机构为名,借由淘宝网等互联网交易平台高价兜售“灵符”等风水吉祥物,赚取高额利润,一些骗局虽然十分低级,但受骗者数以万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    )

①文化市场的滞后性弊端                 ②相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力   

③政府未能弘扬科学、杜绝迷信                ④部分群众信仰缺失,寻求精神寄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 详细信息

民间艺术的最大特点是雅俗共赏,群众参与性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易于接受。群众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启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

A.坚持先进方向,奏响文化主旋律         B.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C.改造传统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D.面向广大人民,着眼于人民的需求

24. 详细信息

当今时代,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面对这一阶段性特征,要实现文化自强,我们必须(    )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③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④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 详细信息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贞观政要>)大量贤人被任用是大唐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德行,我们现在称为思想道德修养;学识,我们现在称为科学文化修养。下面对二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③科学文化修养水平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水平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对立的、二者无法兼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 详细信息

2012年10月29日,首届“好客山东·休闲汇”在青岛圆满谢幕。经测算,休闲汇期间,全省休闲消费总额达1900多亿元,其中旅游总收入1210亿元,同比增长22.5%,接待游客总量计1.4亿人次,同比增长19%。“休闲汇”一系列优惠让利和特色活动,极大刺激了当地休闲消费热情。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向媒体透露,目前,各相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发展休闲产业的相关规划,明年省政府将正式出台落实《国民休闲发展纲要》的实施规划,从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公共休闲资源、举办重大休闲文化活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休闲消费环境,满足居民休闲需求,全面推进国民休闲发展。

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好客山东·休闲汇”活动的重要意义。(20分)

27. 详细信息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隆重举行。

材料一  第16届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征集于2008 年9 月启动,经过激烈的竞争,最后湖南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合作完成的作品“粤剧花旦”被正式采用。右图是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岭南文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标志设计表达了广州亚运会不仅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国内外来宾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活动。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过程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12分)

28. 详细信息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广泛热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首期,随机选取了现场观众组成“成人体验田”进行测试。当“尥蹶子”、“貔貅”、 “攥拳头”、“桀纣”、“瓮中捉鳖”等词语出现时,“成人体验团”听写时错误频频。据不完全统计,即使“间歇”、“熨帖”、“黏稠”等较简单的词,“成人体验团”听写的正确率都不足50%。其中“熨帖”一词,只有l0%的正确率,而“癞蛤蟆”则难倒了70%的成年人。测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下中国人汉字书写方面的软肋。

上述现象引发了对“汉字危机”、“文化危机”的担忧。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自己的微博发起了一次运动,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另外,电脑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增多,很多人都说这个节目是为了拯救汉字书写文化。

结合材料,说明开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文化生活依据。(8分)

29. 详细信息

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是近几年,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有人甚至有组织地造谣传谣,蓄意毁谤公民个人、策划网络热点事件,非法牟取暴利。网络谣言危害巨大,后果十分严重,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认定以及该行为的入罪标准。其中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

(1)结合材料,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正确认识网络文化?(6分)

(2)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克服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