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河北高一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开学考试

1. 详细信息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特别是许多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中国大陆原籍地认祖归宗,认识到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 详细信息

2商王通过占卜决策一切政治事务,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特点是

A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B. 以禅让的方式传承王位

C王权开始在一姓中世袭          D.国家已成为帝王的私产

3. 详细信息

3《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其中“最长久”的主要原因是周朝实行了  

A.世袭制                        B. 礼乐制度

C.宗法制                        D.分封制

4. 详细信息

4. 为避免出现“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混乱情形,周朝开始确立 

A.禅让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

5. 详细信息

5. 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古人重视修订家谱的原因包括                   

A.为了彰显家族的声誉           B.为了凝聚亲族

C.为了给历史研究者提供历史史料 D.为了教化子孙

6. 详细信息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7. 详细信息

7.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                           

A.周天子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      B.周公开创了分封制

C.主要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D.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

8. 详细信息

8. 《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 分封制                       D.郡国并行制

9. 详细信息

9. 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10. 详细信息

10.西周推行“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宗法制,其根本目的是

A.划分血缘关系的亲疏        B.维护和巩固政治联系

C.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        D.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

11. 详细信息

11. 秦朝地方行政和基层机构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郡─县─里─乡            B.郡─县─乡─里

C.县─郡─里─乡        D.县─郡─乡─里

12. 详细信息

12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封国制                    B.设立郡县      

C.分封制                     D.皇帝制度

13. 详细信息

13. 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世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免

14. 详细信息

14.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15. 详细信息

15.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

16. 详细信息

16秦朝建立的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17. 详细信息

17.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C.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D.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18. 详细信息

18.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           B.学者的研究论著     

C.秦简的记载              D.民间的传说

19. 详细信息

19.判断原始社会后期出现贫富分化现象的主要依据是

A.史书中的记载            B.出土陶器上的符号     

C.原始居住区中房屋的高低    D.一些原始墓葬中随葬品的悬殊

20. 详细信息

20.“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文表明作者班固认为秦统一的历史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21. 详细信息

21. 古代某位官员的印信上刻有“冀州刺史”,你觉得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汉代

22. 详细信息

22.《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封建礼制

23. 详细信息

23.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秦王嬴政改称皇帝,自称为,命为,令为;西汉建立后,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他们都是为了

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B.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

C.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4. 详细信息

24. 在谈及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25. 详细信息

25.“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

26. 详细信息

26. 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引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周第九代君主),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秘宇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断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也。

材料四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之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1据材料一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这一政治制度与宗法制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分)

2)材料二中“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指的是什么现象?(2分)

3)材料三中作者对秦亡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

4)材料三中汉“矫秦之枉,徇周之制”指的是汉初实行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导致了什么后果?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