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期末考试

1. 详细信息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让我们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面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 详细信息

有个初中的学生误入了时光的隧道,到达了河姆波地区,看到这样一个原始农耕的场景,河姆渡原始居民在收割粟,他们用铁制农具翻地,赶着牛在犁地,通过都江堰引入黄河的水灌溉。回到现代后把见到的场景告诉了大家,大家都说这是假的,因为有口处错误,口处是?

  A2            B3          C4          D5

3. 详细信息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黄帝故里拜祖大会”在河南省新郑市隆重举行,这一盛事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重大节日。此举,是因为黄帝

 A.曾经打败了炎帝      B.发明了文字     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编制了乐谱

4.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中记载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尧舜禹时期        D.西周建立时期

5. 详细信息

他是原始社会的最后一位首领,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第一位国君。他是

  A.黄帝           B.禹            C.秦始皇          D.皇太极

6. 详细信息

小强同学在一部《中国通史》中看到了一些我国的青铜器图片,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7. 详细信息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8. 详细信息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9. 详细信息

 “他对内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10. 详细信息

战国七雄中,处于长江流域的是

  A.燕国           B.齐国            C.秦国           D.楚国

11. 详细信息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不能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D.铁制农具最早开始出现在春秋时期

12. 详细信息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口国,天下分而为七。口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口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

13. 详细信息

《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14. 详细信息

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15. 详细信息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吴广         B.项羽          C.刘邦            D.袁绍

16. 详细信息

汉朝的卫青、霍去病、王昭君,这些历史人物的活动都和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有关

  A.鲜卑族         B.匈奴族            C.羌族            D.氐族

17. 详细信息

下侧图中的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这一地区何时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

  A.前119           B.前60             C60              D76

18. 详细信息

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A.发明了印刷        B.制造地动仪        C.改进了造纸术          D.发明了火药

19. 详细信息

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右图所示名画,经专家组鉴定,这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真迹的局部图,是顾恺之依三国时期魏国曹植的名赋而作。它是

 


A.《步辇图》         B.《洛神赋图》          C.《天王送子图》         D.《清明上河图》

20. 详细信息

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一万年前        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

21. 详细信息

启继承父业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被“禅让制”取代。

22. 详细信息

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

23. 详细信息

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里的“制”是指分封制。

24. 详细信息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当时采取的“罢黜百家”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

25. 详细信息

如今古代丝绸之路这条中西陆上要道的特色旅游十分火爆,自东向西的第一站我们可以游览的名胜古迹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誉秦始皇陵兵马俑。

26. 详细信息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得益于诸葛亮努力。

27. 详细信息

在下面中国古代文字演变图示空白处填上对应字体名

28. 详细信息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西起_______,东到 ________

29. 详细信息

汉朝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程: ___     ___  -今新疆—葱岭—西亚—欧洲。

30.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材料三: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

  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

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指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皇”“汉武”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贡献共同点是什么?在加强思想统治方面“秦皇”“汉武”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措施,请说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汉初地方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4)依据材料四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1.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法前夕,秦孝公召集群臣,商讨变法大计,代表贵族侵略的大臣纷纷反对:“现行的制度是祖宗定下来的,不能改。”商鞅理直气壮地反驳他们说:“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定下来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可是国家都富强起来;夏桀、商纣墨守祖宗的陈规,结果都使国家灭亡。治理国家不一定只有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秦孝公决定支持商鞅变法。

    材料二:治理国家的人都想让民众务农,国家不重视农耕,就会在诸侯争霸时不能自保,这是因为民众的力量不足。普通人会去经商,搞手工业,都靠这些来逃避农耕和作战。君主用这种思想教化民众,那么国库的粮食怎能不减少,而兵力怎能不被削弱呢?如果能使商人和手工业者不那么多,而国家想要不富都是不可能的。

    材料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秦孝公死后,惠文王即位,商鞅失去了支持,被诬陷“谋反”,“车裂”而死。商鞅虽惨遭不幸,但新法仍然推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的什么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普通人去经商,搞手工业”带来的危害(不得摘抄原文)。商鞅为此所采取经济政策。

(3)材料三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4)依据材料二中商鞅惨遭不幸的结局,有人认为商鞅变法是一次失败的社会变革,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一说你的看法?

32.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材料二: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学生樊迟向他请教怎样耕田种草,他认为学习那些知识没有出息。

  请回答:

  ①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什么思想?

  ②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和行动?

  ③根据材料说说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不足体现在哪里?

  ④他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