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天津高二下学期人教版高中政治期中考试

1. 详细信息

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      )

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④纯自然的东西有时候也是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详细信息

抗战初期,毛.泽东所著的《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说明(      )

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3. 详细信息

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4. 详细信息

 “软实力”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要素表现的能力。强调“软实力”是看到了(      )

A.国家军事力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     

B.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C.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D.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

5. 详细信息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详细信息

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详细信息

一位哲学家曾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

①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②经济和政治是由人创造的,文化是由上帝创造的

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④文化是由经济、政治决定的,又给予政治和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8. 详细信息

美国人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刻意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够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表明(      )

A.文化差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优劣            

B.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C.文化环境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D.特定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9. 详细信息

有人说,是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和游戏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事实上,孩子们并非天生喜爱这些东西。据心理专家分析,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是大多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主要诱因。要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我们应注重(      )

A.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B.限制互联网的发展

C.杜绝不健康信息和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D.把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10. 详细信息

余秋雨说:“好书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练,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青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表明(      )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徳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D.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11. 详细信息

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   

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  

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详细信息

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

A.平等交流  相互借鉴                       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

C.相互尊重  推陈出新                       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13. 详细信息

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了几分自豪感。然而,“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对龙的形象存在不同的解读,是因为(      )

A.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完全不同 

B.不同民族,社会、自然因素不同,文化亦不同  

C.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        

D.文化首先是民族的,其次才是世界的 

14. 详细信息

丁绍光是以中国现代重彩画之神韵领世界画坛之风骚的艺术家。他的画作,融敦煌壁画、汉代画像石、青铜器装饰及西方现代构图等元素为一炉,雅俗共赏。这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不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②文化是世界的,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并日益趋同

③尊重文化多样,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不断发展

④尊重文化差异,才能使不同文化实现共同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详细信息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的“失语”,产生的不仅是繁华散尽的失落,还意味着民族身份的模糊。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繁荣是促进本民族文化繁荣的基础       B.拒绝一切外来文化才能振兴本民族文化

C.文化传播是造成文化失语的最根本因素       D.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16. 详细信息

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17. 详细信息

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今天,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说明(      )

A.中医药学不需要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C.弘扬中医药文化不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D.中医药学要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18. 详细信息

欧洲这块古老的大陆,没有四大古文明的辉煌,但它通过吸取来自于非洲、中东、印度的辉煌文明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其他文明相继没落的历史时期中不断成长,达到了一系列的文化高峰。在此过程中,移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移民,就不会有欧洲文化的发展。这一事例说明(      )

A.人类的迁徙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B.人口迁徙是一种文化活动

C.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D.移民给当地带去的都是先进文化

19. 详细信息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0. 详细信息

一个小儿醒目的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1. 详细信息

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      )

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 详细信息

当人们忙于经典翻拍之时,《亮剑》.《历史的天空》.《士兵突击》等原创作品却得以热播。有人认为,与其频繁向经典作品“借光”,还不如多花点心思,让今天的原创成为明日的经典。这种观点认为(      )

A.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否定传统文化才是真正的发展               D.大众文化真正需要的是原创作品

23. 详细信息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

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 详细信息

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培养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已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      )

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②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③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                ④违背了人才成才的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 详细信息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      )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

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6. 详细信息

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7. 详细信息

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 详细信息

面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道德的“两难选择”,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以下关于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就是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的表现

②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在思想道德冲突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③不重视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避免人格上的缺陷

④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 详细信息

 “书圣”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很高,他不仅把平生博览所得的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之中,而且创造出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体,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格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说明(      )

文化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实现传承

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0. 详细信息

钱学森在美国时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他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为了新中国,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将国家发展兴盛作为最高目标,倾其所有智慧,与其他老一辈航天人共同开拓了中国航天事业,并由此形成了弥足珍贵的“两弹一星”精神。从钱学森的感人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      )

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的一生起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实现完美统一 

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老一辈航天人特有的优秀品质 

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增添着新的时代内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1. 详细信息

2014年4月23日,是第19届世界读书日。某市开展了购书、发书、送书、买书、读书、讲书、借书、谈书活动,再次掀起这个城市的阅读潮。读书活动渗透到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外来建设者不同领域、不同层面,读书渐渐成为市民的习惯。在机关,掀起了“创学习型机关、作知识型干部”的热潮;在企业,“提升个人品味、提高素质技能”成为共同追求;在家庭,“读书、生活、工作”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普遍生活追求;在学校,结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学习名人精神”等各类读书活动;在社区,“好读书、知礼仪、做文明人”成为社区居民的行为准则。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谈谈读书活动渗透到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意义。(9分)

32. 详细信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国家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我们要主动把握和谋划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指导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对我国教育综合体制的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

请你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国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因。(9分)

33. 详细信息

材料一   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材料二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即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共同熔铸了内容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2)根据第一问的回答,试分析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6分)

34. 详细信息

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越做越多,越多越火,丰富了荧屏,带来了欢乐。但与此同时,由于过分追求收视率,不少娱乐节目低俗化的倾向十分明显。低俗化的结果,就是丧失电视节目的文化本性。 (12分)

(1)材料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

(2)请你就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现象设计三条合理化建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