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黑龙江七年级下学期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期中考试

1.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怍(kuì)     扣(kē)       怏不乐(yàng

B.瓦guàn    qiàn     闲情致(yìn

C.箱qiè)     憬(chōng    眼花乱(liáo

D.河dī)      没(yān      畏罪逃(qiǎn

2.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惭愧     揣上      孤霜      莫名其妙

B.惧惮     保姆      繁琐      绝处逢生

C.烦躁     筹划      疲倦      微不足道

D.噩耗     猝然      轻蔑      世故人情

3. 详细信息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濂的求学经历,说明是否学业有成,关键在于自己勤奋努力的学习。删去“是否”。 

B.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删去“造成的”。 

C.校长经常指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科学的学习方法”前加“运用”。 

D.从这本书里,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删去“从……里”。

4. 详细信息

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车迟国斗法(《西游记》)

B.张飞——刮骨疗毒(《三国演义》)

C.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红楼梦》)

D.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水浒传》)”

5. 详细信息

下面情境中,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 初四生活太紧张了,同学想请你去看电影以缓冲连日的疲劳,可是,你却一心想学习,无心看电影。这时,你该怎样委婉拒绝他的好意呢?

A.你自己去吧,我可不去。 

B.大家都在学习,你想拉我下水吗?

C.我实在不想勉强自己和你一起去看电影。

D.谢谢你的好意,但是我功课没有做完,今天不能去了,改天我请你。

6. 详细信息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7. 详细信息

 《木兰诗》中写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详细信息

 《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详细信息

 《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

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详细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1. 详细信息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1.解释下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世隶耕                      ②即诗四句           

③父焉(                       以钱币乞之(          

2.翻译: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泯然众人矣。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12. 详细信息

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1.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有了答案。请问为什么而困扰找到了什么答案

答: 

2.文章前面部分多次写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后面却说对老头的行为感到惊讶震撼,并产生了敬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 

3.老人的善举让产生了莫名的敬意,甚至在他远去之后仍然呆呆地站着。如果你是文中的,此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

答:                                

4.有人常常抱怨这个世道的势利和冷漠,但人性的光辉却在汶川大地震中熠熠闪耀,每时每刻都有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发生。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爱,从来不卑微的理解。

答:  

13. 详细信息

紫檀的特性

    ①紫檀是一种名贵的木料。假如你去故宫参观,会发现宫殿里的紫檀家具比比皆是。在雍正、乾隆年间,皇家对紫檀的使用十分频繁。清官用了100年的时间把家具都替换成了紫檀木的。

②那么,紫檀有哪些特性呢?

③紫檀颜色沉静,有光泽。当紫植被开启、打光以后,颊色非常沉静。闪着一种如同金属、绸缎一样的光泽。这种光泽可不是一种单纯的木头的光泽,这种光泽只有当你见到最优良的紫檀时才能感受到。④紫檀出料少,特名贵。我们没有证据证明过去有非常大的紫檀料,绝大部分的料都比较小,偶尔才有大一些的。紫檀长大了以后,90%上内心都是空的,所以常常不出材料。紫檀因出料少,而显得更加名贵。据说,乾隆时期,工匠们连了一个两层楼高的紫檀大钟,乾隆知道后大发雷霆。可见,皇上在用紫檀的时候也是非常心疼的。

⑤紫檀应力小,不易变形。应力小俗称“性小”,就是脾气小,不怎么变形。普通的木材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遇冷收、遇潮胀,非常容易变形。比如我们家里的木门木窗,有时候打不开,关不上,这都是变形造成的,但紫檀的变形率却非常低。一般来说,紫檀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外形。

⑥紫檀纤维细,易雕刻。紫植材质的优点在雕刻它的时候最容易体现。紫檀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它的横断面雕刻时运刀特别流畅,与竖着运刀的感觉差不多。用雕工们的行话来说,就是“横向走刀刀不阻”。它不像竹子,横向不能走刀,因为根本切不断它的纤维。竖着运刀时还不能用力过大,否则就会“势如破竹”。紫檀没有这些毛病。横向、竖向,任何一个角度去雕刻,感觉都是一样的。另外,当紫檀被雕刻、打磨以后,它有一种模压感,花纹就像是冲压出来的。有些上乘的紫檀雕刻,甚至给人的感觉不像是雕刻出来的,像机器在高压下压出来的。正是由于它的这些材质好处,所以紫檀倍受众多雕刻家的青昧。

 ⑦几百年来,紫檀在家具行业中长盛不衰,牢牢地坐稳了中国古典家具材质的第一把交椅。

  【注】势如破竹:形势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

1.紫檀有哪些特性?(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

2.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个括号只能填写—种说明方法)

1)紫植长大了以后,90%以上内心都是空的,所以常常不出材料。(      

  2)比如我们家里的木门木窗,有时候打不开,关不上,这都是变形造成的,但紫檀的变形率却非常低。                                               )(         

3乾隆时期,工匠们造了一个两层楼高的紫檀大钟,乾隆知道后为什么大发雷霆?

4“紫檀没有这些毛病”一句中“毛病”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25个字)

14. 详细信息

        作文

一次挫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劝慰……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请你以“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中心突出,结构合理,详略得当,字迹工整,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