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陕西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期末考试

1. 详细信息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土地的何种经营方式(     )

A. 自耕农经营     B. 田庄式经营    C. 租佃制经营     D. 官民合营

2. 详细信息

.《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     )

A.春秋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发达          B.春秋时期铁制农具使用

C.春秋时期畜牧业发达                D.春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3. 详细信息

 “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以下是对这句话的概括,其中恰当的是(     )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D.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4. 详细信息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5. 详细信息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6. 详细信息

 “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奖励农耕                         D.商鞅变法

7. 详细信息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594)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8. 详细信息

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出现

③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

9.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  ②传统自耕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   ③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 详细信息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11. 详细信息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52家,180964家,1830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12. 详细信息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给交通工具的变革带来革命性飞跃的重大发明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电力的广泛应用

13. 详细信息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14. 详细信息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5. 详细信息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16. 详细信息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17. 详细信息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18. 详细信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D.为消除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19. 详细信息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与苏联(俄)的哪一政策方针基本相似(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体制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0. 详细信息

中国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而采取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1. 详细信息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22. 详细信息

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名”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发展到今天“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充分反映了(    

A、国家制度的不断变化                   B、政治体制的不断变革

C、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23. 详细信息

.两极格局的结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这最能说明(     

A.美苏两国操纵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由此开始

C.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开放的国际环境

D.两极格局结束是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24. 详细信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A. 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愿望        B.不利于各国经济长远发展

C.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D.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式

25. 详细信息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花费上万元去欧洲旅游成为一种新潮。这不,2005年五一长假,王先生决定随团去欧洲旅游。在交了旅游团费后,又拿出一万元人民币在银行兑换了一些外币。王先生在欧洲独自活动中可能会(     

A.在英国伦敦大剧院,花20英镑买票观看了经典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B.在法国巴黎,花50法郎买票参观了时装博览会

C.在意大利威尼斯,花300里拉租了一条独木舟欣赏水上人家的生活风情

D.在德国柏林,他离团独自乘车去纽伦堡,花20马克购买门票参观了当年审判纳粹战犯的纽伦堡法院遗址

26.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四: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4分)

5)结合材料回答,从苏联经济政策的转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27.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严格意义上的的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间,第一个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

——摘自陈宝森《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差

1970

1992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美元

——摘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而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化出现的原因。(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4分)

3)根据上述材料评价材料三的观点。(4分)

4)我国应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3分)

28. 详细信息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5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2分)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