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吉林高一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

1. 详细信息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信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方式,最早在周朝开始出现。相传三千多年前,周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宠信绝代佳人褒姒而把自己的王后申后幽禁在冷宫。申后遂用宫女之计,为太子“修书”一封,商量废除褒姒的计谋。“书”,最早并不作书信之解,而是做动词,是写的意思。后来才做名词,演变为书信。“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书信形式。

    明清是家书发展的巅峰时期。不但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而且也有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大量涌现,如汤显祖的《玉茗堂尺牍》、袁宏道的《袁中郎尺牍》、郑板桥的《郑板桥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家书佳作。王守仁、唐顺之、张居正、汤显祖、袁宏道、王夫之、郑板桥、袁枚、纪昀、林则徐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内容包罗万象。

    如立身方面,或云做人首先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或云“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不要蝇营狗苟于“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或云人要“益于当时,闻于后世”,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或云“为人勿沾名士之气”,不要自认为有才华,目空一切,大言不惭,那样只会害人害己。

    又如读书方面,或云“学贵变化气质,岂为猎章句,于利禄哉”,读书获得知识、提高素质放在首位,不是一味地灌输读书致仕的思想;或云不要科举入仕,而要努力进取,注重个人修养,做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或云靠读书发迹,靠苦志厉行享誉盛名,光宗耀祖,不要妄自菲薄,甘居人下。有志是基础,有识是前提,而有恒则是保证。没有志向,只会歧路亡羊,盲目从事;没有见识,只会是井底之蛙,所见有限;没有恒心,只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再如讲为官之道,或云要学苏武嚼毡、马援裹革,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安危,宁可抛妻弃儿,置全家生死于度外,舍小利而取大义;或云“为官不宜数问家事”,要正确处理家事、私事同国事、公事之间的关系,以国事、公事为重,致力于为民“兴利除害”;或云“民生于三,事之如一”,一个人没有父亲不能有生命,没有君长的衣食俸禄不能活下去,没有师傅的教导不知道自己的亲属家族,所以对他们应该一样尊敬忠诚,学成归国后,立志做一个对上能够报效君亲,对下能造福百姓的“干城之器,有用之才”。

凡此种种,大都随想而至,挥笔自如,举凡议政论治、谈诗论艺、训子诫弟、抒情言志乃至言情论爱、儿女姻亲等家庭琐事,皆可入书。父兄们总是用沧桑历尽的生活阅历、韬光养晦的人生经验、伟岸正直的道德人格来教益自家子孙。时至今日,批卷览阅,仍觉熠熠生辉。

                     (选自《寻根·小议中国古代家书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书作为一种古老的通信和情感表达方式,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开始出现,

   它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

B.家书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巅峰,不但文人学士的个人文集中收录了大量书信,还

   大量涌现出了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

C.明清时代,家书佳作蓬勃涌现,流传甚广,内容涉及立身、读书、为官甚至政治、

   文学、婚姻、情爱等各个方面,包罗万象。

D.明清时期的家书大都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其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有益于自家

   子孙,直到今日,批卷览阅,仍觉得受益良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信”的最早含义应该是“写信”,“书信”的“书”是动词,虽然字面上与

   现在相同,但含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B.明清时代的家书中,有些强调做人首先要立志,做“天下第一等人”,即上可以

   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

C.明清时期文人学士都注重读书,这在他们的家书中都有体现。或希望子孙读书求

   知提升素质,或希望借此光宗耀祖。

D.明清文人对为官之道的理解与认识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希望家人做官之后要爱国

   忠君,这点在他们的家书中有所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传周王后申后被性情残暴的周幽王幽禁在冷宫,周室的宫女们为其策划了一个

   计谋。中国的书信就来源于这一段传说。

B.“家书”是书信的一种,专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

   但凡与家庭琐事有关的事情都可以写信。

C.家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一种书信形式,明清时期的家书内容大多积极

   向善,其数量之丰,流传至广,令人赞叹。

D.明清文人学士写家书,或引用古人名言警句,或列举先贤动人故事,或结合自身

   生活经验,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后人成才。

2. 详细信息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在浙江平湖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通过炉火纯青的手艺,在西瓜上雕出精美的图案,

通过点亮内置电灯泡的西瓜灯,表达对中国奥运健儿的祝福。

弘扬工匠精神具有重大意义,追求尽善尽美固然没有错,但如果不从细节入手,

进而形成一种追求精确的素养,那么,往往就是子虚乌有

当前,国际社会对国际体系的现状众说纷纭,说多极、单极和无极的都有;对许

多重点、热点问题的看法莫衷一是,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解读。

近年来,娱乐界掀起了一波复古风潮,有香港女星身着刺绣密度达99%

之皇出嫁,裙褂上龙飞凤舞,美丽动人。

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人类谨慎对待。从这个角度而言,可

燃冰的开采利用绝对不可轻而易举,而要慎之又慎。

他们二位最感染人的,也是我最欣赏的,就是作品中的人文色彩与人文精神。

谈到自己最喜欢的两位画家,李昆武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3. 详细信息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北京市儿科综合服务平台践行“北京儿科是一家”理念,形成院际医疗服务共同

   体,为全市急重患儿提供疑难病症预约、会诊、转诊等。

B.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18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

   区榜上有名,这是江西省入选的唯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十三五”树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

   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

D.气象部门基本把握了厄尔尼诺事件对今年汛期气候的影响情况以及汛期气候的总

   体趋势,对区域性强降雨过程也做出了较准确的短期预报。

4. 详细信息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读书有       好处,       似乎是一个没有什么争议的问题。原因就在于人类的文化、智慧集中保存在书里面。真正能够提高素质、推动思维、改善人的精神品质的方法,        读书。读书        能帮助我们了解信息,扩展知识,培养精神集中、动脑筋的习惯,        教给我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概括不同的知识、不同的规律的共同道理,        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1

2

3

4

5

6

A

没有

应该

还是

/

B

/

只有

不但

C

对它

定是

不仅

/

而且

D

应是

不只

而且

/

5. 详细信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

老房子与蒲公英

永新人

①春节前大弟回了一趟老家。一个族弟的小孩结婚,找到了他,他回去随礼,顺便喝杯喜酒。 

②说是族弟,其实早在五服之外了,因为我家自曾祖至父亲一辈都是单传。在这个村上没有血缘亲近的人了,远房的邻居也就当族亲来往。 

    ③大弟回来说,我家的老房子不行了,长期没人住,年久失修,还多处漏雨,怕是要坍塌了。说着说着,大弟脸色凝重,神情戚然。 

    ④我又何尝不是。这栋两层二十间大瓦房,是父母带着几个姐姐像燕子垒窝一样,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用双手垒起来的。这当中他们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只有星星知道,月亮知道。 

    ⑤记得那时候,我只有十岁左右,早上起来,经常见不到大人。他们天没亮就走了,去五十里开外的深山扛木头。回来的时候,我们多半已经睡了,只依稀听到卸下木头的咣当声,然后就是他们像牛一样饮水的咕噜声。 

    ⑥房子建成了,没几年我们姐弟也长大了,一个个像小鸟一样飞走了,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守着这偌大的房子。长期繁重的劳作损坏了他们的健康。父亲老了之后经常腰痛,母亲的一个大关节变了形,最后几年无法正常行走。即使这样,他们也不愿意离开老屋。两位老人,守着空荡荡的大房子,叹息着说早知道建这个房子没人住,就不吃这个苦了。父母离世之后,这房子就真的没人住了,空了。 

    ⑦这是父辈用血汗换来的一个家,我们没有理由抛弃她。我们兄弟商量着继续请人维修,请人看护。 

    ⑧大弟说,到我们这一辈,房子还在,我们走了,房子可能也就没了。 他说得很凄然。 

    ⑨岁月无情,会将一切带走,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⑩我想起小时候经常拔猪草的一个地方,就在我们村庄后山的背面。早年这里也是一个村庄,叫老背村,有几十户人家。母亲说,在我们出生前的几年,这个村子的最后一位老人死了,整个村庄就没人了。房屋坍塌之后,宅基地陆续被我们村庄的人开垦出来,成了肥沃的菜地。我们在菜地里拔猪草的时候,还经常可以捡到一些钱币、瓷片什么的。而倒塌房屋的墙基,还都规规矩矩地围着,似乎在证明着这里曾经有人生活过。破败的墙基边上,到处是蒲公英花絮,飘飘洒洒。夕照的余晖里,漫天飞舞的蒲公英花絮一路追逐着,渐渐离了这宅基地,越飞越远。 

⑪小时候懵懂,不知沧海桑田的无情,只是看到那些黑乎乎的墙砖有些害怕,不敢一个人到那个地方去。只远远看着,蒲公英花絮如毛茸茸的薄云的碎片,在墙基边,在菜地里,散散漫漫,飞向不知哪里的远方。后来长大了,离开了那个山村,加入到滚滚红尘当中,就再没想起过这个消失了的村庄。 

⑫今日兄弟俩说到自家房子不可避免地败落,我不由心生悲哀。多年以后,我家的房子必定也会像老背村的房子一样,坍塌,然后由邻居们开垦那些房屋,种上辣椒、茄子、南瓜和玉米。墙基边上,也会有大片大片的蒲公英,也会有漫天飞舞的蒲公英花絮。 

⑬就这样,一年一年,宅基地坍塌的墙基渐渐矮下去,直至消失。唯一不变的,或许就是土地上那自生自灭的蒲公英,仍旧在晚风中启航,开始未知的旅程。 

⑭只是,不知后来的乡亲们会怎么跟他们的子孙说起这个房子的主人。 

⑮我们小时候以为村庄没了,人也就没了。后来知道,村庄没了,这里的人可能还在,这些人的后代可能还在,只是不知道迁徙到哪里去了。一个家族,真的可以像蒲公英,随风飘扬,飘到哪儿哪儿就是家,然后落地生根,在一个新的地方繁衍生息。多少年之后,他乡就是故乡,而故乡却是他乡了。 

⑯我们这一家,就像蒲公英,如今飘散到许多地方了。 

⑰花语说,蒲公英的飘洒不是孤独的流浪,而是生命的延续。我们的老屋可以坍塌,宅基地也可以让乡亲们耕种,只愿未来的乡亲们知道,从这里走出去的子孙,正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繁衍生息,茁壮成长。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回忆了自家老屋的建成,叙写父母的辛劳付出和积劳成疾,对父母离世之后自家老房子的日渐败落,作者感到非常无奈。 

B.本文对“老背村”坍塌的墙基边的蒲公英进行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老家的老房子败落的伤感以及对蒲公英的喜爱。 

C.作者回忆了“老背村”的命运,由此联想到自家老房子可能也会像“老背村”一样,渐渐坍塌,以至消失。 

D.“多年以后,我家的房子必定也会像老背村的房子一样,坍塌,然后由邻居们开垦那些房屋,种上辣椒、茄子、南瓜和玉米。”这句话写出了邻居们对别人坍塌房子的再次利用,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做法的不满。 

5.     蒲公英在文中有何含义和作用?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5分)

6.文章最后说“多少年之后,他乡就是故乡,而故乡却是他乡了”,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 6分)

6. 详细信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采用所有数据而不是样本数据,增加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甚至挽救或者延长了人的生命,这就是大数据的魅力所在。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数据的最大弊端就是隐私。GoogleYahoo!、微软搜索以及其他许多搜索引擎,使得所有人仅在搜索框中键入一两个关键字就能访问这些网页。然而在不经意间,搜索引擎记住了许多,比网上发布的信息多得多。Google能识别出我们每个人在什么时候搜索了什么的,以及我们可能觉得足够准确并点击进去的搜索结果是什么。毫不夸张的说,Google对我们的了解比我们自己能够记住的还要多。

他们得到了我们如此之多的隐私(并非我们自愿给予的),我们完全处于赤裸的状态(虽然Google等都对他们存储的信息进行定期的删除)。我们的隐私不再隐私。大数据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我们埋下了巨大隐患。

(摘编自张坤芳《论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

材料二

在当下中国,对个人信息的各种商业利用已远远走在了隐私保护前面。登录电商网站,推荐商品多是依据浏览痕迹;打开微博微信,广告投放定向植入;打开理财客户端,首页也因人而异……通过对浏览记录、点击频次的统计分析,从中挖掘出性别、职业、喜好、消费能力等信息,被不少企业视为理所当然的商机,然而在隐私保护方面鲜有人投入同等的关注,这无疑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隐私保护的粗放滞后,与我国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现状显然是不匹配的。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产生和积累数据体量最大、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智慧物流、移动支付等垂直领域全球领跑,如果任由信息流像脱缰野马一样,迟早会对公民个人生活产生破坏性影响。

个人信息保护不能纯粹指望约定俗成的自律,而要通过具体而微的制度建设使之变成一项可以积极主张的权利。目前流行的“个人许可”监管模式,搜集者的责任仅限于征得所有人的同意,并告知用途,而许可者无法确认信息的最终流向,权利和责任是失衡的。政府部门联合开展隐私条款专项工作的意义,不只是在具体政策层面上进一步明确对数据搜集使用者的监管,更重要的是完善隐私保护的政策框架,在个人生活、商业利益、社会治理之间寻求可能的平衡。

(摘编自《让隐私保护跟上大数据时代》2017 8 3 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指出,大数据时代可以不断采集数据,当看起来是碎片的数据汇总起来,“每个人就变成了透明人,每个人在干什么、想什么,云端全部都知道。”他据此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隐私的三原则。第一,虽然这些信息储存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但你们觉得这些数据的拥有权究竟属于这些公司还是属于用户自己?在他看来,这些数据应该是用户的资产,这是必须明确的,就像财产所有权一样,以后个人隐私数据也会有所有权。第二,利用万物互联技术给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公司,需要把收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安全存储和传输,这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第三,如果要使用用户的信息,一定要让用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所谓“平等交换、授权使用”,泄露用户数据甚至牟利,不仅要被视作不道德的行为,而且是非法行为。

(摘编自白雪《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如何保护》2014 9 25 日《中国青年报》)

7. 下列关于大数据时代与个人隐私保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大数据的魅力在于它采用的是所有数据而非样本数据,这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和能力,甚至挽救或者延长了人的生命。

B. 在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个人信息的商业利用与隐私保护的发展进程并不同步, 其中隐私保护相对粗放滞后。

C. 中国在智慧物流、移动支付等垂直领域全球领先,是世界上产生和积累数据体量最大、 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D. 约定俗成的自律对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没有用处,只能依靠具体而微的制度建设使个人信息保护变成一项可以积极主张的权利。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 分)()

A. 大数据最大的弊端在于对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运营商高度重视,其中 Google 已采取措施对用户的隐私进行了有效保护。

B. 很多企业重视通过对人们浏览记录、点击频次的统计分析,从中挖掘出性别、职业、喜好、消费能力等商机信息,然而对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却缺乏关注。

C. 在具体政策层面上要进一步明确对数据搜集使用者的监管,要完善隐私保护的政策框架,要在个人生活、商业利益、社会治理之间寻求可能的平衡。

D. 大数据时代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人们埋下了个人隐私透明化的巨大隐患,每个人在干什么、想什么,云端全部都知道。

E. 如果企业要使用用户的信息,一定要让用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要“ 平等交换、授权使用” ,不能泄露用户数据,也不能用之谋利。

你认为怎样才能在大数据时代有效保护个人隐私?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7. 详细信息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程务挺,洺州平恩人也。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务挺少随父征讨,以勇力闻,迁右领军卫中郎将。永隆中,突厥史伏念反叛,定襄道行军总管李文暕、曹怀舜、窦义昭等相次战败。又诏礼部尚书裴行俭率兵讨之,务挺为副将,仍检校丰州都督。时伏念屯于金牙山,务挺与副总管唐玄表引兵先逼之。伏念惧不能支,遂间道降于行俭,许伏念以不死。中书令裴炎以伏念惧务挺等兵势而降,非行俭之功,伏念遂伏诛。务挺以功右卫将军,封平原郡公。

永淳二年,绥州城平县人白铁余率部落稽之党据县城反,伪称尊号,署百官,又进寇绥德,杀掠人吏,焚烧村落,诏务挺与夏州都督王方翼讨之。务挺进攻其城,拔之,生擒白铁余,尽平其余党。又以功左骁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

嗣圣初,与右领军大将军、检校右羽林军张虔勖同受则天密旨,帅兵入殿庭,废中宗为庐陵王,立豫王为皇帝。则天临朝,累受赏赐,特拜其子齐之为尚乘奉御。务挺泣请回授其弟,则天嘉之,下制褒美,乃拜其弟原州司马务忠为太子洗马。文明年,以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督军以御突厥。务挺善于绥御,威信大行,偏裨已下,无不尽力,突厥甚惮之,相率遁走,不敢近边。

及裴炎下狱,务挺密表申理之,由是忤旨。务挺素与唐之奇、杜求仁友善,或构言务挺与裴炎、徐敬业皆潜相应接。则天遣左鹰扬将军裴绍业就军斩之,籍没其家。突厥闻务挺死,所在宴乐相庆,仍为务挺立祠,每出师攻战,即祈祷焉。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三》,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

/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B. 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

/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C. 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

/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D.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

/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11.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学校、科举和官员任免的大臣。

B. 行军总管,古代隋及唐初于各州设置的官职名,是出征时军队的主帅。

C.迁、拜,是古代授予或调动官职的专词,此外还有除、擢、封等。

D.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思为广大之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程务挺平定叛乱,屡立战功。突厥史伏念和城平县人白铁余先后率众反叛朝廷,

程务挺率兵讨伐皆取得胜利,自己也因功升职。

B. 程务挺治军有方,威震突厥。他善于安抚统治部下,部下作战尽心尽力,突厥人对

他也非常忌惮,闻其名便逃走,不敢进犯边境。

C. 程务挺遭人诬陷,被人处死。有人诬告他与裴炎、徐敬业暗中勾结,武则天派遣裴

绍业将他斩杀于军营中,并处死其全家。

D. 程务挺参与废帝,受到重赏。他接受了武则天的密令,带兵进宫废唐中宗为庐陵

王,武则天临朝听政时,他和家人都受到了赏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伏念惧不能支,遂间道降于行俭,许伏念以不死。

及裴炎下狱,务挺密表申理之,由是忤旨。

8. 详细信息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415题。(11分)

水调歌头 过岳阳楼作

【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社若满芳洲。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南宋著名词人。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沉累:指屈原。③虞舜:虞是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舜为其领袖,故称虞舜。④杜若:一种芳草。

14.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词的上阕由自身遭际写起,继而描写登岳阳楼所见景象:日落君山,云气蒸腾,沅

水、湘水两岸的草木呈现葱绿,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

B西风千里两句,承接上意,写湖海倦游的自己经过长途的江面飘荡,终于来到了游览胜地岳阳楼上;用比喻手法,于苍凉中给人以安慰。

C雄三楚五句,写岳阳楼雄于三楚、吞吐七泽、隔绝九州的地势并发出感叹,以夸张、反问手法,极写所见景象气势的壮阔,词气跌宕飞动。

D沉累,指无罪而沉于湘水的屈原。作者欲吊屈原而不知其处所,目力所及,只有渔儿樵子,他们为此而哀伤地写下与屈原同调的离忧

E. 结尾回首两句,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回首叫虞舜句和《离骚》辞语,抒发深沉的情怀。杜若满芳洲,以景结情,意味深长。

15.这首词借登楼远望、吊古伤今,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9. 详细信息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是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    。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享用互联网,    。网络安全与规范文明的网络环境,则是网友必须遵守的底线。当然,任何文明规范的治理,     。只有当法律不断完善,依法治网有了更科学的依据,网民利益才能更有保障,互联网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10. 详细信息

21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

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 (6分)

11. 详细信息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直接赞扬“勇士”的句子是:

,。

(2)《沁园春》中写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岁月回忆的过渡诗句是:

,。     

(3)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写其与康桥离别时,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声为有

声的诗句是:。     

12. 详细信息

四、写作(60)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

    网络时代,生活愈发便利,动动手指便可享受购物、缴费、挂号等服务,然而在我们感受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便利时,老年人群体却逐渐与“时代”脱节。

材料二:

    担心日渐衰老的父母看病不方便,一位北漂女孩儿今年中秋节回家探亲时,为父母从手机上下载了看病软件,又手绘了8页示意图,帮助老人熟悉掌握软件操作流程。

  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发表你的见解。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