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北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高中政治期中考试

1. 详细信息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 详细信息

科学家说哲学是科学之王;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舟;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诗人说哲学的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哲学犹如一片水中漂浮的落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根到底(   )

A.哲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科学

B.对普通百姓来说,哲学只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C.哲学总是与人们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3. 详细信息

 “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恩格斯在这里阐明(   )

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②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

③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④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详细信息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 详细信息

下列与下面漫画“我是谁,我要跟它们去哪里”寓意一致的观点是(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D.思维决定存在

6.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⑤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和派生物

⑥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7. 详细信息

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是“一朵不结果的花”,是因为(   )

①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作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也能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8. 详细信息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上

D.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强大思想武器

9. 详细信息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0. 详细信息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这表明(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优秀传统思想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人类才有了正确的世界观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 详细信息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12. 详细信息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

①阶级和阶级斗争   ②路线、方针、政策    ③生产力

④生产关系         ⑤公式、定律          ⑥法律、法规、守则

A.①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13. 详细信息

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意识本质的是(   )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要通过实践的途径才能对物质发生作用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14. 详细信息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形象优美;动物形象设计进行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以上材料说明(   )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C.意识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D.意识来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

15. 详细信息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句话表明(   )

A.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这种认识又总在扩展、加深

B.有的事物人们能够认识,有的事物人们不能认识

C.要正确的认识事物,必须靠先天的聪明

D.有的人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有些人永远不能

16. 详细信息

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意识可以代替物质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17. 详细信息

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分别是(   )

A.客观实在性、客观存在性    B.客观存在性、运动

C.客观实在性、运动          D.客观实在性、联系

18. 详细信息

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9. 详细信息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介绍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鹜远”是指(   )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不切实际的幻想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20. 详细信息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介绍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上述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   )

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21. 详细信息

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教师在教室上课

③全国中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⑥学生在教室里听课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22. 详细信息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三号”传回的图片更多了解到月球的情况,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        D.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23. 详细信息

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④知是行之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4. 详细信息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是(   )

A.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5. 详细信息

 “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体现了(   )

A.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B.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知识既来自实践又源于书本

D.实践出理论,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26. 详细信息

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

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

B.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

27. 详细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还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天气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8. 详细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还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天气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9. 详细信息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30. 详细信息

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而今,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B.认识对实践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D.实践能够破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31. 详细信息

一鞋厂推销员甲到某国去推销鞋子,发现某国多数人不穿鞋,认为鞋子在此地不会有销路,就打道而回。另一鞋厂推销员乙也来到这一国家,发现同样的情形,但他预测鞋子在这里将大有销路,建议厂长依据该国人的脚形特点,生产适用的鞋子向该国出口,结果该厂获利丰厚。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唯物论的知识回答:

(1)面对同样的实际,甲乙两个推销员得出的不同结论是什么?

(2)他们得出相反结论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32. 详细信息

以下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你从诗中看到哪些东西变化了,哪些东西没有发生变化?

(2)运动和静止各有什么特点?

(3)归纳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33. 详细信息

从2013年1月以来,茫茫雾霾笼罩中国中东部。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多地的PM2.5濒临“爆表”。这一“史上最脏”天气再次告诉人们,以牺牲人之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面对雾霾天气,人人都是受害者;应对雾霾天气,人人有责。增强低碳生活理念,提倡绿色出行;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日积月累就会改善环境质量。因此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呼吁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是“守护”环境的重要法宝。

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雾霾?

34. 详细信息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

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有关机构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新珠算的功能,赋予其更多新的时尚元素。

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对珠算价值的认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