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课间,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做作业,老师督促他们到室外休息。你认为老师在管闲事吗?为什么? 答案:老师不是管闲事,是为我们大家好,因为老师督促我们到室外休息,是为了保护大家的眼睛,做到劳逸结合。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阅读下面文字,答题。 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   关心天气变化的人每天都收听天气预报,但是不少人往往习惯只以气温的高低作为判断环境冷暖的惟一指标,这是片面的。   气温适中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冷热感觉的影响较小。所谓气温适中,是指使人既不觉得热,又不感到冷,这个温度叫做“不感温”。人们对环境“不感温”是不同的。如人体对空气不感温为24℃,对水的不感温则为34℃。这就是说在24℃空气和34℃的水中,人们会觉得不冷不热,十分舒适。因为人体正常体温为37℃,在空气中,24℃的空气会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而体内产生的热量则会弥补空气带走的那部分热量,使得人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与体内产生的热量正好相等,人体保持了相对的热平衡,使人们感觉良好。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不感温时,人们就会有明显的冷感或热感。这时,相对湿度便会对人体冷热感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当气温25℃、相对湿度30%时,人体没有什么冷热的感觉(即舒适);同一气温,若相对湿度增大到90%时,人体就感到闷热了……   人体的冷热感与风力也有重要的关系。冬季当你静止或徒步行走时,本来穿着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如果坐上奔驰的卡车或窗户大开的汽车、电车,立刻就会觉得风声大作,周身寒冷。这是因为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吹散,把热量带走的缘故。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从实验中,大致可以计算出这样的结果: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气温在0℃以下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6~8℃…… 1.在24℃的空气中,人们会感到不冷不热,十分舒适,原因是什么?选出恰当的一项 [  ] A.24℃的气温适中。 B.人体对空气不感温是24℃。 C.24℃的空气会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 D.24℃的空气正好使人体保持了相对的热平衡。 2.第二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第三段中画线部分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哪两项 [  ] A.举例说明冬季风力对人体冷热感的影响最明显。 B.举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把人体冷热感与风力的关系解释得明白好懂。 C.对冬季风力变化时冷热感不同的情况进行描写,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 D.通过对两种情况下冷热感不同的比较,明显地说明了风力影响着人的冷热感。 E.具体说明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吹散,把热量带走的原因。 4.对这篇文章说明的事理表述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 A.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 B.增减衣服不但要根据温度,还要注意湿度或风力。 C.决定人体冷热感的主要因素除温度外,还有湿度和风力。 D.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复杂的。
道德与法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