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甲乙两车从A地开往B地,在同一条公路上行驶,情况如图所示。 (1) 甲车先慢后快,它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2) 根据甲车的行车轨迹,可以知道哪两种量存在怎样的比例关系?为什么? (3) 乙车比甲车晚出发,几时几分能追上甲车? 答案:解:9时30分-7时=2小时30分=2.5小时 180÷2.5=72(千米) 答:甲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72千米。 解: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因为路程÷时间=速度,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解:9时30分-7时30分=2小时 180÷2=90(千米) 8时30分-7时=1时30分=1.5小时 60÷1.5=40(千米) 7时30分-7时=30分钟=0.5小时。 设乙车追阅读__________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zào),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笛、箩(luó)筐,能制成扁担、竹杠(gàng)、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wū)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fǔ)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1】请选择一个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①竹笋 ②竹子 ③竹子的作用【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破土而出”指尖尖的竹笋_____。“默默无言”指竹子成材后_____。【3】用“﹏﹏”画出竹子长得快的语句。【4】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5】本文主要赞扬了竹子_____的精神。【6】读了本文,你想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
数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