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胜利第六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胜利第六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九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B . 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C .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D .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填空题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广大医务人员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他们的名字和功(  ),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bēi上。

绩()        丰bēi(

3. 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杞人忧天    人迹罕至     浑为一谈 B . 沾轻怕重    刨根问底     哄堂大笑 C . 骇人听闻    威风凛凛     不可救药 D . 各得其所    喜出忘外     众目睽睽
4. 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遇到困难、挫折就灰心丧气 , 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最好选择。 B . 尽管我们举手投足都那么小心翼翼 , 但还是惊动了正在弹琴的蟋蟀。
C . 演唱会太精彩了,变化的背景,华美的服饰令人头晕目眩 D .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小山道上,心惊肉跳 , 尽量往里靠。
5. 默写
古诗文默写

①《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③《密州出猎》一词中,表现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语句是

④余立侍左右,

6.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

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行者掣出棒来,自忖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去,却又不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地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①上面文字选自的《西游记》,这部小说被鲁迅先生称为“”。

②选文是《西游记》中一个精彩故事的片段,这个故事是。你能再举出本书中另外两个情节吗?

7. 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

①“信”最早见于金文,本义为,引申泛指诚实,不欺,又引申指信用,即能履行诺言而令对方不疑,由此引申出确实义和可靠义。

②思考下列语句中“信”字的内涵,写出你的探究成果。

《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左传·宣公二年》:“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③你所在的班级要举办一次有关“信”的主题活动,请你提出一则倡议。

8. 诗歌鉴赏
课外古诗鉴赏

山行留客  
张旭【唐】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 (1)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 (2) 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
9. 文言文阅读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③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④禽:通“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⑤勍(qíng):强而有力。⑥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

    ②公伤股,门官歼焉。歼:

    ③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重:

    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以: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3. (3) 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
  4. (4) 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和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10. 现代文阅读
课内散文阅读

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 (1) 赏析本文的一句景物描写。

    “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2. (2) 有人评价,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的道理。请依据文中内容,结合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3) “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情节尺水兴波,一波三折。请结合文章内容,找出一波三折之处,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