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但是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像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孔子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适;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也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的。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和孟子相去约两百年,时局已有很大变化。

    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

    (节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 (1) 下列各项中关于孔孟不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给人“君子坦荡荡”轻松愉快的悠闲感;而孟子则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给人忧愁不安的紧张感。 B . 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可以间接地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孟子则坚定地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 C . 孔子非常尊重“礼”,“礼”大于“情”,循“礼”而行事;孟子却不然,行事完全不遵循“礼”,全凭自己的意愿。 D .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认为旧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希望复古;而孟子却更有“革命性”,认为必须改弦更张,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
  2. (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孔孟有“很多不同”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 可能与两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一定的关系。 B . 《论语》和《孟子》两部书取材记载不同。 C . 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时局有很大的差异。 D . 两人对“礼”的遵循不同,孟子超出了“礼”的严格规矩。
  3. (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孔子在衣食方面还有所挑拣,但孟子提出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却更具有平等思想,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 B . 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 .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D . 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成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和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语言表达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阳光是一种天然的杀菌剂,经常把自己“拿”出去晒晒对健康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青睐高科技产品和保健品,。中国人晒太阳太少了,特别是一些年轻女性很怕被太阳晒黑皮肤,只要出门便离不开眼镜、遮阳伞、防晒霜、长裙、手套等,。其实,烈日下的阳光确实需要做些遮挡,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避开所有的阳光。,人的新陈代谢增强,细胞增长得到促进,皮肤营养反而会得到改善。

3.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教育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学会联合开展了青年创业者调查。调查显示,受访的创业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80.8%),他们从最终的全日制学校毕业时多为21~25岁(60%)。在这一群体中,仅有9%选择了在校期间创业或者一毕业就创业,且这些在校创业者多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值得关注的是,接近一半(46.8%)的创业者在毕业4~9年后才进行首次创业。超过半数(55%)的创业者把创业动机归于发现了合适的商机,比如有好的创业项目或有好的政策机遇,另有22%左右的创业者创业是想自己当老板或想出来闯荡一番。

受访者普遍认为,创业时机的选择很重要,创业前还应有一些相关工作经验,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应先就业后创业;对创业者来说,在名校学到的东西也很重要,特别是高学历或理工科的创业者,非常认可专业知识对创业的推动作用;在创业后如果不继续学习,创业者比普通上班族更容易被市场淘汰。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进一步鼓励以及工商注册等领域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全国高校毕业生创办私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而缺乏启动资金是高校毕业生创业面临的首要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局副局长刘蓉华针对一些学生落入信贷陷阱的现象,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增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并普及信贷知识,保护大学生远离非法网络借贷平台。她建议将大学生使用网络金融借贷纳入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从校园开始培养大学生增强诚信意识。

(摘编自中国工商报网《完善信用体系助力创业创新》)

材料三:

中国青年报: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您认为政策效果会如何?

杨德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以休学创业来说,学生在创办、经营企业一段时间后能够再回到学校,我认为这是一大进步,因为它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是对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一种保护。我曾与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合作进行过一项研究,在对多种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能给人们提供更多选择的制度,会使处于其中的人们更愿意去创业,创业效果也会更好。允许休学创业等许多新政策就属于这类性质的制度,肯定能够鼓励一部分人去创业。当然,在具体落实上,会有一个磨合和调整的阶段。

(摘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四:

陈博群是安徽师范大学 2013 级空乘专业的大四学生,他发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鼓励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这令他振奋。他在校期间经历了数次创业。在这个最好的创业时代,陈博群仍面临着很多挑战。

大二那年,他创办了服务合肥市大学城师生的送餐网络平台“点小二”,但不久就以失败告终。陈博群此前的不少创业伙伴在毕业后选择就业。他们发现,自己找工作比同龄人要得心应手,实习期也表现得更好。

这些尚未走出校园的学生已经通过创业获得成长。从报税到企业运营,从和人打交道到发掘市场需求,他们都已在创业期间实践过了。

(摘编自新华网《大学生创业,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1. (1) 下列关于对大学生创业的建议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学习对创业的推动作用,还要树立起创业后继续学习的意识。 B . 大学生创业应注重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报税、企业运营、与人打交道、发掘市场需求等经验都很重要。 C . 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除了要善于捕捉商机,更要有创业热情。只要有热情,就有屡败屡战的勇气。 D . 大学生创业要端正心态,要有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认识,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的调查对象是毕业后创业的大学生,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创业者是主动创业,只有少部分是被动创业。 B . 材料二表明,缺乏启动资金是高校毕业生创业面临的首要难题,因此有关部门应完善信用体系,助力大学生创业。 C .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关注的是大学生如何进行创业,而材料三关注的则是政府扶持政策的效果。 D . 材料四以安徽师大学生陈博群和他的伙伴的经历为例,旨在说明在校期间的创业仍面临很多挑战,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3. (3) 根据上述材料,对于想创业的大学生,你有什么建议?
4.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影下的家族(有删改)

朱以撒

①生前寂寞身后名,可以作为众多贤人的注解。孔子也不例外,他的行踪,实在是很可以给后人一些警策的。尽管他的身影已意象化,如一道遥远的风景。

②他活着的时候,美风良俗“礼崩乐坏”,物欲横流,生灵涂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孔子不是躲在他的三间故宅里,作高头讲章,而是坚决地干预现实生活。如任鲁国大司寇时,见鲁定公喜爱淫歌妖舞,迷恋于齐国送来的八十名美女歌妓,便心急如焚。当劝谏无效时,他的文人脾性就上来了,辞去大司寇的职务,开始他颠沛流离的生活。

③他的漂泊,是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在奋力抗争,阳光普照也罢,风寒霜雪也罢。只是在过于雄大磅礴的苍凉空间下,他觉得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尤其是周游卫、陈、蔡、楚后,他的主张“终无任用”,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他的心一定在疲惫中触及到寂寞的苍凉了。夜间听漏,漏尽更残,失意仿佛没有尽头,氤氲迷雾中不见曙色。他的出行,在后人看来是一种象征,在当时却是怎样一种痛苦——他那摇摇晃晃却执着朝前的身影,成了思想史长廊里不朽的雕像。

④孔子是很讲“正名”的,讲究雍容之礼乐。但他却面对着扇自己耳光的窘境;周游列国时,那段“累累如丧家之犬”的日子;置身星空下,那种孤独而凄冷的仰望;逃离险境时,生命河床中无数的坎坷不平……此情此境,该如何为这种非雍容的狼狈“正名”?换了人,恐怕只有仰天长叹。孔子却是自由的,他从精神层面,消解了诸多污泥,包括浸入身边的冷落和嘲笑。用精神武器,孔子给我们展现了世间最绚烂的美丽、雍容和华贵,高洁和清贫就这么融洽地得以正名!

⑤怀想着几千年的事迹,我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在幽深的孔府里穿行。我在孔府的树影下变得那般弱小。古老的树影使我的呼吸变得滞重,树影上布满了阳光的符号和思念的语言。尽管我和孔府相处是如此的短暂,寒冷却一直扑击着我。

⑥孔子生前的执着和忧郁,他的后人没有体验,不能细品,却享用了名噪古今的荣华。一顶顶光焰四射的桂冠飞临,使孔府光芒万丈。声名的显赫对于前人来说,是一种肯定,一种精神上的追补,而对于后人来说,荣耀的同时也万般沉重。他们不能过普通人那般轻轻松松的寻常日子了,动不动就被称为多少代“衍圣公”,一举手一投足必然要有衍圣公那架式。除了给予孔子后人优渥的生活条件外,又增加了多少文化品位、美学价值于其中呢?就是那些封给孔子一顶顶桂冠的帝王们,好像尊孔得很,卫道得很,对儒家学说膜拜之至,可结果呢,看看宫廷内演出的一幕幕丑剧,尊孔只不过是骗人的幌子罢了。

⑦孔家的人早已不在高墙内树影下生活了,进入树影下的反倒是那些怀着各种各样心理的旅行者、朝拜者,和孔氏毫无瓜葛。我好几次抬起头,试图透过树影窥见头顶的青天,可是孔府接收阳光是那么的有限。这在我后来匆匆穿过孔庙的神秘和森严、孔林的枯寂和荒芜,目击那十万余树影下密集的坟茔时,我终于明白过来,是什么汇聚在树影之下。我还看见了那些风雨中面容残沥的翁仲,或蹲或倒的石兽,岿然不动,它们是在回望过去的鼎盛吧?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题目中的“家族”既指孔子后人,也指与孔氏毫无瓜葛的中国人。 B . 第一段中“意象化”说的是孔子已成为后人崇拜和学习的榜样。 C . 文章中多次写到树影,目的是为了渲染一种枯寂和荒芜的自然环境。 D . 文章第五段和第七段中,都出现了对阳光的描写,其内涵是相同的。
  2. (2) 第⑤段写到“寒冷却一直扑击着我”,除了孔府幽深的环境让人感到寒冷之外,还有哪些原因使作者产生这种感觉?
  3. (3) 文中写到了孔子的相关故事,孔子的故事在文中起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回答。
5.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之孙也。明经学,年未二十,举为议郎。光禄勋匡衡举光方正,为谏大夫。坐议有不合,左迁虹长。成帝初即位,举为博士,数使录冤狱,行风俗,振赡流民,奉使称旨,由是知名天下。为上所亲信,转为尚书令。凡典枢机十余年,守法度,修故事。上有所问,据经法以心所安而对,不希指苟合;如或不从,不敢强谏争,以是久而安。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光久典尚书,练法令,号称详平。时定陵侯淳于长坐大逆诛,其小妾以长事未发觉时弃去,已更嫁。用长事发,丞相方进以为:“令,犯法者各以法时律令论之,明有所讫也。长犯大逆时,其妾为长妻,已有当坐之罪,与身犯法无异。后乃弃去,于法无以解。请论。”光以为:“大逆无道,父母妻子皆弃市,欲惩后犯法者也。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长未自知当坐大逆之法,而弃去其妾,已更嫁,义已绝,而欲以为长妻论杀之,名不正,不当坐。”有诏“光议是”。后拜为丞相。哀帝初即位,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褒赏大臣,益封光千户。时,傅太后居北宫,北宫有复道通未央宫,傅太后从复道朝夕至帝所,求欲称尊号,贵宠其亲属,使上不得直道行。顷之 , 太后从弟子傅迁在左右尤倾邪,上免官遣归故郡。傅太后怒,上不得已复留迁。光奏言:“诏书‘侍中驸马迁巧佞无义,之贼也,免归故郡。’复有诏止。天下疑惑,无所取信,亏损圣徳,诚不小愆。臣请归迁故郡,以销奸党。”卒不得遣,复为侍中。光坐罢归。元始五年薨,年七十,谥曰简烈侯。

(节选自《汉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光久典尚书 B . 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光久典尚书 C . 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光久典尚书 D . 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光久典尚书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顷之,表示时间,指一会儿,古代汉语中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顷刻、须臾、旋、有间。 B . 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郡也是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C . 朝夕指早晚,古代的计时单位有更、鼓、漏、时、点、刻等,鸡鸣对应现代时间1到3点。 D . 古代音乐有雅乐和俗乐之分,雅乐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时所用的乐舞,俗乐是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光博学多才,名声传遍朝野。他是孔子后裔,年未二十就精通经学;任博士时,受命审查冤狱、整治风俗、赈济灾民,所做之事符合旨意,由此知名天下。 B . 孔光公正执法,反对诛杀小妾。淳于长犯罪被诛,丞相认为其已改嫁的妾应被株连问罪,但孔光反对,认为杀掉小妾名义不正。他的观点被皇上认为是正确的。 C . 孔光经历数代,宦海数次浮沉。他从议郎一职步入仕途,担任谏大夫时被贬为虹县县令;汉成帝时任尚书令、丞相等职;汉哀帝时因进言被免去官职,回到故里。 D . 孔光公正不阿,进言遣送傅迁。皇上将傅迁免去官职遣归故郡,后迫于傅太后之怒又留用傅迁。孔光认为这样做纵容太后,有损圣德,请求依然遣归傅迁。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上所亲信,转为尚书令。凡典枢机十余年,守法度,修故事。

    ②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

6.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别薛华

(唐)王勃

送送多穷路 , 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注释】①薛华:即薛矅,字曜华,父薛元超,祖父薛收。薛收是王勃祖父王通的弟子。薛王为累世通家。薛华以诗文知名当世,是王勃最亲密的朋友。②王勃:咸亨中,任虢州参军,不久因事革职。③穷路:即穷途末路之意,喻世途艰难。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送送”即送了一程又一程,首句切题;“遑遑”即惊恐不安,语意双关,不仅是作者,也是远行人薛华心情的真实写照。 B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的内容和本诗颈联的内容相比,其境界更宏大、情调更豪迈、所抒发的情感更乐观豁达。 C . “俱是梦中人”的“俱”字,似乎双方对等,都是彼此梦中之人,但由作者这方面写出,便占得了双倍的思念。 D . 一般五言律诗多借景抒情,本诗也是如此。诗人采用了“古诗”的传统手法,适当地使用叠字,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2. (2)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7.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阿房宫赋》用“”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2. (2) 《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3. (3) 《论语·卫灵公》中告诉我们处世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句子是:“,则远怨矣。”《论语·子罕》借助松柏来表达君子的品格的句子是:“岁寒,。”
8.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剧是靠讲故事取胜的,讲故事就是文学。不仅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有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汲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近百年来,话剧、歌剧等戏剧样式传到中国,其核心仍然是讲好一个故事。戏剧这个靠故事______的文艺样式,讲故事的能力就更需______。中国历史上的名剧《赵氏孤儿》《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等,哪一个不是因故事讲得感天动地、______,而放射出了永久照耀历史、社会、生命、人性的精神与思想光芒的?世界上那些______的歌剧如《卡门》《图朵》《茶花女》,更是凭借优秀的故事登上了经典的位置。故事永远是戏剧的命脉,(      )。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安身立命   黔驴之技   无与伦比   经久不衰 B . 安身立命   技高一筹   精彩绝伦   经久不衰 C . 安家立业   技高一筹   无与伦比   经久不息 D . 安家立业   黔驴之技   精彩绝伦   经久不息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仅唐传奇、宋元话本,或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 B . 无论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汲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 C . 无论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 D . 不仅唐传奇、宋元话本,或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汲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而文学的本质是故事,戏剧是文学不可撼动的灵魂。 B . 而文学是故事的本质,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灵魂。 C . 而故事的本质是文学,戏剧是文学不可撼动的灵魂。 D . 而故事的本质是文学,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灵魂。
9. 语言表达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科学家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具有这样一种可塑性,即它就像炎症环境下的一个调和剂:当炎症反应加强时,间充质干细胞就会抑制免疫反应;当炎症反应减弱时,间充质干细胞反而可能促进免疫反应。这种特性在其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比如,科学家发现进入人体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显著缓解肝硬化病人的病情,其肝脏部位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肝功能指标如胆红素、白蛋白等明显好转。但是地塞米松,一种常用于治疗肝硬化的固醇类激素免疫抑制剂,会在相当程度上抵消间充质干细胞对于肝硬化的治疗作用。原因是当病人接受地塞米松和间充质干细胞的联合治疗时,肝硬化病人病灶部位的炎症会减轻,导致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减弱,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完全消失,甚至会加重疾病。所以,某些药物与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同使用可能破坏间充质干细胞对炎症疾病的治疗效果。

10.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宣部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此前,中共中央授予张桂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张桂梅教会了大山里的女孩用知识改变命运。她用教育事业,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付出一生。她的学生中陈法羽成为人民警察,苏敏现在是一名医生,周云翠现在是一名小学教师……她改变了这些女孩子的命运。张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里的成绩都是用命换来的”。

有人说,张桂梅的“燃灯校长”,照亮了大山里的女孩的梦想;有人说,她有一颗火热的心,饱含着对党、对人民、对贫困山区的无限深情,把一生全部给了党;还有人说,她长期坚守贫困山区,执着坚守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我们。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