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2020年中考二模试卷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2020年中考二模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中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冕    便衣/大腹便便         见不鲜/如家珍 B . 染/哗    合/而不舍       不言而/瑕不掩 C . 调/勉     见/为人知      浑身数/甲归田 D . /战      缩/孜孜不      惴不安/水流
2. 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蔓延    叮嘱    爆发力    决策布署    再接再厉 B . 历练    凝聚    带口罩    群防群治    源远流长 C . 蓝本    严峻    天然气    攻坚克难    众志成城 D . 保障    贯例    荧光屏    火速驰援    义无反顾
3. 默写
古诗文默写。
  1. (1) ,殊未屑!(秋瑾《满江红》)
  2. (2) 孟子善用排比增强论辩的说服力,如“居天下之广居,”三句,采用排比的形式,指明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义正词严,气势磅礴。(《<孟子>二章》)
  3. (3)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李白在《行路难》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重用;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表达贬官回乡后物是人非的感受;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直接借用曹操的话赞美孙权。
4.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

《水浒》中,宋江高坐“忠义堂”头把交椅,颇具领导才能。但《明代小说四大奇书》谈及宋江时,却说他明显是一个软弱不济之人。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谈谈你的看法。

①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②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5. 语言表达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代社会提倡文化交流,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有包容精神,要加以批判吸收,而对于传统文化,①。二者都不能原封不动,因为原封不动就会失去生命力。在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会努力去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这一个矛盾解决好了,达到暂时的统一,文化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家的社会生产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解决不好,则两败俱伤,②;只顾后者则会失去根基。

6.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如中秋节,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又称月夕、仲秋节、追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等,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中华传统节日。民间中秋赏月约始于魏晋,唐代已颇为盛行。宋时,更是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夜市通宵营业,赏月的游人,达旦不绝。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材料二

  1. (1) 分析材料二中的两个图表,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 (2) 国家提倡要实施中华传统节日振兴工程,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和下面的链接,说说我们要如何做到振兴中华传统节日。

    链接:家人团聚,赞天地之化育,我感恩,过春节!家人团聚,感先贤之圣德,我学习,过端午节!

7.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心菜

鸡叫头遍的时候,老王和老伴就在大棚里忙活开了。

等到一畦畦白菜扳倒,老王的头上已经袅起热气,他甩掉棉衣,坐在田埂上歇息。老伴嗔道:“现在还是三九天,能的你?!”

“一干活就热乎了。”老王站起来,顺手抓起一个编织袋,双手张开口子:“来吧,赶早不赶晚。”

老伴没有动,用袖子擦拭一下鼻尖的汗珠:“不能不去?”

老王瞪了老伴一眼:“废话,吐出来的吐沫咋能舔起来?”

“大年三十,人家都往家跑,你呢,就会唱反调。”老伴一边埋怨一边往袋子里装白菜,“我,我跟你去吧。”

“废话,你又不会开车。”说到这里,老王腾出一只手比划了一下,“咱沈丘离武汉四百多公里,走高速,五个多小时,明个儿准能回,不耽误过年。”

老伴叹了口气,没再多说,她知道再开口也还是废话。

“不中!”老王忽然叫道。老伴吓了一跳,抱着一棵白菜怔在那儿,不知道老王发哪门子神经。

老王瞅着老伴手里的白菜,说:“这棵留下,咱过年吃。”

老伴这才注意到手里那棵菜样子有点萎缩,叶子泛黄,犹豫一下,便放到了一边。再装菜时,就经心多了,专拣那些个头大、菜叶新鲜水灵的。老王叹道:“若不是贷款没还清,其他菜可以搭配一些。”

天刚放亮,白菜全都装上了车,满满当当的,似乎多装一棵都没有地方。老王前后左右看了看,脸上荡出满意的笑容。

老伴迟疑了一下,说:“弄点饭,吃了再走?”

“来不及,路上凑合吧。”老王说罢,扭开车门跳上驾驶室。这时候,他的手机唱起了“我们的大中华啊好大一个家”——是县城“百家乐”超市的杨经理打来的,让他送一车白菜。

“杨总,不好意思,今个儿不能给咱送了。价钱好商量?再涨价也不中,真不是钱的事儿……新年好,古得拜!”老王挂断电话,开上车迎着曙光出发了。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正月初二下午,杨经理从微信上得知,老王是去湖北武汉送白菜了!怪不得呢,听说武汉的蔬菜贵得离谱,白菜十几块一斤呢,他这一车菜,差不多有两万斤,乖乖,如此算来,他这一趟没少赚。在杨经理的印象中,老王是一个很本分的人。真是画虎画皮难虎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呐!杨经理气不过,想打电话奚落老王几句,觉得不能得罪老王,毕竟以后还合作呢。一念至此,他便开上车去找老王,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备点货。

一到村口,杨经理就给拦下了——一位老大爷戴着口罩,身穿战袍,左手拄柄关公大刀坐在路中间,右手拿个电喇叭,声称外来车辆和人员不得进村。

杨经理忙从口袋里掏出口罩,一边戴一边说:“我是超市的,需要找老王进菜,疫情再严重,咋说也不能影响老百姓的菜篮子吧。”

老大爷举起电喇叭:“老王昨晚才从武汉回来,没回村,也没回家,在他的大棚里自我反省,不,隔离呢。”

杨经理闻听,撇了撇嘴,心说老王发烧才美哩,谁让他挣昧心钱哩?

老大爷似乎知道杨经理的心思,又补充了一句:“老王可是俺村的骄傲,不要一分钱,往武汉送了两万斤的白菜。”

“啊?”杨经理吃了一惊。

老王的大棚在村外的河湾里,杨经理去过多次。距离大棚还有十多米,杨经理把车停了下来,路当中扯了一条横幅,横幅的上边写着“别来无恙”,下边写着“我是武汉返回人员,请不要靠近我”。这时候,在大棚里的老王已经听到动静,戴着口罩从大棚旁边的铁房子里出来了,大声说道:“杨总,啥事?”

“大棚里还有其他蔬菜吗?能不能再配一车?”

“黄瓜,番茄,柿椒,都有,差不多能装一车。价格跟其他大棚一样,要不然人家会骂我老王八。”

“可以,要好的,这回不是超市上架,我打算捐给武汉。”

“好啊,你咋送?”

“发物流。”

“别搞那个,还是我送吧,车消过毒了,路线也熟悉。”

“好,运费咋算?”

“说啥运费呢,给我加箱油就中。杨总,武汉老乡要问起,咋说呢?得有个由头吧?”

杨经理歪头想了想,高声说道:“就叫‘爱心菜’吧!”咱河南简称“豫”,“豫”字15画,湖北简称‘鄂’,‘鄂’字11画,多出来的四画刚好是‘心’的距离!所以,咱送的菜就叫‘爱心菜’!”

老王笑了,指了指路边他的货车。

杨经理转过脸去,这才看到车厢上悬挂着的横幅“河南爱心菜”。

(作者:侯发山)

  1. (1) 细读文章,请说说“爱心菜”中凝聚了哪些人的爱心以及具体表现。
  2. (2) 杨经理和老王之间有两次误会,请分别分析让两次误会显得合情合理的铺垫。
  3. (3) 文章虽篇幅短小,细微之处凸显人物精神。请分析下面的文字是怎样表现老王的爱心的。(至少分析两处)

    天刚放亮,白菜全都装上了车,满满当当的,似乎多装一棵都没有地方。老王前后左右看了看,脸上荡出满意的笑容。

  4. (4) 老大爷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8.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榫(sǔn)卯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如下图,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不用钉子,也不用胶水,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只要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形成一个结构整体。榫卯结合,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始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构塔式建筑,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遗址上的建筑。可见,榫卯技术比起汉字发源更早。

材料二

榫卯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家具的主体建构中所占比例较大。建筑中的木构是梁柱系统,家具中的木构是框架系统,两个结构系统之间同样都靠榫卯来连接,构造原理相同。根据建筑物体积、材质、用途等方面的不同,榫卯呈现出不同的连接构建方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燕尾榫”、“穿带榫”等。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半榫”等。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在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长短榫”等。三种结构的优势也各不相同。

材料三

木质材料由纵向纤维构成,只在纵向上具备强度和韧性,横向容易折断。榫卯通过变换其受力方式,使受力点作用于纵向,避弱就强。另外,本质材料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比较大,榫卯同质同构的链接方式使得连接的两端共同收缩或舒张,整体结构更加牢固。作为一种巅峰技艺,榫卯结构组合的家具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甲)榫卯结构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的巧组合,可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铁钉连接的家具就做不到。(乙)金属材质容易锈蚀或氧化,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明式家具虽已距今百年但木质仍坚硬如初,如果用铁钉组合这样的家具,很可能木质完好,但连接金属的锈蚀、老化等因素,也会使家具散架。除耐用外,榫卯结构的制品还具有有利于运输和维修等优势。

  1. (1) 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组文本的主要目的是解释山西应县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依然高高耸立的原因。 B . 我国古代建筑、家具的主体建构是榫卯结构,两者的结构系统相同,构造原理相同。 C . 榫卯结构可以分为三类。其中,第三类将三个构件组合在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优势最大。 D . 材料三解释了榫卯结构牢固的原因,这些原因都属于物理性质。
  2. (2) 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②)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遗址上的建筑。

  3. (3) 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不能删去其中的一句?请说明理由。
9.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湖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上下白    长烟 B . 影子    负势竞 C . 是金陵人,此    从外来 D . 天下独    猿则百叫无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 (3) 语段(一)出自《陶庵梦忆》,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独特的生活情趣。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和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链接材料)

    《陶庵梦忆》为明朝散文家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该书成书于明朝灭亡之后,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生活。

  4. (4) 两个语段中的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要分析。
10.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 (1) 请具体说说“学诗谩有惊人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请从用典的角度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