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仁怀市周林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达标试卷

贵州省仁怀市周林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达标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临(bīn)      然(qiāo)        斟酌          振耳欲聋 B . 使(chāi)     (sài)         诘责          无动于衷 C . 黑(yǒu)      红(zhì)         狼藉          交头结耳 D . 红(fēi)      俯(kān)         蔓延          坦荡如砥
2. 单选题
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间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 B . 鲁迅的一些杂文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C . 个别西方政客对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为富不仁 , 这太让民众失望了。 D . 我遇到的多数人都会点英语,但只有那些刻苦学习的人才会鹤立鸡群 , 给我很深刻的印象。
3. 单选题
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和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 . 司马迁,字子长,东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被苏轼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D .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
4. 单选题
语言运用——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此说明:

A . 任何人和事物都有缺憾 B . 任何人和事物都有千秋 C . 任何人和事物都有短长 D . 任何人和事物都有优势
5. 单选题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B . 走进人民公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C .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D . 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不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6. 单选题
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春节晚会现场,李明很激动地说:“我很高兴为大家朗诵一首小诗,请大家认真聆听。” B . 同学发来短信,邀请你到他家吃饭,你回复:“感谢你的邀请,我一定按时光临寒舍。” C . 我每次在微信朋友圈为选秀选手投票,家母都会说:“别把朋友圈当成了‘投票圈’。” D . 假如你穿越到三国时代,见到了诸葛亮,你说:“今日得见先生,足下三生有幸矣!”
7. 默写
句子默写

①《春望》   白头搔更短, 。

②《钱塘湖春行》 最爱湖东行不足,

③《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 。

④《渔家傲》    ,学诗谩有惊人句。

⑤历经疫情的武汉城市内再焕生机,站在黄鹤楼上,欣赏着《黄鹤楼》一诗中“ ,”的美景,这实在是惬意之事啊。

⑥《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之因的句子是:

8. 现代文阅读
母亲弯腰

朱成玉

    ①我看到母亲在一里之外弯腰,她在捡拾农人秋收时遗落的麦穗。

    ②我看到母亲在十里之外弯腰,她在向上苍祈祷,可以有更多的恩赐落到我们身上。

    ③我看到母亲在千里之外弯腰,她在向岁月妥协,她在把自己交出去,她在慢慢变成句号……

    ④母亲用弯曲的腰身,换来了我们的笔挺。

    ⑤我看着她弯腰,看着她蹒跚而过,看着夕阳把暗夜推给她,她身上仅有的一点光亮,在挣扎,一闪一闪,我仿佛看见了她一生中的某些碎片。这些碎片,曾经汇聚成她生命中的太阳,现在,太阳沉没,光碎成一片一片,渐渐暗淡下去。我无法帮她把那些碎光拾捡起来,就像我的弯腰,永远不如她那样真实而又亲切。

    ⑥母亲弯腰的样子,像一棵被风吹拂的野草。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让她想到自己。她弯腰,为我们拾取生活中遗漏的惊喜。

    ⑦母亲,你看不见,就让我说给你听吧。布谷鸟已经让春天撒满音符梨花也让春天布满经文。我现在就想搬到,离你最近的地方去!

    ⑧想到自己在外地工作那会儿,母亲在电话里总是很关注叶子,常常有意无意地唠叨,叶子又落了一地,我还没来得及扫。明天一阵风,怕是又要落下不知多少呢?你穿得衣裳是不是太薄?——这种由叶子到衣裳的跨越,只有母亲的思维可以做到。

    ⑨我的胸口有一只暖宝,它把母亲的唠叨焐热了。多亏我有先见之明,知道母亲今夜会来梦里看我,所以带了一只暖宝,我只想让寒冷往后退一退,因为母亲衣衫单薄,她来得匆忙,没带围巾,也忘了穿毛衣。

    ⑩更多的时候,我在这个世界发呆。母亲飘在风里的银发,佝偻着贴向地面的脸,都是我发呆的理由。

    ⑪我会想起她无数次爬过的山坡,想起她无数次背回来的柴禾,年轻时一次比一次多一点点,年老时一次比一次少一点点,慢慢弯下去的腰身,便再也直不起来。

    ⑫五岁的时候,和母亲去种土豆,把土豆放进坑里,盖土,整个过程严肃而虔诚,像一场神圣的葬礼。我问母亲,土豆是不是死了?母亲笑了笑说,死了一个,会生出更多。

    ⑬起土豆的时候,母亲故意给我看土豆秧上结的一串串土豆,“看,我没说错吧。”我惊讶万分,那是多么神奇的“死而复生”。 

    ⑭那是我和母亲一起弯腰的,为数不多的画面。

    ⑮“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道理,即便五岁的时候我不懂,慢慢总会懂的。“面对死亡,不必恐惧”的信念,却在那个时候的心底扎了根。以至于在以后的日子里,见证了无数次死亡,但总还是会恍惚觉得,埋葬一个人,不过是埋下一颗土豆罢了。

    ⑯母亲渐渐瘦弱下去,但她的爱始终是丰饶的,就像我看到可以长出成串的土豆时的土地,那个时候的我就相信,土地是可以产生奇迹的。母亲也一样,对土地存有敬畏,在她眼里,自己的弯腰,与苦楚无关,那只是自己在向着大地行礼。母亲谦卑了一辈子,对人和事,从不过多索取,总是无穷尽地给予。哪怕老了,也要弯下腰去,对着深爱的土地,深深地鞠下一躬。

    ⑰母亲爱着一切,从无抱怨,她甚至爱上了自己的关节炎,在缓慢的疼痛里,证实着自己还活着。她说,活着就好,活着就有念想,摸摸我们的手和脸,闻闻我们的味道,都是她的幸福。

    ⑱所以,每当我因为生活中的不顺心之事而乱发脾气时,总是劝自己想一想母亲的宽和,在她的丰饶面前,我照见了自己的贫瘠。

    ⑲永远忘不掉那个画面——在我们又一次从她身边离开的时候,母亲执意要送我们。她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了,但是依然倚在大门口,“目送”着我们,迟迟不肯转身,她不知道我们已经上了车,仍旧在那里执着地挥手......

⑳我的泪,硕大的,为母亲而流。母亲弯腰的背影,像一个巨大的问号,镶嵌在那一日的黄昏里,再也抠不出来。

  1. (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标题“母亲弯腰” 提示了“母亲”谦卑的生活态度。 B . 文章开头从“一里之外”到“千里之外”,暗示了“我”的成长与母亲的变老。 C .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直接抒发了 “我”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D . 母亲总是很关注叶子,常常有意无意地唠叨,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呵护和关心。
  2.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
  3. (3)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本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4. (4) 请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9. 现代文阅读
最霸气的斑马线

胡喜荣 

①“斑马线,白花花,行人过街走过它。公共汽车小轿车,见了行人刹一刹。电动车,你急啥?礼让行人快停下。斑马线上见礼仪,交通安全靠大家。”这歌谣唱出车辆在斑马线上应该礼让行人,行人才能安全通过。交通管理部门设置了醒目的标示线和提示语,却没有阻止车辆在斑马线上“任我行”的现象。近日,加拿大蒙特利尔惊现一种弹出式斑马线,它会从地上弹起来,阻挡车辆通行,保护行人安全过马路。

②凯特琳·戈拉是加拿大魁北克省创意设计机构Lg2的总监。2019年秋,她接到了这个棘手的策划案。原来,魁北克社会保障汽车协会想设计一种特殊的斑马线,提醒司机礼让行人,确保行人安全过马路。

③接到任务后,凯特琳迅速成立了一个策划团队。他们来到街头,调查车辆、行人经过斑马线的情况。大街上车水马龙,每隔350米左右就有一个醒目的白色斑马线,提醒司机减速或者停车,让行人安全通过。但是司机们经过斑马线时,却不为行人停车,而是驾驶车辆在行人身边擦过。行人在车丛中左躲右闪,像惊涛骇浪中的一条小鱼。凯特琳看得心惊胆颤,心想:司机不礼让行人,导致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高达130万人,有3000万到5000万人遭受非致命交通伤害而终生残疾。

④回到公司,每个人心里都像灌了铅一样,沉甸甸的。大家都埋头工作,希望早日设计出新的斑马线,来制止悲剧继续发生。过了几天,他们召开讨论会,一名策划师出了一个主意:“用白、蓝、黄三种颜色填充斑马线,让斑马线看起来有立体感,就像路障一样,提醒司机礼让行人。”另一名女策划师马上否决:“就算有了这种斑马线,还是挡不住那些不守规则的司机。哎,要是斑马线能够阻挡汽车前进,就好了。”

⑤画在地上的斑马线怎么能够阻挡汽车前进呢?大家冥思苦想,却始终没有一个理想的方案。这时,有人给凯特琳送来一个神秘的礼物。凯特琳拆开包装袋,里面是一个木盒子。她一打开盒子,就弹出来一个怪物,蓬头散发,眼冒绿光,龇着獠牙,她吓了一大跳。过了一会儿,她镇定下来,看到盒子里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妈妈,生日快乐!“竟然是整蛊礼物‘吓一跳’,小家伙真调皮!”惊吓过后,凯特琳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最近忙这个策划案,她太紧张了。

⑥把玩着木盒,凯特琳忽然有了灵感:要是我们模仿“吓一跳”,设计一种能弹出来的斑马线,迫使司机停车,让行人过去以后再放下来,这样不就可以100%确保行人的安全了吗?

⑦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案可行,于是开始讨论如何实施:斑马线怎么制作,采用什么材质,如何控制……等到所有细节都考虑周全了,大家就开始分头行动,很快就制作出第一个弹出式斑马线,并安装在蒙特利尔一条街道的拐角处。

⑧这个斑马线究竟能不能发挥作用呢?凯特琳心中有点忐忑。她站在马路边观察。一位大婶想过马路,斑马线迅速感应,整个黄色斑马线唰的一下弹起来,7块长3米,宽0.5米的钢板,组成一堵墙,挡住了汽车前进的道路。司机吓了一跳,连忙停车,怔怔地看着第四根斑马线上的提示语:正在保护行人,感谢你停车配合。大婶也吓了一跳,而后笑着安全通过马路。之后斑马线自动复原,看起来跟普通的斑马线一样,司机开车继续前进。

⑨看到这一幕,凯特琳松了一口气,这正是她想要的效果。很快,这款弹出式斑马线就传遍网络,人们交口称赞:这是史上最安全、最霸气的斑马线。

⑩凯特琳用最霸气的方式,解决了行人安全过马路的问题。其实,霸气的背后,是对规则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

  1. (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斑马线的霸气体现在人过斑马线时迅速感应斑马线,弹出斑马线,阻止车辆的前进,确保行人的安全,尊重了规则,敬畏了生命。 B . 第①段用歌谣引出说明对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兴趣。 C . 第⑩段总结全文,与开头的说明相呼应,使结构严谨,说明更加完整。 D . 司机不礼让行人,导致每年全球死伤人数较多,他们研究出三色填充斑马线,有立体感,提醒司机礼让行人,阻止了悲剧的发生。
  2. (2) 分析文章标题有什么好处?
  3. (3)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0. 现代文阅读
网络文学

材料一

经过20余年高速发展,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极具创造力的文学样式,日益成为新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几年,网络文学整体稳健升级,显示出强韧的内生发展力。一方面,现实题材创作成为主流风向标。这既得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倡导、市场和读者的期待,也是网络文学自身发展与变革的必然要求。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走向现实题材的广阔天地,以新的时代生活经验激发类型写作活力,创作出一批现实题材“爆款”,使网络文学总体艺术水准明显提升、思想内涵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类型写作不断进化。一批作家在既有类型传统基础上持续精耕细作,创作风格日臻成熟,向着精品化方向努力。此外,越来越多90后、95后新锐作家脱颖而出,不仅为网络文学新增体育、科幻等题材类型,也以其轻松幽默的文风为网络文学注入活力。新生创作力量源源不断的加入,将不断夯实网络文学创作的“金字塔”塔基,使网络文学保持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张珊珊)

(选自《网络文学:既要高质量也要正能量》《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

材料二

今天,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更好地推动网络文学“走出去”需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其一,鼓励海外华裔作家从事网络文学创作。早在1991年,由海外华侨创办的中文电子刊物《华夏文摘》即已问世,为日后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国门开辟了先河。鼓励海外华裔作家进行网络文学创作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的形式之一。

其二,拓宽国内外媒体推介渠道。随着中国网络文学越来越受海外受众的欢迎,无论是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还是数字报刊、手机网络等,都可积极推介优秀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家和作品。

其三,培养翻译人才,建立翻译机制。近年来,国内外翻译家、广大网络文学爱好者以及各翻译网站都为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作出了贡献。(董晓波 卢敏)

(选自《网文多路出海》《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2月27日)

材料三

中国网络文学,不是对“传统文学”的终结,而是网络时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既有媒介转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也有着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性。中国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也需要辨析和理性认识。这里说的“文学传统”,并非仅为“古典文学”,而是广义影响网络文学发展的“文学传统”。具体来说,就是以儒道释体系为思维特征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学,既包含唐诗宋词与优秀的古文传统,也包含上古神话、民俗学等古典传统;还有就是通俗文学传统,主要指起源于明清时期及清末民初之后大盛的言情、武侠、侦探等类型文学;另外还有发轫于五四,目前成为主流的“新文学”主潮。

(选自《网络文学是文学传统的延续与新变》《光明日报》2020年3月18日)

材料四

网络文学在经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新奇过后,读者有了返璞归真的趋势,开始对作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文学性和艺术性。所以,网络文学不能只在“爽”上动脑筋、打转转,精品化、经典化势在必行。国家对网文创作的重视前所未有,也给予了政策保障、项目支持。网络文学涌现了一大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力作。但是,精品创作仍然在路上。作为网络作家,我们必须担起责任,创作出能够被历史记住、被读者传颂的作品。如何创作精品?首先,写作态度要端正,对文学心存敬畏,尊重读者。我从十年前到现在,每天更新之后,都会花很长时间修改,不能让作品成为易碎品,经不起推敲。其次,文笔不能太“白”,必要的文学性不能忽视。创作出来的文章要具有与所创作类别相对应的气质,比如武侠豪气干云、仙侠飘逸脱俗、历史厚重深邃。最后,我们还要向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学习,要学习现代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向时代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生活学习,让作品充满烟火气。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0日)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 许多90后、95后新锐作家脱颖而出,不仅为网络文学新增体育、科幻等题材类型,也以其轻松幽默的文风为网络文学注入活力。 B . 网络文学是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 C . 推介优秀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家和作品方式多样,可以是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还可以是数字报刊、手机网络等。 D . 国家对网文创作的重视前所未有,也给予了政策保障、项目支持。
  2. (2) 围绕中国网络文学创作,前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3. (3) 如今,我们青少年应该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做些什么?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列出几种具体可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