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九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综合题
情境化语段综合

下面是迎新同学摘抄在读书笔记上的美文片段,请阅读并完成(1)~(4)题。

坦荡如坻的原野上,千万棵萱草擎着黄花兴高彩烈地绽放,汇聚浩浩汤汤的花海。它们开得泼泼洒洒,(也/却)香得羞涩含蓄。微风吹拂 , 碧绿的叶伴着金黄的花婆娑起舞 ①  清淡的暗香酝酿着,浮动着,弥散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近年来,樱花以东洋式雅致的(风骚/风韵),出尽了风头,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 , 残红遍地,最终(无人问津/置之不理)。萱草却另有樱花所达不到的境界 萱草在盛开的同时,也在竭力为人们奉献成为佳肴成为良药。萱草作为母亲形象的独特代表,在世界母爱精神的百花园里散发出恒久的芬芳。

  1.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宇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着( qínɡ)      汇聚            坦荡如坻 B . (sè)         含蓄            兴高彩烈 C . 吹拂             婆娑            浩浩汤( shānɡ) D . 酝酿             弥散(sǎn)       落英缤纷
  2.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却  风韵  无人问津 B . 也  风骚   无人问津 C . 却  风骚  置之不理 D . 也  风韵   置之不理
  3. (3) 在语段中对应序号①②③④横线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适合的一项是(  )
    A . 分号  破折号  冒号  顿号 B . 句号  冒号 破折号  顿号 C . 逗号   分号  冒号  破折号 D . 分号  冒号 破折号  逗号
  4. (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萱草、椿树常被用来比喻母亲、父亲。为祝贺迎新兄弟二人的父母结婚二十周年,你准备奉上一副贺联,并拟出上联“椿萱并茂”,最佳下联应是(  )
    A . 举案齐眉 B . 父爱母慈 C . 棠棣同馨 D . 兄弟孝
2. 单选题
语言表达

下面情景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很多老年人不愿意佩戴口罩,作为社区志愿者,你会对他们说:

A . 每个人都必须佩戴口罩,你们凭什么搞特殊呢? B . 不戴口罩,染上病了就只有去医院戴呼吸机了哦! C . 别人都是一说就听,就你们这些老顽固,净给我们找麻烦! D . 婆婆爷爷,戴口罩是闷了点,但如果不戴,把病毒带回家传给小孙子可就麻烦啦。
3. 名著导读
名著学习

阅读下面艾青的诗歌《启明星》,回答问题。

属于你的是/光明与黑暗交替/黑夜逃遁/白日追踪而至的时刻

群星已经退隐/你依然站在那儿/期待着太阳上升

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

在诗人艾青的笔下,“启明星”这一形象执着地追求光明,意志坚定,精神乐观。下列名著中的哪位人物能体现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请联系名著人物和上面的诗歌简要分析。

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  ②《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③《名人传》中的贝多芬

我选............(填序号),理由:..............................

4. 默写
诗词默写

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完成默写。

  1. (1) 走在逆境,亦可仰望。面对“左迁”,韩愈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坦陈心志,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面对“赐金放还”的失意,李白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坚定了“”(《行路难(其一)》)的信心,发出展望未来,梦想启航的最强音;面对政治的冷遇和亲人的分离,苏轼乘着酒兴正酣,挥笔写下“”(《水调歌头》)的千古佳句,旷达之怀凸显。
  2. (2) 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堪称唐人七律中的精品。请将这首诗补充完整。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5.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下面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自居易的回赠之作,委婉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被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但结尾处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 B . 第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之意。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之地偏远,贬谪时间很久。 C . 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回乡之后的感受,自己回到故乡,恍如隔世。 D .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融入新生活的意愿及坚忍不拔的意志。
  2.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6.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

修之来此 , 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③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释]①此:指滁州。②上:皇上。③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1.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树林阴翳(阴影) B . 佳木而繁阴(茂盛) C . 上恩德(宣扬) D . 遂书以其亭焉(起名,命名)
  2. (2)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B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 .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D . 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3. (3) 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运用对比手法,用滁人和太守做对比,批判滁人不事生产、只知享乐的习气。 B . 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 C . 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 D . 乙文多用散句,甲文则多用对偶句,还巧用“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之意味。
  4. (4) 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5. (5) 乙文中的哪一句话可用来呼应甲文的主旨?用原句回答
  6. (6)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自然景物对于古代文人来说“乐”在何处?请从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择一个文言文篇目,从“景物审美”和“精神归宿”两个方面谈一谈。
7. 现代文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要达到碳中和,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特殊的方式去除温室气体;二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

【材料二】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安信证券研报显示,以1901~2000 年这100年的平均温度作为基准,21世纪以来,全球温度加快攀升,目前已增温近1℃,气候变暖趋势确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预测,如果现行碳排放政策持续,将导致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上升 3.4℃~3.7℃,并持续上升。而温度的持续上升将带来更高的降水量、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和生态平衡的不可逆破坏。近年来,受温室效应加剧的影响,全球多地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变暖问题必须得到全人类的重视。

【材料三】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碳中和或将成为“供给侧改革 2.0”。碳中和在为环保行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在一个更长的维度、以严格的环保标准逼迫高耗能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出清,利好中上游周期制造板块相关行业的龙头公司。能够直接或间接起到节能减排作用的传统行业,也将迎来“弯道超车”式的发展机遇。对于新兴产业而言,碳中和将产业引入飞速增长的快车道。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供给格局,不仅直接推动风光发电产业链的发展,也将为中间环节和下游能源消费创造出新格局,如有色金属行业的新能源金属,化工行业的新能源材料,机械行业的光伏和锂电设备,电力设备行业的电化学储能与特高压运输,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都将迎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材料四】习.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事实上,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更艰辛:全国人均收入水平远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80%。受疫情影响,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不稳定性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短板依然很多,要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目标,需要坚持绿色发展,通过卓绝的努力才能实现目标。如果中国在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将助推全球实现碳中和时间提前,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起到关键性作用。

  1. (1) 下列关于“碳中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碳中和可以指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 B .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仅仅是因为安信证券研报显示,21世纪以来,全球温度加快攀升,气候变暖趋势确立。 C . 碳中和的实现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特殊的方式去除温室气体;第二种方法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 D . 碳中和在一个更长的维度,以严格的环保标准逼迫高耗能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出清,利好中上游周期制造板块相关行业的龙头公司。
  2. (2)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机械行业的光伏和锂电设备、电力设备行业的电化学储能与特高压运输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将因碳中和迎来广阔增长空间。 B . 中国在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起到关键性作用,将助推全球提前实现碳中和。 C . 全国人均收入水平远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80%,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大等因素使得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更艰辛。 D . 持续现行碳排放政策将导致2100 年全球平均温度持续上升,这将带来更高的降水量、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和生态平衡的不可逆破坏。
  3. (3) 围绕“碳中和”,材料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哪两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8.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海上的父亲

虞 燕

父亲每每回家,都携一身淡淡的海腥味。他从来不会在家逗留很久,船才是他漂浮的陆地。父亲眼前,大海浩瀚无边,深广动荡。

那艘木帆船,是父亲海员生涯的起始站。木帆船凭风行驶,靠岸时间难以估算。比起身体遭受的痛苦,精神上的绝望更易令人崩溃——四顾之下,大海茫茫,木帆船在浪里翻腾,食物在胃里翻腾,跪在甲板上连黄色的胆汁都吐尽了,停泊却遥遥无期。吐到几乎瘫软也得顾及船员们的一日一餐。木帆船的厨房设在船舱底部,父亲一点一点地挪过去,船颠簸,脚无力,手颤抖。他强忍身体的极度不适,淘米、洗菜、生火,实在受不住就蹲下来,靠在灶旁缓一缓,或喝下一碗凉水等待新一轮的呕吐。吐完再喝,喝了又吐,如此循环。

父亲跟我聊起这些时,一脸的云淡风轻,他说这是每个海员的必经之路,晕着晕着就晕出头了,一般熬过一年就不晕了。

也因为有这样一位海上的父亲,我跟弟弟从小的物质条件算是相对优越。小岛闭塞,交通不便,父亲带回来的东西,都是那么稀奇。

荔枝最不易保存,却是我的最爱。父亲每次去海南就会多买一些,装进篮子,挂在通风的地方。到家需行驶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他每天仔细地查看、翻动荔枝,捡“流泪”了的吃掉,将还新鲜的留着,几斤荔枝到家后往往只剩十来颗。看一双儿女吃得咂嘴弄唇,父亲不住叹气:要是多一些就好了。

父亲走出木帆船的厨房,是3年之后了。其时,木帆船已老旧,父亲被调到了机帆船,锚泊系岸、海面瞭望、开舱关舱、手动掌舵、柴油机维护等,他早做得得心应手。船上经常会为争取时间连夜装货卸货,寒冷的冬雨夜,父亲和其他船员奋战在摇摆不定的甲板上。一夜下来,他们原本古铜色的脸被海水、雨水泡白了,皱皱的,像糊上去一层纸。脱掉雨衣后,一拳头打在身上时,衣服上就会滴下水。

那是父亲海员生涯里的第一次生死历险。夜里11点多,父亲刚要起来换班,突然听到一声天震地骇的 “砰”,同时,整只船像被点着的鞭炮似的蹦了起来。父亲的脑袋嗡嗡作响,五脏六腑都像是要跳脱他的躯体。触礁了!他在第一时间冲了出去。船体破裂,过不了多久,海水将汹涌而入,将他们卷入巨腹。

船长紧急下令,把船上能漂浮的东西全部绑在一起制成了临时“竹筏”,大伙紧张忙乱到来不及恐惧。待安全转移到“竹筏”上,等待救援的父亲才感到后怕。环顾四周,大海浩渺,黑得像涂了重墨,望不到一星半点的灯火。彼时正值正月,带着腥咸味的海风凌厉地抽打着他们的躯体,父亲的额头却不停地冒汗。时间一点点过去,他的绝望越来越深。老船员们不断地给他打气:一定要牢牢抓住“竹筏”,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就绝不放弃。幸运的是,天亮时,有一支捕捞队刚好经过这片海域,救起了他们。

多年后,父亲早已被各种大大小小的惊险事故磨炼得处变不惊,而对于留守岛上的人,担惊受怕却从未停止。每到台风天,母亲都会面色凝重地坐在收音机前听天气预报。我跟弟弟敛声屏气,每一个字都似渔网上的铁坠子,拖着我们的心往下沉。直等到那来自茫茫大海的信息反馈,我们才在一次次的确认中获得慰藉和力量。

我见过父亲在陆上生活的百无聊赖和郁郁寡欢。父亲所在的那艘 2600吨的大货船,货舱高达四五米,进出都必须爬梯子。几次爬进爬出后,不知道是不是体力不支,父亲竟一个趔趄滑倒在货舱底部,导致手臂骨折,被送上岸休养。待在家的父亲看起来羸弱而颓废,埋头从房间走到院子,又从院子回到房间,一天无数次。他三番五次打电话给同事问船到哪了,卸货是否顺利,什么时候返航。他像条不小心被冲上岸的鱼,局促、焦躁、魂不守舍,等待再次回到海里的过程是那么煎熬。

就休息了一个航次,还未痊愈的父亲便急吼吼地赶回船上。母亲望着他的背影咬牙道:“这下做人踏实了。”

我时常想起那个画面:水手长父亲右手提起撇缆头来回摆动,顺势带动缆头做45度旋转,旋转2到3圈后,利用转腰、挺胸、抡臂等连贯动作,将撇缆头瞬时撇出,不偏不倚正中岸上的桩墩。船平稳靠岸。父亲身后,大海浩瀚无际,寂然无声。

(选自《读者》2020年第11期,有删改)

  1. (1) 海上生活磨炼了父亲,成就了父亲。请结合全文概括父亲的海上生活经历。
  2. (2) 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

    ①每到台风天,母亲都会面色凝重地坐在收音机前听天气预报。我跟弟弟敛声屏气,每一个字都似渔网上的铁坠子,拖着我们的心往下沉。(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水手长父亲右手提起撇缆头来回摆动,顺势带动缆头做 45度旋转 , 旋转2到3圈后,利用转腰、挺胸、抡臂等连贯动作,将撇缆头瞬时撇出 , 不偏不倚正中岸上的桩墩。(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开头和结尾两处写景句有什么作用。
  4. (4) 阅读全文,请围绕“船”一词,参照示例,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示例:荔枝——颗颗荔枝,一路上的小心翻检,看儿女贪吃时的不住叹气,都承载着父亲对子女细致深切的爱。

9. 综合题
他叫姚俊鹏,安徽芜湖安师大附中高三理科考生。他在襁褓中就被确诊为脑瘫,由于脑瘫导致的痉挛性抽筋,姚俊鹏双手不是很灵活,写字特别费劲。2020年高考,他考出623分的好成绩,被中国药科大学录取。虽有身体功能障碍,但在父母、老师的支持下,姚俊鹏以不懈的努力和异于常人的自律实现了更广阔的人生可能。有感于此,九(4)班班委策划了“君子当自强不息”主题班会。本次活动有以下三个任务。
  1. (1) 任务一:拟写开场白——假如你是本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80 字左右,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2. (2) 任务二:补写对联——《夺冠》电影又一次唤起了国人的激情,在每个人心中,女排姑娘正是当代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表率。请据此写出下联。

    上联:自强不息,女排精神传四海

    下联:

  3. (3) 任务三:感知内涵——请判断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并简述理由,80字以内。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学者先要会疑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0. 写作题
根据下面的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我们的心中,常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温暖着我们,让我们不寒冷、不孤独、不畏惧。陌生人的善意微笑,老师的悉心培养,父母的呵护关爱,朋友的帮助鼓励,党和政府的爱民举措……这一幕幕如春日阳光,给予我们温暖,伴随我们前行……

请以“温暖人心的   ▲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填写在指定的位置;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⑶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⑷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⑸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