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邢台市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一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文化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经验的历史积淀,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有着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在当前世界经济文化融合与冲突并存的时代,深化红色文化记忆,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红色文化扎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之中,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近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经验。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自从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深化红色文化记忆可以振奋中国人民的精神,最终实现对西方文化的超越,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固底色。

红色文化在各历史时期都绽放出中国特有的风采,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深化红色文化记忆能够全面彰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近代以来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轨迹。这一历史轨迹在近代世界历史上是中国独有的,由此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也成功谱写出人类历史文化记忆的独特篇章。

红色文化记录了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的历史沧桑,展现了自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价值理念,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致力于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宏伟画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到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历史过程。深化红色文化记忆可以通过唤起、重现等方式,立足当下,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进行弘扬,其核心内容就是增强对中国共.产.党价值理念的认同。

(摘编自《深化红色文化记忆的当代价值》)

材料二:

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是红色文化的鲜明底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拥有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法宝。

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反动派对红军发起了猖獗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磨难,成功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依靠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红军战士“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餐餐吃得精打光”。在根据地内物资匮乏、生活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粉碎了反动派的无数次进攻。在延安时期,共.产.党人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延安作风,打败了国民党假公行私、贪污舞弊的西安作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国内生活困苦、国际帝国主义断交封锁等异常艰难的条件下,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在新时代,我们仍然坚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大荒精神等精神谱系中,我们看到了艰苦奋斗精神更加广泛的时代内涵。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高举红色文化的火炬,传承红色基因的内核,让红色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摘编自《红色文化为百年辉煌铸魂》)

材料三:

我们历来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总结红色文化精神,保护红色文化遗迹,出版红色文化书籍,开辟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拍摄红色文化影视作品,等等。现在,这一切已经构成了一个红色文化的传承系统,成为当代中国主旋律文化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红色文化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和警惕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红色文化符号和红色文化精神分离上,导致红色文化精神难以得到很好的传承。有的将红色文化符号形式化,忽略红色文化意义,一些作品把英模人物高大全化,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感受和体验;有的将红色文化低俗化,贬低了红色文化意义,把红色文化进行贬低、毁坏,在去符号的同时去意义、去精神;有的脱离红色文化历史,妄自改造红色文化精神,按照当代人的价值认知和文化趣味,刻意把红色文化符号现代化,在改造红色文化符号的过程中改变了红色文化意义;有的消解了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的良性互动,确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但一些地方打着红色文化建设的旗号,把红色文化变成了经济建设的工具和利益追逐的载体。

红色文化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能够增加教育的形象性、故事性和体验性,避免单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性和说教化。这也正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宣传红色文化的根本意义所在。

(摘编自《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与理想信念的当代建构》)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我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那一刻起,中国人民的精神就已经超过了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 B . 红色文化同我党、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有内在的统一性,深化红色文化记忆有利于增强价值认同。 C . 中国共.产.党在磨难中不断发展壮大,一步步走向胜利,最终培养了我党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 D . 红色文化建设中,应该尽量将英模人物的形象塑造得高大完美,这样才能符合广大民众的期待。
  2. (2) 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色文化记录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历史沧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跨越时空的宝贵价值。 B . 在传承红色文化时,我们可以选择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来增强红色文化记忆的时代魅力。 C . 红色文化开发中,红色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虽可良性互动,但经济效益与思想价值难以实现共赢。 D . 在开辟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时,一定要尊重红色文化历史,以便红色文化精神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3. (3) 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 . 在某些抗日剧中,英雄们可以手撕鬼子、胯部藏雷、投手榴弹击中飞机,发射的子弹还能拐弯击中敌人。 B . 某地在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时,把红色文化同胡编乱造的故事混为一谈,还捏造了革命者的风流韵事。 C . 某地宣传雷锋、焦裕禄时,加入了个性张扬、锐意创新等现代元素,似乎他们是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 D . 在沂蒙解放区中,32位沂蒙妇女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架起了“女子火线桥”,筑牢了解放军前进的桥梁。
  4. (4) 材料一的论证有何特点?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上加以分析。
  5. (5) 以上三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丈夫

孙犁

今天是中秋节日,可是还有一场黑豆没打。上午,公公叫儿媳妇把场摊上,豆叶上满带着污泥,发着臭气。日本黑心鬼,偷偷放了堤,淹了老百姓,黑豆没长好,豆子是秕秕的。草不好,黄牛也瘦了。儿媳妇站在场里没精打釆的。年景没有了,日子不好过,丈夫又没消息。去年,他还在近处,八月十三那天还抽空回家来看了看,她给他做了一件新棉袄,两个人欢天喜地。八月节,应该团圆团圆;她给他做了猪肉菜,很丰富。今年,鬼子从四月里翻天搅地,丈夫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吃过中午饭,她带着老二孩子,要去娘家看看,解解闷。孩子才七岁,在炮火里跟着跑了四五年了。

“还记得爹吗?”

“记得呀!”

“爹在哪里呢?”

“在铁道西啊!”

“在那里干什么?”

“打日本啊!”

娘笑了。丈夫在家就喜欢这个孩子,临走总嘱咐她好好教养着。娘儿俩说着,就到了娘家村里,本来只离着三四里地。

到家里,姥姥正坐在炕上。

“你看人家多么热闹,人家也都是养儿养女的。”姥姥说,嘴角却有些讥笑。“谁家?”女儿问。

“你婶子家。”

“热闹什么?”

“你大姐来了,他女婿也来了。”

“她女婿不是在这里当伪军?”

“现在人家敢出来了,三天一来,两天一来,来了就嘻嘻哈哈。”

姑娘想起她是和这个大姐一年出嫁的。她两个同岁,她大姐嫁了一个独生子,她也嫁了一个独生子。她大姐的女婿在绸缎店里当学徒,她的女婿在保府上学。那年正月里,两个女婿来住丈人家,大姐的女婿好赌钱,整天在家里成局;自己的女婿好念书,整天在家里翻书本。她那时候还不高兴自己的女婿这么呆气,人家那么好玩,好说笑,街上的青年子弟都找人家去热闹,自己的女婿这么孤僻,整天没个人来,只有几个老头子称赞。

后来丈夫走了,很少家来,不在北平,就在上海。大姐的女婿却常来,穿得好,一来就住下,嘻嘻哈哈。她埋怨丈夫不家来,忘了她。可是丈夫并没有忘了她,有时家来,也很爱她,她生了一个小孩,丈夫也很喜欢,只是怨她不识字,知道的事少。

抗战了,丈夫立时参加了军队。把洋布衣服脱下来,换上粗布军装。两条裤腿,每天跑百八十里山路,也有了劲了。

“为什么你出去受罪?”

“抗日是受罪?你真糊涂透了。”

“可是为什么人家不出去?”

“谁?”

“大姐的女婿。”

“呸,呸,你怎么叫我和他比。”

渐渐,她也觉得丈夫不能和那个人比。村里人说自己的丈夫好,许多人找到家里,问东问西。许多同志、朋友来说说笑笑,她觉得很荣耀。日本鬼子烧杀,她觉得不打出去也没法子过。她大姐的丈夫的店铺叫日本鬼子抢了,他回到家来,后来跑到城里当了伪军。

自己的丈夫越来越忙,脸孔虽然黑了,看来,倒壮实了些。仗打得越紧,她越恨日本鬼子了,他也轻易不回家了。她守着孩子过日子,侍候着公公。上冬学,知道了一些事,其中就有她以前不知道的丈夫心里的事,现在才知道了些。她瞧不起她的大姐夫,这是个什么人呀!

今天,娘却提到了他。正提到了他,大姐就来了。大姐听说妹子来了,姐妹好几年不见面,来看望她。手里托着一包点心,身上穿着花丝葛,脸孔白又胖,挺着大肚子,乍一见面很亲热,大姐说:

“你家他爹可有信?”

“没有啊!”

“说起来,人家他有志气,抗日光荣,可是留下了这些孩子们。”大姐说着就拉过孩子,教孩子吃点心,问孩子:“你想爹吗?”

“想啊!”

“快叫娘把他叫回来。”

“叫回来,打日本吧!”孩子兴奋地说。

大姐立时没话说,脸也红红的,像块生猪肝。姥姥也笑了。“听说你女婿又来了。”

“早走了。”

“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有事。”大姐坐不住,告辞了出去。走到屋门口又回来,小声说:“大妹子,你家他爹回来,你顺便和他学学,就说俺家他爹是不得已,还想出来的。”说过就慌慌地走了。

姥姥说:

“看起这个来就不光荣,准是又有什么风声吓走了。”

天已经晚了,姑娘带着孩子回来。在路上,她看见一小队人背着枪走过去。后来回头一看,那一小队人进了她娘家的村子。

大孩子正在村边等,见了娘就跑上来小声说:“大队长到咱家来了!”

“哪个大队长?”

“县游击大队长,黑脸大个子老李呀,娘忘了,去年和爹一块去拿过书,吃过羊肉饺子的。”

“说什么来?”

“有爹的信,爷正看哩。”

母子三人赶紧到了家里,公公正坐在场里碌碡上,带着花镜念信,见儿媳妇回来,就说:“信来得巧,今年的节我又过痛快了!”

媳妇当然更快活,快活了一晚上,竟连那圆圆的月亮也忘了看。

一九四二年中秋节记于阜平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鬼子从四月里翻天搅地”“一小队人背着枪走过去”,写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特点,从字里行间可见抗日战争在紧张进行。 B . “还记得爹吗?”“在那里干什么?”“打日本啊!”娘笑了。这笑,既有看到孩子聪明可爱的欣慰,又有丈夫参加抗日队伍的自豪。 C . “村里人说自己的丈夫好,许多人找到家里,问东问西。许多同志、朋友来说说笑笑,她觉得很荣耀。”“荣耀”揭示了她内心的虚荣。 D . 小说题目虽为“丈夫”,但也写了女性的觉醒,小说中“她”具有“理解”“反思”能力,有“光荣”感,是一个逐渐变化的农村妇女形象。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的血腥、惨烈,而是写战争后方普通人家的生活,表现了孙犁抗日题材作品中蕴含的家园意识。 B . 小说善用对比的手法,例如“大姐的女婿好赌钱”“自己的女婿好念书”,对比既揭示了人物性格,又暗含了作者的情感。 C . 小说结尾写“媳妇当然更快活”和开头相呼应,和女主人公先前的郁闷情绪形成对照,又向读者透露了丈夫的音讯。 D . 小说多次运用对话描写,例如“她”和儿子、和丈夫和大姐的对话等,对话的内容雅俗共赏,符合人物的特征。
  3. (3) 分析小说中“丈夫”的形象特点。
  4. (4) 孙犁的小说具有“生活美”,“生活美”源于“生活的真实”,请简要分析本文包含哪些“生活的真实”。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神宗在颍邸,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

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监安上门郑侠上 , 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这是天下的公论。以前宋神宗想任命宰相,问韩琦说:“王安石当宰相如何?”韩琦回答说:“王安石当翰林学士是游刃有余的,但让他处于辅佐天子的位置上却不行。”神宗没有听韩琦的话,于是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唉,这虽然是宋王朝的不幸,也是王安石的不幸。王安石本性不喜好浮华,对待自己十分俭朴,有时衣服脏了也不洗,脸脏了也不洗,大多数人都称许他为贤者。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 B . 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 C . 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 D . 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宗是赵顼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无褒贬。 B . 疏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君主陈述自己对某事看法的一种文体,也叫“奏章”“奏议”。 C . 二帝三王指古代帝王。二帝是唐尧、虞舜,三王是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 D . 翰林学士是古代官名。在唐代后期,往往可升任宰相,北宋其承唐制,仍掌制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安石记忆力强,文采斐然。他年少时喜欢读书且过目不忘,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 B . 王安石议论高奇,志向远大。他议论高深新奇,善于自圆其说,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 C . 王安石执政不佳,遭到反对。两宫太后向皇帝哭诉,担心京城发生混乱,失掉民心;朱熹认为他的变法危害很大;韩琦直接反对他的变法。 D . 王安石生活简朴,不修边幅。他的本性不喜好浮华的生活,自身日常生活的供养十分俭朴,有的时候衣服脏了也不洗,脸脏了也不洗。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

    ②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流毒四海。

  5. (5) 王安石为什么建议宋神宗效法尧、舜之道?
4.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一个“嗟”字,开篇就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此别”“谪居”四字,紧扣题目中的“送”和“贬”两字,下笔不俗。 B . 颔联上句写李少府贬峡中,那里路途遥远,四野荒凉;下句写王少府贬长沙,诗人希望衡阳归雁能带来朋友的书信。 C . 颈联上句写青枫江上帆行渐远,下句写白帝城边古木稀疏,对仗工整,意境深远,一联同赠两人,内容井然不乱。 D . 尾联中诗人把朝廷恩泽比作雨露,说圣明的朝代定会多施雨露,被贬分别只是暂时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概括分析。
5.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 (2) 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实力虽不如秦国,但“”,以此劝谏北宋统治者“”。
  3. (3)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统治者搜刮百姓的行为和奢靡的生活进行质问的两句是“”。
6.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漏窗为中国园林普遍采用,仅苏州园林的漏窗就有千余种。漏为透,一窗一洞天,气息贯通,使隔帘风月,墙外风烟,纷至沓来。展厅的设计因为墙的隔,窗的漏,静止的空间也流动起来,互为沟通。人们在其间流连对视,窗里窗外,谁装点了谁的风景?

欲露还藏是中国园林的游戏,(   )抑是为了放,障是在于开。柳暗花明处,曲径通幽处,别有洞天处,让游览者的心中掀起波澜。窗是园林优美曲线运动中的节点,由于它的存在,曲中增加了含蓄,曲中更富于变化。中国绘画与中国园林异构同心,异曲同工。古代书画中“窗”的元素随处可见,文人的松窗读易、携琴访友,乃至生活中实景、小像等均会以窗为画面背景。此次展览着意选择了这类书画,带来古人关于窗的文人情境。同时,不仅观众能看到当代艺术家临窗而立的松树与繁花,也能看到文人画传统中的《松窗读易图》,古今对望,相映成趣。

  1. (1) 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显然,中国园林的意境创造不适合那种开门见山的方式。 B . 显然,中国园林的意境创造适合那种开门见山的方式。 C . 那种开门见山的方式显然适合中国园林的意境创造。 D . 那种开门见山的方式显然不适合中国园林的意境创造
  2. (2) 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中问号作用相同的项是(   )
    A .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B . 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主义的? C . 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D . 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3. (3)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7.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糖友大量运动后会导致血糖下降,稍有不慎,容易造成严重的低血糖,而一旦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应尽快服用高糖食物,           。因为巧克力中的脂肪含量高,          , 所以,不作为解救低血糖事件的首选。而水果糖、方糖、砂糖、绵白糖内的含量是简单的糖,到胃肠道直接吸收,5-10分就可升血糖。

另外患者除了要了解哪些糖可快速升高血糖之外,还需要了解自己的口腔情况,了解是否可以快速咀嚼糖块进行吞咽达到胃中。无口腔疾患和牙齿完整的患者,           ;口腔有炎症或牙齿松动及义齿的患者可选择方糖、果汁等食品;晕倒、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选方糖,千万不选液体类的高糖食品,以免发生误吸。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2. (2) 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为糖友(糖尿病患者)提供建议。每句不超过14个字。
8.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大钊在《青春》一文中写道:“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1919年5月4日,一批热血青年走上街头高呼“外争主权,内诛国贼”“誓死力争”“保我主权”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爱国、进步、民主。

2021年5月4日前一天,B站发布了五四青年节宣传短片《我不想做这样的人》———我不想成为有偏见的人,我不想成为一个杠精,我不想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我不想成为一个不爱国的人。

某校高一年级计划举办“青春的风采”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演讲稿,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情境,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