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震

    ①笺,对于现代人而言,这个字有点陌生了。笺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信纸,只不过这种纸用宣纸制成。按种类分,笺可分素笺和花笺,素笺即是单色笺,如白色、黄色、粉红的笺。而花笺,又叫彩笺、精笺,是用淡墨或淡彩在笺上画上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等干透后再用重墨书写。花笺自古以来都十分受欢迎,捧在手里,手上就像捧着一块秀丽的绢一样,既是很好的文玩,又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②笺,最早始于唐代女校书薛涛,她侨寓成都百花潭,亲手制作深红小彩笺,用以录写诗篇,当时世人称薛涛笺,非常出名,求者甚众。薛涛之前,肯定也有花笺,只是失了记载,不入史了。所以,这项发明就被后人“注册”在薛涛的头上。

    ③宋、元、明、清,笺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书牍用具,是文人书信往来、诗词唱和的重要载体。据邓之诚《骨董琐记》记载:宋代大画家刘松年就喜欢自制雪松笺,经常用这种笺给朋友写信。之后各朝皆有一些制笺圣手,尤其是晚清的吴南愚绘制的艳景笺,更是让人争相睹阅。他将秦淮河畔的几位名艳——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陈圆圆等绘成仕女笺,或执拂,或展卷,或拈花,或凭几,并每人题诗一首,这种艳景笺美得让人不忍心往上写字。将这种笺收集起来,雅致至极。

    ④民国以后,制笺从翻译《茶花女》的林琴南始,他手绘山水笺谱,通过水印技术由十竹斋、荣宝斋批量发行。稍后,鲁迅与西谛(郑振铎)联手,收罗各地有名笺谱藏本进行翻印,一时间他俩的合作占据了笺的消费市场,也使他俩在这个领域成了那一时代的带头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制笺业的最辉煌时期,在那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绘制笺谱的大家,他们的笺谱被刻制成木版,一直沿用至今。像齐白石的花鸟人物,陈师曾的花卉蔬菜,张大千的灵芝兰草等,都是上乘之作,至今无人可以同他们比肩。

    ⑤笺是最小的文学形式,不到百字便可以将人情冷暖,陈情抒怀隐含其中。史料记载: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最早就是以笺的形式,到达阅读者手中的。在笺上作书,与作家著书全然不同,作家著书吸引的眼球越多越好,而笺上作书是给特定的对象阅读,是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的文字,很少有“饰”的成分。笺上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相对而言,它比公开的著作更真实,也更具个性。渔樵闲话是史诗,凡人亦有非常言,这里面有天下计。

    ⑥我喜欢制笺,也喜欢笺上作书,这些年来我寄笺无数,遗憾的是大多属单飞雁,很少能收到别人回赠的信笺了,现在的人太忙,还有几人贪恋松下悟道,雨中吟诗?笺不知不觉地也就成了传统的东西。

(有删改)

  1.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花笺是宣纸制成,用淡墨或淡彩画上山水人物、翎毛花卉,干透后再用于书写的信纸。 B . “宋代刘松年自制雪松笺”“晚清吴南愚绘制艳景笺”二者都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 . 笺上作书是给特定对象阅读的,因此常有“饰”的成分。 D . 对于“笺”这种精致的艺术品渐行渐远成了传统的东西,作者流露出无奈与惋惜之情。
  2. (2) 第②—④段按时间顺序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3. (3) 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要提到作家著书?请简要分析。
2. 单选题
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水经注》作者是郦道元,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B . “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其正文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C . “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是采食野菜的意思。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齐叔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比喻隐居不仕。 D .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3. 默写
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1) ,终岁常端正。?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2. (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 (3)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4. (4) 庭下如积水空明,。(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 (5) 借景抒怀是历代诗人颇为钟情的雅事。《黄鹤楼》一诗中,崔颢在黄鹤楼上极目远望,通过“”抒发了诗人的浓重乡愁。
  6. (6)  春天,公园野花次第开放,芳草如茵。游客赏花踏青,陶醉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真可谓《钱塘湖春行》中所写的“”。
4. 综合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班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zhŭ(  ):“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者。”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霍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定律和shèn(  )透压强;德国的贝林(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1901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邓南遮,他于1864年建立了国际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法国国际仲裁协会。

  1. (1) 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遗zhŭ()   shèn()透   有成就(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 (3) 文中“颇有建树”的“建树”意思是
5. 诗歌鉴赏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1) 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 B . 颈联写诗人在江面上看到海市蜃楼的壮观奇秀景象。 C . 诗人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D .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2. (2) “山随平野尽”一句历来为后世所激赏,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
6. 文言文阅读
阅读陶弘景的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1. (1) (甲)文从多角度写景,试举一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2. (2) 从(甲)(乙)两段文字中能看出陶弘景怎样的思想?
7.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迭,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注释)①巨阸(è):巨险。阸,险阻重地。②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③赑(bì)怒:形容气势壮大。④慎子: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著有《慎子》。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略无处:

    王命急宣:

    气云浮:

    非驷马追也: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②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3. (3) 用“/”为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两处)

    往 来 遥 观 者 常 若 雾 露 沾 人 窥 深 悸 魄。

  4. (4) 请概括甲文描写的长江的夏水与乙文中黄河的孟门之水的异同,并找出两者在描写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8.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漂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1. (1) 文章第①小节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2. (2) 试赏析第②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第③、④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哧’地插进碧波”这一系列动词的妙处。
  3. (3) 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把吕伟的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 B . 这篇特写完整记录了吕伟参加跳水比赛的全过程,情节一波三折,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在这短短五百字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C . 本文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让人尽收眼底。 D . 文章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的身体,以静衬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9.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1

(材料二)

表1 某市农村学校不同性别中学生食用早餐情况

性别

每天都吃(%)

经常吃(%)

偶尔会吃(%)

基本不吃(%)

男生

1193(72.48)

312(18.96)

106(6.44)

35(2.13)

女生

1214(67.86)

348(19.45)

175(9.78)

52(2.91)

合计

2407(70.07)

660(19.21)

281(8.18)

87(2.54)

表2 某市农村学校3个年级中学生早餐食用各类食物比例

年级

谷类(%)

蔬菜、水果(%)

奶类(%)

肉类(%)

豆类(%)

初中一年级

1015(80.30)

749(59.26)

573(45.33)

430(34.02)

248(19.62)

初中二年级

1024(80.06)

763(59.66)

495(38.70)

494(38.62)

210(16.42)

初中三年级

797(79.70)

591(59.10)

406(40.60)

327(32.70)

188(18.80)

合计

2836(80.05)

2103(59.36)

1474(41.60)

1251(35.31)

646(18.23)

 

(材料三) 以下是关于学生早餐食用情况的采访:

生  一:每天做作业都做到很迟,早上能多睡一会儿是一会儿,早餐就没那么重要了。

生  二:家里给了我早餐钱,可是我经常把钱省下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家长一:我们的工作都很忙,没时间给孩子做早餐,随便外面吃点儿就可以了。

家长二:早餐吃个馒头,再加个鸡蛋就行了,哪儿来那么多讲究?

营养师: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早餐的食物种类越多,营养就越全面。

  1. (1) 阅读(材料二),分析某市农村学校中学生食用早餐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 阅读(材料三),概括学生早餐食用状况不理想的原因。
  3. (3) 下列表述与以上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经常不吃早餐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和体力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学习效率。 B . 某市农村学校经常不吃早餐的学生中,女生占比高于男生。 C . 某市农村学校的学生最需要补充的早餐食物是豆类制品,比如豆浆。 D . 为了加强早餐的营养,最需要的是对学生加强营养学知识的宣传教育。
10. 语言表达
综合运用

新华社澳门10月24日电 港珠澳大桥24日正式通车运营,澳门与香港、珠海融为“一小时经济圈”,三地人流、车流、物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不仅促进区域内经济协同发展,更有助于澳门经济结构升级和适度多元发展,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澳门旅游学院院长黄竹君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标志着粤港澳三地融合速度的提升,澳门旅游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人流和车流的增加,将促进澳门旅游业以及相关的酒店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调整升级,优化整体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实现旅游业的区域协同发展。

大三巴牌坊、妈阁庙、郑家大屋、旧城街道等构成的澳门历史城区,早在2005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澳门更获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美食之都”之称。去年全年,澳门旅客数量超过3200万人次,其中内地旅客超过2000万人次,均创下新高。大桥的通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李卉茵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是一个契机,在澳门加速融合大湾区的过程中,区域内城市之间人才和资源的流动必然会比开通之前更顺畅。

(节选自《新华社 •中山日报》)

  1. (1) 请给这则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 (2) 请结合文章内容,把“”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