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9: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备考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9: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教材版本:思想政治
试卷分类:政治高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材料分析题
历史文化名城见证城市的历史足迹。M市摒弃拆旧建新的旧城改造模式,突出“修旧如旧”的古城保护模式,遵循老街的历史走向和风格原貌,按照“青砖、青瓦、木门、木窗”的风格进行重建、改造和装修,一方面传承M市文化的基因,另一方面对接现代文化元素,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经过多年的保护和改造,M市成功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该市旧城改造的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的?

2. 材料分析题
十八大以来,习.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就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论述。

材料一:习主席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说到:近几年,新闻媒体在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发展还很不平衡,有的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只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简单嫁接,“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没有实现融合。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材料二: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依据。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主流媒体应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发力,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3. (3) 正确利用自媒体,需要加强公民道德自律。请从唯物论角度对网友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3. 单选题
某地实行旧城改造中,保留周围平房原建筑面貌,内嵌现代木质结构,将古色古香和现代气息相结合,在老旧四合院中为居民提供符合现代生活标准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实现了对老建筑的保护。这表明(   )

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②创新要基于对旧事物的合理否定

③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对旧事物的继承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4. 单选题
任正非说:“创新虽然很难,但它是唯一的生存之路,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下列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根本观点,要坚持创新第一的观点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

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发展的基点

④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5. 单选题
网购曾经是便宜的代名词,但翻看历年的“双11”购物清单,人们的购物车在悄悄发生变化。尤其2019年的“双11”更是与进博会无缝对接,品质消费成为主流。有人说,“双11”映射出我们理想生活的模样,“淘便宜”变成“淘美好”,“淘中国”变成“淘世界”。这说明(   )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④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6.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9年1月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四十载波澜壮阔,一批批拓荒者、先行者、攻关者,闯关夺隘、攻坚克难。8年多时间,1500余名建设者在困难中摸爬滚打、永不放弃舍小家、顾大家,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让一串串惊世奇迹横空出世。兰渝铁路工程是旷世罕见的“硬骨头”,其中胡麻岭隧道的最后173米因特殊地层,足足耗了6年仍难以“啃”下。德国专家曾带队“应战”,却以失败告终,并留下冷酷结论:“不可能在这种地层中打通隧道!”面对困局,中国建设者不服输、不迷信权威、不惧怕艰险,逐个破题、逐项创新,终于研发出“九宫格挖隧道”(九宫,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九宫格挖隧道”就是做成一个大九宫格,扣在隧道上,把一个大隧道分成九个小隧道来施工)等独特工法,破解了世界性难题。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说明中国筑路人在胡麻岭隧道建设中,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7.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材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归结起来就是“扬弃、创新”。扬弃,就是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优质基因,就是着眼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成为现代“活水”,为发展所用。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8. 单选题
从70年前的京郊荒野到如今的国家“名片”,中关村经历了技工贸时代、电子大卖场时代、“双创”时代,那一台台“386电脑”、一间间电子商铺、一杯杯弥漫创投韵味的咖啡,见证了中关村始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航道中踏浪前行。中关村的改革发展历程告诉我(    )

①新事物把推翻旧事物作为发展的基础

②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③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用创新引领发展

④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9. 单选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将以一城改革创新实践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路径,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经验。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立足关键部分,发挥其对整体的推动作用

②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③坚持制度创新,发挥其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④在实践中创新,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0. 单选题
老乌鸦通过丢石子顺畅喝到了瓶子里的水的方法被写到教科书里。忽然有一天,飞来了另外一只乌鸦。这只乌鸦嘴里带着一根吸管。“新乌鸦喝水”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老乌鸦没有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B . 对规律的认识要随着规律的变化而变化 C . 问题解决方法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 D . 改革创新应“扬弃”原有套路,否定既成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