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份月考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份月考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第一单元几则新闻都给我吧没可能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民解放军战士冲破重重险阻,气势锐不可挡;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设立遗嘱把奖项和奖金bān()发给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年轻姑娘在凌空一跃的瞬间,动作是如此xiāo(​)洒;航母舰载战斗机一着惊海天,为了这一幕,多少人dān(​)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累倒在试验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1.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bān()发   xiāo()洒     dān()精竭虑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3.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军凭着精良武器,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敌军,迅速在这场战役中取胜。 B . 雨季观壶口瀑布,除了那扑面而来的水汽和振聋发聩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C . 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为了攻破机器人不能自主充电的难题,可谓殚精竭虑 , 废寝忘食。 D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战士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 综合题
古诗名句积累。
  1. (1) 漂泊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同学们搜集相关诗句并展开了赏读活动。下面是读对话,请你一起参与,把对话补充完整。

    我今漂泊等鸿雁,江南江北无常栖。-苏轼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杜甫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李涉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

    小文:苏轼“鸿雁”之喻,让我想到《使至塞上》中“”两句,远行之人的迷茫由此可见。

    小涵:《野望》中有异曲同工之句,“”,写万物有归处,可在诗中诗人却徘徊无依。

    小文:我也发现李涉这两句诗有《渡荆门送别》中“”的影子,遭遇相同,会有不谋而合之言啊。

    小涵:漂泊无依的诗人总会不约而同地抒发思乡之情,如李觏落日时分望尽天涯之语,也如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所言。

  2. (2) 用典,是古诗文中常用的手法,下列选项中运用典故的两项是(   )
    A .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B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C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D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
  1. (1) 根据你阅读的名著选出错误的一项(   )
    A .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B . 《红星照耀中国》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 C . 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16岁时到舅舅家上学,爱上表妹,17岁闹饥荒时带领饥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贺龙仇视有钱人,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D .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中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2. (2) 以下片段都叙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作为纪实性文学作品,内容上却有区别,请对以下文字进行赏析,并说明产生区别的理由。

    甲: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红星照耀中国》

    乙:火势凶猛,映红了渐渐暗下来的黄昏天色。南岸的杨成武大声喊:“同志们!这是最后的关头!莫怕火!冲过去!冲呀!敌人垮了!冲呀!”

    南岸所有的红军官兵都呐喊起来:“冲啊!莫怕火!冲过去就是胜利!”

    ——王树增《长征》

4. 现代文阅读
新闻阅读

塔利班全面接管阿富汗一个多月阿富汗人的生活如何

(原标题:一个月了,阿富汗人的生活变了)

(导语)          

从民众视角看来,新政权目前为国家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局面,犯罪、暴力以及深入到基层的腐败现象大幅减少;而另一方面,民众的钱包与菜篮仍然空虚,经济生活亟待改善,社会习俗的重归保守也让一些民众感到需要时间适应。

    塔利班有地方领导人慨叹,用军事手段打下江山已经不易,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理更是艰难。

    ㈠最近几周以来,人们可以放心外出

加尼政府执政时期,阿富汗军阀及民间武装犬牙交错,交火事件时有发生,就连首都喀布尔的郊外也不例外。

自从塔利班8月中旬“接管”阿富汗之后,暴力冲突显著减少,政府力量不易管辖的乡村、郊外也大多数趋于太平,许多关卡也已被撤下。55岁的拉赫曼说,阿富汗前政府执政期间,社会安全很没保障,人们在夜里不敢出行,生怕被“打黑枪”。

    最近几周以来,人们不仅可以放心外出,“我家房子也很久没有被流弹击中了”。

    还有医生透露,近期其所在医院并未接待过因武装或暴力冲突受伤的患者,这种局面“20多年未见”。

以往在阿富汗各主要城市,暴力犯罪活动是前政府一直未能有效改善的头疼问题,而如今就连塔利班的批评者都不得不承认,新政权切实有效地改善了社会治安。

    ㈡“我可以一路开到喀布尔,不用一分贿金”

    在阿富汗与乌兹别克斯坦的交界处,往返两国运送货物的商人、卡车司机对塔利班的回归表示欢迎。

    一名货车司机说,加尼政府执政时期,检查站执法人员向他们索贿是常态,每到一处关卡就要被揩一层油。

    而现如今,“我可以一路开到喀布尔,一分钱贿金都不用准备”。

有民众反映,之前城里的军警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时常要求民众给关卡哨位送吃的送水,不送就对老百姓拳脚相加。

    国际援助冻结给阿富汗的社会民生造成不小压力。

    阿富汗目前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由于物资短缺,该国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很多家庭生活质量下降,一日三餐只有主食、吃不起肉类。

    数百万阿富汗人目前正面临着食物短缺,如果不能即刻获得国际援助,那么该国将会有百万儿童食不果腹。

    不仅如此,该国的货币储备当前也十分紧张。

塔利班虽然在上周重新开放了银行,但严格限制提款额,每人每周提取总额不得超过200美元。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这些天来,经常能看到银行没开门时已经有二三十人坐在马路边等待,就怕晚了取不到钱。另一方面,政府虽然鼓励民众“复工”,但单位却一时发不出工资。据喀布尔居民卡里米表示,当前银行挤兑、停止放款是常态。他有一天早6时就去了银行。他排了整整6个小时队,银行却在当日中午12时因现钞不足而关门。

与此同时,阿富汗一些大城市的社会风气开始回归传统与保守,男性开始蓄胡须、穿穆斯林传统服饰,该国著名的蓝色清真寺开始按性别划分访问时段,学校开始用窗帘隔开男女两性的学生。9月7日,喀布尔私立大学男女学生“分隔”上课。

在马扎里沙里夫,BBC记者向当地塔利班领导人赫克马特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你们为阿富汗带来了安全保障,但有批评说你们同时也在扼杀文化。”

赫克马特回应道:“你说错了。阿富汗被一个又一个侵略者统御了40年,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才遭到了扼杀。我们现在是在重新引入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

阿富汗的大多数普通家庭现在生活平静,塔利班已要求工作人员到岗,但据《环球时报》记者与当地人士的交流,公务员重新上班的目前不足一半,关于女性就业问题,现仅有少量女性员工在职,新政府内部似乎意见不统一,外部也有压力,民生问题考验新政府的执政能力。

  1. (1) 请补全划横线处导语:
  2. (2) 新闻主体三四部分小标题缺失,请学习(一)(二)部分的拟提方式,自拟小标题。
5. 现代文阅读
散文阅读

拣麦穗

张洁

①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交。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②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哈?”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③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

④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

⑥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⑦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⑧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对呀!”

⑨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⑩“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⑪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⑫“你等我长大嘛!”

⑬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⑭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⑮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⑯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⑰我渐渐地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个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不过他还是常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疼我呢。

⑱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⑲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⑳有一年,过腊八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上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

㉑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㉒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却哭了,哭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㉓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生得极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女孩吧?

㉔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

(选自《张洁文集》,有删改)

  1. (1) 在“我知道,他真疼我”之后,小语发现“我”对卖灶糖老汉的情感有了变化。

    依恋——()——期盼——()——怀念

  2. (2) 散文语言往往简洁而有韵味,小语读第(5)(6)段时觉得下面两句话很值得品味,任选一题作答

    ①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从修辞角度)

    ②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从

    加点字词角度)

  3. (3) 读到文章结尾划波浪线的句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却哭了,哭得很伤心。”小语一开始觉得“红得透亮”“喜盈盈”和“伤心”好像矛盾。但结合上下文,又觉得没有矛盾。你赞成哪一种?请说说你的理解。
  4. (4) 有人说:“张扬人性美是张洁散文一贯的笔调。”小语觉得这句话有些难懂。请你结合上文具体内容以及你的阅读体验,帮助她解答。
6. 诗歌鉴赏
古诗阅读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 , 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注释】①本文写于苏轼在调往湖州任知州期间,他到惠山拜访钱道士,品龙团贡茶,瞭望太湖。②小团月:即小龙团茶,是宋朝贡茶。③孙登无语:孙登,西晋时隐士,多才识。名士阮籍,曾去拜访他,与语皆不应,只报以啸声,如鸾凤之音。④松声;松涛声。苏轼听见松涛阵阵联想到了孙登长啸。

  1. (1) 请赏析颈联“水光翻动五湖天”中“翻动”一词的妙处。
  2.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选自苏轼《赤壁赋》)

【注释】①既望:农历十六日。②属:致意,引申为劝酒。③斗牛:天上的星宿名,斗宿和牛宿。④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漂荡,越过那茫茫的江面。⑤冯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无与为乐者       (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七月望()        

    水波不

  2. (2) 下列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闲人如吾两人者”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 B . 【乙】段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 C . 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 D . 【甲】【乙】两段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
  3. (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 (4) 翻译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 (5) 【甲】文中苏轼自称为“闲人”,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具体是怎样体现的。
8. 写作题
电影《岁月神偷》开场时这样说道:“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岁月是世界上最神出鬼没、神秘莫测的小偷,它偷走了记忆,它偷走了纯真,它偷走了梦想……当然,也有岁月偷不走的:坚定执着的信念,刻骨铭心的诺言,纯洁真挚的情感……

请以《被岁月偷走的  ▲  》或《岁月偷不走的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600字;④不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