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6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语文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中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默写
根据提示默写。

  1. (1) 虽有至道,弗学,。(《虽有嘉肴》)

  2. (2) 万里赴戎机,。(《木兰诗》)

  3. (3) , 阴阳割昏晓。(《望岳》)

  4. (4) 闲来垂钓碧溪上,。(《行路难》)

  5. (5) ,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6. (6) 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7) 辛苦遭逢起一经, , 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8. (8) 野芳发而幽香, , 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2. 综合题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防不胜防的公民信息泄露行为,不仅侵犯了人们正当的隐私权,也干扰着公民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及到个人财产保障和生命安全。为公民信息撑起一把安全“保护伞”,不仅势在必行,更是。

       在互联网péng勃发展的今天,很难想象离开网络生活将会是怎样。然而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 。针对层出不穷的个人信息泄露行为必须查找源头,从源头上着手治理,金融、电信等有关机构要不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通过升级技术手段积极开展“反泄露”行动。

       当前中国公民自我信息保护和保护他人信息的意识都不充分,这也给个人信息安全埋下了隐huàn.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认真学习信息安全知识,在上网注册、登记填表时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当个人安全信息遭遇侵害时,应当 ,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1. (1)

    用正楷字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2. (2)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字母即可)。

    péng

    huàn

    (A.lòu B.lù)

    (A.lǎo B.rǎo)

     勃

     

     

     

  3.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公民信息撑起一把安全“保护伞”,不仅势在必行,更是________

    ②然而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________

    ③当个人安全信息遭遇侵害时,应当________ , 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A . 燃眉之急    无孔不入    挺身而出 B . 刻不容缓    无处不在    挺身而出 C . 刻不容缓    无孔不入    奋不顾身 D . 燃眉之急    无处不在    奋不顾身
  4.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 . 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 . 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度。 D . 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3. 综合题
请你参加“为文明点赞,为三明点赞”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 【点赞青山绿水】

           日前,2016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单发布,将乐县以最高分“三连冠”荣登榜首。百佳深呼吸小城评选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在全国各地反响十分强烈。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将乐,纵横交错的48座千米以上峰岭间散落着矮山丘陵,山地间又镶嵌着47条大小河流串联的山间盆地,森林覆盖率达81%.神奇瑰丽的玉华洞,怪石嶙峋的天阶山,原始生态的龙栖山,杜鹃绽放的宝台山……还有客家擂茶、西山造纸、龙池宝砚,让人流连忘返。闽学鼻祖杨时曾写诗赞叹家乡将乐是个“枕上隔篱闻鸟语”的人间福地,并立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应守其世业”的家规,传承至今。

    用一句话给这则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限20字以内,标点不占格)。

  2. (2) 【点赞历史名人】

           三明有这样两位历史文化名人:一位是宋代的朱熹(字元晦,号晦庵),他传承了程颐、杨时理学思想,潜心研究,自成体系,终成一代大儒,泽世万年;一位是元代的郭居敬,他一生虽无功名,但编纂了《二十四孝》故事,弘扬了孝道文化,成为朝野推崇的人物,流芳千古。

    结合上面材料,把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郭居敬, , 流芳千古

    下联:朱元晦, , 泽世万年

  3. (3) 【倡议文明旅游】营造清新和谐的旅游氛围,展示文明美好的游客形象,是每位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以文明旅游志愿者身份向游客发出“做文明游客”的倡议。(不少于40字)

4.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1) 这是一首抒写的五言律诗。

  2. (2) 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 . 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 . 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 . 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5.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节选)

【乙】

       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 , 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技,时经营以寄傲;更善貌人,无不克肖 . 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

      【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②黾(mǐn)勉:勉励;尽力。③寄傲:寄托傲世之志。④克肖:酷似。

  1. (1)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

    ①常著文章自娱

    ②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2. (2) 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先生不知何人也   

    ②造饮尽   

    试而困   

    ④更善人   

  3. (3)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因以号焉/文崛奥 B . 亦不姓字/慕 C . 不见/长跪而 D . 皆逃避不/三臣于草庐之中
  4. (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

  5. (5) 五柳先生与崔子忠家庭状况有何相似之处?面对此种状况,他们都如何面对?这反映他们怎样的生活志趣?

6. 单选题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这首小诗极富哲理,劝勉青年人勤奋努力地学习。 B . 孙悟空火眼金睛,能驾“筋斗云”,会七十二般变化,一路上降妖除魔,为保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 C . 武松恩怨分明,怒杀西门庆,被发配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与母大虫顾大嫂不打不相识,并与其丈夫张青结为兄弟。 D . 鲁滨逊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显示了硬汉子的坚毅性格。
7. 名著导读
根据原著内容,回答问题。

A.简•爱为什么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由此看出简•爱怎样的性格?

B.鲁智深在野猪林是如何解救林冲的?由此看出鲁智深怎样的性格?

8. 现代文阅读
阅读《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张贺)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2016年3月15日下午,李世石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程序AlphaGo(阿尔法狗)对战第五局,最终李世石投子认输。这场举世瞩目的围棋对战以人工智能对人类4:1的结局落下帷幕。

    以往人们认为“机器只会计算不会学习”“计算机只能听从人类的指令而不会创造”,如今在AlphaGo的胜利面前,这些说法不攻自破。学习、思考、创造不再是人类的专利,计算机完全可以具备这些被视为人类专属特征的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是机器能完成的工作将全部由机器担任,哪怕是传统意义上被人类视为独占领域的创造性工作,如音乐、小说、诗歌等也不可能幸免。这样说并非耸人听闻,实际上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已经使计算机学会了自主创作乐曲,模仿巴赫、莫扎特、肖邦风格的“古典音乐”,就连资深乐迷都难辨真伪。IBM的工程师教会了一台名为WATSON的电脑自创菜谱,其食材和组合方式、烹制方法均是人类从未想过的,据品尝过的人说“味道不错”。

    如果90%的工作都能由智能机器代替人做,那么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呢?

    尽管人工智能未来会极其强大,但有一个环节取代不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这个世界的所有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一类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工智能擅长解决前者,而后者只能靠人自己去解决。举个例子,在今年2月武汉的一场人才招聘会上,有位老父亲替大学生儿子去应聘。很显然,不管这个大学生如何优秀,用人单位都不太可能考虑聘用他。因为除了工作能力,用人单位还看中其他素质——理解力、沟通力,认真、坚韧、献身精神这些对团队成功至关重要的素质必须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才能感知与评价。

    计算机写出的乐曲再美妙、人工智能烹制出的美食再可口,也很难给人情感上的触动,因为其背后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人。能激发人的欲望、情感、想象和创造的最终是人而不是机器。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从一到无穷”的问题,而人所要解决的是“从零到一”的问题。没有“从零到一”这个环节,就不会有“从一到无穷”的发展。人工智能能“解决问题”,但“提出问题”仍旧是人类的特权。

    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答案也许就是:人有人性。人性是推动人类超越自己的内在动力。因此,未来最具创造力的人和民族一定是在人性的丰富与深刻程度上领先的人和民族。

    在李世石与AlphaGo的世纪对战中最让人感动的一个段子是,电脑:“你明知一定会输给我,为什么还不投降?”人类:“笨蛋,因为我是人啊。”

  1. (1) 通读全文,概括出作者认为人比机器强的3点表现。

  2. (2) 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用人单位不太可能考虑聘用大学生的原因是(    )

    A . 用人单位认为这位大学生还不够优秀,工作能力不强。 B . 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由老父亲代替应聘,显得不够重视。 C . 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不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 用人单位不了解大学生理解力、沟通力和认真、坚韧、献身精神等重要素质。
  3.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在可预见的未来,学习、思考、创造等人类专属特征等能力,机器也可以具备。 B . 人工智能不仅能提出“从零到一”的问题,也能解决“从一到无穷”的问题。 C . 在未来,越能推动超越自己内在动力的人和民族是越具创造力的。 D . 人类不服输的原因是,人类认为失败是暂时的,最终能战胜智能机器。
9.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在蓝色海上飘

赫恩曼尼

    12岁那年,我认识了方小舒。

    他从讲台旁边的特“忧”生专座抱着书包走向我,本子散了一地,整个教室都在窃窃私语。从此,我们就是同桌了。我的耳边从此充斥着“方小舒”三个字的魔咒。

    “方小舒,把头抬起来!”“方小舒,把课本拿出来!”“方小舒,你来我办公室一趟。”被叫到的时候,他就缓缓抬起头,一脸茫然地看着前方,如同置身事外的高人,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

    “方小舒,你旁边坐着的可是年级第一!你也不学学!”老师训他的时候,总带上我。

    是的,我是第一名,从来没失过手。那时的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倔牛脾气,不考第一绝不善罢甘休。而我永远不理解,也不关心坐在身边的方小舒在桌子底下摆弄些什么。只是偶尔看他入神,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瞟上一眼。在那张堆满练习册和考试卷的桌子底下,方小舒用牙签组装成一辆坦克,用一分一分的人民币折出了航母,用一百张考卷做成一架步枪。在我们都为了考试奋战时,他弓着背,伏在桌沿,用自制的放大镜一寸一寸看着那张世界地图。

    “有什么好看的?”我见他整个人都聚拢在地图上,像一只潜伏在海底的虾。“里面的学问大着呢!你懂吗?”他话不多,说话的时候眼睛依旧望着前方,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

    那时我沉浸在第一名的争夺战中,丝毫不在意方小舒嘴里说的“大学问”。那和我的目标相距十万八千里。

    当然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一次英文考试,因为听力部分发挥失常,成绩单的第一行不再是我的了。“别哭了,是好事。”方小舒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如梦似幻。我抬起头,满脸都是眼泪鼻涕,狼狈地望着他。“喏,你看。这里是地中海,这里是小亚细亚半岛,还有希腊半岛。”他指着地图上一块蓝色的地方,手指在上面滑动,精准到位。

    他转过身来,对我说:“阿呆同学,你想过有一天会到这样的地方看上一眼吗?就那么一眼。蓝色的海把你包围,你在海上。”他的眼睛闪着从未有过的光,不再高深莫测,而是伶俐的敏锐的开阔的。我透过哭肿了的眼睛,看见一个骄傲的方小舒自信地笑着。我这才发觉,自己从未正眼看过他。他的睫毛向上翘着,毛茸茸的,上扬的嘴角两旁嵌着酒窝,白皙的面颊变得红通通的。“阿呆同学,世界很大的,你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不会只是这样。”他不紧不慢地说着,娴熟地叠好旧地图,放在书桌下。

    从此,我注意到了他,方小舒——一个渴望被蓝色海洋包围的男孩。他书桌下的那片世界,只属于他。偶尔,也向我敞开。我好奇他为什么对这些在我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感兴趣,毕竟,考试、升学才是眼下唯一的出路。

    一天放学后,我在校门口遇见方小舒。“喂,你总不写作业也不是办法,以后我帮你写吧。”我没话找话。“不用啊。反正已经习惯了。突然写得太好老师肯定不信。”他撇撇嘴。“那你以后想做什么?”我试探他。“我想做间谍。”他站定在街角,眼神坚定,语气铿锵,往来穿梭的车辆突然安静下来。夕阳照在他脸上,他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出生入死,泰然处之。”他一字一顿地说。那一刻,空气和时间都凝结了,只剩下一个我所不解的方小舒,站在人群密集的街角,运动服上沾满尘土,嘴角挂着舒朗的笑。

    方小舒那年和我一样,14岁。我们结识的两年间,他的地图上画满了红点,我的试卷上打满了对钩。他的航母上的飞机多了一架又一架,我书包里的习题多了一本又一本。他的手枪可以打出一连环子弹,我的成绩单上总是一连环的满分。我依旧热切地回应着老师的要求、家长的渴望、同学的仰慕,而他不言不语地进行着他的“间谍计划”,用削尖的铅笔画出一座座建筑的构造。

    毕业前夕,在我们的毕业纪念册里,方小舒用歪歪斜斜的字体,写下了这样一句话:“阿呆同学,那片蓝色的海,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爱琴海。——方小舒”

    当我再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如愿考入省内最好的高中,而方小舒,却不知所踪。

    当我拿着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考入理想的大学,因为长时间熬夜视力模糊、身体发胖的时候,我从同学那里打听到,方小舒当了兵,在城郊的部队。听说他长到了一米九,力壮如牛,负重跑总是第一名。

    15年过去,我到了这个花费高昂、安身不易的城市打拼,我的生活并不如儿时想象得那样辉煌壮丽。我时常会怀念那个曾在我的年少时光里一闪而过自由的男孩。

    城市的夜晚,虽然光鲜亮丽,却总是让人焦虑不堪,噩梦缠身。只有一晚,无论过去多久,我仍清楚地记得。

    我身处一片晶莹剔透的蓝色当中,小舟随着海浪悠悠荡荡。阳光照在头发上,浑身上下暖洋洋。我哼着歌,躺在船头。船尾坐着的人,嘴角两边两个酒窝,声音像是从天际而来:“蓝色的海把你包围,你在海上。”

  1. (1) 通读全文,梳理野我冶与方小舒的交往过程,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情节

    事件

    “我”对方小舒的情感或态度

    初见

    方小舒成为“我”的同桌。

    再识

    关注

    深知

    探听

    方小舒在城郊部队当了兵

    牵挂

    梦忆

    方小舒出现在“我”蓝色的梦海里。

  2. (2) 结合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

        在我们都为了考试奋战时,他弓着背,伏在桌沿,用自制的放大镜一寸一寸看着那张世界地图。

  3. (3) 文章以“我们在蓝色海上飘”为题,有哪些妙处?

  4. (4) 文章在刻画方小舒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5. (5) 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肯定青少年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精神。 B . 提倡解放孩子天性,听任孩子率性自由成长。 C . 含蓄批评应试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束缚。 D . 呼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支持其发展兴趣爱好。
10. 写作题
作文:

       题目:         的目光(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或短语,然后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扣题作文,不少于600字;②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