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东部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

湖北省宜昌市东部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九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填空题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huī

②槲叶落山路,花明驿墙。

③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④陟罚zāng否,不宜异同。

2. 填空题
请在下边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①相得益;意思:

②重峦叠;意思:

3. 语言表达
有些短语的构成很有规律性,如“良师益友”,是由两组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词构成的(良——益,师——友)。这样的短语还有很多,请再举出两例。
4. 填空题
兰花被成为君子之花,其香被喻为王者之香。兰花这古已有之的香祖地位,使得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比较神圣的事情与兰沾上一些边,比如说把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称为“金兰之交”。请根据提示,写出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①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

②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

5. 填空题
汉字的偏旁具有表意的功能,如“凉”、“冻”的偏旁两点水,其义与“寒冷”有关;而“清”、“源”的偏旁三点水,其义大多与“水流”有关。请根据汉字的偏旁,揣摩意思,将(A)“冽”与(B)“洌”正确还原到下列文句中。(填序号)

①泉香而酒

②水尤清

6.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资治通鉴》两则

江左夷吾

    周①奔琅琊王睿,睿以为军谘祭酒。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亦避乱过江②,见睿微弱,谓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既而见王导,共论世事,退,谓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

新亭对泣

    诸名士相与登新亭③游宴,周一中坐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因相视流涕。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④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众皆收泪谢之。

【注释】①周:两晋时大臣、名士,下文的琅琊王睿指司马睿,东晋元帝。恒彝是谯国人,曾任骑都尉,两晋大臣。王导,元帝即位后任丞相。②避乱过江:西晋灭亡,王室渡江流亡江左(今南京一带)。③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④戮:通“勠”,并力,勉力。

  1. (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见睿微弱,

    ②因相视流

    ③王导愀然变

    ④众皆收泪

  2. (2) 选出与“众皆收泪谢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其邻人之父亦云(《智子疑邻》) B .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C .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 . 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

    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4. (4) 给文中划横线部分断句。(用/ 断三处)

    我 以 中 州 多 故 来 此 求 全 而 单 弱 如 此 将 何  以 济 !

  5. (5) 王导是个怎样的人?结合两则短文,简要分析。
  6. (6) 积累链接:《陈涉世家》一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 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7.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才有梅花便不同

丁立梅

    ①趁着天黑,去邻家院子边,折一枝梅回来。这有偷的意思了,——我是,实在架不住它的香。

    ②它香得委实撩人。晚饭后散步,隔着老远,它的香就远远追过来,像撒娇的小女儿,甜腻腻地缠着你,让你架不住心软。我向东走,它追到东边。我向西走,它追到西边。我向南走,它追到南边。我向北走,它追到北边。黑天里看不见,但我知道它在那里,它就在那里,在邻家的院子里。一棵,只一棵。

    ③白天,我在二楼。西窗口。我的目光稍稍向下倾斜,就可以看到它。邻家的院子,终日里铁栅栏圈着,有些冰冷。有了一树的梅,竟是不一样了。连同邻家那个不苟言笑的男人,他在梅树下进进出出,望上去,竟也有了几分亲切。一树细密的花朵,不急不徐地开着,隔了距离看,像镶了一树的宝石。枝枝条条,四下里漫开去,它是想把它的欢颜与馨香,送到更远的地方去。一家有花百家香。花比人慷慨,从不吝啬它的香。

    ④梅是大众情人,人见人爱,这在花里面少见。梅的本事,是一般的花学不来的。谁能在冰天雪地里,捧出一颗芬芳的心?谁能在满目的衰败与枯黄之中,抖露出鲜艳?只有梅了。它从冬到春,在季节最为苍白最为寂寥的时候,它含苞,它绽放。它是冬天里的安慰,它是春天里的温暖。

    ⑤喜欢关于梅的一则韵事。相传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某天午睡,独卧于自己寝宫的檐下。旁有一树梅,其时花开正盛。风吹,有花落于公主额上,留下一朵黄色印记,拂之不去。宫人们惊奇地发现,公主因这朵黄色印记,变得更加娇媚动人了。从此,宫人们争相效仿,采得梅花,贴于额前,此为梅花妆。——原来,古代女子的对镜贴花黄,竟是与梅花分不开的。

    ⑥我对着镜子,摘一朵梅,玩笑般地贴在额前。想我的前身,当也是一个女子吧,她摘过梅花么?她对镜贴过花黄么?想起前日里,去城南见一个朋友。暖暖的天,暖暖的阳光,空气中,有了春的味道。突然闻到一阵幽香,不用寻,我知道,那是梅了。果真的,街边公园里,有梅一棵,裸露的枝条上,爬满小花朵,它们甜蜜的一张张小脸儿,笑逐颜开。有老妇人,在树旁转,她抬眼,四下里看,趁人不备,折下一枝,笑吟吟地往怀里兜。她那略带天真的样子,让我微笑起来,人生至老,若还能保持着这样一颗喜爱的心,当是十分可爱且甜蜜的吧。

    ⑦亦想起北魏的陆凯。那样一个大男人,居然浪漫到把一枝梅花,装在信封里,寄给好朋友范晔,并赋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他把他的春天,送给了朋友。做这样的人的朋友,实在是件幸运且幸福的事。

    ⑧我折回的梅,被我插在书房的笔筒里。简陋的笔筒,因了一枝梅,变得活泼起来俏丽起来。南宋杜耒写梅:“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诗里不见一字对梅的赞美,却把梅的风骨全写尽了。梅有什么?梅有的,就是这样的与众不同啊!一地清月,满室幽香。那样一个寻常之夜,因窗前一树的梅,诗人的人生,活出了不寻常。

  1. (1) “才有梅花便不同”,通读全文,概括一下梅花带来了哪些不同。
  2. (2) 第④段中“梅的本事,是一般的花学不来的”,“梅的本事”具体指什么?
  3. (3) 请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晚饭后散步,隔着老远,它的香就远远追过来,像撒娇的小女儿,甜腻腻地缠着你,让你架不住心软。

  4. (4) 怎样理解第④段中“它是冬天里的安慰,它是春天里的温暖”一句?
  5. (5) 积累链接:愁与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
8.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为人生准备“压舱石”

赵畅

    ①在犹太民族,母亲要在《圣经》上抹蜂蜜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从小树立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中有智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犹太民族人均每年阅读65本书。读书兴趣浓厚,犹太人将读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才造就了如此令人羡慕的读书风景。

    ②的确,读书有了热情,持之以恒才能顺理成章。但是,单单有兴趣,读书未必一定有收获,关键得读好书。按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说法,读书是要为自己准备“压舱石”——诚如空船航行时,为防翻船须备“压舱石”一样。读书该选择怎样的“压舱石”呢?或许各有各的说法,但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艺术等人文学的经典必是“压舱石”的精髓。因为古往今来的文化精神、人格理想和思想艺术的原创性,大都蕴含在经典作品之中。如果说,读书使人渐由遮蔽走向澄明的话,那么阅读经典便可有效缩短这中间的距离。比如阅读历史,不仅让读书人获取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历史学看问题的方法,从而使之转变成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唯有常读经典,多读经典,才能驱使人们培养理想情怀,树立凌云之志。这便是经典的“压舱石”效应。

    ③阅读经典,还需与经典的阅读方法相匹配。约翰·罗斯金在《芝麻与百合》里有这样一段话:“当你去读一本好书时,你必须问问自己,‘我能像一位澳大利亚的矿工那样适于自己的工作么?我的十字镐和铲子都就绪了么?我自己准备妥帖了么?我的袖子是否已经卷到双肘,我的呼吸是否匀称,我的心情是否正常?’……这样多问问极有好处,因为既然你所要寻求的金属就是作者的心灵与深意,那么他的语言便是你要获得金属前必须敲碎和冶炼的岩石。你的十字镐是你自己的专心、机智与学问;你的熔矿炉是你自己的善于思考的灵魂。”是啊,有好的书籍相伴,有好的态度相生,有好的思考相随,又何愁不能在开掘的矿渣中拣到“纯净的宝石”呢?

    ④读书绝无止境。以智慧闻名于世的苏格拉底,在70岁时还自认什么都不知道。这固然是他的谦逊,却更是他的智慧。不论是谁,若想懂得自己生活的世界,哪怕一点点,就请您保持永不枯竭的读书兴趣,保护好属于自己的“压舱石”。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

    ⑤让心灵俯就经典,让经典滋养灵魂,积累底蕴,振奋精神,修身明理,洞悉人生。这样,我们的精神世界就能领悟时代使命,并进而笃行之。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05月06日 有删改)

  1. (1) 阅读全文,人生的“压舱石”指的是
  2. (2) 请概述本文的三个分论点。
  3. (3) 第③段除引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下列哪个材料可以用作第④段的理论论据?为什么?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②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9.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丝路“糖史”

    ①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甘蔗原产热带,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柘(zhè)浆”直接饮用。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táng)”。“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不过,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

    ③公元661年,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甑(zèng)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④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制法”,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

    ⑤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⑥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进一步技术革新,是很有帮助的。

    ⑦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

    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尼(cī nī)”,意为“中国的”。“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造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

  1. (1) 选文主体部分以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
  2. (2) 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蔗饧”与“西极石蜜”相比,在干燥程度、运输方便性、滋味品质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B . 唐代引进的印度制糖技术在中国获得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C . “竹甑法”“树灰炼糖法”是从国外引进的制糖技术,“窨制法”“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制糖技术。 D . 石蜜、糖霜、“煞割令”是中国生产的蔗糖品种,“西极石蜜”“西洋糖”是外国生产的蔗糖品种。
  3. (3) 第④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
  4. (4) 第⑦段画线句中划线词语“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

  5. (5) 请简要分析第⑧段画波浪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6. (6) 积累链接: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开篇的“”既以醉态表现了将军之威,又以角声描写了军容之壮,可谓英武刚烈,场景恢弘。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包利民

    ①常常会有这样的时候,分明是湖光山色或清风明月,心里却是一片萧瑟,不管怎样的美景,总会有将心触痛的地方。细细想来,那样的时刻,却都是人生最落寞伤怀之时,在暗淡的际遇之中,心灰则天暗,麻木的脸总是与冷漠的眼相遇。于是处处皆秋,仿佛沧桑奔涌,风霜扑面。

    ②有一年自己亦是处于这样的心境之中,偌大的都市,在我眼中毫无生机,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筑成的冰冷森林。就在那个时候,偶然结识了一位老者,他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国画大师,擅长画鸭,曾以一幅《百鸭图》获全国大奖。我曾欣赏过那幅名画,画中百鸭情态各异,极具情趣。与老者相熟之后,渐渐了解到他的经历。他年轻时就酷爱国画,且小有名气,可是正逢“文革”动乱,他也被牵连进了牛棚,与他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的都是些艺术界人士。从身到心的疲累,使这些曾满怀激情的人日渐麻木,看不到前方的路,而眼前的苦难成了最大的煎熬。

    ③老者对我说:“那时我在接受批斗之余,就是去放生产队的鸭子,那是一大群鸭子,每天把它们赶到河边,我坐在那里,看着流水万念俱灰。有一天,无意之间,我注意到了那些鸭子,发现它们很是有趣,从情态到叫声,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我就像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于是每天观察鸭子,看它们弯弯的眼睛,就像是永远都在微笑。便想到画它们,我拿着树枝,就在河边的土地上画,每天都画,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④后来,平反之后,与他一起落难的那些艺术界人士,多已放弃了当年追求的东西,只有他,画艺却在那些年中进步了许多。那些同伴都已显出老态,而他却容光焕发,仿佛那些遭遇只是一个短短的梦。我知道,自从走进鸭子的世界,他的心里便安静了,便有了希望,于是日子便生动起来。

    ⑤一年之后,我去了一个山村的小学当教师,虽然际遇依旧,可是心里却已温暖。在那个天涯一般的地方,每天傍晚,我都会在校园里点燃一堆木头,支起铁锅熬粥。四处的山岭寂然,长风流淌,在粥香弥漫中有着一种充实的满足。虽然穷困偏远,却让我于极静之中,在心里生长起郁郁葱葱的希望。就如秋天的远山,树凋草残,可是明月高悬,一切在我眼里却是那样多姿多情。有朋友来看我,见我现状,很是唏嘘,我却淡然一笑,指给他看深秋的五花山,告诉他,那一片五彩的斑斓,实是胜过春日。

    ⑥在我的亲身经历中,已经深深懂得,心绪对于心态的影响。心存美境,则生命中再无困境。无论怎样的坎坷遭遇,那样一颗充满生机的心,就会使艰难的境遇变得柔柔如春。世界并不是由许多冰冷的墙筑就,只要心怀美好,就会发现那些墙上,有着许多扇充满希望的门,也有着许多扇阳光倾洒的窗。

    ⑦是啊,这真是道出了人生在世充满情怀的态度,这实在是一种至高至美的境界,其实也并不是难以企及,只要在你心里种上一颗希望的种子即可。

    ⑧心中永远不磨灭希望的色彩,那么,即使_________,也会________。如此,你就会在随时随境,真心地感叹:这世界,多好!

——选自《做人与处事》

  1. (1) 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 (2) 第②段划线的“这样的心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 (3) 通过作者讲述老者的故事,你觉得那位老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 (4) “忽然想起,在那位老者曾经的一幅画作上,看到他题的两句诗:‘人无琐碎云方静,心有斑斓景自春。’”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还原到哪一段前面最合适?
  5. (5)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洗礼,他的心理从变化成,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分别填一个表示心理活动的双音节词)
  6. (6) 通读全文,请你在第⑧段的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句意完整。

    心中永远不磨灭希望的色彩,那么,即使,也会

  7. (7) 【积累链接】只要心境美好,就会充满希望;只要希望还在,再坎坷的境遇也能变得春天般绚丽。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了即使身处逆境,也渴望报效朝廷、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请你写出这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