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和合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浙江省台州市和合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九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4-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填空题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的选项。

阅读是一种积diàn 。读《沁园春·雪》,我们领略北国雪景的妖  (A.láo  B.ráo);读《敬业与乐业》,我们明白了不能xiè 渎职业的神圣;读《论教养》,让我们思考真正的教养出自尊重,而非 jiǎo 揉造作、扭捏作态。

2. 默写
古诗文名句填空

    我国古代,许多文人虽身处逆境,却乐观豁达。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用“欲为圣明除弊事,”表达忠君为国效力之心;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山水之乐;苏轼《水调歌头》中用“”表达美好祝愿;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描绘千帆竞发、万木争春,表现旷达乐观的心境;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表达淡然心态。

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文来鼓励自己:“”。

3. 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B . “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C . 《湖心亭看雪》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张岱在文中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出了西湖雪后奇景。 D .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时左右。
4. 单选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注】本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关于这首诗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反映了中华民族遭受凌辱,精神受到扭曲的现象。 B . “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感人。 C . 地面上树的间隔、地面下根的纠缠,体现了在抗战艰难时期,民众冷漠、相互斗争不止。 D . 这是一首托物抒情诗,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5. 名著导读
阅读以下《水浒传》选段,完成表格。

【甲】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A骂道“你这个贼配军......”把A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A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A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A笑道:“A,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A笑道:“总赖差拨照顾。”

【乙】差拨道:“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了!”B道:“你到来发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金银有些,留了自买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没地里到把我发回阳谷县去不成!”那差拨大怒去了。

【丙】C又自央浼人情:差拨到单身房里,送了十两银子与他;管营处又自加倍送十两并人事;营里管事的人,并使唤的军健人等,都送些银两与他们买茶吃……那节级便骂C道:“你这矮黑杀才!倚仗谁的势要,不送常例钱来与我?……要结果你也不难,只似打杀一个苍蝇。”C冷笑道:“我因不送得常例钱便该死时,结识梁山泊吴学究的却该怎地?”……那人听了大惊,连忙作揖……C道:“有心要拜识尊颜……不是为这五两银子不舍得送来,只想尊兄必是自来,故意延挨。今日幸得相见,以慰平生之愿。”

人物姓名

被刺配原因

在牢营中的不同表现见出各自的性格特点

从这三处牢营,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A

林冲

B

刚猛不屈

C

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

6. 现代文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

一课      叶圣陶

    上课的钟声叫他随着许多同学走进教室里。他手里拿着一个盛烟卷的小匣子,里面有几张嫩绿的桑叶,有许多细小而灰白色的蚕附着在上面呢。他将匣子摆在书桌上——两个膝盖便是他的第二张桌子。他开了匣盖,眼睛极自然地俯视,心魂便随着眼睛加入小蚕的群里,仿佛他也是一条小蚕:他踏在光洁鲜绿的地毯上,尝那甘美香嫩的食品,何等的快乐啊!许多同学,也有和他同一情形,看匣子里的小生命的;也有彼此笑语,忘形而发出大声的;也有离了座位,起来徘徊眺望的。

    冷峻的面容,沉重的脚步声,一阵历乱的脚声,触着桌椅声,身躯轻轻地移动声——忽然全归于寂静。他看见那位方先生——教理科的——来了,才极随便地从抽屉中取出一本完整洁白的理科教科书,摊在书桌上。那个储藏着小生命的匣子,现在是不能拿在手中了。他乘抽屉没关上,便极敏捷地将匣子放在里面。

    他手里不拿什么东西了,他连绵的、深沉的思考却开始了。他预算摘到的嫩桑叶可以供给那些小蚕吃到明天。便想:“明天必得去采,同王复一块儿去采。”他立时想起了卢元,他的最亲爱的小友,和王复一样,平时他们三个一同出进、一同玩耍,连一歌一笑都互相应和。

    一种又重又高的语音振动着室内的空气,传散开来,“天空的星,分做两种:位置固定,并且能够发光的,叫做恒星;旋转不定,又不能发光的,叫做行星……”

    这语音虽然高,送到他的耳朵里便化而为低——距离非常远呢。只有模模糊糊、断断续续的几个声音“星……恒星……光……行星”他可以听见。他也不想听明白那些,只继续他的沉思。“卢元几天没来上学了,他母亲说他跟了一个亲戚到上海去了。我不知道他现在做什么。”他这么想,回头望卢元的书桌,上面积着薄薄的一层灰尘,还有几个纸团儿、几张干枯的小桑叶,是别的同学随手丢在那里的。

    “……热的泉源……动植物……生活……没有他……试想……怎样?”方先生讲得非常得意,冷峻的面庞现出不自然的笑,那“怎样”两字说得何等地摇曳尽致。停了一会儿,有几个学生发出不经意的游戏的回答:“死了!”“活不成了!”“它是我们的大火炉!”语音杂乱,室内的空气微觉激荡,不稳定。

    他才四顾室内,知先生在那里发问,就跟着他人随便说了一句“活不成了!”他的心却仍在那条眠羊泾。“……北极……南极……轴……”梦幻似的声音,有时他约略听见。忽然有繁杂的细语声打断了他的沉思。他看许多同学都望着右面的窗。他跟着他们望去,见一个白的蝴蝶飞舞窗外,两翅鼓动得极快,全身几乎成为圆形。一会儿,那蝴蝶扑到玻璃上,似乎要飞进来的样子,但是和玻璃碰着,身体向后倒退,还落了些翅上的白鳞粉。他就想:“那蝴蝶飞不进来了!这一间宽大冷静的屋子里,倘若放许多蝴蝶进来,白的、黄的、斑斓的都有,飞满一屋,倒也好玩,坐在这里才觉得有趣。我们何不开了窗放它进来。”他这么想,嘴里不知不觉地说出“开窗”两个字来。就有几个同学和他唱同调,也极自然地吐露出“开窗!”两个字。

    方先生梦幻似的声音忽然全灭,严厉的面容对着全室的学生,居然聚集了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放弃了那蝴蝶。方先生才斥责道:“一个蝴蝶,有什么好看!让它在那里飞就是了。我们且讲那经度……距离……多少度。”

    以下的话,他又听不清楚了。他俯首假作看书,却偷眼看窗外的蝴蝶。哪知那蝴蝶早已退出了他眼光以外。他立时起了深密的相思:“那蝴蝶不知道哪里去了?倘若飞到小桥旁的田里,那里有刚开的深紫的豆花,发出清美的香气,可以陪伴它在风里飞舞。它倘若沿着眠羊泾再往前飞,一棵临溪的杨树下正开着一丛野蔷薇,在那里可以得到甘甜的蜜。不知道它还回到这里来望我吗?”他只是望着右面的窗,等待那倦游归来的蝴蝶。梦幻似的声音,一室内的人物,于他都无所觉。时间的脚步本来是沉默的,不断如流地过去,更不能使他有一些辨知。

    窗外的树经风力吹着,似乎点头、似乎招手地舞动,那种鲜绿的舞衣、优美的姿势,竟转移了他心的深处的相思。那些树还似乎正唱一种甜美的催眠歌,使他全身软软的,感到不可说的舒适。他更听得小鸟复音的合唱,蜂儿沉着而低微的祈祷。忽然一种怀疑——人类普遍的、玄秘的怀疑——侵入他的心里,“空气传声音,先生讲过了,但是声音是什么?空气传了声音来,我的耳朵又何以能听见?”

    他便想到一个大玻璃球,里面有一只可爱的小钟。“陈列室里那个东西,先生说是试验空气传声的道理的:用抽气机把里面的空气抽去了,即将球摇动,使钟杵动荡,也不会听见小钟的声音。不知道可真是这样?抽气机我也看见,两片圆玻璃装在木架子上,但是不曾见它怎样抽空气。先生总对我们说:‘一切仪器不要将手去触着,只许用眼睛看!’眼睛怎能代替耳朵,看出声音的道理来?”

    他不再往下想,只凝神听窗外自然的音乐,那种醉心的快感,决不是平时听到风琴发出滞重单调的声音的时候所能感到的。每天放学的时候,他常常走到田野里领受自然的恩惠。他和自然原已纠结得很牢固了,那人为的风琴哪有这等吸引力去解开他们的纠结呢?

    “……”他没有一切思虑,情绪……他的境界不可说。室内动的生命重又表现出外显的活动来,豪放快活的歌声告诉他已退了课。他急急开抽屉,取出那小匣子来,看他的伴侣。小蚕也是自然啊!所以他仍然和自然牢固地纠结着。

(选自叶圣陶《教育小说》1921年4月30日,有删改)

  1. (1) 仿照示例,梳理这一堂课的过程和“他”的所思所想,填写表格。

    上课钟声响起

    先生开始上课

    先生严厉斥责

    下课歌声响起

    心魂仿佛加入蚕群

    随便回答心系美景

  2. (2) 根据上下文,分析下列一组句子中划线词含义的不同。 

    ①就有几个同学和他唱同调也极自然地吐露出“开窗!”两个字。

    ②小蚕也是自然啊!所以他仍然和自然牢固地纠结着。

  3. (3) 小说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构思全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4. (4) 以下三种对小说主题的解读,你更赞同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A .体现了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B .反映了只说教而不实践的课堂是枯燥乏味的。

    C .反思孩子的天性应该与自然相融,与实践结合。

7. 现代文阅读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在劳动中淬炼成长  张凡

①炒一份“余老师同款蛋炒饭”,以“抗疫加油”为主题进行一场水果拼盘大比拼,养护一盆绿植作为特殊的开学礼物,制作一个手工包送给妈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学生们经历了一段特殊的成长时光,这也成为进行劳动教育的一个机会。一些学校开展“厨艺云课堂”“线上手工课”等活动,引导学生们参与形式多样的家务劳动。一份份特别的“作业”,让居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让学生们在一菜一饭、一针一线中体会劳动的滋味。

②“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至今依然能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要让学生在劳动中淬炼成长。

《尚书》有云:“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谚’通‘修’,粗俗,鲁莽)”的确,没有挥洒过劳动的汗水,没有体会过劳动的艰辛,就很难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珍视劳动的价值。环顾我们周边,青少年“不识稼穑”的现象,并不罕见。因为“课业忙”“不重视”等原因,他们少有机会走进“实践的课堂”,难以对现实中的劳动有更多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一定程度折射出劳动教育淡化、弱化的现实。

④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提升生活技能、增进社会责任担当,才能不断夯实成长的基石。

⑤有人也有疑问,智能化时代加速到来,还有必要提倡劳动教育吗?其实,劳动教育对于人生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播撒崇尚劳动的种子,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中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理解人间万事出艰辛。

⑥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很多时候,给我们最深感动的,正是那些最平凡的劳动者。疫情期间,武汉环卫工人李兰萍凌晨4点就起床工作,“干干净净,大家才不害病”;武汉江岸区车站街派出所的警察范靖,在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的同时,还自费给自己联系的困难群众送去粮油肉菜,“困难时刻要站在他们身边”;快递小哥朱红涛成为“流动的风景”,他不仅送包裹,还当社区采购员,“只要我们还在跑,武汉就不会停下来”……在他们身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是如此生动。这样的劳动精神,让人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冲破黑暗的力量,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汲取的成长养分,也是我们的国家能够一次又一次穿越风雨的精神动力。

⑦劳动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但让它从课程表上的一种价值召唤真正成为砥砺成长的广阔天地,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让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尤需社会、学校、家长齐心协力创造更多有利条件,让青少年真正走进生活的课堂、走进劳动的现场,在扎根大地的劳动中,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实现成长。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2日,有删改)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3. (3) 选文④⑤段的顺序可否调换?为什么?
  4. (4) 请结合选文分析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8. 诗歌鉴赏
古诗阅读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注】①灸:艾制,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②翛xiāo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③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是唱和诗,既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自我表达,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B . 衰老是这首诗的核心话题,诗人认为,老年固然有可感伤的一面,但也有可欣的一面。 C . 诗人将老年与青年对比,觉得老了也有很多优点,克服对衰老的忧愁便觉得自由自在。 D . 本诗由失落转为豁达,伤感转为振奋,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情感变化相同。
  2. (2) 诗的最后两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颇有哲理,请简要分析。
9.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清荫台记  袁中道

长安里居左有园,多老松。门内亘以清溪,修竹丛生水涯。过桥,槐一株,上参天,孙枝皆可为他山乔木。其余桃李枣栗之属,郁然茂盛。内有读书室三楹,昔两兄与予,同修业此处。两兄相继进士举家皆入城市而予独居此。夏日无事,乃于溪之上,槐之下,筑一台。台为青槐所覆,日影不能至,因名之曰“清荫”,而招客以乐之。虽无奇峰大壑,而远冈近阜,郁郁然攒浓松而布绿竹,举凡风之自远来者,皆宛转穿于万松之中,其烈焰尽而后至此;而又和合于池上芰荷之气,故虽细而清冷芬馥。至日暮,著两重衣,乃可坐。俯观鱼戏,仰听鸟音,予意益欣欣焉。乃大呼客曰:“是亦不可以隐乎!”

  1. (1) 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两 兄 相 继 进 士 举 家 皆 入 城 市 而 予 独 居 此。

  2. (2) 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其余桃李枣栗之)            ②因之曰“清荫”  (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俯观鱼戏,仰听鸟音,予意益欣欣焉。

  4. (4) 根据划线句,对清荫台虽“夏日”而“清冷”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清荫台被青槐覆盖,太阳照射不到。 B . 清荫台位于奇峰大壑之中,群山围绕。 C . 清荫台四周遍布浓松绿竹。 D . 远处吹来的风,热度被万松过滤变得清冷。
  5. (5) “亭台楼阁”的意象,是古代散文中的一道靓丽风景,“亭台楼阁记”已成为古代散文中的一类文体。请从写作意图角度评析《清荫台记》,说说这类文体的特点。
10. 语言表达
小作文

    香港中文大学《独立时代》杂志社举办了“愿付雁书长思君——微情书大赛征文”活动,戴畅同学的《你还在我身旁》获得了一等奖。如果你是评委,将作如何评价?请你以一个评委的口吻写一段评语,100字左右。

你还在我身旁

戴畅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