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考试试卷

河南省信阳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一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涤心静灵,养韵提品,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了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修养不高的人比比皆是,缺乏修养的人还有很多。修养不够,对社会无益。

唯才是举,在才不在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以宽广的胸襟收纳各种人才,多次发布“求贤令”,不拘一格降人才。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因此教育之重,首要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息迁就。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孔子不仅把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理论。“圣人”是孔子的人格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但圣人的境界即便尧舜也做不到,遑论普通人。但孔子依然提出圣人的目标,意在使人始终具有提升的目标。但这种几乎达不到的要求可能会使人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放弃提升努力,甚至连较低的人格层次也达不到。因此孔子提出了比较现实的人格层次——君子——作为现实的目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君子是相对比较现实的理想人格,是实践礼乐文明和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具体来讲,“君子之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是具有通过修身努力培养仁、智、勇品格的人。君子还有四道,有九思,君子还须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等。概言之,君子的品格可分为两方面:不仅要对己能“修己”,还要对人能“安人”。作为普通民众的先进分子甚至领袖,君子应担当领导人们实现“仁”的责任。所以孔子努力培养学生树立君子风范来引导社会形成良好风气,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与小人泾渭分明:在做人上,“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在个人胸襟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是政治文化的承传者,在社会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对普通百姓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摘编自杜以向、王雪梅《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必须有广阔胸怀,不是靠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追求。 B . 孔子认为人格的培养是基础,技能的培养是次要的,仅有技能是无法为社会做贡献的。 C . 人格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终极目的,君子这种高尚人格则是人格教育的终极追求。 D . 君子有“修己”和“安人”两方面品格,是孔子人格教育体系中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三段首句有重要的作用,既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B . 文章结尾以君子和小人构成对比, 论证了君子是比较客观现实的理想人格层次目标。 C . 文章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人格教育的体系”两方面展开论证,逻辑上成递进结构。 D . 文章大量引用孔子名言为论据,让整篇文章既显得论证充分,也显得文采飞扬。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对弟子的评价极其重视人格层面,因此我们能看到他批评子贡、宰我、子夏,甚至否认冉有是自己的徒弟。 B . 孔子既确立了教育的“理想目标”,又建立了教育的“现实目标”并阐释了具体要求,对现代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C . 君子是政治文化的承传者,是社会的榜样,对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孔子把弟子努力往君子方向培养。 D .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能只是凭借自己掌握的技能为自己谋事、谋食,更要努力修君子之德,去为社会做出贡献。
3.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21年的互联网投资圈里,“元宇宙”堪称“最靓的崽”,相关概念股备受资金追捧。“元宇宙”其实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是由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三维技术(3D)、人工智能(AI)等技术支持的虚拟现实的网络世界。它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相互影响,能达到真假难辨、虚实混同的境界。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元宇宙”成为火爆新概念,是由一系列因素决定的。从社会因素看,2020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发布会、演唱会等许多真实场景被搬到虚拟世界中,加速了人类社会数字化迁徙的速度,也加速了“元宇宙”时代的到来。从技术因素看,“元宇宙”需要通过AR、VR、脑机接口等交互技术,提升虚拟世界的沉浸感;需要通过5G、云计算技术,支撑大规模用户同时在线;需要通过区块链、AI技术降低内容创作门槛,提升用户参与度,实现“元宇宙”与现实社会高度同步……目前构建一个初级、原始版“元宇宙”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但离构建一个令人沉浸其中的理想“元宇宙”还相距甚远。

(摘编自佘惠敏《“元宇宙”究竟是不是新科技》、《经济日报》2021年9月12日)

材料二:

“元宇宙”概念确实画了一张行业发展的“大饼”,它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可能带来长期投资机会。但反观国内被热炒的“元宇宙”概念股,却发现公司多为游戏软件公司,与国外互联网公司的“元宇宙”概念相去甚远。当A股中某上市公司表示将推出一款“元宇宙”概念游戏后,其股价随之大幅度拉升。难道国内资本对“元宇宙”概念的认识仅停留在游戏层面?一个让游戏更加真实的“元宇宙”恐难以吸引资金的持续流入。

个人投资者应对当前被热炒的“元宇宙”概念股保持清醒认识,切莫贸然为一个刚刚兴起且不成熟的概念买单。判断行业的成长性,首先要看应用终端是否普及,能否建立虚拟和现实的联系。其次要有真实的内容建设和落地场景。当“元宇宙”终端产品的销量提升,带动终端厂商、代工厂需求提升,内容公司开始提供出其他具有社交属性的内容产品,不断有新技术和公司对“元宇宙”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优化时,这个行业才真正开始走向成熟。

(摘编自彭江《热炒“元”概念股不可取》,《经济日报》2021年11月12日)

材料三:

谷歌前CEO施密特说,“元宇宙”意味着“整个世界将变得更加数字化而非现实化,这对人类社会来说未必是最好的事”。从商业上说,互联网巨头总是希望人们整天上网,沉迷其中。本质上它不是吸引人们的眼球,而是想尽可能多地占有人们的时间。“元宇宙”号召人们进入其中进行“沉浸式体验”,它几乎是需要人人上瘾、人人流连其间,从而更大程度上消解人的真实存在。

但一个根本性原则是,互联网、“元宇宙”是服务于人的目的的,在人与“元宇宙”的关系中,人是目的,“元宇宙”是工具和手段。在建设“元宇宙”之前,所有“元宇宙”平台必须明白:虚拟的“平行世界”不可能代替真实世界。

(摘编自杨于泽《“元宇宙”只能以人为本》,《长江评论》2021年11月6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宇宙”是由多种先进技术支持的虚拟现实网络世界,是互联网发展的最高阶段,能达到真假难辨、虚实混同的境界。 B . 许多真实场景因新冠疫情而被搬到虚拟世界里,使“元宇宙”时代加速到来,可见“元宇宙”概念的火爆受社会因素影响。 C . 区块链技术有助于降低内容创作门槛,提升用户参与度,实现“元宇宙”与现实社会高度同步,提升虚拟世界的沉浸感。 D . “元宇宙”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这是相关概念股备受资金追捧的原因。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宇宙”概念在国内仅仅被游戏软件公司用于游戏软件开发的热炒,这与国外互联网公司的做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B . “元宇宙”行业成熟需从应用终端、内容建设等方面努力,也需不断有新技术和公司对“元宇宙”各组成部分进行优化。 C . 如果“元宇宙”使整个世界更加数字化而非现实化,更大程度消解人的真实存在,那么对人类社会来说未必是最好的事。 D . 科技的进步必须考虑人的因素,人不应当为“元宇宙”所控制,而应当控制“元宇宙”,让其成为服务于人的工具和手段。
  3. (3) 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正确看待“元宇宙”。
4.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冰雕连①

王筠

风停雪住,曙光再次降临在北朝鲜的长津湖。

苍白无力的日头慢慢升起到群山上以后,里兹伯格②的部队开始往黄草岭1081高地运    动。高地上静悄悄的,寒冷的阳光洒在雪原上,视野之中是一片阴森森的银白。没有枪声, 没有喊声,也没有黄蜂般飞舞的手榴弹弹雨,大地上一片安详。

里兹伯格团长有点莫名其妙,因为这种安详过于反常,中国人的无声无息也叫他摸不着 头脑。以基本的常识而言,中国人不可能不向 1081 高地这个最后的关隘派出阻击部队, 他  心里想也许有不同寻常的事情要发生。里兹伯格命令他的陆战队员加倍小心,占领山头上的 阵地。

美国人终于小心翼翼爬上了山头,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积雪覆盖的堑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军人僵硬的身体,他们一个挨着一个趴在自己的战斗  位置上,有百十号人,都据枪而待,枪口全都指向下面的道路,那是陆战队将要经过的地方。 这些中国人的衣着都非常单薄,没有大衣,多数人还戴着单帽、穿着单鞋。冰雪在他们的脸  上凝结成了寒霜,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微风拂过,铮铮有声。

阵地上的中国人好像都睡着了,听任美国人来到身旁而无动于衷,他们就那样趴卧着, 每个人的武器都已冻结在自己的手中,而每个人脸上又是那样神态安详。

里兹伯格听到陆战队的报告以后也爬上了1081高地,他为同一幕景象所震撼。这就是与他们鏖战了二十多天的中国军队,就是层层包围着他们、一波又一波不断向他们进攻的中国人,就是这些人,他们宁愿冻死也决不放弃自己的阵地。这是些什么人啊?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们为什么如此顽强,为什么具备着这样非同寻常的意志力?里兹伯格摇了摇头,虽然他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人,但是他知道他们都是些无畏的勇士,是真正的军人。

里兹伯格微微并拢的手指在钢盔的边沿上碰了碰,对着静静趴卧在阵地上的中国人行了 个庄重的军礼——美国海军陆战部队的军礼。

里兹伯格对他的陆战队员们说:“让他们待在这里吧,不要打扰他们。”

陆战队排起了长长的队列,他们一路路一队队从1081高地的下面通过,每个人都把并   拢的手指放在钢盔或是兜头大衣的帽檐上,向沉睡在山头上的中国人,向他们的对手致意。

……

吴铁锤一路紧赶,夕阳西下时赶到了黄草岭1081高地。

他没有想到这个高地是他这支部队最后的归宿,也没有想到竟然会以这种方式来跟自 己的老搭档欧阳云逸告别。

百十号冻僵的人都从堑壕里抬了出来,抬到了平缓的坡地上。他们的身体弯曲着,保持  着据枪射击的姿势,弯也弯不平,扳也扳不直,枪支抱在他们的怀中,冻结在他们的手上, 拽也拽不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凝结着寒霜,头发和眉毛胡子上密布着晶莹细小的冰粒,在  夕阳昏黄余晖的照射下晶莹剔透。

吴铁锤看到了欧阳云逸,他好像完全睡着了,闭着眼睛,睡得很踏实、很安详。他的手上戴着蓝色的毛线手套,肩膀上背着他的帆布挎包,他的眼镜片冻裂了,眼镜架掉落在胸口上。吴铁锤把他的眼镜拿起来,解开欧阳云逸的挎包,用毛巾将冻裂的镜片擦了又擦,然后重新把它戴在了欧阳云逸的鼻梁上面。

吴铁锤看着面前睡熟的欧阳云逸,他还从来没有这样仔细看过他。白天黑天,晴天雨天,不论酷暑还是严寒,他跟这个人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多少年了?好像还是抗战的时候,在苏北,在他的老家吴家集,这个人带着他参加了新四军的抗日支队,他们一起打鬼子,打走了  日本鬼子,他们从苏北北上鲁南打国民党,他们打了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许许多多的大仗,然后过长江,打上海,最后跨过鸭绿江来到这个冰天雪地的朝鲜半岛打美国鬼子陆战1师。这么多年了,他从没有想到过会同这个人分开,哪怕是在这个长津湖畔最残酷、最恶劣的环境中,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可是现在,这个他非常熟悉和非常敬重的人却在极度的严寒之中彻底睡了过去,他睡在自己的阵地上,没有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

吴铁锤知道这个人再也不会醒来了。

(有删改)

[注]①摘自王筠长篇小说《长津湖》,该书是第一部描写朝鲜战争中长津湖战役的文学作品。 ②里兹伯格,美军军官,真实人物。下文的我军指挥员吴铁锤与欧阳云逸为虚构人物。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引出了下文里兹伯格的 猜测。 B . 小说通过写冰雕连在冻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战斗姿态,表现了我志愿军坚不可摧的 意志。 C . 在面对冰雕连之时,小说对里兹伯格与吴铁锤都进行了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 写等。 D . 最后一段吴铁锤回忆他和欧阳云逸从抗战到解放战争经历过的历次战役,拓展了小说 的时空。
  2. (2) 小说从中美两国军人的不同视角对冰雕连进行了描写,描写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3) 有人评论《长津湖》“以‘非虚构’式的客观性完成极富现场感的历史真实”,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5.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息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自专大权,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 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牛仙客既为林甫所引进,专给唯诺而已。二人皆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二十七年,以牛仙客为兵部尚书兼侍中,以李林甫为吏部尚书兼中书令,总文武选事。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初,上自东都还,李林甫知上厌巡幸 , 乃与牛仙客谋增近道粟赋及和籴以实关中,数年,蓄积稍丰。上从容谓高力士曰:“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对曰:“天子巡狩,古之制也。且天下大柄,不可假人。”上不悦。力士顿首自陈:“臣狂疾发,妄言,罪当死。”故事,宰相午后六刻乃出,林甫奏今太平无事,巳时即还第。军国机务皆决于私家。凡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而上不之寤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李林甫专权》)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二人皆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 B . 二人皆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 C . 二人皆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 D . 二人皆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书令,古代官职名。隋唐时中书令与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 B . 巡幸,本指帝王巡视各地,此处指唐玄宗带领中央政府移驾洛阳处理政务。 C . 顿首,作揖点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也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以示恭敬。 D . 我国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对应十二地支,巳时是上午 9 时至 11 时。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林甫奸诈狡猾,善于迎合玄宗的心意,最终获得重用;张九龄认为宰相身系社稷安危,担忧李林甫为相会成为国家之患,玄宗不听。 B . 李林甫举荐了牛仙客,牛仙客因此对他唯唯诺诺,诸事顺从;他为相却嫉贤妒能,对可能危及他权势和地位的人总是想方设法除掉。 C . 李林甫用增加粟赋、和籴等办法使关中的粮食充实起来,玄宗非常赏识他,意欲把国家政事都托付给他,并对高力士的劝阻表示不满。 D . 李林甫假意鼓励众谏官言事,而随后杜琎因言事被贬,诤谏的言路就此断绝;他在私宅决断军政要务,长期独揽大权,导致天下混乱。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

    ②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

6.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事日荒、民生益困的现实,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首诗是作者在杭州任期将满、回京之前所作。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前六句写景,突出西湖景色之秀美,后两句写情,突出一个“恋”字 ,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B .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湖水澄澈、千山苍翠、明月如珠、早稻新发,如此美景让诗人留恋。 C . 这首诗善用比喻,如颈联写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 头,贴切又新颖。 D . “青罗裙带展新蒲”一句,写在稻田里劳作的少女飘曳的裙带 ,以少女劳动之美映衬了春日的西湖之美。
  2. (2) 有人评价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7. 默写
名句名篇默写
  1. (1) 苏轼《赤壁赋》中用借喻的手法写小船,描绘想象中越过那茫茫江面的轻盈与潇洒,写出一种旷达情态的句子是“”。
  2. (2) 白居易宦途坎坷,失意惆怅,再加上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积蓄在心中,使他泪流不止。在《琵琶行》中,表现他这种状态的诗句是“”。
  3. (3)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说,他年幼时就爱喜学习,因为家中贫穷,常向藏书的人家借书并亲手抄录,天气酷寒时,,他仍不懈怠。
8. 综合题
语言文字运用Ⅰ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溯源挖掘,成为近年来学界研究到公众传播的热潮。2021年涌现的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视觉演绎的出色案例不胜枚举,如央视综艺《典籍里的中国》、河南卫视节日“奇妙夜”系列、B站制作的国风舞蹈综艺《舞千年》等,都让人     , 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

由此,我们将视野上推到久远的时间尺度上,不难注意到:近年来,对中华文明进行     , 探求文明精神的根系脉络,成为引发公众关注的热点。二里头、良渚、三星堆,这些著名考古遗址成了“网红”;以前往往      的博物馆,现在到了周末人流如织。央视直播三星堆考古挖掘过程,让观众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产生跨越时空的触动与感动——“破防了”。放眼整个人类社会,(     )。今天,我们在现代化的      、枝繁叶茂中,反过来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文明根系的深远与厚重。中国历史是一个兼容并蓄、多元一体的建构过程,同时蕴含着仁善为本、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与精神追求,这是我们这个古老文明能够绵延至今且长盛不衰的强大内在动力。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心满意足     追根究底     无人问津     日新月异 B . 耳目一新     追根究底     无人问津     蒸蒸日上 C . 耳目一新     追本溯源     门可罗雀     日新月异 D . 心满意足     追本溯源   门可罗雀   蒸蒸日上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历史长河中凋零的,几乎都是中国之外的文明古国 B . 除了中国之外的文明古国,几乎都在历史长河中凋零 C . 几乎中国之外的文明古国,都已经在历史长河中凋零 D . 已在历史长河中凋零的文明古国几乎都是中国之外的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溯源挖掘,成为近年来从学界研究到公众传播的热潮。 B .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挖掘与现代转化,成为近年来学界研究到公众传播的热潮。 C .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挖掘与现代转化,成为近年来从学界研究到公众传播的热潮。 D .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溯源挖掘,成为近年来学界研究到公众传播的热潮。
9. 综合题
语言文字运用Ⅱ

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    ①   。拿书来说,张旭和颜真卿俱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如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传统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束缚拘限。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    ②    , 其艺术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

产生在盛中唐之交的艺术典范的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纳入规范,即严格地凝炼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的天才美,而成为人人可学而至的人工美了。但又保留了前者那种磅礴的气概,只是    ③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2. (2) 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两段话的主要意思,并使之形成整句。每句不超过16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