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 (xié)     肆(nüè)     张李戴(ɡuàn) B . 璨(cuǐ)     蓝(qié)     然大悟(huǎnɡ) C . (cù)      盘(jǜ)      及之年(jī) D . (kǎi)     日(ɡuǐ)     而不舍(qè)
2. 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荡漾     墩厚     囫囵吞枣 B . 娴熟     明媚     无独有禺       C . 恩赐     衰弱     错综复杂 D . 惆怅     滥用     翻箱到柜
3.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这类事上,不必追根求源 , 寻找看不见的原因。 B . 凡事应该讲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 于事无益。 C . 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习上切不可走马观花 , 否则受害的是自己。 D . 当初他对奶奶的病不以为然 , 结果那次竟成了诀别。
4.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B . 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都在吃饭睡觉、休闲娱乐。 C . 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D . 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5. 单选题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痩硬挺拔,骨力遒劲。《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B .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朝花夕拾》是其散文集,《野草》是其散文诗集。 C . “五谷”指的是稻、麦、黍、菽、稷;“五彩”指的是黄、青、赤、白、黑;“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论语》。 D . 古代对年龄有很多称谓。“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耄耋之年”指七十至九十岁,“期颐之年”指一百岁。
6. 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                         , 或一茎枯枝;看它              ,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①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   ②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  ③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③②① D . ②①③
7. 默写
默写填空。
  1. (1) 谁言寸草心,。(孟郊《游子吟》)
  2. (2)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 (3) 儿童相见不相识,。(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4. (4) 等闲识得东风面,。(朱熹《春日》)
  5. (5) ,事非经过不知难。
  6. (6) 郑燮的《竹石》一诗中,表现岩竹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诗句是:

  7. (7) 李贺的《马诗》一诗中,运用比喻,描绘出一幅富有特点的边疆战场景色的诗句是:

  8. (8) 请完整默写出下面一首诗。

    寒食 (韩翃)

8. 诗歌鉴赏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请选出有误的一项。 (   )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A . 这首诗借石灰之口,表达了诗人以身报国的宏伟抱负,和决不向世俗低头、决不同流合污的坚贞精神。 B .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石灰从开采到烧制的过程,暗示诗人仕途失意、不懈抗争的艰难历程。 C . 诗的第三句紧承第二句,“粉骨碎身”是“烈火焚身”的必然结果,“浑不怕”与“若等闲”一脉相通。 D . 诗的第四句,“清白”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石灰的白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9.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题目。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选自《两小儿辩日》)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既:已经。②俟:等到;③讽诵:背诵。④或:有时。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②及其日中如探

    主编《资治通鉴》

    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 

  2. (2)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2处)

    咏 其 文 思 其 义 所 得 多 矣。

  3. (3) 【甲】文中,“两小儿”具有的优点;【乙】文中,你从司马光身上学到的学习方法有: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鲁迅自传

①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②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的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③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 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④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了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一九三〇年五月十六日

  1. (1)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共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哪几方面的内容?请根据提示,概括补充完整。① 

    ③“我”回国以后的工作简历。

  2. (2)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

  3. (3) 第③自然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 (4) 品析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说说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写这样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呢?

    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5. (5) 鲁迅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