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基础复习: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

备考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基础复习: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
教材版本:思想政治
试卷分类:政治高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这两种观点分属于不同的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标准是(   )

A . 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 . 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 . 对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理解 D . 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2. 单选题
古罗马文豪西塞罗说:“哲学是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设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这主要说明(   )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的变化和发展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 单选题
“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   )

A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 . 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C .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D . 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4. 单选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中,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

A . 客观唯心主义 B . 主观唯心主义 C . 朴素唯物主义 D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 单选题
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    )

①“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
6. 单选题
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如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③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7. 单选题
2016年9月,某大学新生报到宿舍分配现场,有家长在发现孩子的宿舍门牌号“424”“454”等带有两个“4”的数字后,声称宿舍号码不吉利,拒绝让孩子入住并坚决要求负责安排新生宿舍的辅导员调换宿舍。下列观点与学生家长的世界观吻合的是(    )

A .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 .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C .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 . 物是观念的集合
8. 单选题
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  )

①理在事先一断章取义

②形存神存  心外无物

⑨掩耳盗铃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刻舟求剑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9. 单选题
2016年我国能观测到3次半影月食,时间分别是3月23日和8月18日、9月17日。现代人对月食时间的精确预报和古代人不能认识其现象和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

A .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B .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 C .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D . 事物是相对静止还是绝对运动
10. 单选题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