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第一次模拟试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第一次模拟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呼应着“一带一路”倡议,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的延伸,诗歌创作也开辟出了一条朝向海洋的航线。越来越多的诗人将笔触伸向大海的神秘与无垠,抒写海洋意象与海洋经验,从而拓宽了新诗的题材,形成了诗歌创作中审美方式的嬗变与生存经验的更新。

海洋意象与海洋经验对于中国诗人来说并不陌生。当曹操面对大海时,首先征服他的是大海对日月经行的容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但是,曹操在《观沧海》中对海洋的书写也预示了诗人的位置与书写范式:一种海边眺望式的感性书写。这种书写一直延展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意味着诗人的立足之地仍然是坚实的陆地。诗人用想象中的春暖花开遮蔽了对大海本身的恐惧,拒绝了直接面对大海不测的幽深与辽阔。这种对于海洋的眺望式书写构成了审美经验与生存经验的双重自闭。在眺望中,海洋成为陆地的中断而不是延伸,作为陆地的限制而不是开放。用黑格尔的话说,他们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

现在,到了必须与海发生积极关系的时刻。诗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海的眺望与想象,而是真正地朝向海

洋,投身海洋,置身于大海之中。“一带一路”倡议为海洋诗歌创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三沙抒怀》《诗遇三沙》《海天集》等诗集的陆续出版,展示了诗人们跃过陆地的边界,朝向海洋,投身大海的积极努力。诗人们终于摆脱了眺望式、观光式、想象式的海洋书写,而真正让海洋作为一种诗歌元素内化为诗人的生存视野,从而在诗歌中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存空间感受与诗歌审美经验。

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经验的开拓。在诗歌中,海洋成为祖国的具体构成部分,被诗人具体地感知。诗人李琦在《三沙笔记》中写道:“祖国在此,有了颜色、气味、形状和声音/蓝色的系着白浪花飘带的祖国/贵重的被波浪簇拥的乡土。”诗歌更新着人们对于祖国的认知:无垠的大海的蓝也是我们贵重的乡土。

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海与诗”构成一种丰富而微妙的互喻关系。海洋在拓展诗的经验疆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激发诗歌本身的形式与语音的潜能。诗人蒋浩的作品《诗》是一首典型的“海之诗”。在诗中,“诗与海”之间具有非常微妙的互喻、互文关系。诗歌采用的体例具有波浪般的片段性、一种海水涌动的语法和一排排浪式的句群。“岛是这颗心脏。波浪是,船也是。”诗人不再仅仅把海洋作为一个观光的对象,而是将海洋当成一个立足点,重新展开诗人的语言和诗人的世界。

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一种新的诗歌审美经验的体验。当诗人被命运驱使,来到大海之中,他总会从大海里获取他所寻找的东西。许多震撼的瞬间会楔入诗人涌动的生命的潮汐中。这样的瞬间,要求诗人更新自己的诗歌语言与诗歌经验来适应这种全新的生存经验;或者说,为这种全新的生存经验找到一种恰当的诗歌表达。如果再用以前的“风、花、雪、月”的诗意经验模式,显然不能够很好地应对商业化、全球化和海洋化的新的生存秩序。

当一个诗人敢于站在大海边上,敢于出海,敢于像海燕置身于海洋的风暴中,他才不会辜负这个新时代。

(摘编自田一坡《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 )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审美方式的嬗变促使诗人们拓宽诗的题材,把笔触伸向大海去抒写海洋意象和海洋经。 B . 从李琦和蒋浩的作品看,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通过海与诗的互喻,能更新我们对祖国的认。 C . 当诗人跃过陆地的边界,投身大海之中,那些震撼的瞬间总会使他找到一种全新的生存经。 D . 当诗人将海洋当成一个立足点而不是观光对象时,诗歌语言就不再是以前的“风花雪月”。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开篇就提出了“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的背景与意义。 B . 第二至六段从不同角度提出分论点以论证中心观点,各段间构成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C . 在论证对待海洋的态度时,作者列举《三沙抒怀》 等,与曹操和海子的诗形成对比。 D . 文章最后指出诗人们要敢于置身海洋的风暴中,才不会辜负这个新时代,收束有力。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带一路”倡议为海洋诗歌创作带来难得的机遇,有利于打破眺望式书写构成的双重自。 B .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是李世民《春日望海》 中的诗句,属于海边眺望式的感性写。 C . 想要更好地应对商业化、全球化、海洋化的生存秩序,诗人创作要摒弃传统的诗意经验模。 D . 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不能回避与海洋发生积极联系,这是创作的进步,呼应了时代的发。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内容重点是“双减”:一是减少校内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二是减少校外培训负担,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此次“双减”新政,国家层面透露的风向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出重拳、出实策,让教育回归公益属性,让教育主阵地回到学校,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双减”新政引发教培行业大变局,细观中央和地方的一系列相关动作,就会发现此次教育改革之非比寻常。比如上海、北京等地率先推行大学区改革,在中考招生中大幅扩大分配到校名额,有力遏制学区房价格非理性上涨,逐步推进房产与教育脱钩。又比如上海、北京和深圳纷纷推出教师全面轮岗制度,优质教师将通过有序的轮岗制度进行规范化流动,打破“名校壁垒”和“学区壁垒”。

    当下中国教育面临:一方面,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家竞争更需要教育提供高质量“人才红利”的支撑;另一方面,家长和学生对更均衡更优质教育的需要前所未有的强烈。因此,如今中国也很迫切需要推行一场全民参与其中的教育改革:不是只在教育系统内部做加减法,而是要在国家和社会中形成全面的教育共识。

(摘编自陈先哲《“双减”:中国教育改革新起点》)

    材料二:日前,第三届国民视觉健康高峰论坛分享了一组数据,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超八成,中高度近视接近50%,我国的近视呈低龄化特点,而高度近视发展成眼疾病的概率非常大,不容忽视。

    “在一段时间内,应试教育使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成为义务教育的指挥棒。这种教育模式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重智育,轻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因此,导致校内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很多学生还参加校外培训,作业做到晚上十一二点。学生无暇参加体育锻炼,影响睡眠,这是造成近视的重要原因。”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说。

    专家也强调“很多孩子陷入网络中,基本上是因为父母没时间陪伴,能吸引孩子的就是这些电子产品。”家长应给与孩子更多的支持、关注和陪伴,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坐姿等习惯。“现在青少年玩游戏的时间有限制了,这就很好。我们没有办法阻止科技的发展,但是我们有办法通过正常、合法的手段让孩子不要沉迷到这些环境中。”

(摘编自张曼玉《眼睛不近视比得100分还重要,儿童青少年近视怎么防》)

    材料三:说到“双减”,从开学这几天看到,孩子确实是最大的受益者,看得见的作业负担减少,回家没有那么多作业了,校外培训被大大压缩,兴趣班回归应有的兴趣,放学后终于有时间找伙伴玩了,周末可以有更多的运动安排。“双减”带来教育范式的变化,家长和社会的心态处于某种试探阶段,以前总担心“别人家的孩子会加餐”,如今在顶层设计下集体叫停,一二三大家同时减,可以不必那么卷了。对于家庭和社会,这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减负。

    “双减”是还孩子童年的教育模式调整,减轻了孩子的负担,疏解了社会焦虑,但这种“减”并不是物理式的一刀切,会涉及时间的再分配以及利益的再调整,总需要有人让出部分利益和多担一些责任,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做了非常可贵的兜底。老师总是那个说“没事,我来”的人,默默地做“双减”的兜底者,比过去担当了更多的责任。老师并不天然应该做这种兜底者,我们欠老师们一声感恩。

(摘编自曹林《“双减”总有人埋单,我们欠老师一声感恩》)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推行大学区改革,在中招时扩大分配到校名额,既能遏制学区房价格非理性上涨,也利于教育的公。 B .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影响健康,限制其玩游戏时间和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摆脱这一习惯都有助力作用。 C . “双减”政策利国利民,教师应当发扬职业奉献精神,责无旁贷地充当这场重大教育改革“兜底者”。 D . 眼睛不近视比得100分还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要摆脱功利心理,“五育共举”,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2. (2) 下列对“双减”政策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决策者不但要有进行教育改革的决心,还要在顶层设计和具体操作中兼顾多方平衡,“双减”政策才能行稳致远。 B . “双减”是还孩子童年的教育模式调整,减轻了孩子的负担,疏解了社会焦虑,有利于社会和谐,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C . 之所以要实行教师全面轮岗制度,是因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有限,优质的教师资源在不同的学校和地域之间分配十分不均衡。 D . 如果不实行“双减”,可能会导致很多家长费尽心思争夺各种形式的教育资源,而不少弱势群体则不堪竞争,早早出局。
  3. (3) 请结合材料谈一谈为什么国家要实行“双减”政策?
3.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漂流的棉弓

丁伯刚

据说安徽人的弹棉絮手艺是从浙江人那里学来的,后来徒弟超过了师傅。浙江人吃盐少,个小,身单,弹的是小弓;安徽人长得剽悍,弹的是由整棵原木挖出的大弓。小弓嗑嗑嗑、咳!像一个小老头的咳嗽。大弓咚咚咚、锵——该沉重的时候沉重,该激昂的时候激昂,没有半点含糊的地方。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安徽弹棉花艺人的辉煌时期。更是父亲一生中的辉煌时期。从湖北到湖南,从安徽到江苏、江西,长江中下游诸省,到处是一片片肥沃的处女地,等待他们去辛勤开垦。弹棉絮赚钱,追随者便多,徒弟一带三五个,大徒弟二徒弟主弓,三徒弟揽活,四徒弟牵纱,五徒弟压盘,师傅呢,大概只需带着师娘在旁边享他的清福了。

大约是1960年,祖母带着成年半成年的二叔、小叔、小姑,一家四口衣衫破烂,讨饭的叫花子一般出现在赣西北山区。那时家乡饥荒闹得正凶,祖母他们从寸草俱被饥民抠尽的田土间逃出,而祖父却病死在祁门县大洪岭脚下的路途边,尸骨未收。祖母他们千里迢迢连问带找,投奔她的大儿子—我父亲来了。这是一次整个家族的迁徙.三十多年以后的今天.二叔、小叔、小姑都已是儿子孙子成群的老人了,这时候他们已不是简简单单的兄妹四人,而是称作"房",大房、二房、三房、外房。每当叔叔们说起"房"这一陌生的词语时,我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面孔发黄的列祖列宗行列之中,一种家族的使命感,电流一般在血脉中涌动起来,令自己也不由奇怪之至。

赣西北山区地广人稀,柴草丰富,适宜于人活命,却不适宜于人的繁衍。母亲一再说,这地方阴气太重,不旺人。我头上的一个哥哥掉进温泉里泡了一下,从此一病不起.十几天后便死去了,我底下的一个妹妹生麻疹,也死掉了。阴气太重的土地上的生命,就如盐碱地上的禾苗,说枯萎就枯萎,不容你有半点怀疑的。1964年,父母带着年幼的我毅然离开此地,举家迁回安徽。说也奇怪,一离开这块土地,大弟、小弟、妹妹,一个接一个出生了。

这次返乡,一住便是十三年。父亲在外浪荡惯了,一年到头一身汗水一腿泥怎能忍受得下去,一有机会他便邀上几个人,肩了棉弓出外,称做"搞副业"。那时出外搞副业是极不光彩的一件事,大概与地富反坏右差不了哪里去。尽管一封信接一封信,一个电报接一个电报发向外面,却总不见父亲他们半点消息。而父亲也不知怎回事,顶着那么大的风险出外搞副业,年终回来竟没有存下一点钱,还要将家里养的一头猪卖了来过活。多年以后我方才猜想到,父亲的出外本来就不是为了挣钱,他只是贪恋着那一份自由自在、四海为家的流浪生活。1977年,父亲终于再一次做出举家外迁的决定。这个时候父亲已经整整五十岁,再不是年轻的时候了,许多人都来相劝,说何必非要把一把老骨头送到外面。父亲却是决心已定,将刚做没几年的一幢房子也卖掉,切断了自己的所有退路。

父亲没有想到,这次的迁徙真的不同于以前了,年纪大了尚且不说,再靠一门手艺过快乐的日子已是绝不可能。父亲仍一张棉弓一把木锤穿村走乡,却再也走不出家庭的视线。而安徽老家那边,新一代的生意人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走出田土,他们跑推销,办工厂,即便是做手艺的,也专门往大城市跑,谁还像父亲这样,一个劲要往深山里钻呢?

晚年父亲惟一的愿望便是将家庭再次迁回安徽老家去,在江西这边,毕竟是外地人,异乡人,小门小户,何况父亲和大弟脾气不好,得罪了不少人。每当父亲同我商量搬迁的事,我总感到无限惶恐。其实搬迁又谈何容易,弟妹们俱已成家立业,牵家带口,而老家那边呢,田没了,房没了,靠什么生活?再说一搬回,真的就能比现在好到哪去吗?可是父亲不听这些,坚持说你们不回我一个人回去,我一定要把这一把骨头送到“家里”去!父亲的愿望毕竟只是一种愿望而已,他一遍遍这么说着,同时却在日落日出中,一天天这么拖着。

父亲终于死在了异乡的土地上。

【注释】丁伯刚, 江西九江作家, 祖籍安徽怀宁,1977年初中毕业后随做手艺的父母移民, 到江西。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段采用对比手法,安徽人弹棉絮的手艺虽学自浙江人但因两地人体格有异而有很大的不同,暗含着作者的自豪感。 B . 文章叙述了作者家族两次搬迁的故事,表现出当时人们生存的不易。他们“漂流”不仅为了活着,也为了血脉的延续。 C . 随着时代的发展,安徽老家新一代的生意人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走出农村,传统手艺已经走向衰落,不再受到青睐。 D . 本文语言质朴自然,以“我”的视角,在平缓的叙事中展现了父亲“漂流”的一生,情真意切,透着淡淡的哀愁。
  2. (2) 请简要赏析“棉弓”这一物象在文章中的作用。
  3. (3) 父亲数次离开家乡,“漂流”异乡,但晚年的愿望却是迁回老家,你如何理解父亲这一“矛盾”行为? 请简要阐述。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平兴国二年,河阳三城节度使赵普来见,赴太祖山陵。授太子少保,留京师。六年,赵普奉朝请累年,卢多逊益毁之,郁郁不得志。普子承宗娶燕国长公主女。承宗适知潭州,受诏归阙,成婚礼。未逾月,多逊白遣归任,普由是愤怒。会如京使柴禹锡等告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上召问,普对曰:“臣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退复密奏:“臣开国旧臣,为权幸所沮。”因言昭宪顾命及先朝自愬之事。上于宫中访得普前所上章,遂大感悟,即留承宗京师。七年四月,赵普既复相,卢多逊益不自安。普屡讽多逊令引退,多逊贪权固位,不能自决。十一月丁卯,宴饯赵普,赐普诗。明日,谓近臣曰:“赵普于国家有大勋力,朕布素时与之游从,齿发衰矣,不欲烦以机务,因诗导意,普感激且泣,朕亦为之堕泪。”宋琪对曰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此言今复闻宣谕君臣始终之分可谓尽善矣端拱元年二月,赵普为太保兼侍中。上谕普曰:“卿勿以位高自纵,勿以权势自骄。但能谨赏罚,举贤能,弭爱憎,何忧军国之不治?朕若有过,卿勿面从。古人耻其君不及尧舜,卿其念哉!”先是,普再入相,方立班宣制,工部侍郎雷德骧骤闻之,手不觉坠笏,遽上疏乞归田里。又请对,具呈所以。上勉谕良久,且曰:“卿第去,朕终保全卿,勿以为虑。”三月,枢密副使赵昌言贵罢。普恶昌言刚戾难制,因是请加诛殛,上特宽宥。昌言既责,普又请行后命,上不许,乃止。淳化元年,赵普自去秋以病免朝谒,有大政则召对。及冬,病益甚,乃请告。车驾屡幸其第省问,赐予加等。

(节选自《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 太宗皇帝》)

【注释】 昭宪顾命:   昭宪皇太后的临终叮嘱 。 ②自想:   同“自诉”。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此/言今复闻宣谕/君臣 始终之分/可谓尽善矣/ B . 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此言/今复闻宣谕/君臣 始终之分/可谓尽善矣/ C . 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此/言今复闻宣谕/君臣 始终之分/可谓尽善免/ D . 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此盲/今复闻宣谕/君臣 始终之分/可谓尽善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山陵,古代借指帝王的陵墓,也借指帝王、帝后,文中取后一个意思。 B . 奉朝请是古代给子闲散官员的优待资格,可参加朝会,但无实权。 C . 在古代,一般来讲,公主是帝女的封号,皇帝的姐妹加封长公主。 D . 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也多用来代指朝廷,归阙就是返回京城。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普是开国功臣,早年就与太宗皇帝过从甚近,此番入京却常年受人排挤;自己的儿子新婚不久就被催着离京,更是让赵普气不过。 B . 适逢秦王图谋不轨的消息传来,赵普趁此表达希望留在中枢观察的意愿,皇帝后又亲自验证赵普的密奏属实,终于明白了赵普过往的行事和用心。 C . 赵普为政作风严苛,虽经皇帝提醒,但仍然把工部侍郎雷德骧吓得要辞职,甚至要对已被罢官的枢密副使再加严惩,以致圣上不得不出面干预。 D . 赵普很受皇帝的倚重,君臣感情颇深,他生病以后虽然不用上朝,但涉及国家大事,时仍然被皇帝召见,

    病重后蒙圣驾亲临探视优抚。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普屡讽多逊令引退,多逊贪权固位,不能自决。

    ②朕若有过,卿勿面从。古人耻其君不及尧舜,卿其念哉!

5.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 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 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 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 , 并觉今朝粉态新。

【注释】①回中: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年因有人作祟,诗人应博学宏词科 不第,从京都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中。②“前溪”句: 前溪是南朝教习音乐的地方,江南声伎多出于此。此句用人的舞态描摹花之飘零。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诗人将石榴花拿来作比:请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赶不上春天,牡丹虽然在春季怒放,却“先期零落”,更使人愁。 B . 颔联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牡丹残败的景象:先写暴雨击花,再写牡丹的凋谢使人不忍直视。“伤心”“破梦”既是写花,也是作者自叹。 C . 颈联中,诗人描写环境与花败后的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气候恶劣,已非当年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的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 D . 尾联中,“并觉今朝粉态新”,他日牡丹落尽时,回想今朝雨中粉态,更觉其清丽动人。此联暗示将来之厄运更甚于今日,前途黯淡之感更加深沉。
  2. (2) 与李商隐的《锦瑟》 相比,本诗意象“锦瑟”的作用和蕴含情感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歌,分别简析。
6.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苏轼的《赤壁赋》 中刻画“一世之雄”曹操的伟岸形象的句子是:
  2. (2) 在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横扫胡虏的词句是:
  3. (3) 杜甫的《登高》中“”两句暗含多层悲意,具有极强的包孕性和艺术张力,饱含着半生漂泊的诗人老病孤愁、悲慨万端的复杂情感。
7.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约在五年前,跨界作为一种新潮的娱乐概念,让人眼前一亮。然而,五年过去了,重新__________跨界的形式和内涵,显然已经__________。如果说,五年前或者正常的跨界还是基于艺人专业之外的半专业能力,今天的很多跨界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咖位和流量。

跨界本身并非贬义词,文艺界跨界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文学界名家大家中不乏新闻工作者和编而优则写的编辑,海明威、马尔克斯、金庸等人的故事一直为人称道。而在影视界,这种现象则更为普遍,写而优则导,演而优则导,摄而优则导的大有人在,而且很多人都在跨界转型中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正是因为行业间联系紧密,合作多、交叉多,在一个行业浸润久了,__________中便可摸清另一个行业的门道。再加上早期积累、天赋、后天进修等,跨界只是一件__________的事。

但是,当跨界渐成一种风气,流量取代天赋、能力和专业水平成为进入所有行当的敲门砖,跨界行为也开始被频繁诟病为“不务正业”,是急于求成地“分一杯羹”。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审视  大相径庭  耳闻目睹  应运而生 B . 审视  南辕北辙  耳闻目睹  应运而生 C . 审查  南辕北辙  耳闻目染  水到渠成 D . 审查  大相径庭  耳闻目染  水到渠成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分析他们跨界成功的原因不难发现,即使所跨的两个行业差异巨大,但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B . 虽然所跨的两个行业差异巨大,但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他们跨界成功的原因不难发现。 C . 分析他们跨界成功的原因不难发现,虽然所跨的两个行业差异巨大,但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D . 即使所跨的两个行业差异巨大,但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他们跨界成功的原因不难发现。
  3. (3) 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分一杯羹”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天气。 B . 跨界行为也开始被频繁诟病为“不务正业”。 C .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D . 当苏炳添在东京奧运会上成功晋级时,所有的中国人都在狂呼“苏神”。
8.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家三甲医院一年有5万个号被浪费。近日,这条消息引发关注。        ①       , 就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患者为什么会爽约,首先是在于当前的门诊预约没有建立起契约精神,充其量还只能算是一个诊疗关系意向书,患者方面弃之不用而没有任何损失,医生方面也不会因患者不来而刻意等候。当然,号源被闲置也不全是爽约的事,        ②        。比如,有的医院同时提供现场、公众号、APP以及114平台预约挂号,假如给了114平台20%的号,预约的人少了,        ③        , 但这些号什么时间分给其他平台,就存在一些技术问题,给早了,这边会提前没号,给晚了,就可能过期作废。为此,建议各医院建立预约收费制,凡预约必须交定金,避免无成本爽约。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请用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简述文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9.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革命战争时期,英雄表现为一种生死壮举,李大钊、赵一曼、彭湃、董存瑞、黄继光等烈士是英雄;和平建设时期,英雄表现为一种无私奉献和模范行为,雷锋、焦裕禄也是英雄;改革开放与发展时期,在不同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如袁隆平、钟南山等同样是英雄。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来自不同岗位的平凡英雄们,令我们为之动容,他们坚守奋战在防疫一线,舍小家为大家,为城市筑起了安全防护线。……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英雄和英雄精神。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