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卷A

八上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卷A
教材版本:历史
试卷分类:历史八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夏,圆明园内正上演着昆曲《惊梦》……歌舞升平……列强入侵的炮声……彻底粉碎了大清王朝的纸醉金迷的生活。

——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如图是在海外漂泊150余年终于“回家”的国宝——圆明园猴、牛、虎、猪四大兽首。

图片_x0020_100004

材料三: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1. (1) 材料一中“入侵的炮声”来自哪一次战争?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订了什么条约?在这场战争后中国陷入了怎样的社会?
  2. (2) 材料二中的圆明园兽首“海外漂泊150余年”的原因与哪一次战争有关?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发动这次战争的侵略者犯下了哪一暴行?
  3. (3) 材料二中俄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你知道具体指什么吗?
  4. (4) 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它们的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
2.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它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查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时,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是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收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中,英国统治者把鸦片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中英之间的贸易争端,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你认为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有哪些。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历史思考和启示。
3. 材料分析题
中学生都应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况茶叶大黄(一种药材),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任凭)尔年年版运出洋,绝不靳惜(吝音),恩莫大.

——摘自林则徐《谕各国夷人呈缴婚土稿》

材料二:林则徐自去岁去粤,日日使人刺探(打听、侦查)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报纸),具如西人极藐水师.

——摘自(魏源集)(上册)

材料三: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后,一边进行海防的整顿工作,逮捕烟販,一边通知外国鸦片贩子,限期三天,将所有鸦片尽数上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抗拒禁烟,唆使英商拒交鸦片。林则徐下令封仓,停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洋馆。义律无奈之下命令英商上缴鸦片。从4月至5月,林则徐收缴了110多万千克鸦片。从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面对英国借端武装侵略的局势,积极进行战备,以致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侵略者在广东一度无隙可乘而北上发难。由于投降派诬害被年职遣戍新疆,他在那里兴办水利,开辟屯田,建策防备沙俄对中国西北的侵略。“萌州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一生精忠爱国的写照。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必修1

  1.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林则徐对西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评价林则徐。
4. 材料分析题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军占领香港岛……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复兴之路》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02

  1. (1) 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战争?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2. (2) 材料二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的哪次惨痛遭遇?
  3. (3) 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5.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下面是初二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

●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

●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

●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的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材料三: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中的“因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而创立的哪一组织开始发展反清力量?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具有怎样新的时代特征?
  2. (2) 材料二出自哪一革命纲领?这一纲领最吸引当时农民的地方是什么?这一纲领未能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6. 单选题
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在实践中难以施行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很多方案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

②《资政新篇》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③积极发动和鼓舞了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

④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7. 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外患接踵而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晚清时期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 俄国 B . 英国 C . 日本 D . 德国
8. 单选题
黑龙江黑河市的瑷珲历史纪念馆的西侧,建有一面风铃墙,上面悬挂1858个风铃,寓意不忘1858年签订《瑷珲条约》的割地之耻。这次“割地之耻”是指(    )
A . 割北方领土给俄国 B . 割香港岛给英国 C . 割九龙司给英国 D . 割台湾岛给日本
9. 单选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 .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而发动的战争 B . 都是因鸦片输入而引起的 C . 两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 D . 两次战争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 单选题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
A . 永久居住权 B . 关税权 C . 领事裁判权 D . 片面最惠国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