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吉林省延边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中心悦而诚服”;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都在“王道”上。他向往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

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1370)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孟子》,就是明显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时。

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去拼命。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孟生畏”,《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

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简言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以为,仁爱基于善性,这个善性是人与生倶来的天性。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目的是要为他的“仁政”说找依据。他说“道性善”,即善性人皆有之,应当不断加以扩充,达之于天下,那么“仁政”说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这样一来,“仁政”学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合理性、普遍的可行性。他“称尧舜”,是称道尧舜的德治天下,不失为仁义之道。德治天下是人们的理想政治,孟子的机智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仁政”说,托之于人们理想中的圣王,这样说服力、可信度都会增强。然而,孟子虽然为“仁政”说找到了“性善论”这个内在依据,不过在当时崇尚“霸道”的形势下,这种“性善论”“仁政”说都是很难有市场的。难怪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就说孟子的“仁政”说“迂远而阔于事情”了。

  1. (1) 下列关于“王道”“霸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道”是孟子的最高政治理想,孟子把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B . “霸道”是孟子所贬黜的,“王道”是孟子所提倡的,他认为二者的代表分别是尧舜禹和“春秋五霸”。 C . “王道”是孟子行“仁政”讲“民本”的落脚点,“王”即“以德行仁”,行王道的结果是让人“中心悦而诚服”。 D . 历史上,孟子处于“霸道”的形势下,他认为“霸”的本质是“以力服人”,“非心服”是其结果。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孟子阐述自己的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两方面内容的“仁政”学说的出发点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 B . 孟子认为朝代可以改换,但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他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 C . 《孟子》很难成“经”,因而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大。 D .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以来“以民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元璋废黜孟子祠,删节《孟子》,可见以“民本”为基础的孟子的政治思想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不相容的。 B . 孟子提出的“王道”思想,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它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影响不可估量。 C .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其内容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中的“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D . 在崇尚“霸道”的时代,孟子的“仁政”“性善论”是很难有市场的,因而司马迁称孟子的“仁政”说是“迂远而阔于事情”。
2.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凤凰琴(节选)

刘醒龙

葬礼来了千把人,把余校长都惊慌了手脚,都是界岭小学的新老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亲属,操场上站了黑压压地一片。村长噙着泪花致悼词:“明爱芬同志是我的启蒙老师,她二十年教师生涯留下的业绩,将垂范千秋。”来的人都送了礼,有布料、大米,也有送鱼送肉、送豆腐鲜菜的。孙四海摆个桌子在那登记,大家都不去那儿,说这么多的人情,若是让明老师的爱人余校长还起礼来,哪还负担得起?邓有梅就来喊孙四海,说余校长要他俩去商量一件事。

张英才和舅舅分别看到他们进了余校长的家,不一会儿就出来了,脸上很平静。他们没料到这是在开校务会,专门研究那仅有的一个转正名额问题。舅舅随后进去看看,见余校长正在那儿填表,就没有打扰。

酒席散后,就到了黄昏。舅舅和余校长正在张英才家门口争论着什么,两人都很激动。张英才想拢去又有些不敢。站了一会,孙四海和邓有梅也来了。舅舅见了,就喊:“你们都过来!”张英才走过去。舅舅递过一张表:“你看余校长是怎么填的。”张英才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张英才三个字。张英才结结巴巴起来:“余校长,你怎么能把转正名额让给我呢?”舅舅说:“我劝不转他,就看你的了!”余校长说:“谁来也没有用,这是校务会决定的。”张英才不相信:“真的么?”孙四海说:“是真的,我的一切都在这儿。转不转正,其实是无所谓的。”邓有梅接着说:“明老师这一死,我彻底想通了,不能把转正的事看得太重。人活着能做事就是千般好,别的都是空的。张老师,你不一样,年轻,有才气,没负担,正是该出去闯一闯的时候。”张英才仍说:“我不信,这不是你们心里想的。”余校长正色道:“张老师,你这样说太伤人心了。邓校长和孙主任的确是自愿放弃的。只有一点,大家希望你将来有出息了,要像你舅舅万站长一样,不管到哪里,都莫忘记还有一个叫界岭的地方,那里孩子上学还很困难。”张英才听不下去,大叫一声:“我不转正。”转身钻进自己屋里。

舅舅随后进来,不理他,打开凤凰琴拨了几个音。张英才说:“你不要乱弹琴。”舅舅不管又拨了几下:“你不是想知道,这琴的主人是谁么?就是我。”张英才一惊:“那你干吗要送给明爱芬?”舅舅只顾说自己的:“转正的事我不强迫你,我讲个故事,你再决定。十几年前,这个学校只有两个教师:我和明爱芬。那年,学校也是分到一个名额。论转正条件,明爱芬比我强一大截。我就想别的门路,迅速和你舅妈结了婚,因为她有靠山。明爱芬当然明白这一点,她为了证明自己比我强,明知无望,又刚生孩子,仍硬撑着要去参加考试,想在考分上压倒我。结果路上的桥断了,大冬天的蹚水过河,将自己弄废了。我一转正就调到了文教站,走之前,我不敢见明爱芬,就想将凤凰琴作为礼物送给她,让她躺在床上时有个作伴的。写好字后,又怕自己的名字会刺激她,就用小刀把它刮掉。我将自己的东西全拿走了,就只留下凤凰琴,我想老余见了一定会拿回去的。没想到它一直搁在这里。”张英才听完了说:“这叫有得必有失!”舅舅说:“你真聪明,我就是要你明白这个道理。”张英才坐在桌子前不说话。

一觉醒来,天已亮了,屋里不见张英才。舅舅开门一看,张英才独自靠在旗杆上出神。屋内他的行李都收拾好了。

天上纷纷扬扬地下起了雪。学校依然在升国旗,张英才要余校长让他亲手升一回国旗,他在孙四海的笛声中一把一把地拉动绳子,忽然听到身后响起了凤凰琴声。他忍不住回头一看,见舅舅和余校长正在合作,弹奏着《国歌》。

张英才离开界岭小学时,大部分学生还未到校,这种天气余校长、邓有梅和孙四海都要到半路上去接学生,三人都为不能为他送行而感到不好意思。张英才将那副四百度的近视眼镜送给了孙四海。余校长将凤凰琴送给了张英才。然后,大家握手道别。各走各的路。路上,舅舅忽然说:“今后你要努力呀!那时,我总想,到了你们这一代人百事都好办了,没想到难办的事还有那么多。”下到半山腰时,身后有人喊。是叶碧秋的父亲,他要进城找活干。叶碧秋的父亲告诉他俩,余校长在举行葬礼那天,和那些孩子还没上学的家长都谈了话,大部分人的思想通了,表态说,过了年一定让孩子到学校里来。

雪越下越大,几阵风劲劲地吹过,天空就乱舞起来。转眼之间,地上没白的地方就白了,先前白了的地方变得浮肿起来。张英才望着雪景,不免说了句:“瑞雪兆丰年。”舅舅说:“别浪漫了,快走吧,不然就下不了山。”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节选部分从参加代课老师明爱芬葬礼的人之多、送礼之多,对明老师评价之高,表现出界岭地区人民对明老师的尊敬。 B . 明爱芬老师的去世,也让邓有梅改变了人生观,可以说,明爱芬老师虽未出场,却起到了贯穿起节选部分情节的作用。 C . 听舅舅讲述凤凰琴的故事之后,张英才明白了“得失”的道理,内心趋于平静,并最终愿意接受大家谦让给他的名额。 D . 张英才和舅舅在下山路上碰到了叶碧秋的父亲,并借他的口说出了余校长对失学儿童的关心,巧妙地从侧面表现了余校长心系教育的精神。
  2. (2) 舅舅说出凤凰琴故事的情节,对于塑造舅舅和余校长分别有什么作用?
  3. (3) 沈从文先生强调,小说的现实人事和梦要相混合起来,只有把“梦”成分写进去,小说才能成为有生命的。他的《边城》,正是湘西现实和他的“梦”的结合。请结合选文,简要说说本文作者是如何处理现实和“梦”的。
3.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 , 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节选自《后汉书 •列女传》)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乃去市傍                        舍:居住 B . 无以于祸患也                    离 :遭受 C . 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妾也    客:把……当作客人 D . 孟子 , 遂留其妇                  谢:感谢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宫,原本是西周时期天子设立的教授贵族子弟的场所,其教育功能和建筑形制在后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成为各个朝代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 B . 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C . “诗”即《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 篇。先秦称为《诗》, 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并沿用至今。 D . 姑母,又称姑妈,是亲属关系称谓,指父亲的姊姊或妹妹。有些地方专指父亲的姐姐,父亲的妹妹则称为姑姑。在文中泛指长辈。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母两次迁徙自己的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 . 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 . 孟母认为男子如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那他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D . 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4. (4)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4.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忆东山二首(其一)

李白 〔唐代〕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注]东山,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的地方,山旁有蔷薇洞,山上有谢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初年在京待诏翰林时作。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紧扣“忆”字写作此诗,追忆往昔东山之风物,仰慕谢安之品格。 B . “白云”“明月”等意象一语双关,既切合东山之景,又暗合人物情志。 C . 作者在京待诏之际生活仍洒脱自由,像谢公一样携带歌舞伎啸歌吟咏。 D . 这首诗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归去来兮”的归隐之趣如出一辙。
  2. (2)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 默写
名句名篇默写
  1. (1)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 (2) )《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嘈杂的音乐声“”。
  3. (3) 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4. (4) 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6.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________,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专心如一的热爱,怎会有________的付出;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________。从推崇工匠到赞叹工匠精神,见证了对浮躁社会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________。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仅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更赋予器物以生命、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B . 不仅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更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赋予器物以生命 C . 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 D . 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雕虫小技  宵衣旰食  淡定  倡导者 B . 雕虫小技  废寝忘食  笃定  践行者 C . 细枝末节  废寝忘食  淡定  倡导者 D . 细枝末节  宵衣旰食  笃定  践行者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从推崇工匠到赞叹工匠精神,见证的是对浮躁社会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B . 从赞叹工匠到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的是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C . 从推崇工匠到赞叹工匠精神,使人们见证了对浮躁社会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D . 从赞叹工匠到推崇工匠精神,使人们见证了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7.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丝路重镇敦煌,是广阔沙漠中的“文化绿洲” , 是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汇流之地。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闯入莫高窟藏经洞,从此敦煌被推到世界的聚光灯下。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展示了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   )。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长城烽隧遗址发掘出土第一批敦煌汉简。此后百年间,甘肃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天水等地区陆续出土了数万枚不同时代的简牍。透过壁画和简牍,人们揭开了千年丝路的神秘面纱,触摸到了博采众长的敦煌文化。

百余年来,艺术家和学者纷纷来到这座汇聚中外交流成果的艺术宝库汲取营养,以全新的方式,把敦煌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1. (1) 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止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也被斯坦因发现 B . 不止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斯坦因也发现了 C . 斯坦因发现了的,不止有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 D . 被斯坦因发现的,不止有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
  2. (2) 下列各句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修辞手法相同的项是(   )
    A .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B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 . 知否,知否?应 绿肥红瘦。
8. 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天空虽然远远不能说是无云,可是却预示出明天是晴朗的。它的蓝色——在看得见蓝色的地方——是柔和而清澈的。它的云层又高又薄。西边也是温暖的,没有饱和雨意的闪光使它变得寒冷——那好像生着火,正有一个圣坛在大理石般的云雾屏风后面燃烧,金红色的光辉从云层缝隙中照射出来。([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云是大自然当中常见的意象,也是无数文人墨客常常借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意象,结合上面关于云的文字,在班级展开一次文学讨论活动,谈一谈自己的云之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