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20届安康中学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训练试卷

陕西省安康市2020届安康中学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训练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古代关于人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儒、释、道三家关注的重心。但最全面并始终一以贯之重视和讨论人的发展问题的学派,无疑是儒学。众所周知,儒学是人学。它研究人的问题,研究人成为人的问题,研究现实的人成为理想的人的问题。这里以儒学为例,概括说明我国古代关于人的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人的发展有不求上进与人器物化或工具化两大问题。人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化。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困而不学。人仅有身体在本能发展,人性、心灵却毫无开掘、觉醒,终生溺于小人之域不能自拔,真是可悲可叹。二是学而不能上达。人如果不能通达于道,终生局限于只是知识人,只是专家、技工。这类人才现在尤其多。古人谓之为“器”。人要成才,首先要成“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首先要成“器”,然后追求超越“器”,超越器具、器物性能的固定性、有限性、被动性,成就人的通达性、无限性、主体性,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变被规定为自我发展,变不通达为能丰富、充实自己,使自己作为人而具有人的无限可能性。孔子说:“君子不器。”这个说法,对我们今天的专家们、技工们尤其具有启示作用。

       所以,人的发展在克服物化后,就走上了人的发展的康庄大道。学习积累没有止步,下学上达,主要达到两个境界。一是遵纪守法、见贤思齐的君子境界。君子是人性修养合格的人,是人作为合格人的人格标识;君子的理想就是希贤成圣。二是天人合一、与天理为一、致良知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人”概念规定性的境界,即觉悟和实现了人性的圣人境界。圣人是人发展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即理想的人、标准的人、典型的人。

       我国古人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人自身修养的提高、对他人的感染教化两个方面。换言之,他们认为人的发展:一方面是自己发展;另一方面是帮助他人发展。将人的发展定位在人性修养的提高上,定位在人性的自觉和实现上,是非常深刻的思想,也很有科学性。因为人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生物性的身体的成长。因为牛马、禽鸟也能这样成长。人之所以异于牛马、禽鸟者,主要不在身体上,而在人本性的认识、充实和丰富上,在人良知的觉醒和呈现上。所以,人性的觉醒和实现,良心的澄明、呈现,才是人发展的关键。而这又离不开人理性能力的发掘和运用、道德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审美情趣的培育和欣赏、功利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等。

       按照古人的思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历史问题等的解决,无不以人的发展问题的解决为前提。而人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在古人的思想中,又主要展开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人如何发展的人性修养论、帮助他人发展的文明教化论三个理论领域。对于后者而言,古代先贤在探讨如何帮助他人发展时,含教育教化、文化教化、政治教化、经济教化、社会教化、法律教化、风俗教化等多方面,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古人认同的关于人的发展方法,主要是中庸之道,即中道。中道发展,完全符合真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普通劳动群众,匹夫匹妇,也能知能行。

    (摘编自张茂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古代的儒、释、道三家均较为关注发展的问题,其中以儒学最为突出。 B . 人的发展有器物化或工具化两大问题:一是困而不学,二是学而不能上达。 C . 人不能仅有身体的长成,还应求得自己本性、良知的发展并帮助他人发展。 D . 人成为所谓专家、技工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努力达到最高境界,成为君子。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逻辑上逐层递进。 B . 文章分析了人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学而上达、克服物化之后的方向与途径。 C . 文章对比了人与动物的成长,旨在突出人性、良心发展对于人发展的重要性。 D . 文章末段指出古人对解决人发展问题的理论认识及帮助他人发展的中庸之道。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古代关于人发展的观点,对于今天的青年学子厘清成长途径、实现远大抱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B . 想学且能不断努力,才能实现主动发展,自我发展,变得丰富、充实,成就人的通达性、无限性、主体性。 C . 孔子认为“君子不器”,旨在突出人发展的丰富性,我们应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以适应时代对于我们多重身份的需要。 D . 儒家所认为的君子与圣人境界的区别在于,前者达到人性修养的合格标准,后者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4月1日,河北省鼓励 2.5天弹性休假登上微博热搜榜。在此之前,江西省、甘肃省陇南市、浙江省等地相继推行2.5天假日制刺激消费。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分别下降56%和15.5%,国内旅游收入将分别下降69%和2.6%。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此次多地推行 2.5天弹性休假制度是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复苏所采取的特殊策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并不是“纸上谈兵”。对于现阶段无法试行2.5天弹性休假的行业职工,应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用法治利器保护消费者的休息权。同时,要用更细化、可操作性更强的制度,将带薪休假制度落到实处。

    (摘编自赵丽、邹星宇《多地鼓励2.5天弹性休假》)

    材料二:

       4月11日,南京市召开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四新”行动动员发布会,会上提出“培育新消费,打造夜间经济品牌,试行每周2.5天休息制度”。

       与目前双休制度相比,2.5天休息制必然改变生活很多方面,可以更好地培养兴趣、看书充电、参加旅游……对于旅游来讲,游客可以在度假酒店或民宿多住一晚,行程更轻松,旅游舒适度更高。对不少有孩子的父母而言,他们平时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如果夫妻二人周五下午放假,就有时间过过二人世界,或者陪陪父母,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

       此举会对旅游行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能够满足短途旅游需求;而且,人们周末出游的半径相应增加,将使更多旅游目的地受益。对于正在奋力自救的餐饮服务行业来说,增加半天的休息日,无疑将吸引更多市民出门消费,提振经营者信心,使其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经营和服务水平上。对于业务量较大的生产型企业来说,增加的成本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虽然支出增加了,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其实是好事。对于生产任务不重的企业,4.5天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企业支出不需要增加,生产提高了效率。

    (摘编自姜静仪等《定了,这个城市将试行每周2.5天休息制度!》)

    材料三:

       近期,多地提出试行或鼓励每周2.5天弹性休息制度,但其能否落地备受公众质疑。网民戏称“连双休都不能保证,2.5天还有戏吗?”“孩子周末要上补习班,难道是鼓励家长自己出去旅游?”

       2.5天弹性休息制度对促消费、促旅游有多大作用?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贺滨表示,消费者更多考虑的是量入为出,就算通过这种制度短期促进了消费,但此消彼长,总量依然是固定的。贺滨对记者表示,制度本身缺乏合理性,休假多少天是劳资双方的自由选择权,在劳动法框架内,双方平等协商,是一种契约关系,属于私权范畴,公权力不宜过多介入。中国社科院管理学博士付一夫也认为,要真正落地这种制度,前提是企业在疫情冲击下还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说企业本身的生产活动已经被疫情耽误了,强制推行这个制度,会带来一定的负担。

    “不能操之过急,可能还需要先在某些地区试点,如果效果还不错,其他地方自然也会有效仿的想法。”付一夫表示。

    (摘编自潘亦纯《三省两市试行2.5天休息》)

  1. (1) 下列不属于推行每周2.5天假日制原因的一项是(   )
    A . 拉动旅游消费,促进经济复苏。 B . 切实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C . 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D . 提振餐饮服务行业经营者信心。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据测算,2020年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呈现大幅下降,说明疫情对旅游经济发展 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B . 每周多放0.5天假,对于业务量较大的生产型企业来说,虽然会增加成本但可接受;而提高了员工积极性,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C . 2.5天休假制度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落实难度较大,且脱离了部分家长需陪伴孩子补课不能出游 的实际情况。 D . 有的专家认为实行2.5天弹性休息制度对促进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有限,且缺乏法律、实践层面的 可行性。
  3. (3) 如果某省(市)也想试行每周2.5天休息制度,那么读了上述材料,你认为他们怎样做才能将这一设想落实得稳妥有序,起到预期效果?请依据材料简要作答。
3.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中访“边城”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边城》)

       一个细雨纷飞的日子,我走进“边城”茶峒,寻访“翠翠”的梦和“二老”的歌。

       溪水是酉水的支流,只有两三尺深,三十几米宽,水流宁静温和。渡口码头是青石砌的台阶,有女子洗衣,小孩玩水。方头渡船仍在。两岸牵着的钢丝绳代替了竹缆。船头立一支竹竿,挂着一个铁环,钢丝绳从中穿过。摆渡人手拿一支短木棒,木棒另一头有个凹槽,将凹槽卡在钢丝绳上一下一下地拉动,船就移动了,缓慢平稳。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事牵连在一处时,个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沈从文选集》)

       时间仿佛凝固了。

       摆渡的中年男子神情淡淡的,同我谈些翠翠的故事:“翠翠嫁到四川秀山,生了两个儿子……”

       过渡的后生、姑娘穿夹克衫、羽绒服,说汉话,已不能分辨是汉族、土家族还是苗族。渡口上方石壁上,刻有沈从文题的“边城”两个字,红油漆有点晃眼。渡口下游200米处,有个沙洲,绿树掩映中,有座用大楠竹和竹篾搭起的屋子。进去一看,有堂屋,有灶屋,摆布些七成新的用具。几个单间的门上贴着红纸,上面写着“翠翠”、“二老”等字样。我想了一会儿,笑了。屋子的主人问我:“吃不吃饭?有狗肉、麂子肉,不贵……”

       茶峒只有几条短街,地面是三合土,有几处是青石板。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墙壁上有不同年代的标语口号,错杂斑驳:“……万岁!”“人人讲卫生,不要随地倒垃圾。”“坚持富民为本,巩固越温成果!”(“越温”是“越过温饱线”的简称)

        街上有商店、饭馆、“满天星录像厅”、“随意唱OK厅”,卖可口可乐,卖VCD。在一大堆港片、西片中,我意外地发现了《战舰波将金号》《罗丹和他的情人》,我买下了。临街的老房子里,一些少年专心地玩“坦克大战”或“魂斗罗”,声音传到很远的地方。

      ‘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因此我写了个小说,取名《边城》……在《边城》题记上,且曾提起一个问题,即拟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可能从什么方面着手。”(《长河•题记》)

        我回到渡口,伫立良久。细雨润湿了我的眼,我的心。

    (摘编自2002年7月30日《江南时报》,有改动)

  1. (1)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标题中“边城”加了引号,既指自己探访的是沈从文笔下的那个“边城”,同时又有此“边城”已非彼“边城”的意味。 B . 摆渡的中年男子告诉读者翠翠最终的命运,这种看上去近乎美满的结局,不同于《边城》中对于翠翠的描述,没有展现小说悲剧的美感。 C . “渡口上方石壁上刻有沈从文题的‘边城’两个字,红油漆有点晃眼”,“晃眼”一词突显作者对于这种风格的反感。 D . “几个单间的门上贴着红纸,上面写着‘翠翠’、‘二老’等字样。我想了一会儿,笑了。”作者的“笑” 是因为看到“边城”的痕迹无处不在而欣慰。
  2. (2) 本文作者眼中的“边城”与沈从文笔下的“边城”相比有何变化?作者的情感态度如何?
  3. (3) 请结合文本和沈从文的《边城》,谈谈你怎样看待“边城”的消失。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彭字伯平,扶风茂陵人也。自汉兴之后,世位相承。六世祖袭,为颍川太守,与群从同时为二千石者五人,故三辅号曰“万石秦氏”。建初元年,迁山阳太守。以礼训人,不任刑罚。崇好儒雅,敦明庠序。每春秋飨射,辄修升降揖让之仪。乃为人设四诫,以定六亲长幼之礼。有遵奉教化者,擢为乡三老,常以八月致酒肉以劝勉之。吏有过咎,罢遣而已,不加耻辱。百姓怀爱,莫有欺犯。兴起稻田数千顷,每于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各立文簿,藏之乡县。于是奸吏跼蹐,无所容诈。彭乃上言,宜令天下齐同其制。诏书以其所立条式,班令三府,并下州郡。在职六年,转颍川太守。肃宗巡行,再幸颍川,辄赏赐钱谷,恩宠甚异。

       卫飒字子产,河内修武人也。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 郡与交州接境,颇染其俗,不知礼则。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期年间,邦俗从化。先是含洭、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去郡远者,或且千里。吏事往来,辄发民乘船,名曰“传役”。每一吏出,徭及数家,百姓苦之。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绝。流民稍还,渐成聚邑,使输租赋,同之平民。又耒阳县出铁石,他郡民庶常依因聚会,私为冶铸,遂招来亡命,多致奸盗。飒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岁所增入五百余万。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视事十年,郡内清理。

    (节选自《后汉书•循吏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 B . 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 C . 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 D . 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辅,西汉时期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泛称京城附近地区。 B . 六亲,历来说法较多,大多认同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最亲近的父、母、兄、弟、妻、子。 C .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与明清时期设在京城的国子监有所不同。 D . 邮驿,又称邮传,邮以交通往来为本业,驿以通信传递为己任。汉武帝前后以马骑代传车。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彭重礼轻刑,崇尚儒术。他在地方任职,对飨食习射的礼仪进行规范;制订家训来确定六亲礼仪;属吏有过错,免职遣归而已,并不羞辱他们。 B . 秦彭理农得法,主张推广。他开垦几千顷稻田,亲自测量土地,根据土地贫瘠划分三等,造册登 记,放在乡里和县府,并建议全国都实行这种制度。 C . 卫飒注重教化,讲求实效。他在桂阳太守任上,兴建学校,制定婚姻的礼规,颇有成效;对远离 郡治之地,开山道,修驿站,设邮馆,取得成果。 D . 卫飒治理私铸,效果显著。针对治下郡中私下炼铁及由此导致很多奸盗的现象,他上书建议设立专职官员,禁止私人铸铁,为国家增加很多收入。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遵奉教化者,擢为乡三老,常以八月致酒肉以劝勉之。

    ②流民稍还,渐成聚邑,使输租赋,同之平民。

5.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 , 忆昔鸣髇血污 , 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 , 直觅富民侯

【注释】①投鞭飞渡:用苻坚投鞭断流事,淝水一战,苻坚大败而归。②鸣髇血污:《史记•匈奴传》载“冒顿从其父头曼单于猎,以鸣镝射头曼,其左右亦皆随鸣镝而射杀头曼”。③季子: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的策士,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相印。⑤莫射南山虎:用李广射虎事。⑥富民侯:汉武帝末年悔征战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恩养富民也。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兵来势汹汹,宋兵严阵以待,词的开篇便渲染出两军对峙、一触即发的战争气氛。 B . 本词借苻坚、冒顿和佛狸典故,意在影射金兵入侵,用苏秦典故表达词人当年锐进之气。 C . 词人认为自己年事已高,便产生归隐种橘的念头,与“可怜白发生”的感受有所不同。 D . 宋朝偃武修文,放弃北伐,词人没明说,而是寄寓在李广射虎和武帝封侯的对比中。
  2. (2) 请结合全词分析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
6.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苏轼被贬黄州时多次畅游赤壁回忆英雄,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执长矛吟咏的句子是“”,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的儒者形象的句子是“”。
  2. (2) 《阿房宫赋》中用比喻手法描写宫女早起梳理发髻的句子是“”。
  3. (3) 陶洲明《饮酒》(其五)中“”,印证了周敦颐所言“晋陶渊明独爱菊”。
7.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的师生们发现,在通往教学楼和食堂的道路两旁,挂上了许多配有禁烟标语的网络表情包。“吸烟找不到对象”“我最怕烟雾蒙蒙,看不清你的面容”……相比于以往的传统常规校园禁烟方式,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这一做法不由让人耳目一新。对例如高校等非禁烟主责部门来说,积极行动用教职人员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劝解吸烟的,更是罕见。对其禁烟效果,我们充满期待。

       凭借长期以来有关方面的禁烟方式来说,长期以来给人的禁烟宣传更多是一种警示性的、板着面孔的说教。(   )。更好的,或者说更有效的禁烟途径,是在保持原有这些警示标志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创新。年轻人的语言、流行的表情包、文化味浓的文字警示,虽然没有板着面孔的严肃感,却在诙谐幽默的表述中把吸烟危害展示得淋漓尽致,且让人入脑入心,自然也就起到不但另类的而且可能更好的禁烟效果。就目前已然严峻的禁烟现实来看,不管是对高校,还是对社会等地方和场合禁烟,这不失为一种启示,值得借鉴。

  1. (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吸烟找不到对象”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交友要讲求诚信,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B . 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先喂饱你!” C .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D . 说他“特别”,因为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凭借长期以来有关方面的禁烟方式来说,禁烟宣传长期以来给人的更多是一种警示性、板着面孔说教的印象。 B . 就长期以来有关方面的禁烟方式来说,长期以来给人的禁烟宣传更多是一种警示性、板着面孔说教的印象。 C . 就长期以来有关方面的禁烟方式来说,禁烟宣传长期以来给人的更多是一种警示性的、板着面孔的说教。 D . 就长期以来有关方面的禁烟方式来说,禁烟宣传长期以来给人的更多是一种警示性、板着面孔说教的印象。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虽然其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宣传作用,但其警示教育的边际效应,不可避免总体有逐步递减趋势 B . 虽然其警示教育的边际效应,不可避免总体有逐步递减趋势,但其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宣传作用 C . 即使其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宣传作用,但其警示教育的边际效应,不可避免总体有逐步递减趋势 D . 虽然其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宣传作用和警示教育的边际效应,但其不可避免总体有逐步递减趋势
8. 语言表达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如今正处于数字化的时代,信息互通有无,只要外界传来一点风声,我国。现在,媒体也是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渠道,美国一直贯彻新闻的言论与自由权利,并且在外展示出自己“民主大国”的形象,不过,这一切短短的这一周内,美国就对中国进行了两次恶劣言语攻击。, 已经违背了他们口中的言论自由,实在是不符合自己的大国形象。

9.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文字,简要概括“强基计划”的四个主要特点,不超过50个字。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的相关专业安排招生。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逐步建立起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有效机制。录取后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10.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李世民《赐萧瑀》

②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司马光《资治通鉴》

③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毛.泽东《给彭德怀同志》

④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⑤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论中国》

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网友留言

⑦无事小鲜肉,有事终南山。——网友留言

庚子之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放了一个最长的寒假。开学复课,学校广播站以“致敬守护”为主题,向全体师生约稿,请你为广播站写一篇广播稿。要求:恰当引用上面的两到三句话;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