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语言,存在的家园(文本研习)如琢如磨简笔与繁笔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语言,存在的家园(文本研习)如琢如磨简笔与繁笔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对课文的表达有错的一项是(      )

A . 《简笔与繁笔》一文中,以《社戏》的繁笔为例,从讲究精炼的鲁迅有时也采用繁笔,会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来论证“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的观点,更有论证力量。 B . 《五人墓碑记》作者是明代复社成员张溥,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既记叙了五位义士的斗争史实,又在议论中抒发了作者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C .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一篇著名杂文,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作者通过比喻来形象说理,如用“大宅子”来比喻整个文化遗产,用“鱼翅”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用“鸦片”“烟枪”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部分。 D . 《秋水》选自道家经典《庄子》。作者发挥想象,以“河神见海神”为喻,并巧妙运用对比,说明学问是无限的,如果盲目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2. 单选题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B . 周先慎在《简笔与繁笔》中,为了证明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运用了大量的引用论证,其中引自《水浒传》的就有三处。 C . 高尔斯华绥的《品质》通篇采用白描的方法,朴实无华,成功塑造了一位虽然贫穷,但是恪守职业尊严的靴匠形象。 D . 杨绛的《老王》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写得简约清淡,对人物的刻画,着笔不多,却真实生动。结尾处的议论内涵极为丰富,发人深思。
3. 单选题
下列对课文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拿来主义》一文开头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谈起,是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论证拿来主义的正确。 B .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作者五次提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体现鲁迅不赞成“徒手”的请愿,刘和珍的“微笑”更说明对反动派不能“温和”。 C . 《简笔与繁笔》中“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这句话辨证地分析了作品写得过长的原因,要点清楚、明确、全面。 D . 《过万重山漫想》一文中作者引用《庄子·逍遥游》中“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的作用是形容自己的思想活动,范围极为高远。
4. 单选题
下列句子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有一天夜里,她忽然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B .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便构成了基础。 C . 大师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虽百字乃至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D . 女工们紧紧地抱在一起,是绝望,还是濒临死亡的挣扎?她们颤抖着,是恐惧,还是寒冷?她们能做的只有紧闭双眼,紧咬嘴唇,默默祈祷。
5.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他对这一切不以为然,把他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抺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B . 小明前几天很烦恼,上课听讲不专心,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并和他谈心,烦恼已经涣然冰释了。 C . 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D . 宋朝名画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中,将无数匹马的重复为主题,以寥寥几笔线条表示原野上低伏缓和的山坡和几棵孤单的树为背景,形成背景与主题简繁的强烈对比,这正是画家惨淡经营的匠心所在。 
6.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简笔与繁笔

周先慎

    从来的文章都提倡简练,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以上是说用简笔用得好。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看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做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却走了“神韵”,失掉了原文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

    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啰嗦”。《社戏》里写“我”早年看戏,感到索然寡味,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天出场,“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谁像这样来说话、作文,那真是啰嗦到了极点。然而在这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却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说:“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选自苏教版必修三《简笔与繁笔》,有删节)

  1.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 (2) 文章在二、三两段中两次提到《水浒传》,各有什么作用?

  3. (3)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如何做到“简笔与繁笔”的“各得其宜”。

7.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小题。

修养高于知识

    ①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传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变化。经常听到有人讲,现在中国人的国学修养如何如何差,不会作诗,不会写字等等。保卫汉字、保卫中国文化的说辞也时有出现。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

    ②社会生活有一则铁律:由繁向简。由繁向简中又包含一个核心元素,凡事功能至上,审美要求是在满足功能后衍生出来的。白话文普遍流行后,中国人使用文言的水平一落千丈,单就文学的审美功能而言,白话的短处是一望而知的,但何以白话打败文言?道理很简单,由繁向简。简则文化不易垄断,不易只成为少数人的事,这与公平和正义相关。另外,现代社会到来,科学交流中,比如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白话比文言便捷,便捷的东西才能普及。人是趋利避害的,有些选择看似偶然,比如胡适提倡白话,其实他的提倡只是适时顺应了人天性中的某种追求,不然声音再大,也不会有回声。

    ③严格讲,今天已很少有人会用毛笔写字。单以审美论,毛笔一定高过硬笔,硬笔高过电脑。但何以毛笔会衰落?答案也非常简单,毛笔麻烦,难学,又没有效率,使用还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比如温度,在冬天旅行中使用毛笔很不方便。毛笔先被钢笔取代,而现在则是无笔的电脑时代了。任何事物,当实用功能可以完全被取代后,它原有的地位一定是下降的,它必然会成为专门技艺,比如今天提倡写毛笔字,提倡书法,其实是在提倡一种专门技艺,而专门技艺没有普遍性。

    ④中国古书,由简牍向雕版发展,也是由繁向简。   因为工业时代,手工一定是专门技艺,没有普及的意义了。

    ⑤网络时代,对知识价值的判断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应当牢记,如果单纯的知识不能作为创新的基础,则这种知识的意义非常有限,创新是一切知识意义的最后结局 , 如果不能创新,则知识就是一个单纯的储备和保存问题了,而储备保存,人永远比不过电脑。一般说来,在网络时代,单纯知识的地位是下降的,创新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⑥今天,我们获得一般准确稳定知识的方式已极为便捷,一部手机在手,则人人无所不知了。那么人是不是不需再学习?当然不是,人们更需要学习,不过这种学习有了新的内涵,那就是知识与修养的关系。中国旧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它主要指的不是储备了多少知识,而是能不能把知识升华到精神层面。网络时代,如果知识不向精神层面升华,或者我们学习知识而不追求修养,则一切知识的意义也就显示不出来。

    ⑦今后,网络时代的读书可能会成为一种专门的修身方法,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从而达到精神的满足。网络时代,那种单纯考查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个人记忆再好,也只是一种奇特现象,令人尊敬,但不足以让人崇敬了,因为这种单纯的记忆有了更便捷的替代品,而个人修养才是获取知识后达到的别一重境界,这是机器不可能替代的,因为人的精神世界无比独特丰富。

    ⑧因而,网络时代,我们追求知识的目标主要在于显示个人修养 , 读书更多时候是专门陶冶情操的方式,这时候有电脑,但我们也还是要捧起书本来,因为这样才有仪式感。电脑时代,单纯炫耀知识的时代已经远去,考验修养的时代到来了。

  1. (1) 第①段中加点词“根本”,能否换成“巨大”?请简析。

  2. (2) 第②段从两方面对“由繁向简”这一社会生活铁律进行了阐释。

  3. (3) 下列有关网络时代对知识价值的判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发生根本变化,不以单纯知识积累为目的。 B . 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极为便捷,对学习行为赋予了新的内涵。 C . 读书将成为一种专门的修身方法,不是为了单纯的知识考查。 D . 人们追求知识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主要在于显现个人的修养。
  4. (4) 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中国古书传统的装订形式也极度完美,

    ②中国雕版印刷何等精美,

    ③但人类书籍的最后装订形式还是走向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洋装,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④但最终人类的印刷方式没有止步于雕版而是走向了双面机械印刷,

    ⑤因为雕版属于手工,而双面轮转技术出现则是工业时代的标志。

    A . ②③①④⑤ B . ②④⑤①③ C . ①④⑤②③ D . ①③②④⑤
  5. (5) 第⑥段引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用意是 。

  6. (6) 第⑤段与第⑧段中的画线句是否矛盾?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 现代文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文是世界上最适合电脑应用的文种

毕可生

    之所以说中文是世界上最适合电脑应用的文种首先是因为:中文的词,不论哪种输入法,也无论是单宇词还是多字词,输入码值至多只有三四键,动态输八每词的码值则平均只有三键。但是英文一般常用词汇码值平均在六键以上,动态码值也在五键以上,科技词汇的码值平均更高达十一键以上。这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中文能进行非全息输入,其他的任何文种只能进行全息输入。第二,世界上的各个文种中只有中文有联想。联想词如果不翻页,就只有一键,加上翻页也不过两键。有人说英文把词根相同的词集合在一起也是联想,其实这和联想毫无关系,与文本的输入速度也毫无关系。第三,英文拼音词与词之间必加一空格,即使不定冠词“a”前后也都要加空格。而中文则无需如此,一篇文章下来,就可以少打数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个空格键。这是中文输入的又一优势。

    英文打字讲究盲打,于是一些刻意学习西方的人,在汉字输入上也追求盲打。这实在是不明白两种文字的巨大差别。仍以英文为例(其实欧洲的拼音文字性质都是一样的),英文的词汇总量有四十多万,况且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新增。中文虽有六万多字,但其中大多数都是历史字和废止不用的异体字,现在用到的简体字就是GB2 312字库那6763个汉字,其中常用字只有3500,如果再加上港、澳、台所使用的繁体字,则现在所使用的汉字的总量不过是GBK字库的那两万一千字。而且,现在汉字大量使用的都是用常用汉字合成的双字词或多字词。从理论上说用3500个常用字合成的双字词就可达11 00万(即3500的平方)。所以,无论社会发达到何等程度,只需用常用字合成新词就行了。而如英文等拼音文字,却需不断造出新的拼音词汇,以满足不断创新事物的需要。

     同时,中文所有的文字都具有造字的理据,非常好认好记,所以即使中国的低文化程度的人员通读原文件,也少有什么不认识的新字词,只看一眼原文件就可以记住这一行字或词,也就不需要时时不断看原文件,只需时时注意屏幕的选字框或翻页框,来提高输入速度了。相反拼音文字全无此优势。英文的每个词,如果有前缀的话也只有介词的意思,后缀只表示词性,词根绝大多数全无意义。于是英文的使用人员能认识四万单词就算高水平的文化人了,而要通读原文件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人们在输录时往往需要时时阅读原文件,以了解不认识的新的或其他专业的旧词汇的拼写。再者,英文文件的一横行约有十四五个词,中文文件的一行则约有三十个字词,况且还都是熟字。这就是英文这种拼音文字输入时要时时看原文件,不得不进行盲打的原因。

    中国自从王永民先生五笔输入法发明以来,不仅比王云五的十种笔划少了一半,而且一百三十多个部件的键位排列也有序多了。现在王码更将汉字进行了数字化。用王码的五种笔划组合在小键盘上就能敲打出汉字,只用一只手就可以完成成篇汉字输入,既好学又好用。同时,汉字完全变成五进制的数字化组合,这不但解决了汉字的数字化问题,而且也解决了汉字检索的大问题。另外,即使不学任何输入法,只在手写板上书写汉字,因为汉字有联想,那整篇汉字输入速度也是很快的。

    中文在电脑时代本身就存在不可否认和无法超越的优势,如果再能解决上世纪人为造成的繁简分裂,找到使用两种字体的中国人都能接受的办法,相信这个电脑世纪,中华文明大飞跃的时代必将到来!

                                                 (《汉字文化》2012年第1期有删改)

  1. (1) 下列各项中,对于中文输入的优势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文输入码值相对较少,而英文的科技词汇多,码值相对较多。 B . 中文联想功能比英文强大,减少了击键次数,提高了输入速度。 C . 中文输入时词与词之间无需加空格,空格键的使用比英文少得多。 D . 即使不学任何输入法,也能通过手写板,快速将中文输入电脑。
  2. (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英文“输入时要时时看原文件,不得不进行盲打”原因的一项是(  )  

    A . 英文的词汇总量有四十多万,且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新增词汇。 B . 英文不象中文那样有大量的历史字和废止不用的异体字。 C . 拼音文字缺少造字的理据,不易记忆,很难做到只看着屏幕输入。 D . 英文的词根绝大多数无意义,通读原文时常常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3. (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世界上的其他文字无法做到像中文那样进行非全息输入,因此输入时码值要比中文高。 B . 无论社会发达到何等程度,汉字所需新词只用常用字合成就行了,无需不断造出新字形。 C . 五笔输入法的发明,减少了输入的笔划,使键位排列更加有序,提升了汉字的数字化程度。 D . 如果繁简分裂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中文在电脑时代就会失掉自身原有的无法超越的优势。
9.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司  机

李喜丹

    孙华是个司机,不会别的,只会开车。大货、客车、小轿,孙华都开过,而且一开就是三十年。

    孙华在医药公司上班,医药公司上至老总下至看大门的,都坐过孙华的车。都说孙师傅的车子开得好,开得稳,感觉不像坐在车上,倒像坐在船上,那么悠然自得,那么悄然无声。

    医药公司是国营的。国营单位不景气,人浮于事,各怀心计,直至把医药公司逼得上气不接下气。只剩最后一口气了,老总才不得不提出了改制。再不改,百号职工就要断粮了。改制改什么,就是改老总为老板。

公司财产连同百号职工,一起卖给了江苏老板,孙华也被江苏老板买了。老总离开医药公司时,特地请同事在天然居聚餐。自然孙华也要去。老总屡屡给孙华敬酒,回忆风雨同车的往事,不禁潸然落泪。作为司机,没有谁比你更优秀了。老总这么评价孙华。

    老板会开车,但老板不开车。老板的车是劳斯莱斯,五六百万呢。老板要在公司里选最好的司机。没有悬念,孙华当之无愧地做了老板的司机。

    孙华做了三十年的司机,还是第一次开这么名贵的车,很是忐忑。坐上劳斯莱斯,孙华像坐在金銮殿上,战战兢兢。老板又是不苟言笑的人,坐在后面一言不发,孙华便越发地紧张。

    孙华发现老板和老总不一样。老总坐车时,坐在副驾驶室,和孙华一路交谈,偶尔还讲点笑话,活跃一下沉闷的气氛。可老板不然。老板坐在后排,要么打电话,要么看风景,或打个瞌睡,或者抽支烟。除发出指令外,不和孙华多说一句话。

    老板还有许多特别的规定,老总没有。老板说,你是司机,只管开车,一句话都不要多说。孙华说,我总该知道去哪里吧?老板说,你不需要知道任何事,该你知道的,我会让你知道。老板说,你要擦车,天天擦,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孙华说,这么贵的车,最好去洗车场去才洗得干净。老板说,洗车要钱,几十块钱也要节约。

    老板还规定孙华不能穿西装,因为老板个矮,比孙华矮半个头。有次孙华穿西装,客户就把孙华当成老板,把老板当成司机了。

    高速路上开车,孙华特别反感别人指手画脚,可老板偏偏喜欢。有时车子快了,老板便敲孙华的座椅:慢点,再慢点,你赶着去投胎呢。孙华解释,一百,不快啊。老板不高兴了。孙华记住了老板的规定,车速定格在一百左右。老板又敲孙华的座椅,快点,再快点。孙华说,一点不慢啊。老板不悦了。老板说,以后记住了,你是给我开车,不是我搭你的车,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不是你做什么就是什么。车速的快慢,不是由你的技术决定,而是由我的时间决定的。我赶时间呢,速度要快;我没急事呢,速度要慢。

    老板还和孙华约法三章:老板的安全至高无上,老板的利益至高无上,老板的命令至高无上。老板说,老孙啊,你很会开车,但你很不会做人哦。有些道理你是不懂的。老板和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出了车祸,赔点钱就知足了。可老板多少钱也不在乎,在乎的是生命。只要活着,多少钱老板都能赚。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你第一时间要考虑的,是确保老板的安全。

    一向开车得心应手的孙华,现在不再应付自如了,时刻要听从老板的指挥。劳斯莱斯像是虎穴,每次上车,孙华都提着胆子,等着老板发落。

    孙华是个好人,更是个实在人。老板发落了,孙华心里便沉甸甸的。孙华很想做好,让老板满意,可越想做好,就越做不好。

    开车不果断,做事没主见,老板对孙华越越不满意了。

    春天里,老板要去北京和一家大医院谈一笔大生意。老板说,这次事关重要,你开车要快,要稳,要安全。孙华不敢怠慢,让劳斯莱斯稳健飞驰。

    可是到了河北境内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当时,劳斯莱斯正匀速地行驶在高速上,突然前方的右侧,蹿出一条黑狗。黑狗高大,健硕,正快步跑着,欲横穿高速。

    黑狗本以为它的速度能迅速过马路,但与劳斯莱斯相比,它的速度不过是劳斯莱斯的百分之一。劳斯莱斯像一粒子弹,射向黑狗。孙华看见黑狗了,本能地点了点刹车。

    老板感觉到了,命令孙华:我赶时间,一分钟都耽搁不得,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啊。冲过去!冲过去!

一旦冲过去,黑狗必然当场毙命,孙华犹豫着,一只脚在刹车和油门上徘徊。老板再命令:撞死它!于是劳斯莱斯一点点射向黑狗。

    孙华看清了这是一条很高很壮的狗,毛色发亮,四肢轻盈,像一匹黑马,在疾步飞奔,在争夺生存的权利。孙华不再犹豫,一点刹车,削弱了劳斯莱斯咄咄逼人的杀气。但还是晚了,孙华听到了悲惨的一声狗叫。

孙华停车,下去看黑狗。黑狗卧倒在宽阔的高速路上,在春风中苟延残喘。

    孙华抱起黑狗,黑狗轻轻地哼了一声。孙华检查黑狗的伤处,好几处撞伤了,腿也折了,不过伤势不算太严重。

    孙华想带上黑狗,找个卫生所包扎一下。可等孙华回过头,才发现劳斯莱斯早已没有影子了。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14年第6期,有删改)

  1. (1) 下列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

    A . 小说叙事时,繁简相宜,既有简笔勾画,也有细节描绘,前者如企业改制前的生存状况,后者如老总给孙华敬酒时的“潸然落泪”。 B . 孙华驾驶的劳斯莱斯价值五六百万,所以“每次上车,孙华都提着胆子”,这一处心理描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孙华对车的爱惜。 C . 小说在情节设计上注意了前后照应,“老板会开车”是伏笔,“孙华回过头,才发现劳斯莱斯早已没有影子了”是照应。 D . 在对比中写人物,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孙华行为和心理的前后对比,老总和老板不同处事方式的对比,就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E . 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了人物的个性,这篇小说的特色之一就是人物之间的对话都没有用引号标明,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2. (2) 孙华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 (3) 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处设计“车撞黑狗”这一情节的用意。

  4. (4) 这篇小说虽然情节简单,但意蕴却十分丰富,请对主题作简要探究。

10.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后面题。

文章繁简

[清]  顾炎武

    韩文公作《樊宗师墓铭》曰:“维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此极中今人之病。若宗师之文,则时人之失而又失之者也。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失之矣。子曰:“辞达而已矣。”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繁简之论兴,而文亡矣。《史记》之繁处必胜于《汉书》之简处。《新唐书》之简也,不简于事而简于文,其所以病也。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此不须重见而意已明。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有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①畜之池。校人烹之,命曰:‘始舍之,圉圉②焉,少则洋洋③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此必须重叠而情事乃尽,此孟子文章之妙。使入《新唐书》,于齐人则必曰:“其妻疑而瞷之”,于子产则必曰:“校人出而笑之”,两言而已矣。是故辞主乎达,不主乎简。

    刘器之曰:“《新唐书》叙事好简略其辞,故其事多而不明,此作史之病也。”且文章岂有繁简邪?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____自然,____有意于繁简,____失之矣。当日《进〈新唐书〉表》云:“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④。”《新唐书》所以不及古人者,其病正在此两句上。”

注:①校人,管理池塘的小吏。  ②圉圉,受困无力。  ③洋洋,欢乐。  ④前,旧,均指《旧唐书》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人之失而又失之者也        惩:劝戒制止 B . 生鱼于郑子产                馈:赠送 C . 校人烹之,命曰                反:反而     D . 故其事多而不明,此作史之病也  郁:晦涩
  2. (2) 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

    若不出____自然,____有意于繁简,____失之矣。

    A . 于     而      则 B . 而     于      则   C . 因     之      而 D . 乎     则      者                
  3. (3)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失之矣 B . 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失之矣 C . 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失之矣 D . 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失之矣
  4. (4)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在开头段提出了全文的观点,并例举了《史记》《新唐书》等来证明。 B . 作者认为言辞以达意为主,没有必要空泛地讨论语言的繁与简的问题,否则,好文章就不会出现了。 C . 文章在第三段中以齐人妻与校人的话为例,将《孟子》与《新唐书》的写法作了对比,意在提倡写作时使用繁笔。 D .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指出《新唐书》所谓的“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其实不是优点而恰恰是缺点。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新唐书》之简也,不简于事而简于文,其所以病也。

    ②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

    ③必须重叠而情事乃尽,此孟子文章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