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二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二
教材版本:历史
试卷分类:历史七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军机处的设立,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B . 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选调大臣组成 C . 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 D .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2. 单选题
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的是(   )
A . 《马可•波罗行纪》 B . 《西游记》 C . 《徐霞客游记》 D . 《大唐西域记》
3. 材料分析题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2. (2)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

  3. (3) 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4. (4) 材料四中的“军机处”由哪位皇帝设置?请简要评价此举措的影响。

  5. (5) 由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

4. 单选题
今天的中学生可以博览群书,畅游书海,但在明朝的时候,许多知识分子只能在八股文中挣扎,请问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 . 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 B . 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 C . 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 D . 保留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
5. 单选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    )

A . 苏轼 B . 辛弃疾 C . 陆游 D . 李清照
6. 单选题
元朝时创立(现在仍在实行)的对全国有效统治的制度是(   )

A . 行省制度 B . 郡县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分封制
7. 单选题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如果要你为该展厅取名字的话,最合适的应该是(   )

A . 宋代商业繁荣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宋代国家大统一 D . 宋代民族融合
8.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1. (1) 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 (2) 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图一、图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有什么相同的作用?

  3. (3) 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9.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题,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省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对“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的评选极为严格,要求必须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范例。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书中)介绍的生产技术,如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的剪刀,使用“夹钢”、“贴钢”的技术;采煤时,已经能除瓦斯;纺织业使用了精巧的提花机等,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这座大型石拱桥”指的是哪座桥?由谁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属哪个朝代?该桥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2. (2) 请问指南针发明于何时?它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

  3. (3) 材料三是哪本书的内容?作者是谁?国外是怎样称誉这本书的?

  4. (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融合和对待外来文化态度的角度,说说古代中国能产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原因。

10. 判断题
隋文帝在位时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