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天津市滨海新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jìn)     野(kuàng)     猎(shǒu)     不知所(cuò) B . 日(yì)     诚(qián)       农(yàn)      息万变(shùn) C . 望(tiào)    动(rǔ)        落(zhuì)      纷至来(tà) D . (bō)     时(shà)       劫(nán)      目神迷(xuàn)
2. 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中华民族的航天梦,________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 ________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磅礴伟力。正如习.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的那样,“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________人。”

A . 承载      积攒      追赶 B . 承接      积攒      追梦 C . 承接      积蓄      追赶 D . 承载      积蓄      追梦
3. 单选题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 B .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C .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D . 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季节。
4. 单选题
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B . 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C . “夏满芒夏暑相连”点出了夏天的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D . 应该关注的是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庄子>二则》,回答问题。

(甲)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 (1) 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翼若天之云          垂:悬挂 B . 《齐谐》者,怪者也    志:记载 C . 子之不知鱼之乐,矣    全:完全,完备 D . 其本                循:遵照
  2. (2) 下面各句中,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 . 南冥者,天池也 C .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D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 (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一开始就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B . 甲文本文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运用了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C . 乙文故事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这种诗意的感染。 D . 乙文中对庄子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反驳,“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回答体现了他的巧辩、机智和从容。
6.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洵 , 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输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录其《心术》《远虑》二篇。

(选自《宋书·苏洵传》)

【注释】①苏洵,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下文“其二子轼、辙”指的是苏轼和苏辙。②茂才,即秀才,汉代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1.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又举茂才异等,皆不   

    焚常所为文

  2.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3. (3) 苏洵发愤读书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文章说说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7. 单选题
下面对《卖炭翁》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 .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掠夺给劳动人民造成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老人的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遭遇。 C .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D . “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形成强烈对比,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大胆反抗。
8.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①说到病毒,就必须弄清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关系。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 (1)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   )
    A . 细菌 B . 病毒 C . 细菌的危害及预防 D . 病毒的杀伤力及防治
  2. (2) 下面对病毒特征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病毒结构简单,只有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 B . 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 C . 自己不能完成生化反应,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D . 变异后的病毒对人体都有较大的杀伤力。
  3. (3) 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细菌某些构成部分的功能。 B . 第②段病毒与细菌作比较,说明病毒体积小、构造简单的特点。 C . 第③段加点词语“大部分”表明不是所有抗生素都对细菌起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 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病毒是很可怕的,我们要积极防治病毒。
9. 现代文阅读
阅读《我的蔷薇》,完成小题。

我的蔷薇

    ①新居院落那丛蔷薇,默默守候我15年。但我对它的忠心陪伴浑然不觉,甚至曾漠视它,任由它自生自灭。

    ②而它一直顽强地活着,就在以前院落里的一丛竹子下。那只差一点儿被我扔掉的旧瓦盆里活着。

    ③这丛蔷薇的老家在南大校区,和我只有一路之隔。一个早春的下午,我准备回家,忽然看到操场边围栏上被冬天弄得灰头土脸的蔷薇的枝条。我知道这丛蔷薇四月放花,是粉红色的花朵,花朵较大,煞是可爱。我于是想到我寂寞的院落。我知道蔷薇可以插枝培育,而且早春正当其时,我将栏杆旁向路面旁逸的一枝小心折下,回家后剪裁成几小段儿,插在院落里,与邻居分界的80公分高的生铁栏杆下的砖缝里,将剩余的一段儿细枝,随手插在一旁被春雨滋润的旧瓦盆的泥土里。谁会想到,蔷薇的生命力是那样强,插在砖缝里的蔷薇很快抽枝起身,第二年便花团锦簇,成为小小院落里的风景。为了给蔷薇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我在院门两旁的砖垛上安装了拱形的不锈钢支架, 蔷薇很快上墙上架放花,到春天,出门进门有蔷薇陪伴,心中的快乐无以言表。

    ④但我一直忽略了,放在门口南侧那丛竹子下的旧瓦盆儿里的蔷薇。一直到我卖掉那个房子,搬家时,我才注意到瓦盆儿里的蔷薇,居然还活着。但清瘦无比,像一个被遗弃的营养不良的孩子,枝细如丝,叶色多斑,十余年之间,她不曾开过一朵花儿,当然我一直不曾浇水施肥,她是靠雨水和地气维持生命的。这样的蔷薇,我能放弃吗?

    ⑤新居也有一个小小的院落。和原居不同之处是院落是徽派风格,有围墙封闭,人在院子里活动,与外界毫不相干。那盆蔷薇搬来后,我将花盆拿掉,将蔷薇的根儿连同曾有的泥土一起放进窗前50公分宽的土地里。让她扎根泥土,回归自然。只是我不知道,一直不曾修剪的枝条,因耽搁了发育年龄,还能不能继续蓬勃生长?就我所掌握的养花知识,将旧枝剪掉,根系会更发达,新枝的发育速度将远远超过旧枝。但那是陪伴我十多年的蔷薇啊,已经被我冷落这么多年,我还能为了欣赏而痛下黑手吗?我给蔷薇浇水,悉心呵护,然后每天观察它的变化。很快,我注意到,蔷薇的枝条颜色变深,叶子变绿后,有了精神,并且有了带刺的毛边儿,很快有新枝长出。蔷薇的枝条是不可能自己站起来的,我找到两根废旧的竹竿,靠墙斜立着,将蔓延出来的枝条用绳子系在竹竿上

    ⑥一年过去了。春暖花开,我注意到,蔷薇已出落的像个大姑娘,枝繁叶茂。靠墙的竹竿有时会被风吹倒,为了避免对蔷薇的再次伤害,我索性在蔷薇上方的空调支架系上绳子,将蔷薇的枝条往上吊起,我用绳子一端系上枝条上端,另一端系了一只装了半瓶水的塑料瓶子,将瓶子抛过院墙,这样,我的蔷薇,曾经被我冷落但一直不曾离开我的蔷薇,真正站起来了,她无怨无悔,自由伸展腰肢,很快朝气蓬勃了。

    ⑦随着节气的转暖,蔷薇枝条上长出许多新枝。

    ⑧蔷薇今年会开花吗?我每天早晚都在关注蔷薇的变化,我看到蔷薇枝头附着了许多令人厌恶的碧绿的虫。接着,我很快注意到一枝新枝的顶端,有了细小的葫芦状的花蕾。那不是新生的叶子,是我一直期盼的花蕾!第二天再看,几乎每一枝蔷薇顶端都有了花蕾,而且还不只一个。

    ⑨蔷薇放花指日可待。那可是我从南大移植来,15年以来第一次放花!我非常期待,蔷薇是与爱情有关的花卉。据说,粉红蔷薇的寓意是我要与你过一辈子。这个意义真好,这种蔷薇注定要与我相守终生。在她被冷落的时候,她一直不离不弃,保持希望,维系着生命,她终于等来扎根大地之后的放花时节。

    ⑩而且这丛蔷薇还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只要活着和坚持,就一定会有希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1. (1) 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写出作者对旧瓦盆里蔷薇的态度变化。

    我随手将蔷薇插在旧瓦盆儿的泥土里——①——不忍——②——③——从这丛蔷薇身上悟出生活真谛。

  2. (2) 结合文章内容,从修辞角度具体赏析第⑥段划直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本文具体描绘了一丛蔷薇,由被“我”忽略到被“我”重视,最后长满花蕾的经历。 B . 第③段用很多笔墨描绘出其他蔷薇,是为了表现出其他蔷薇的美丽姿态。 C . 第⑤段划曲线句子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蔷薇的悉心呵护,表现了我对蔷薇的喜爱之情。 D . 第⑩段从旧蔷薇的经历中悟出人生真谛,只要活着和坚持,就一定会有希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E . 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我对蔷薇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 (4) 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0. 默写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1) 悠哉悠哉,。(《诗经·周南·关雎》)
  2. (2) 蒹葭采采,。(《诗经·秦风·蒹葭》)
  3. (3) 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4. (4) 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 (5)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 (6) ,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7. (7)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恰当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伟大精神的两句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