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安徽省滁州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家教门风。好的家教门风,本质上是德行品行的传递,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对官员来说,家教门风对其为人为官的品性修养也影响深远。

古人之重视家教,基础的做法就是亲力亲为,如孔子庭训教子、曾子杀猪教子;也有编撰先世语录或家训传之于世的,如《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诸葛亮的《诫子书》,短短八十余字,正是其一生高尚人格的写照。为官者重视自身官德在后世的延续和发扬,许多官员在家训中表达了自己为人为官的价值追求和操守,并将其转化为对后人的期望,以维持崇高的家声。

北宋名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已任,清廉节俭,爱民如子,所到之处官声甚盛。他不仅在自身任内职责上为朝廷多建功勋,选拔奖掖后进的功劳也十分卓著。

范仲淹十分重视家风。他一生为官清廉,以俭持家,最看不惯奢侈浪费。他的儿子范纯仁结婚时,女方知其节俭,所以不提其他要求,只希望用罗绮作幔帐,却被范仲淹一口否决,说绝对不能因此坏了家风,如果对方送来这样的幔帐也一定会烧掉。不过,范仲淹并不吝啬。一次,范纯仁受父命到外地运麦子,途中遇到老朋友无钱葬亲,逗留在外,就将所有的麦子都给了他。回家后,还因为这件事受到父亲的表扬。这样的言传身教下,范仲淹的四个儿子都延续了节俭的家风,养成中正的品格,为官以天下为己任,修得好名声,在北宋后期政坛颇有影响力。

《资治通鉴》编纂者司马光也是北宋名臣,他一样严于律已,把“俭”字看得很重。他以天下为念,看轻个人财物,反对奢侈铺张。曾撰文《训俭示康》,专门强调“俭”的重要性。他教育儿子司马康,为人有贪心,做官也一定不会清廉,会走入贪赃枉法的歪路。他要求儿子“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而司马康也秉承了父亲教诲,为人节俭,做官清廉,史书上说他“为人廉洁,口不言财”,连皇帝所赐财物都不要,还评价他“济美象贤”,很好地传承了司马家的家风。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是以“铁面无私”著称的包拯留给子孙的家训。时至今日,包氏子孙依然因有如此祖先而倍感光荣,因有如此家训而互相训诫。可谓官德之传,千百世矣。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身的,甚至在个人道德培养中起决定性作用。官员如果家风不正,难免殃及儿孙,贻害社会。家风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不好,殃及儿孙,贻害社会。

(摘编自王杰《家教门风与品行修养》)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诸葛亮的《诫子书》篇幅虽短,却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 B . 范仲淹以天下为已任,清廉节俭,爱民如子,官声甚盛。 C . 司马光严于律己,看轻个人财物,反对奢侈铺张,重节俭。 D . 包氏子孙因有包拯留下来的家训而倍感光荣并互相训诫。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家教门风对官员为人为官的品性修养影响深远。 B . 文章第四段举范仲淹儿子结婚时的事情,论证了范仲淹并不吝啬的观点。 C .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列举充分,增强论述的说服力。 D .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中心观点一目了然。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庭训教子、曾子杀猪教子都可以看出古人在家教上的亲力亲为。 B . 范仲淹的四个儿子延续了节俭的家风是受到了范仲淹言传身教的影响。 C . 在司马光看来,如有一个人为人有贪心,那么他做官就一定不会清廉。 D . 家庭决定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与坏,家风好才会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2.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由于传统工业化模式建立在“高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高碳排放”的基础之上,节能减排意味着减少投入或增加成本,所以节能减排一直被视为负担,绿色发展也被视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能承受的“奢侈品”。

实际上,传统发展模式的成本非常高,包括外部成本、隐性成本、长期成本、福祉损失、机会成本。只不过,这些成本很多都没有反映在商品的成本中。如果算总账,绿色发展反而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发展模式。

碳中和不只是简单的化石能源替代和节能减排的事情,而是要彻底改变工业革命后建立的发展模式,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目前,全球范围的碳中和共识与行动,标志着传统工业时代的落幕和一个新的绿色发展时代的来临。

中央第九次财经委会议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这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指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极其重要。

“双碳”目标不只是单纯的减排问题,更是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问题,是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模式转变的问题。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建立的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因此,要想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就必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转变发展方式。

将“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框架,有利于加快实现这一目标。“双碳”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整体推进,发挥各部门协同效应。如果只是将其当作单纯的环保来对待,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

要避免“双碳”目标方向走偏。减排只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维度,如果只是解决高碳排放问题,而不同时下大力气解决高资源消耗、高生态环境足迹(指生产消耗品、吸纳废弃物并使之无害化而必须具备的肥沃土地及海域面积)等问题,那么可持续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

因此,必须在生态文明整体框架下推进“双碳”目标,才能确保“双碳”目标同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

(摘编自黄海珊《社科院张永生:广东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发挥了排头兵作用》)

材料二:

作为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双碳”目标将大幅推动节能和提高能效,同时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稳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在煤炭消耗量较大的阶段,实施低碳转型可使我国在能效方面获益更多,更绿色和高效的能源可以保障能源的供需安全和环境安全。因此,低碳转型与保障能源安全是并行不悖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重新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若只讲“富煤、缺油、少气”,不能准确描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这将是一个影响我国能源政策、能源战略的重大问题。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量的1/10。实现能源低碳转型,我们的资源基础丰厚。

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既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区原则”和基于发展阶段的原则,又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但同时,实现目标需要克服巨大困难,其中包括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以及对高碳发展的路径依赖惯性比较大等问题。因此,实现“双碳”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转型过程,既要防止“一刀切”和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的落后和无效投资。而且,碳达峰不是攀高峰,更不是冲高峰,而是高质量经济发展同时的达峰,是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使碳强度逐步降低的实现达峰,是瞄准碳中和的达峰。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碳中和要开创一条兼具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路径。

(摘编自朱妍《杜祥琬院士: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克服巨大困难》)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节能减排被视为负担,绿色发展被视为不能承受的“奢侈品”,原因在于节能减排意味着减少投入或增加成本。 B . “双碳”目标不是减排问题,而是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问题,是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模式转变的问题。 C . 只有在生态文明整体框架下推进“双碳”目标,才能避免“双碳”目标方向走偏,才能更好地解决可持续问题。 D .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克服巨大困难,要防止“一刀切”和简单化,还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的落后和无效投资。
  2. (2) 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算总账的话,与成本非常高的传统发展模式相比,绿色发展模式反而更有效率。 B . 碳中和是要彻底改变工业革命后建立的发展模式,这意味着传统工业时代的落幕。 C . 实施低碳转型和保障能源的供需安全和环境安全可以同时实行,互相之间不冲突。 D . 我国现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量的1/10,可见我们的资源基础丰厚。
  3. (3) 请结合材料,概括出如何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
3.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护送

旗子

老唐蹲在院中大红石上,借着惨白的月光,抓出一把干烟叶子,揉碎了,卷成旱烟筒,用嘴刚吧嗒几下,立刻满院子烟雾缭绕起来。

这是氾城六月底的天,闷热无风,知了也扯着嗓子,直刺剌叫不停。老唐是氾城老地下交通员,昨夜他接到一条死命令:护送译电员张弓去豫南根据地。

可不知怎么,消息被灰布褂(侦缉处)嗅到了,全城戒严,满大街乱叫乱咬,一时间,氾城,这个伏牛山麓的小城,风声鹤唳,像盖着盖子的大蒸笼,憋闷委屈。

翌日天刚放亮,老唐就挑两捆旱烟叶子,去了北城门口,他想去探探风声。他希望能找到出城漏洞,再完美的围剿都会有漏洞,老唐坚信这一点,无数次护送任务,他都是踩着点过去的,这一次他希望也不例外。

需要临时路条,侦缉处盖红戳,军警处备案,核对氾城户籍,还要对脸识别……

老唐眉头拧成了疙瘩,心里反复揣摩各种出城方案。

对,用唐诚的路条!唐诚是他的独苗,你瞧瞧,唐诚那身形个头,稍微倒饬一下,和张弓还真有三分相像,也许就能蒙混过关。

可夕阳落山时,老唐又反悔了,他反复衡量还是觉得不妥,他不能把张弓置于危险之中,护送决不能有半点儿闪失,这是党交给他的任务,即使搭上自己的老命也要护他周全。

想到这儿,老唐猛地从大红石上站起来。时间已经等不及了,他晓得,由地痞流氓无赖组成的民团为了十块大洋,已经像疯狗一样到处乱嗅,暴露那是迟早的事。

他铆足劲儿猛吸两口旱烟筒,又把烟屁股砸在地面上,用右脚尖狠命踩拧着,似乎要狠下心来,做一个能捅破天的决定。老唐仰起头,透过茂盛的皂角树叶缝,看那灰蒙蒙的天,没有一颗星星,只有泻下的灰白月光和无边的烦闷

说来也奇怪,那一夜夜半,天空突然狂风大作,呼雷闪电,青涩皂角刮落满地,黄土沙尘席卷整个汜城,却没有下一滴雨。

第二天早晨风停雷息,一切又恢复如常。张弓拿了唐诚的路条,二人从西拐街步行,去了北城门。他们上穿粗布纽扣小褂,下着阔腿扎脚裤,头戴一顶露顶破麦帽,一前一后宛然一对出城讨生活的父子。

老唐心想,我就不信这帮狗腿子就没有打盹的时候。

正想着突然听见噼啪一阵乱枪响,从城门口传过来。张弓大吃一惊,神经立刻要崩断了似的,怎么了?暴露了吗?只听见有人喊:有人闯卡了,快追啊,是共匪,抓住奖十块大洋啊。这一嗓子不当紧,像搅屎棍一样,一下子把城门楼搅乱了。

老唐急促促说,快,快趁乱出城。张弓像受惊的小牛犊,被老唐牵着缰绳向城外跑。果不其然,城门大开,白狗子一个个像疯狗一样,没命似的向城外追去。

那个闯卡人还是被抓了,白狗子推搡着押他回城。

当他们和老唐错肩的时候,老唐下意识压了压麦帽沿儿,似乎生怕被认出来似的。张弓觑了一眼那闯卡人,个头身形和自己无二,大腿上似乎中了枪,血顺着裤管向下滴,头上也许被枪托砸了,满脸都是血,面目已经分不清了。

张弓突然觉得很愧疚,可自己又无能为力,要不是这个年轻人闯卡,我怎么能趁乱出城?这年轻人是谁?是我们的人吗?还是普通老百姓呢?

他紧走几步追上老唐问,这个年轻人是咱们的人吗?老唐犹豫一下,好半天才说,不,不是,可能是抓错人了,别管闲事,趁乱赶紧出城。

出城顺大路走不远,他们便钻进了烟海桑田。借着宽大翠绿的烟叶作掩护,他们顺利抵达汝河北岸,那里早有小船接应,这是老唐事先安排好的。坐小船横渡北汝河,便是连绵起伏的伏牛山,进了山人就安全了。

一进龟山寨里,老唐便一屁股坐在大红石上,大口吸着他自己卷的旱烟筒子。张弓不知怎地,又想起那个闯卡的年轻人,愧疚绞住他的心,生疼。

老唐,那个年轻人到底是不是咱们的人?

老唐听了,突然浑身颤栗,他用右手使劲儿摁着双眼,似乎怕那不争气的眼泪迸出来,可眼泪还是弄湿了他的双手。

我的儿啊……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弓第两次询问年轻人是不是自己人时,已经意识到被抓的年轻人是老唐的儿子。 B . 小说运用了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手法,为读者刻画了鲜明生动的革命者形象。 C . 小说对唐诚的描写不多,唐诚掩护张弓安全出城的行为,表现出了他的勇敢无私。. D . 小说的结尾交代了闯卡年轻人的身份,照应了前文的多处伏笔,使小说情节完整。
  2. (2) 文中画横线处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3) 简要概括老唐的形象特点,并分析老唐在文中有何作用。
4.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孔奂字休文,数岁而孤,为叔父所养,好学善属文。沛国刘显以博学称,每深相叹美,执其手曰:“昔伯喈坟素悉与仲宣,吾当希彼蔡君,足下无愧王氏。所保书籍,寻以相付。”仕梁时左户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陷重辟,连官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寻遭母忧 , 时天下丧乱,皆不能终三年丧,唯奂及吴国张种在寇乱中,守法度,并以孝闻。时侯景新平,每事草创,宪章故事,无复存者。齐遣东方老、萧轨来寇,四方壅隔,粮运不继,三军取给,唯在都下,乃除奂建康令。武帝克日决战,乃令奂多营麦饭,以荷叶裹之,一宿之间,得数万裹。永定三年,晋陵太守。晋陵自宋、齐以来为大郡,虽经寇扰,犹为全实,前后二千石多行侵暴,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号日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俭素,乃饷以衣毡一具。奂日“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百姓未周,不容独享温饱。”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宣帝嘉之,赐米五百斛,并累降敕书,殷勤劳问。太建八年,加侍中。时有事北边,克复淮、泗,封赏叙用,纷纭重叠,奂应接引进,门无停宾。加以识鉴人物详练百氏凡所甄拔衣冠捂绅莫不悦服性耿介绝诸请托始兴王叔陵之在湘州累讽有司固求台铉奂曰:“衮章本以德举,未必皇枝。”因抗言于宣帝。至德元年卒,年七十余。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十五》,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加以识鉴人物/详练百氏/凡所甄拔/衣冠措绅莫不悦服/性耿介/绝诸请托/始兴王叔陵之/在湘州累讽有司/固求台铉/ B . 加以识鉴人物详练/百氏凡所甄拔/衣冠措绅莫不悦服/性耿介/绝诸请托/始兴王叔陵之在湘州/累讽有司/固求台铉/ C . 加以识鉴人物/详练百氏/凡所甄拔/衣冠措绅莫不悦服/性耿介/绝诸请托/始兴王叔陵之在湘州/累讽有司/固求台铉/ D . 加以识鉴人物详练/百氏凡所甄拔/衣冠播绅莫不悦服/性耿介/绝诸请托/始兴王叔陵之/在湘州累讽有司/固求台铉/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坟素,与“坟典”“坟籍”意义相近,均可用来泛指古代典籍。 B . 母忧,指的是遭遇母亲的丧事,“丁忧”指的是遭逢父母去世。 C . 除,授予官职,除此之外,“拜”“陟”“左除”均为授予官职。 D . 衮章,衮指的是古代君王等人穿的礼服,衮章是衮衣上的纹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显以博学著称,对孔奂非常赞赏,想要像蔡伯喈将古代典籍赠与王仲宣一样,把自己保藏的书籍赠与孔奂。 B . 孔奂命令百姓多多准备麦饭,他用荷叶去包裹麦饭,仅一夜之间就得到了数万裹麦饭,永定三年,任晋陵太守。 C . 孔奂爱惜百姓,在他任职晋陵太守期间,将自己所得的俸禄分送给孤寡之人,郡中的百姓都称赞他为“神君”。 D . 孔奂认为,三公本应该依照德行来举荐,而不一定非要是皇族不可,并且孔奂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向宣帝直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候景新平,每事草创,宪章故事,无复存者。

    ②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临郡。

5.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李商隐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鹏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注]①契苾使君:蔚州刺史契必通。契苾通是铁勒族契苾部落人,贞观六年,契必通五世祖契苾何力,率部归顺唐王朝,以后又立有大功,封凉国公。②郅都:西汉景帝时人,任雁门太守时,威震匈奴。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写送别契苾通出征的诗,同时表现了李商隐对民族战争的看法。 B . 首联运用设问的手法,叙写铁勒部落归附唐王朝和为唐王朝效力的历史。 C . 尾联将契必通比作为“鹰”,表现他的英勇善战,给人以勇悍威严的印象。 D . 这首诗既有正面赞颂也有侧面着笔,表现了诗人在结构安排上的高超技巧。
  2. (2)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
  1. (1) 《过秦论》中体现为了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的有关诗句是““。
  2. (2) 《书愤》中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3. (3) 《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7. 综合题
语言文字运用

电影《扬名立万》将视线     于一群电影人,他们被不约而同召集到神秘别墅内,名为召开电影策划会,实则是要复盘轰动一时的重大命案。(    ),不仅将 传统的“暴风雪山庄”模式推理故事演绎得      , 同时也借用影片中“电影工作者”之口,反思电影的意义和价值,向大众传递应该“求真求实、追求真善美”的态度。

主创团队在剧情上的     也获得了中国观众的认可。有观众在观影后表示:“电影在看似悬疑推理的剧情背后,     了 关于守护和正义的故事。”该片在观众欢迎的背后,展现出的是广大电影观众对其艺术新颖创作形式和积极价值观的认可。目前,该片在猫眼购票评分高达9.3分,是西班牙经典电影《看不见的客人》之后悬疑题材院线电影取得的最高评分。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汇聚  风生水起  苦口婆心  阐述 B . 会聚  方兴未艾  良苦用心  阐述 C . 汇聚  风生水起  良苦用心  讲述 D . 会聚  方兴未艾  苦口婆心  讲述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种创新的剧情形式 B . 这样悬疑的故事内容 C . 命案这种剧情形式 D . 这种创新的故事内容
  3. (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该片在对观众欢迎的背后,展现出的是广大电影观众对其艺术新颖创作形式和积极价值观的认可。 B . 该片在受到观众欢迎的背后,展现出的是广大电影观众对其新颖艺术创作形式和积极价值观的认可。 C . 该片在对观众欢迎的背后,展现出的是广大电影观众对其新颖艺术创作形式和积极价值观的认可。 D . 该片在受到观众欢迎的背后,展现出的是广大电影观众对其艺术新颖创作形式和积极价值观的认可。
8. 综合题
语言文字运用

咖啡,是用经过烘焙磨粉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①           , 其与可可、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②           :阿拉比卡、罗布斯塔和利比利卡。在高海拔地区,阿拉比卡种咖啡生长得最好,这种咖啡的风味比其它咖啡要精致得多。罗布斯塔种咖啡滋味醇厚,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单株产量也很高。③           , 我国仅在海南省文昌迈号镇有少量种植。

近两年来,瑞幸在埃咖啡采购量持续增长,远超此前签署的《战略框架》的规划:2021年在埃采购生豆达2677吨,2022年首笔在埃生豆采购订单超过3000吨,在中非生豆采购贸易中史无前例;预计2022年,瑞幸在埃采购生豆总量将超过6000吨,将会是中国采购埃塞俄比亚生豆最多的咖啡品牌。在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馆的牵线支持下,2022年下半年,瑞幸还将推出新一产季的花魁系列产品,届时花魁生豆采购量将超过250吨,有望成为该产季全球采购花魁最多的咖啡品牌。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概括材料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语言简洁流畅,字数不超过65个字。
9.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被誉为“中国大熊猫之父”的潘文石,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觉得他与一般的科学家不同,他带领一帮热血沸腾的学生研究野生动物、为环境保护摇旗呐喊,从1985年扎根秦岭荒山研究大熊猫开始,几十年来,潘文石与大熊猫、白头叶猴、白海豚朝夕相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朗读者3》中他说,“人类无法孤独地行走于天地之间,我们必须与万物生灵同生存。”

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如何理解潘文石在《朗读者3》中所说的话。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