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来一高2021届高三下学期语文6月第六次阶段考试试卷

广东省惠来一高2021届高三下学期语文6月第六次阶段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三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丰富内涵,是中国考古学繁荣发展昀基本前提。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理解中国考古学的特色。

    筑牢中国理论之基。考古学是一门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具有鲜明的历史学属性。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唯物史观也逐渐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

    新中国成立伊始,夏鼐和苏秉琦都自觉地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倡导在正确史观引导下,实现从“为考古而考古”到“为历史而考古”的转变。到上个世纪80年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社会历史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考古学的“中国学派”宣告成立。新中国历史学和考古学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现历史和解释历史是考古学的基本职责,以史育人是考古学的重要使命,什么样的史观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历史解释和历史书写。广大考古工作者只有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本学科材料的有机结合,才能构建起新时代曲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体系。

    探索中国方法之用。经过几代考古学者的工作实践和不懈探索,中国考古学在田野发掘、年代测定、成分分析和文物保护等领域的技术手段不断成熟规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考古学技术体系。

    以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基础的田野发掘技术为例,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殷墟考古发掘中,中国考古学者既充分借鉴西方考古地层学的长处,更从中国古代遗址的具体实践出发,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发掘方法并传承至今。在理沦方法层面,中国考古学者以器物类型学分析为基础,开创性地提出了考古学区系类型理论和文化因素分析方法。

    新时代的考古工作者要坚定学科自信,博采众长,守正创新,围绕“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的根本任务,大力开展学科交叉和学科整合研究,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本学科中的运用。

   阐释中国文明之美。人类文明充满了多样性,每一种文明都诞生于特定的时空背景,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传统,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考古研究表明,诞生在世界东方的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是人类文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历经文化谱系构建和古史重建之后,中国考古学的学科重心必然要转向文明阐释的主战场——“凝练文明基因,阐发传统价值,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是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的重要使命。

    考古学者要善于运用考古学的手段,科学挖掘蕴含在中华文明瑰宝中的优秀文化基因。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人类文明中的重大贡献,深刻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传统,推动人类文明走向“美美与共”。

摘编自孙庆伟《中国考古学的特色与风格》)

材料二:

方舱、防护服、载人工作平台……若在过去,很难把这些器具同考古联系在一起。在三星堆祭祀区发掘现场,一个密封的考古发掘舱内,考古人员身穿防护服有条不紊操纵机械平台进行文物发掘。面对着2000平方米的考古工作平台,不少记者现场感叹,这里不像印象中的考古工地,而像实验室—样充满科技感。

1986年,三星堆遗址1号坑与2号坑完成抢救性发掘,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考古工作者很快对遗址实行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如今三星堆祭祀区重启发掘更为引人注目: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预案层层审批完善,各种高科技设备充实,从发掘到研究环节,全国34家科研单位集体攻关……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精美牙雕残件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在社会上掀起了新一波“考古热”“文保热”。从陆续出土的精美文物看,三星堆遗址再一次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昭告世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的属性。以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为带动,做好三星堆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新征程汲取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给养。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华夏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凝聚着我们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在这次被大家称作“三星堆上新”的考古过程中,人们通过网络直播与新闻报道,热烈而深入地参与到考古互动中。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与尊崇。

(摘编自宋豪新《引人注目的“三星堆上新”考古过程》)

材料三:

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工作于2020年9月6日重新启动。考古工作者对三星堆遗址深入调查、勘探与发掘,新发现6个“祭祀坑”,出土的文物再次惊艳世界。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专家王巍认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首先要符合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特点,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我们通过研究生产关系、社会分化、国家的产生和出现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等,把三星堆文明放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去研究。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田野考古技术和方法,结合各种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共同进行考古研究。”

    王巍说,三星堆考古中,我们强调各种区域文化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孤立看中央王朝,除此之外还看它跟长江流域其他文明的联系。我们也在寻找它与境外文明的联系,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它和境外某一文明发生关系。

(摘编自徐豪《“三星堆”意味着什么?》)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不能正确理解中国考古学的特色与风格,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限制。 B . 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有着丰富的价值传统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C . 在西方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国考古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 D . 考古工作者将三星堆文明放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研究,分析它和黄河流域等其他区域文明的联系。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考古学本身的历史学属性决定了我国考古学倡导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B . 考古工作者歪曲和篡改史实的行为体现其不正确的历史观,没有担负起考古学的基本职责与重要使命。 C . 新技术支持下的新时代考古,不仅能降低考古发掘对遗迹的影响,也将为进一步研究留存更太空间。 D . “三星堆上新”考古过程中,人们通过网络直播等参与互动,兴趣浓厚,考古不再“默默无闻”,文物不再“高高在上”。
  3. (3) 下列不属于新时代考古人探索中国技术方法之用的一项是(  )
    A . 实时监测敦煌石窟外部气象、噪音,内部人流、二氧化碳指标,进行人流调峰。 B . 通过器型、铭文等来判断青铜器是否为酒器,再由此判断其中的液体是否为酒。 C . 运用拉曼光谱法分析检测河北磁县湾漳东魏北齐大型壁画墓中壁画颜料的成分。 D . 利用地球物理探测、卫星导航定位等技术,研究中原史前聚落遗存的空间格局。
  4. (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5) “三星堆上新”的考古过程是如何体现中国考古学的特色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文本一:

驿站(其一)

夏坚勇

手头有本《中国文化史词典》,闲暇无事,随手翻翻,却见到这样一条辞目-驿站,诠释为: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住处。后面还有一系列与此有关的辞目:羽檄、军台、驿丞……林林总总,在惜墨如金的词典中占去了差不多三页的篇幅,可见这词条的负载是相当沉重的。

词典上的解释似乎过于矜持。感觉深处的驿站,总是笼罩在一片紧迫仓皇的阴影之中,车辚辚,马萧萧,那急遽的马蹄声骤雨般地逼近,又旋风般地远去。轮值的驿官匆匆验过火牌,签署文书到达本站的时间,那边的驿卒已经换上了备用的快马,跃跃欲试地望着驿道的远方。驿道上滚滚的烟尘会惊扰得避让的行人惶惶不安。此刻,在田间劳作的农夫会望一眼那远去的快马,心头难免一阵猜测:那斜背在驿卒身后的夹板里,是升平的奏章,还是战乱的塘报?或许过不了几天,从相反方向驰来的快马,少不了要降下抽丁增税的圣旨哩。

若是在夜晚,马蹄在驿道上敲出的火花瑰丽而耀眼,于是在门前捣衣的村妇便停下手来,一直望着那火花渐去渐远。“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西风初至,砧声四起,为久去不归的征人赶制寒衣。自从班婕妤写出《捣素赋》以来,捣衣的情境便成为闺怨诗久吟不衰的重要母题,砧声总是在秋夜响起,而寒衣一般都要送往塞外,诗人们穷极才思,把女子捣素的动作描绘得舞蹈一般婀娜多姿,并对那划破静夜的砧声特别作了牵人心魂的渲染。但有谁曾把这月下的砧声和驿道上的马蹄声作过类比和联系,写出思妇目送驿马远去时的悲剧性感受呢?驿卒的神色永远严峻而焦灼,那充满动感的扬鞭驰马的形象,已经成为一幅终结的定格。对于他们,这或许只是出于职业性的忠诚,他们大抵不会意识到,一个古老而庞大的王朝,正在这马蹄声中瑟瑟颤抖。请看杜牧的这首《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玉环爱吃荔枝,这种个人的小嗜好本来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她不是一般的女人,而是

“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皇贵妃,于是,个人的小嗜好便演成了历史的大波澜,搅得天翻地覆。据说为了进荔枝,一路上驿马踏坏了无数良田,而驿站中的马匹也跑死殆尽,驿官无法应差,纷纷逃去。当杨贵妃远望着“一骑红尘”而展颜一笑时,那笑容背后并没有多么深刻的含义,她只是觉得挺开心,最多也不过有一种“第一夫人”的荣耀感,或许还会勾起一缕思乡之情,因为荔枝来自她的巴蜀老家。她绝对不会想到,在驿马经过的漫漫长途中,有一个叫马嵬驿的地方,已为她准备了一座香冢。

其实,千里迢迢用驿马进献荔枝,唐明皇和杨贵妃都不是始作俑者。《后汉书·和帝纪》

载:“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有唐羌其人,向朝廷冒死进谏:“臣闻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这位汉和帝倒不很固执,居然听进去了,下诏停止了这一暴政。汉和帝受用荔枝,大概只是为了延年益寿,没有多大意思,后人知道的也就不多。

一千多年以后,一位住在重庆的文化人有感于时事,操起讽刺诗作武器:

荒村细雨掩重霾,警报无声笑口开。日暮驰车三十里,夫人烫发进城来。

小诗在重庆《新民报》一经发表,立即不胫而走,各家报纸纷纷转载。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头,一边是最高当局高喊着“一滴汽油一滴血”,要国民勒紧裤带;一边却是高官政要们奢侈豪华,挥霍无度。比之于杜牧的《过华清宫》,这首小诗自然更带点打油的味道,但对权贵讽刺之辛辣,却着实令人拍案叫绝。

写诗的文化人其实是位小说家,他叫张恨水。

文本二:

有人说:什么是大散文?一九九二年我们办《美文》杂志时,散文界是沉寂的,充斥在文坛上的散文一部分是老人们的回忆文章,一部分是那些很琐碎很甜腻矫揉造作的文章。我们的想法是一方面要鼓呼散文的内涵要有时代性,要有生活实感,境界要大,另一方面鼓呼拓开散文题材的路子。我们杂志坚持我们的宗旨,所以十多年来,我们拒绝那些政治概念性的作品,拒绝那些小感觉小感情的作品,而尽量约一些从事别的艺术门类的人的文章,大量地发了小说家、诗人、学者所写的散文,而且将一些有内容又写得好的信件、日记、序跋、导演阐述、碑文、诊断书、封鉴定书、演讲稿等等,甚至笔记、留言也发表。没有发表过散文诗和议论缺斤短两一类的杂文。在争论中,有一种观点,叫“清理门户”,这是针对我们大而化之的散文观的。提出“清理门户”观点的是一位学者,也是研究散文的专家,是我所敬重的人,也是我的朋友,他的观点是要坚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我们不是不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我们担心的是当前散文路子越走越窄,散文写作境界越来越小,如果仍在坚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可能导致散文更加沦为浮华而柔靡的地步。要改变当时的散文状况,必须矫枉过正。现在看来,我们的“大散文”观念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和肯定。

【注】文本一选自《湮没的辉煌》,后者入选“东方文化大散文原创文库”。文本二为贾平凹对散文的一些看法,他早年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

  1.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词典释义人手,随意而富有生活实感,“占去了差不多三页的篇幅”则暗示了“驿站”文化意蕴的厚重。 B . 文章从农夫、思妇等多角度展开叙写,“砧声”和驿站本无直接联系,是作者有意要将其与驿站马蹄声相类比。 C . 杨贵妃的故事中,进献荔枝需途经驿站,她最后死去的地方“马嵬驿”恰好也是个驿站,如此行文十分巧妙,也发人深省。 D . 文章从“驿站”切入,看似写驿站,实则重在“讽喻”,连写三个历史事件,意在说明杜牧、唐羌、张恨水的直言之勇。
  2. (2)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车辚辚,马萧萧”是杜甫《兵车行》的开篇,借驿站旁络绎不绝的车马,直接表明了战况的激烈。 B . “捣衣”也称“捣素”,是古诗中思妇的典型动作,如“捣衣砧上拂还来”用污渍难以拂去体现了思妇的艰辛。 C .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唐代诗人提供了创作素材,催生了《马嵬》(李商隐)、《咏怀古迹》(杜甫)等名篇。 D . 张恨水批判国民党反动派,鲁迅、闻一多和一批左翼作家也曾勇敢发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其中的产物。
  3. (3) 贾平凹呼吁要创作“大散文”。请结合文本二,分析贾平凹心目中“大散文”的特点。
  4. (4) 如欲以“《驿站》的散文性”为题写一则《驿站》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其存君兴国,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屈原曰:“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沈汨罗以死。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 B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 C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 D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迁,有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变动官职,在文中意指调任。 B . 父,在古代常用作对男性长辈的称呼,如文中的渔父,就是指打鱼的渔翁。 C . 太史公,一般指我国古代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在文中是司马迁的自称。 D . 《天问》,通过对天地和人世等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诗人探索真理的精神。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富有才华,受到怀王赏识。在担任左徒时,屈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入朝辅助怀王商议国家大事,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深得怀王信任。 B . 屈原明辨形势,反对秦国之行。怀王欲到秦国与昭王会面,屈原洞察秦国的虎狼实质,直接反对子兰鼓动怀王前往秦国,但怀王不听,结果遭遇凶险。 C . 屈原品格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对于自己的艰难处境,屈原有着清醒的认知,他不认同渔父要随世俗一同变化的看法,最后宁死守义,以身殉道。 D . 屈原以死明志,感动后世之人。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死殉国,他的作品感动了后人,他的殉国之事让后人流泪叹息,他高洁的品行让后人敬慕神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②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5. (5) 请根据文本概括屈原遭到子兰嫉恨的事因。
4.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题。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裴漭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白诗首句升篇点明题意,“惆怅”二字暗示牡丹花已凋谢,照应标题“惜”字。 B . 白诗中“唯有”“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可见诗人赏花细致,情笃意深。 C . 裴诗前两句运用侧面描写,渲染了紫牡丹的名贵,也为后面描写白牡丹作铺垫。 D . 两首诗的语言都是自然质朴,但白诗的诗意起伏变化,裴诗的诗意则含蓄深远。
  2. (2) 白诗的“夜惜衰红把火看“与裴诗“无人起就月中看”的起因各是什么?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了阿房宫内宫人焚香、烟雾缭绕的景象,反映了统治者生活之奢靡。
  2. (2) 杜甫《登高》中“”一句与陆游《书愤》中“”一句,都写到了作者鬓发变白,年华老去。
  3. (3) “雁”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唐代诗句“”。
6.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千五百多年前,官场失意的谢灵运,带领一班家仆,从上虞南山一路伐木开径,经新昌,过天台,至临海,打通了越州与台州、温州的道路。为上下山方便,他自制了前后齿可装可卸的木屐。未曾想到的是,( )。骆宾王、贺知章、孟浩然、李白、杜甫、刘禹锡、孟郊、贾岛……四百多位唐代诗人先后走上这条浙东古道。在古道那段梦境般的时光里,见证着人与自然的深情相拥和一见钟情。诗人们荟萃沃洲,漾舟剡溪,驰骋会稽、四明、天台三山,击节吟唱,留下了一千五百多首恢弘壮丽的唐诗,也留下了这条逶迤绝美的唐诗之路。今天的浙东古道已被千年时光冲刷得面目模糊,而踏足其间,依然有郁郁诗情、悠悠古韵扑面而来。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将被阳光、积雪和落叶,还有纷至沓来的脚步声层层覆盖 B . 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将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声,还有阳光、积雪和落叶层层覆盖 C . 阳光、积雪和落叶,还有纷至沓来的脚步声,将把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层层覆盖 D . 纷至沓来的脚步声,还有阳光、积雪和落叶,将把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层层覆盖
  2. (2)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B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D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 (3)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7.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②    ?提出碳中和要从气候变化说起。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深重。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等。高温热浪、极端强降水等气象灾害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导致全球百万人死亡。我国也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由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全球平均水平的7倍多。基于此背景,2020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③    ?能源系统的结构转型是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环节。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实施电能替代,加快以电代煤、以电代油。而电池储能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太阳能燃料技术则是全球新能源领域研究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主题。

  1. (1) 材料三个语段都以设问句开头,请依据上下文补写句子。每句不超过10个字。
  2. (2) 下面是重点国家碳排放总量情况。请结合上文信息,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从表中“碳达峰”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发达国家 :

    ②从表中“碳达峰”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

    ③从“碳中和”的年限比较:

8. 写作题
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1.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唐】白居易《村夜》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④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是中国的根,"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挑选2~3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 (2)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结合漫画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