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六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六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一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天下观”指的是某一文化或者某一人群对于世界构成的认知,这种对于世界构成的认知并不纯粹是地理的,而是在相应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基础上构建的对于世界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秩序的地理认知。“疆域观”指的是某一文化或者某一人群对其所应占有的空间范围的认知,因此这里所用的“疆域观”与现代的“国家”和“主权”等概念没有关系。“天下观”和“疆域观”这两个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有着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在“中国”古代。

关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唐晓峰的《从混沌到秩序》的研究比较深入,现引用其中一些有关的结论。

首先,“华夷”两分的“天下观”:“在周朝分封地域范围的四周,全面逼近所谓的'夷狄'之人。于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华夏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直接面对夷狄世界的局面。居于中央的华夏与居于四周的夷狄的关系遂成为'天下'两分的基本人文地理格局”;“需要注意到的是,华夷之限不是政治界限,更不是国界,也不是种族界限,而只是文化界限……”。

然后,关于“华,,“华夏”的空间范围:“不知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禹迹'成为华夏地域的表述名称”;“禹之迹,就是大禹治理过的地方,是文明之区,有别于蛮夷之地。在人们用大禹的名义说明自己的地方时,已经包含了华夷两分的意义,夷狄均在禹迹之外,而宣称居于'禹迹'之内,则成为华夏人地理认同的重要方式”;“《毛诗正义》:'中国之文,与四方相对,故知中国谓京师,四方谓诸夏。若以中国对四夷,则诸夏亦为中国

如果上述认知正确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的“疆域观”也就呼之而出了。在“华夷”两分的“天下观”下,虽然“华”占据了主导,但两者结合才构成了“天下”,也即唐晓峰所说的“反而希望'四海会同''夷狄远服,声教益广',也就是要与夷狄共天下”,由此显而易见得出的结论就是另外一句在谈及“中国”古代“疆域”时经常被提到的名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不过,由于对“夷”的轻视,因此“华”才是作为“天下主”的正统王朝的天子或者皇帝所应直接领有的,而“华”在地理空间上对应的就是“九州”,也即唐晓峰所述“在传统中国人的世界观中,王朝并非占据整个'天下',说皇帝坐'天下',这个'天下'只是形容他天下独尊的地位,并不是严格的地理语言。他们知道,在天的下面,除了中国王朝,还有不知边际的蛮夷世界。只是对于这个蛮夷世界,中国士大夫不屑于理睬”。

当然,“蛮夷”世界也是存在层次的,其中一些是与“华”在地理空间或者文化、经济上有着直接接触或者往来的,而另外一些则几乎毫无往来,对于“华”来说只是道听途说,甚至一无所知。由此形成的“天下”,也就有了包含甚至是想象中的全部“世界”的“大天下”,以及只是包括了有着直接往来或者有所了解的“蛮夷”的“小天下”,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后者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更为关注的。

在这种“天下观”之下,王朝所控制的地域空间必然要尽可能全面地包含“华”所在的“中国”和“九州”,而这也是王朝正统性的来源之一,也是王朝统治“天下”的“法理”基础之一。

当然,这并不是说王朝控制的土地也以此为限,毕竟在这种“天下观”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朝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周围的“夷”地加以直接或间接的管理,但这些并不是必须的。

(摘编自成一农《古代“天下观”与“疆域观”的区别和联系》)

材料二:

东亚大陆开阔的地理空间为中国古人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促使其思维呈现无限制的延伸,认为地无边界。

在“大一统”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相应形成“王者无外”的政治观念,而其所标榜的国际秩序,相应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没有边界的“天下秩序”。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一直未将统治视野局限于“中国”,也就是目前我们所理解的中国本土,而是以中国本土为核心,观照普天之下。

比如《礼记•中庸》认为“至圣”,也就是圣明君主能够将恩泽普及包括中原与边疆的所有地区:“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貂。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相应,历代中原王朝所定政权的名号,也非“国号”,而是“有天下之号”。目前所见,“天下”一词最早见于《周书》:“用于天下,越王显。”在“天下”观念下,并无真正的国际秩序,异域政权通过各种形式,被巧妙地安排于中国主宰的“天下秩序”的不同序列,如果无法安排进来,那么就将其作为“荒”,选择性地遗忘或放弃。

(摘编自赵现海《中国古代的“天下秩序”与“差序疆域”》)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下观”和“疆域观”都属认知问题,二者的不同在于分属对世界构成和空间范围的认知,这种联系和差异在古代尤为突出。 B . 居于“禹迹”之内的人们宣称,经过大禹治理的地方是文明之区,夷狄均在之夕卜,这其中包含了华夷两分的意义。 C . 《毛诗正义》中的相关记载说明“中国”“京师”“四方”“诸夏”等大略相当于“华”“华夏”的空间范围。 D . 材料一中的“疆域观”与现代的“国家”和“主权”等概念没有关系,“中国”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的概念。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的“天下观”大致在周之后便有了世界是由“华”“夷”两部分构成,并且“华”在其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的观念。 B . 依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观”,王朝可通过各种方式对一无所知的“蛮夷”世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管理。 C . 由于古代中国选择性地遗忘或者放弃一些被称作“荒”的异域政权,其所主宰的“天下秩序”并不算真正的国际秩序。 D . 材料一“王朝控制的土地不以此为限”的“天下观”和材料二“以中国为中心”“没有边界”的“天下秩序”相通。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文献不符合“王者无外”政治观念的一项是(   )
    A . “华夏蛮貂,罔不率俾,恭天成命。”(《尚书》) B .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 C .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秦琅现石刻) D . “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史记》)
  4. (4) 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中国”古代“疆域观”的具体内容。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树碑

李小庆

福爷安静地坐在村东头的树墩上,脸上的皱纹和树墩那皴裂的树皮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 夕阳的余晖里成了一尊雕像。

树墩的后头便是一所学校。一所只有9个孩子的学校。

福爷是这所学校的看门人,其实也没啥可看的,除了一些缺胳膊断腿的桌椅板凳,便是小 李老师。

再说那扇所谓的大门,就是福爷从山上砍来些碗口粗细的树枝,用麻绳捆上,再找些废旧 的细铁丝牢牢地拧住,随意地靠在一人高的墙上,等孩子们放学走了,福爷就把这扇门立在门 口,隔断了学校与外界的通道。暮色在空寂的操场上不动声色地弥漫着,只有福爷坐在树墩上 的身影逐渐地模糊在夕阳里。

这所学校具体存在多少年,小李老师不知道,福爷也不知道,他说他就在这所学校念了几 年书。在这儿读过书的还有福爷的儿子、孙子,当然也包括小李老师。

没事的时候,小李老师就喜欢坐在福爷的旁边,听福爷讲发生在学校里的那些陈年旧事, 包括小李老师在二年级的时候,因为不敢和老师报告去厕所而尿裤子的事。小李老师便哧哧 地笑,他说他才不信福爷呢,二年级还尿裤子?鬼才信!来来来,还是下一盘棋堵堵您的信口 开河!

乒乒乓乓的棋子碰撞声并没有堵住福爷的嘴,福爷说你小时候蔦淘蔦淘的,你娘走得早, 你爹一个人拉扯你们四个,顾上这个顾不上那个,村里哪家的饭你没吃过?你学习好,愣是让 学校减免了你的学杂费!啧啧,加一起可好几块钱呢!为这,满儿他娘还找到学校也要减免学 费呢!哧!也不看看满儿那成绩!回回大鸭蛋!不嫌臊得慌!不过那时可真热闹啊!嘿,那 个叫啊、闹啊,大半个村子都能听到……

满儿在外面挣了钱,把他娘接走了,再也没回来……小李老师飞出了一个象,重重地凿在 福爷的车上。

谁像你这个傻小子!念了大学,转个圈又回这个山沟来!看你那点儿出息……

为啥回来别人不晓得,福爷您不晓得?小李老师摩擎着棋子低声说。

我不晓得!福爷闷闷地回了一句,把脸扭向有些模糊的远山,流动的夕阳把福爷斑驳的身 影扑倒在破旧的棋盘上。

小李老师知道,福爷又想起了五儿。

小李老师也想五儿。

五儿是山那边的孤儿,每座山的那边都有几个娃来这所学校上课,那时小李老师还是人们 嘴里的李三儿。

五儿和李三儿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走出大山。

大学毕业后,五儿回到了村里,当上了村小学的老师,李三儿不解地看着五儿如花的笑屠 说,好不容易走出来,见了世面,还要回到山沟沟?

我要守着咱们的村子!也要守着这所学校!五儿指着书声琅琅的教室说,好看的眼睛被 风吹得眯成了两条缝,但是却好像有两束阳光落在她的眼睛里。

李三儿不敢看五儿的眼睛,转过身子,让自己逃离那两束阳光的捕捉,任五儿的身影在村 头站成了一棵树。

他回头看了看越来越模糊的五儿,向她挥了挥手。停在路边的小客车像一头巨鲸,一口将 他吞进去,然后喷出一股黑烟,摇头摆尾地游进夕阳的光晕里。

两年后,李三儿回到了村里,他没有看到五儿,也没有看到学生,只看到颓败的教室和在学 校门口发呆的福爷。

五儿呢?孩子们呢?

五儿走了……福爷低着头,垂下了眼睑说,孩子们也都走了

当李三儿看到五儿的时候,那只是一张黑白照片,镶嵌在一块冰冷的石碑上,石碑立在学 校后面一个孤零零的山坳里。

那雨下得真大啊,水库的堤坝都快垮了,长这么大岁数都没看过发这么大的水!为了救落 在水里的小四儿,她忘了自己不会游泳……福爷说,那个山坳里可以遮挡风雨,不会再让五儿 一个人去面对那么大的风雨了,我替她守着……

小四儿是李三儿的弟弟。

李三儿在五儿的碑前站成了一棵树。

他想起了他离开这个村子时,五儿是不是也这样泪流满面,那时候,五儿的心是不是有被 碾轧的感觉?

李三儿成了小李老师,把空无一人的教室变成了 9个孩子的乐园,那是他翻山越岭才找回 来的学生。

福爷安静地坐在树墩上,眯着眼打盹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树墩的四周冒出了一根4艮的枝 条,嫩绿嫩绿的,随着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欢快地摇摆着。

站在讲台上,小李老师似乎能看到山坳里的五儿也在微笑着看他。

夕阳的剪影里,有一个人。

还有一块碑。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一开始点明学校简陋的桌椅板凳和树枝做成的大门,残破之象并没有看守的必要, 暗示了福爷的存在有其独特的价值。 B . 五儿说要守着村子时眼睛里的光,既是对教育的希望和情怀,也是对教育的坚守和执 着同时包含对李三儿的埋怨和指责。 C . 五儿救落水的小四儿并不只是因为他是李三儿的弟弟,更出于她作为一名老师对孩子 的生命安全拥有着的那份守护的责任。 D . 李三儿看到五儿葬在孤零零的山坳里,而福爷却说那个山坳可以遮风挡雨,二人感觉不 同是因为对五儿的情感出发点不同。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走岀大山”中“一起”的重复排比,暗示二人既是青梅竹 马的伙伴,也是志向相同的恋人。 B . 把小客车比作巨鲸吞掉李三儿的表述,在修辞中暗含感情色彩,既隐喻世俗社会观念的 强大,也流露出对李三儿做法的否定。 C . 福爷说小李傻、没出息是明贬实褒,闷闷地回话“我不晓得”是正话反说,表现福爷对小 李回来的赞许和对五儿逝去的痛惜。 D . 文章结尾树墩四周冒出枝条随着读书声摇摆,采用浪漫主义手法,象征着山区的学校教 育得以延续并散发着活力的美好结局。
  3. (3) 小说题目“树碑”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性敏悟好学,工词赋。弱冠,领荐书试礼部,有名于时。 先是,实每令人请事于朝,托近侍奏决,不经中书,因与丞相耶律楚材有违言。子贞至,劝实致礼丞相,通殷勤,凡奏请,必先咨禀。丞相喜,自是交欢无间,实因此益委信子贞。太宗四年,实戍黄陵,金人悉力来攻。与战不利,敌劳颇张,曹、濮以南皆震。有自敌中逃归者,言金兵且大至,人情汹惧。子贞请于实,斩扬言者首以令诸城,境内乃安。汴梁既下,饥民北徙,饿殍盈道,子贞多方赈救,全活者万余人。金士之流寓者,悉引见周给,且荐用之。拔名儒张特立、刘肃、李昶等于羁旅,与之同列。四方之士闻风而至,故东平一时人材多于他镇。岁己未,世祖南伐,召子贞至濮州,问以方略。对曰:“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洽。所以拒命者,特畏死尔,若投降者不杀,胁从者勿治,则宋之郡邑,可传檄而定也。”世祖善其言。中统元年,授益都路宣抚使。未几,入觐,拜右三部尚书。时新立省部,典章制度,多子贞裁定。李璮叛,据济南,诏子贞参议军前行中书省事。子贞单骑至济南,观璮形势,因说丞相史天泽曰:“璮拥众东来,坐守孤城。宜增筑外城,防其奔突,彼粮尽援绝,不攻自破矣。”议与天泽合,遂擒璮。又请建国学教胄子,敕州郡提学课试诸生,三年一贡举。有旨命中书次第施行之。帝颇悔用子贞晚。三年十一月,恳辞,乃得请。特敕中书,凡有大事,即其家访问。子贞私居,每闻朝廷事不便,必封疏上奏,爱君忧国,不以进退异其心。卒年八十一。

选自《元史•宋子贞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末/潞州乱/宋将彭义斌守大名辟/为安抚司计议官/义斌殁/子贞率众归东平行台严实/实素闻其名/用为详议官/兼提举学校 B . 金末/潞州乱/宋将彭义斌守大名/辟为安抚司计议官/义斌殁/子贞率众归东平行台严实/实素闻其名/用为详议官/兼提举学校 C . 金末/潞州乱/宋将彭义斌守大名辟/为安抚司计议官/义斌殁/子贞率众归东平行台严实/实素闻其名/用为详议官兼/提举学校 D . 金末/潞州乱/宋将彭义斌守大名/辟为安抚司计议官/义斌殁/子贞率众归东平行台严实/实素闻其名/用为详议官兼/提举学校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弱冠,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不能用于女子。 B . 礼部,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典章祭祀、学校科举、官员任免等事。 C . 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D . 贡举,古时地方官府荐举人才有乡里选举诸侯贡士之制,明、清则泛指科举制度。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子贞才华卓著,且为官有道。他悟性极高,擅长词赋,并且在做僚属时规劝长官合理处理好与同僚关系,并赢得双方喜欢。 B . 宋子贞杀伐决断,能恩威并行。面对惑乱军心的逃归士兵,果断斩杀来安民心,而投降者却可以从宽处理以彰显仁德。 C . 宋子贞精通典章,也重视教育。在省部初建的时候裁决制定制度,后来又奏请建立学校来教育贵族子弟,规定考试和举荐制度。 D . 宋子贞洞察形势,有军事才能。在征讨李璮叛乱时,他单独出行观察形势,进言的建议和宰相的想法不谋而合,最终擒获李璮。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饥民北徙,饿殍盈道,子贞多方赈救,全活者万余人。

    ②每闻朝廷事不便,必封疏上奏,爱君忧国,不以进退异其心。

4.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张谷田舍

储光羲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自说年来稔,前衬酒可赊。

【注】①县宫:陪作者巡视的县令。②碓(duì);用来舂米谷的器具。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点出作者要拜访的人家乃居于深谷之中,引出了下文对山村田园风光的描绘。 B . 颔联“入”字用得极妙,赋予了“径”灵动的生命力。仿佛这条小径受到这茂林修竹的吸引,想要进到它的最深处。 C . 颈联描写在春水流淌的山涧之中,石碓不停转动,一架架木梯子斜靠在桑树旁边,农民们忙碌的劳动生活让作者写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D . 尾联诗人由衷感叹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而听说前边的村子,买酒还可以赊账,可见此处民风古朴。
  2. (2) 本诗生动再现了作者理想之中的田园生活,可以看作储光羲版本的《桃花源记》,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的理想生活具备什么条件?
5.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苏轼在《赤壁赋》中描述自己吟诵《诗经·陈风·月出》中诗句的句子是“
  2. (2) 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 (3)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的手法写出愁思的多、深、广的句子是“”。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6.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粗词的词类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

例句:顺流而东也

A . 西望夏口,望武昌 B . 方其破荆州,江陵 C . 中规 D . 当道者
7. 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一尊还酹江月②蟹六跪而二螯③其级七千有余④生石罅,皆平顶⑤多平方,少圜⑥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⑦酾酒临江,横槊赋诗⑧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A . ①③⑤⑥ B . ①②④⑤ C . ②③⑤⑦ D . ②④⑤⑦
8.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 . 徘徊于斗牛之间 D . 寄蜉蝣于天地
9.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的典型_______________。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_______________)。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委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______________。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_______________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__________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膜拜                     安之若素                     络绎不绝                     卓尔不群 B . 崇拜                     我行我素                     川流不息                     卓尔不群 C . 膜拜                     我行我素                     络绎不绝                     出类拔萃 D . 崇拜                     安之若素                     川流不息                     出类拔萃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 B . 如同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 C . 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D . 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脱落羽毛的大鸟,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3. (3) 文中画框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它即使美丽却不吝惜生命,虽然告别也要最后一次留给人惊心动魄的体味。 B . 它虽然美丽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C . 虽然它美丽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D . 它虽然美丽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惊心动魄的最后一次体味。
10.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叶挺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刚刚完成数字化展升级,展厅融合动态影像、三维数据采集和展示、雷达感应、互动触控、光影油墨等多种技术,打造由“无实物、场景化、重交互”的参观模式,引领人们(______________)地回顾叶挺波澜壮阔、铁骨铮铮的一生。

叶挺原名叶为询,广东惠州农家(______________),启蒙老师陈敬如为其内名“叶挺”,意为“人要上行、叶要上挺”,有挺身而出、拯救中华之(______________)。

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长信,抒发“振污世,起衰弱”之志。1924年,叶挺前往苏联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回国后,叶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后改任独立团团长,参加北伐战争。他带领独立团进攸县、打醴陵、克平江、夺汀泗、取咸宁、占贺胜、陷武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铁军”威名由此远播,“北伐名将”享誉中外。

革命危急关头,1927年8月,南昌起义号角吹响,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成为首位工农红军总司令。起义失败后,他漂泊海外。

叶挺将军纪念园内,策马奋战、铁骨铮铮的将军雕像静静矗立,守望着祖国大好河山;铿锵有力的入党宣誓、(______________)的家书朗诵、满腔热血的青春歌咏常常萦回于此。

  1.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如临其境              出身                            期冀                            饱含深情 B . 身临其境              出生                            含义                            饱含深情 C . 如临其境              出生                            期冀                            声情并茂 D . 身临其境             出身                            含义                            声情并茂
  2. (2) 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根据党的指示,叶挺亲自领导和组建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再展“铁军”雄风。 B .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党中央作出指示,叶挺亲自组建和领导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再展“铁军”雄风。 C .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根据党的指示,叶挺亲自组建和领导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再展“铁军”雄风。 D .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根据党的指示,由叶挺亲自组建和领导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再展“铁军”雄风。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