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预测卷(四)

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预测卷(四)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中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名著导读
同学们在探究《镜花缘》中的唐敖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时,有的认为他们都很机智,有的认为他们都很勇敢。你支持哪种观点?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简要阐述。
2. 语言表达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举国共抗疫情,在这期间学校不能正常复课,同们都在家进行线上学习。最近,初三学生小丽述上了一款叫“抖音”的社交软件,经常躲进自己的房间玩手机,一刷就是两三个小时,浪费了大量时间,甚至为此连续熬夜补做作业。眼看着就要开学复课,小丽的父母发现这个情况,很为她的身体和学习担心,明确阻止她再刷“抖音”。

小丽向你倾诉她的烦恼,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开导她并提出合理建议(150字左右)

3. 默写
古诗文名句填空。

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注重情感表达。李白以“,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刘禹锡通过“今日听君歌一曲,”表达刚健昂扬之气;韩愈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诗句道尽英雄失落的悲慨。人生虽有如苏轼词中所说“人有悲欢离合,”的不如意,但只要有情怀,就能“千里共婵娟”。

4. 语言表达
请仿照例句,解说图中所示的会意字。

解说

图片_x0020_100001

由木、日二字合成,木是树木,日是太阳,太阳落到了树的根部,表示天已经昏黑了。故“杳”本义为“幽暗”。

图片_x0020_100002

5. 写作题
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

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    ▲    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6.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自然的声音,就连抱负最远大的音乐演奏也无法比拟。我们的耳朵早已完美地演化出 (líng)听这些声音的能力,像是瞬间吹而过的微风暗示着天气即将发生变化,春天的第一声鸟啭预告着大地即将再度转绿、蓬勃繁衍,迫近的暴风雨承诺会驱走干旱,变换的潮汐提醒我们天体的运行。

“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五年前的欧洲之旅,习.平主席以“茶”“酒”为喻,倡导连接不同文明。茶香永,寓意东方的含蓄内效;酒香四(yì),暗含西方的热烈奔放。五年后他再次踏足欧洲大陆,中欧关系历久弥坚,一如茶与酒各美其关、相得益彰 , 不断(huàn)发出新的生机。

  1.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íng)听     ②四(yì)      ③(huàn)发

  2. (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拂(A.fó     B.fú  )          ②隽(A.juàn    B.jùn  )

  3. (3) 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比拟”在句中是“比较”的意思。 B . 相得益彰: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C . 蓬勃:繁荣,旺盛。 D . “隽永”在句中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意思。
7.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 中国共.产.党提出2020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的成果。因此面对改革上的重重困难,我国人民一定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怀和气魄。 B .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困难与挫折常常伴随着我们,我们要用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来激励自己。 C .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又有失败。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心旷神怡,宠辱偕忘”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 D . 中考在即,有些同学因成绩不理想而颓废,你可以用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鼓励他们。
8. 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感抱负,阐述某种观点。如《醉翁亭记》。 B .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崇祯五年”“庆历四年”等。 C . “钟”是古代的一种酒器,“万钟”形容俸禄非常优厚。 D . 《十五从军征》与《木兰诗》均为乐府诗,这些诗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形式朴素自然,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
9. 单选题
根据你对《朝花夕拾》的阅读体验,选出不是评论《朝花夕拾》的一项是(  )
A . 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作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着形成了作品的特殊韵味。 B . 虽然是散文,但它追忆“往事”,却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其昂扬斗志,同样是鲁迅用来抨击社会黑暗势力的工具利器。 C . 它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 D . 它为我打开了一条通向中国人内心的道路,打开了一条理解新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道路;因为读了它,就使人体会到生活的悲剧是何等的相似,它与整个世界是不可分割的,紧密相连而处处相通。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宋嫂丸子

华明玥

在这样寒风瑟瑟的天气里,还有哪样物事,比一大砂锅热气腾腾的丸子更暖人心?鱼圆、虾丸、牛肉丸、鸡肉丸、荠菜猪肉丸,还有藕圆或萝卜圆,纯白、虾红、灰粉、暗绿,在放满了豆芽笋片蘑菇的汤水里煮开,载浮载沉,一掀锅盖,香气让人猛打了三个喷嚏。所有的寒冷瑟缩,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宋嫂做丸子的那份辛苦,非寻常人所能消受,她坚持鱼圆要用白鱼做,而不是青鱼做,谁都知道十斤重的青鱼好寻,五斤重的白鱼难觅,而做鱼圆,偏是鱼越大越好。因此,深夜两点,宋嫂就要出发,骑上电动三轮车到远郊的码头进鱼。穿两层棉袄,下面是一双齐膝的高筒胶靴,手拿一个手电。有时,鱼贩们会为谁家的白鱼更新鲜争吵起来,宋嫂得意地说:“你道我如何分辨?看眼珠,看鱼鳃?这哪能分得出来?”宋嫂的办法是把手电关掉,让周围的人也把手电关掉,手电一关,白鱼的鳞片就在昏朦的夜色中闪闪发光,鱼鳞没有办法说谎,越新鲜的鱼,鱼身的颜色越是发珍珠白,稍微暗淡一点,出水时间就要往前推了;还有一点说起来更玄,宋嫂开始远远地闻味:“最新鲜的鱼,腥是腥,那腥味很干净,有点发甜。”

鱼买回来,第一缕曙色还远未降临,宋嫂开始剔鱼骨,打鱼茸。白鱼就是这点好,没有暗色的鱼肉,茸泥剁细后雪白粉嫩。把鱼茸放在大盆内,加上生姜末、葱汁、料酒、蛋清、老菱粉,加水调和成黏稠状,再加精盐,开始“收膏”。此时,宋嫂把所有的精气神儿都灌注在两条胳膊上,鱼圆是否久煮不散,以及是否“浮水正圆,筷夹如兜,晾入碟内如扁纽”,全看这一刻的“上劲”是否能上圆。

从早到晚,宋嫂都没有真正歇下来过。宋哥说,有些麻烦是她自找的,比如到了下午三四点钟,附近的小学放学之时,宋嫂非要单做一锅灌黄鱼圆,专供那些老人家接了小孙子小孙女来解馋。在宋嫂的老家泰州,灌黄鱼圆要用到蟹黄,成本很高。宋嫂很聪明,用的是罗氏虾的虾黄,反正要做虾丸,原来鼓圆虾头中的那块胭脂红的虾黄浪费不用,可惜了。宋嫂特将家中的两张小方桌抬出,让背着书包的老人家与孙子对坐,小瓷碗,热鱼汤,汤里浮漾着8枚鱼圆,好像白玉丸里含了一块艳色夕阳。

这也是城里孩子,在功课的压迫下唯一可以品尝天伦之乐的时候吧。在路上,在离开了学校还没到家的中途。宋哥说:“我看你不是可惜那点虾黄,你是贪看人家一老一少,坐在那里絮叨——你是想儿子,也想家中二老了。”

宋嫂不语,俄顷,眼圈红了。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封存时间》一书

  1. (1) 文中每天下午“宋嫂非要单做一锅灌黄鱼圆”,其原因最没有可能的一项是(  )
    A . 不浪费罗氏虾的虾黄 B . 多管齐下,增加营业收入 C . 给附近的居民提供美食 D . 寄托对家人的思念
  2. (2) 本文文字精纯,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加点字的含义,作简要赏析。

    ①宋嫂得意地说:“你道我如何分辨?看眼珠?看鱼鳃?这哪能分得出来。”

    ②宋嫂特将家中的两张小方桌抬出,让背着书包的老人家与孙子对坐,小瓷碗,热鱼汤,汤里浮漾着8枚鱼圆,好像白玉丸里含了一块艳色夕阳

  3. (3) 文章写的是“宋嫂丸子”,宋哥这个人物似乎有些多余,是否可以去掉?
  4. (4) 如果让你根据文章的内容给“宋嫂丸子拍一个广告,你会选取文中哪一段或哪一个场景作为拍摄内容?请你完成广告镜头脚本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