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2018-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广西百色市2018-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中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字形都正确的是(    )
A . (huì)        筵席(yàn)        纷至来(tà) B . (yè)         能(chěng)      摩肩接(zhǒng) C . (lǚ)         脑(pàn)        如坐针(zān) D . 望(liáo)       裂(jūn)         然而止(jiá)
2. 单选题
下列句子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阳师傅工作非常严谨,他吹毛求疵 , 机械上出现的任何小问题都不会轻易放过。 B . 做人要正派,古人都懂得要目不窥园 , 你却喜欢到处探听他人的隐私,这是不道德的。 C . 有一种美德叫做“饮水思源”,有一种悲哀叫做“数典忘祖”;以目前功利弥漫的社会来看,情愿李代桃僵者,已不多见。 D . 今年以来,各地实施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很多黑社会头目无恶不作,为害一方,令人叹为观止
3. 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初中阶段打下的坚实的知识基础,一定会为日后小涓的高中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B . 在光明中学春季羽毛球大赛中,张勇和李丽夺得男女组冠军。 C . 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于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D . 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图书馆运行机制的变革。
4. 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山水与人合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

①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

②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

③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

④或许是自己的突然醒悟,

⑤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疬的土地时,心情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

⑥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

A . ⑤①⑥④②③ B . ⑤④①③②⑥ C . ③②④⑥①⑤ D . ③⑤②④⑥①
5.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鲁云

    ①云南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美,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都市的繁华,洗个澡、看个电影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迫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 , 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   本文有删改)

  1. (1) 第①~⑥段构成的论证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分总关系 B . 总分关系 C . 并列关系 D . 递进关系
  2. (2)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来。 B . 第④段划线句中加点的“只有”“才”,是因果复句的关联词。 C . 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 D . 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事例典型,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
  3. (3) 下面不能证明第④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 . 闻一多潜心研究,目不窥园,写出《唐诗杂论》。 B . 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 C . 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历时27年,终于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D . “定能生智,静能生慧”。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
6.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本报广州9月16日讯,今天17时左右,第22号台风“山竹”在广东省台山市登陆,登陆时为强台风。9月15日,广东省教育厅召开防御台风紧急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各学校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在属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指挥下,坚决落实防御强台风工作的监管和主体责任,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广东省教育厅强力部署,要求从9月15日至17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全部停课停学,少年官、校外培训机构也全部停止一切培训和教育活动 , 寄宿制学校学生原地做好防台风工作。

    材料二:

    本报南宁9月16日讯,台风“山竹”预计今晚到17日凌晨登陆后以台风或强台风进入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9月15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学校,以最坏的可能、最精心的安排、最充分的准备,牢牢守住师生生命安全的底线

    为了做好防御工作,广西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加强与气象、水利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紧盯台风“山竹”移动路径,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师生和家长加强防范,提升安全意识。

    广西强调,各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停止师生户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适时停课。据了解,目前广西已有8个地市教育部门发布通知,要求从17日起,所有学校、幼儿园停课,直至解除防御台风应急响应为止。

    材料三:

    本报海口9月16日讯,受台风“山竹”影响,海南省教育厅9月14日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切实抓好全省教育系统的防风防汛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立即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对危旧校舍、围墙、教室宿舍门窗以及水电路等设施进行逐一排查,及时消除隐患。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后勤保障工作,准备充足的食物、水以及发电机、药品等急需物品,确保台风期间留校师生的生活正常。海南多地教育部门已出台停课措施:9月17日,海口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半天;澄迈县、文昌市各学校和幼儿园停课一天。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广东省教育厅在防御台风的工作中,要求各地按“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行事,是为了落实该工作中的监管和主体责任,做好台风防范工作。 B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在台风预防工作中强调“以最坏的可能、最精心的安排、最充分的准备”,显示了该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坚守师生生命安全底线的态度和决心。 C . 海南省教育厅为“台风期间留校师生”准备“食物和水以及发电机、药品等急需物品”,既是一种应对台风威胁的措施,也是一种对广大师生生活关怀的态度。 D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是一种减少台风所带来的损害的最有效措施。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广西壮族自治区只有8个地市教育部门发出停课通知,说明台风“山竹”对广西的影响远小于广东和海南。 B . 材料三采用举例子的方法,一系列的例子说明海南多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台风“山竹”对当地教育教学的影响。 C . 材料一画线句是并列复句,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必须借助关联词语组合。 D . 材料二划线句子“各地教育部门和各学校,以最坏的可能、最精心的安排、最充分的准备,牢牢守住师生生命安全的底线”的主语是“教育部门”。
  3. (3) 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报道了广东、广西和海南在面对强台风“山竹”时的应对措施,三地共同的出发点是什么?各自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A.三地共同的出发点:

    B.各自措施:

7.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谁的电话

何燕

    老葛终于赶在快递公司下班前把月饼寄出。

    团圆之夜,主任看老葛一人在家,便请他到自己家喝酒。主任还说,他要好好向老葛学习怎样教育孩子。

    老葛老来得女,为了女儿小若能考出好成绩,可谓劳心劳肺,烟不抽酒不喝,挣断脊梁筋为小若买书,送学习班。用别人的话说,这些年,老葛为了孩子活得极其不男人。

    “老葛兄,在做父亲方面,我要向你学习。来,我敬你。”主任举起酒杯,老葛惶恐地站起来。

    “老葛兄,你教子有方呀,你家小若九年时间就完成了十二年的学习,现在进的还是名牌大学!”主任竖起大拇指,“连跳三级。”

    “哪有?小学跳了两级,初中才跳了一级。”老葛打着酒嗝习惯性地回答。从孩子一驻扎在婆娘的肚子里,老葛就开始忙胎教,接下来忙这教忙那教,一忙就是十六年。

    “爸爸,爸爸,你是我的大树!”主任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主任看了一眼,把电话掐了。“老葛兄呀,不怕你见笑,做为家长,我是失败的。我儿今年连三本都考不上,现在还拒绝复习,跑去读什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主任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主任看了电话一眼,又想掐掉。

    老葛问:“谁的电话?毛毛吗?接吧!”

    主任一接通就说:“毛毛,你如果不回来复习,别想我搭理你。”

    “老爸,别气坏身子,中秋节快乐!”电话那头传来毛毛的声音,“收到我给你寄的月饼了吗?你尝尝跟家里的有啥区别。”

    老葛摇了摇微晕的头,看见月光从天空洒下来,像银色的缎子,扯都扯不断。老葛责怪自己,早一天给小若寄月饼就好了。

    这时,老葛的手机也响了起来。老葛一看电话,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笑成了一团:“我家小若的!喂,小若呀……”老葛愣了一下,看了看主任,乐呵呵地说,“知道了,今天中秋节,我很快乐,你也要快乐!”说完,老葛埋怨,“这孩子,千里迢迢打电话就为了祝我中秋节快乐!”

    “小若懂事,不像毛毛,都这年龄了,还把我的手机铃声设成《爸爸去哪儿》……”

    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是短信!老葛看了一眼就删了,边删边说:“是婆娘的。不管她,来,咱俩继续喝,不醉不休!”

    两个男人继续喝。

    中间,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老葛看了一眼,没接。

    “谁的电话?小若吗?接吧!”主任说。老葛摇晃着接电话:“喂,喂,你说什么……我不是,你打错了!”说完,捣鼓了几下手机,又灌起酒来。

    酒局残余,老葛喝得醉醺醺的,手机再次响了起来,主任嘟哝:“谁的电话呢?”拿起老葛的手机一看,来电显示:“讨债的,别接!”

    老葛人虽醉,可脑里还记得小若刚才的电话和信息。小若第一次来电话,只说了一句:“喂,这个月打一千!”就挂了。

    过后又发来一信息:“还是打一千一吧,我看中了一条裙子!”

    看老葛不回信息,小若第三次来电话:“看到信息了吗?打一千一!”老葛气急地说:“打错了!”话还没说完,那头已是忙音。老葛一气之下,把小若的电话备注名改成:“讨债的,别接!”

    老葛醉倒下去时,脑里回现出小若给自己长脸的高分试卷外,耳边也回荡着小若这些年简洁的话语:小学时“我得了第一”,初中时“我又得了第一,汇三百”,高中时“我还是第一,汇六百”,到现在的“打一千”。没有问候,也没容老葛说话。像刚才,老葛多想跟小若说说你妈病了,我在医院忙了两天……当然,也有老葛不想说的,那就是他把家里唯一的月饼快递了。

    老葛也想跟主任说,在做父亲方面,他要向主任学习。

    可醉了的老葛什么都没说出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1期)

  1.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老葛活得极其不男人”,因为女儿学习开销大,而老葛为了孩子,不得不辛苦工作,不抽烟不喝酒,活得不像男人一样洒脱。 B . 老葛在小说中一共接了两次电话:一次是女儿打来的问候电话,老葛心花怒放;一次是别人错打的电话,老葛极不耐烦。 C . 从主任两次对待儿子来电的举动看,主任对儿子有些不满,他对儿子的前途深感忧患。 D . 文章构思巧妙,明暗线双线并行,使得小说场景集中,叙事紧凑,主旨深刻丰富。
  2. (2) 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分析“老葛”这个人物形象。
  3. (3) 文中倒数第三段“我在医院忙了两天……当然”,省略号处省略了一些内容,根据小说的情节发展,请在横线上补写相关的内容。(60字左右)
8. 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    )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    )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    )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    )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楚,茂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    )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    )脸上便打。

  1. (1) 这段文字出自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A《》,文中括号里所指的是同一个人,他叫B
  2. (2) 武松是下层社会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除了上文提到的片段,请再说出两个跟武松有关的情节。

    A     B

9.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浙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掇:(duō)拾取,采取。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发而幽香                  草鲜美,落英缤纷 B . 又幸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如土石何 C . 遂书以其亭也                又患无硕师、人与游 D . 环滁皆山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
  2. (2) 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B . (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C . (甲)文有一些短语已经变成了成语,在后世流传,例如“水落石出”“浩浩汤汤” “峰回路转” D . (甲)(乙)两文的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第二段用“佳木秀而繁阴”和“风霜高洁”写出山中春秋季节的景色,语言高度凝练。 B . (乙)文多用散句描写景物,甲文则骈散结合,句式变化,错落有致。 C . (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D . (乙)文“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斯”意思相同,都是“这”。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10. 诗歌鉴赏
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 (1) 以下对散曲的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
    A . 散曲的“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B . 这首曲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地山峦包围之中,以“怒”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 . “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华山,内有黄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D .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 (2) 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