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江西省高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纶(lún)      留(dài)     轩(miǎo)    深痛疾(è) B . 首(qiào)     气(fēn)     教(huǐ)     夕日欲(tuí) C . 冽(lǐn)      热(zhì)     斟(zhuó) 无声息(qiāo) D . 责(jié)      刻(juān)    蒙(mèi) 息敛声(bǐng)
2.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就这点成就,却显得目空一切 , 未免像井底之蛙,徒惹人笑。 B . 在“我为学校添光彩”演讲比赛中,我班彭江明演讲内容观点鲜明,语言通俗明白、生动流畅,声音洪亮,震耳欲聋 , 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C . 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 , 获得冠军。 D . 世上有一种情最伟大,就算斗转星移、海枯石烂也不动摇,这便是亲情。
3. 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融洽,完全封闭是不可能带来文明进步的。 B . 《朗读者》力求让忙碌的现代人在“悦读”经典中,感受美好与诗意。 C . 我东路军之前锋,业已已经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正向敌纵深推进。 D . 最令人迷惑的,是高挂天空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日落时的小两倍半以上。
4. 单选题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一项是(   )

①此时此刻,长安街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万名官兵正等待三军统帅习主席的检阅。

②生死关头,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砥柱中流,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

③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东方古国,屡遭蹂躏,泱泱中华,无战不败。一九三一,日寇再犯,城乡焦土,遍地狼烟,同胞蒙难,民族危亡。

④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一座拥有三千零六十年历史的城市。迎来特别的一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⑤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人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经此一战,中华民族,尽雪前耻,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⑥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④①②⑥⑤③ C . ④①③②⑥⑤ D . ③⑥④⑤①②
5. 单选题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
A . 原句: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改句: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但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B . 原句: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改句:这张脸蒙昧阴沉,这张脸郁郁寡欢,这张脸丑陋可憎。 C . 原句:一下子就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改句:一下子就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难道谁还不敢这样自信? D . 原句:在寂寞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改句:在寂寞中,窗户上的玻璃玻璃被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6. 单选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拟岘台

陆游

层台缥缈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注释)①拟岘合:在今抚州市抚河畔,江南名胜。有诗云:“占断江西景,临川拟岘台。”拟岘台始建于北宋嘉祐二年。②堙(yān):古时城门外的土山。③尘暗喻世俗官场的污浊。④蕴藉人:含蓄有修养的人。⑤机心:巧诈阴谋之心。

  1.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描写景观地形, 交代登临时令。 B . 颔联描写登台近观,诗人忘记官场污浊。 C . 颈联描写山水美景,书写物我合一。 D . 尾联描写心醉美景,诗人忘怀得失。
  2.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用一“压”字,不但显示城堙的巍峨,而且化静为动,从互相孤立变为浑然一体,使整句产生了流动感。 B . 颔联着一“洗”字,写出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变化:无边的春色征服了诗人,使之尘虑一空,心灵进入澄明之境。 C . 颈联用一“抱”字,形象表现了萦回曲折的江水,潺潺流去,毫无汹涌激荡之势,充满和气。 D . 尾联着一“亲”字,表明诗人陶醉在春光之中,与万物化为一体,表现了诗人悠闲的心境。
7.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霞客

二十四日,五鼓行。二十里至绿葭浜,天始明。午过青浦,下午佘山北,因与静闻登陆,取道山中之塔凹而南。先过一坏圃,则八年前中秋歌舞之地,所谓施子野之别墅也。是年,子野绣圃征歌甫就,眉公同余过访,极其妖艳。不三年,余同长卿过,复寻其胜,则人亡琴在,已有易主之感。而今则断榭零垣,三顿停顿而三改其观,沧桑之变如此。塔凹,则寺已无门,惟大钟犹悬树间,而山南徐氏别墅亦已转属。因急趋眉公顽仙庐。眉公远望客至,先避;询知余,复出,挽手入林,饮至深夜。余欲别,眉公欲为余作一书寄鸡足二僧。强为少留,遂不发舟。

(注释)①浙:浙江。②甫:刚刚。③鸡足:鸡足山。

  1.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二十里至/绿葭浜 B . 子野/绣圃征歌甫就 C . 三顿停顿/而三改其观 D . 沧桑/之变如此
  2. (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抵

    ②越

    ③趋

  3. (3)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三顿停顿而三改其观,沧桑之变如此。

    ②余欲别,眉公欲为余作一书寄鸡足二僧。

  4. (4) 眉公为何先“趋避”后“复出”?文中哪一语句能体现这种情意?
8. 默写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 (1) 东皋薄暮望,
  2. (2) 晴川历历汉阳树,
  3. (3) ,归雁入胡天。
  4. (4) 最爱湖东行不足,
  5. (5) ,路远莫致之。
  6. (6) ,寄身于草野。
  7. (7) ,望峰息心。
  8. (8)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9.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海军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训练中英勇牺牲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王玉山、吴登峰、梅常伟)29岁的海军航母舰载战斗机一级。飞行员张超,4月27日在驾驶歼-15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突遇飞机故障,不幸殉职。

当天,在连续完成两架次海上30米超低空飞行后,张超驾驶战机执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着陆后,已经接地滑跑的飞机突报“电传故障”,机头急速大幅上仰,瞬间离地。在飞机超过80度仰角情况下,张超被迫跳伞,坠地后受重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

材料二

折翼海天,舰载机飞行员张超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

4.4秒,生死一瞬,他毅然选择“推挡”挽救飞机,放弃了第一时间跳伞。2016年4月27日,海军歼-15舰载飞行员张超因飞机机械故障,在陆基模拟着舰训练中壮烈牺牲。没有留下豪言壮语,只有拼尽全力的执着,他最终倒在离梦想咫尺之遥的地方——只剩下最后7个飞行架次,他就能飞“上”航母辽宁舰。这一天,年仅29岁的他,来不及给年迈的父母、亲爱的妻子、2岁的女儿留下一句话,便匆匆走了。

“他是我选来的,也是我送走的,他是个天生的优秀飞行员。”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部队队长戴明盟动情地说。张超,海军少校,一级飞行员,飞过8个机型。他驾驶歼-8巡逻西沙,驾驶歼-11B在南海战备值班。从陆基转为舰基,他的飞行技能有口皆碑。着舰指挥官王亮说:“他最后一个飞行架次表现依旧出色,面对特情,他的处置冷静而准确。”

国之利器,以命铸之。舰载机上舰飞行,喻为“刀尖上的舞蹈”,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关键。为国担当,他到舰载航空兵部部队报到时与妻子张亚约定:“未来一年别来探亲,等我驾战机从航母上凯旋,再与你相拥!”凭着拼命三郎的劲头,张超和战友克服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在一年之内完成歼教9、歼-15两型战机改装。“他用自身的实践,为海军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快速成长探索出一条路。”参谋长张叶说。

“无论何时,他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微笑。”这是张超留给战友最深刻的记忆。篮球场上,满场飞奔、笑声爽朗的是他;饭桌上,讲笑话逗大家乐的是他;训练中,面对风险笑容依旧是他。最后一次飞行,他还是微笑着登上战机张超走了,战友们才意识到:这微笑的背后,是如山的坚强。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政委赵云峰说:“他用自己的牺牲换来战友们的飞行安全,用年轻的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

暴雨如注,英雄回家。他的老师不愿相信“那个品质淳朴、学习认真的阳光男孩”就这样走了;他的同学不远相信“那个帅气逼人、有情有义的哥们”就这样走了。妻子张亚喃喃道:“超,醒一醒,你给我买的新裙子,我还没穿给你看呢。"女儿的哭声,让进行的人们泪流满面,却没能叫醒“睡着了的爸爸。”看完飞行事故视频,老父亲抹干眼泪:“崽,你尽力了,跟爸回家吧。”

  1. (1) 阅读材料二,概括新闻的内容。
  2. (2) 联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①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他最终倒在离梦想咫尺之遥的地方--只剩下最后7飞行架次,他就能飞“上”航母辽宁舰。这天,年仅29的他,来不及给年迈的父母、亲爱的妻子、2的女儿留下一句话,便匆匆走了。

    ②文章在写张超时,用了很多他人的语言评价张超,这是为什么?

  3. (3) 谈谈你对“国之利器,以命铸之”的理解?
  4. (4) 材料一是一则新闻,材料二是一则通讯,结合新闻相关知识,分析两则材料的不同之处。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披一袭风行走的父亲

作者:段奇清

①“风起于青萍之末”,在乡人们看来,风是缘起于每一个生命的。

②一个生命孕育时,这个生命的一缕风也就孕育了。一个人出生时,这个人的一缕风也就诞生了。家乡人或许不懂得“大王之雄风”“庶人之哗风”,但他们相信每一个人都与身边的庄稼树木摇曳起的一缕风相呼应。“春风桃李繁,夏浦荷莲间”,有人生命的一缕风是杨柳风,有人是一缕缕槐树风,有人则是一缕荷莲风……奶奶说,我父亲的一缕风却是桃李风。

③奶奶对我说,父亲还年幼时,就爱在或红或紫或黄的蒲公英花、雪白的地米菜花,粉黄的马齿苋花等摇曳起的一缕缕风中奔跑。那些花身下窄小的田埂,因雨水的淋漓变得极为滑溜,父亲却披一袭风如屣平地。他是到麦地里去觅桃树苗的——被切在灰塘中的桃核,连同草木灰在麦子播种前被运送到田里。春天一到,几番春风春雨后,桃核便破土长成了小桃苗。

④父亲便把它们挖了回来,栽种到门前的菜园里。只三年工夫,挖来时不过半尺高的桃苗就刷刷长得屋檐般高了,也开始了它们生命中的第一次开花结果。在我七八岁时,耶桃树已长成有几根粗壮枝条的大桃树了。

⑤十岁那年,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菜地里桃树的枝条在动,最初我还以为是风吹动着枝条。可转念一想,不对,其他的树枝纹丝不动,根本就没有风啊!我这才知道是有顽皮嘴馋的孩子爬上树去在偷摘桃子呢!我拿了一根竹竿正要去捅那孩子的屁股,忽然一阵风起,原来正在院子里编竹筐的父亲一把拽住了我,说:“清儿,不要吓着了孩子,你一阵风儿地卷过去,会把孩子吓得从树上掉下来的。”

⑥待到那孩子安全地从桃树上溜下来时,我发现是村西头的小东。(A)这时父亲披着一袭温和的风走了过去,轻抚着小东的头说:“它们还没成熟呢,吃了这些毛桃子小肚肚儿会非常痛的。”等到它们熟了,让清哥哥帮你摘,行吗?”这时,有风吹得桃树枝条柔柔地摇动着,我想:这风一定是父亲的一缕风。

⑦后来,改革开放,由于父亲捎长种桃,在他的精心打理下,村子里便有了第一个桃园。村上有一位盲婆婆,我叫她杨四奶奶,后来她连耳朵也听不太清了。夏日,杨四奶奶会坐在村头枝繁叶茂的桂花树下,享受一阵阵清凉的风。要是父亲去桃林,或从桃林回到村里,离杨四奶奶坐的地方尚有十多步远,杨四奶奶就会说:“是清儿他爹来了。 ”我非常惊奇,问杨四奶奶:“您怎么知道是我父亲?”她说:“我虽说看不到你父亲的模样儿,也听不准他的脚步声,但我认识他的风。他的风不快不慢,带着桃树的阳刚之气,却也不乏温顺,还有着桃子的芬芳与甜蜜。”

⑧杨四奶奶是早些年逃荒从外地来到村子里的,对于孤身一人的她,父亲平素总会接济,每到桃子成熟时,父亲还会用篮子装了那些个儿大,脸蛋红红的,直冒着甜滋滋的气味儿的桃子对我说:“清儿,把这些桃子给杨四奶奶送去。”

⑨父亲的桃园每年都丰收,不几年我们家也就成了村上的富裕人家。这时有乡亲们也要种植桃子,父亲会选择最好的桃苗给他们送过去。从耕地、下肥,到整垄,栽种,甚或防虫治病, 父亲都会手把手地教。

⑩后来,村里要种桃的人越来越多,父亲索性办起了夜校,自编了课本,在一家印刷厂印制了许多本,免费发到他们手中。(B)每到夜浼,一盏盏煤油灯下,有关种桃的技艺,会被父亲娓娓道来,就像一缕缕风穿过千亩桃林,带着桃树枝枝叶叶的甜蜜和晖光,漫过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触入乡亲们的心田,催生出乡亲们的美好日子和幸福生活。

⑪不出两年,父亲便是桃李满村庄了,乡亲们一座座或大或小的桃园,都有桃树葳蕤地摇曳满树繁枝于明媚的阳光与和煦的风中。乡亲们富裕了,也不忘帮助困难的人,他们就像一片片枝叶相扶,花朵相映的桃林,借着一阵阵和谐善良的风,让扶危济困蔚然成风。

  1. (1) 第二段中画线句“奶奶说,我父亲的一缕风却是桃李风”在文中有何作用?
  2. (2) 请从父亲的角度,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3)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处分析即可。
  4. (4)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父亲,却以“我”回忆往事的角度来叙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