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格处,正确的顺序是(    )

时间飞了,         ;皱纹深了,       ;泪水干了,       ;太阳落了,        。

①每一个泪痕生动起来    ②梦的脚印留了下来

③月亮的笑容浮现出来    ④躺在里面的故事丰盈起来

A . ②④①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④③②① D . ③④①②
2. 单选题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细(qiān)      锐不可(dānɡ)      河(dī)       跚(pán) B . (qī)        惟妙惟(xiào)      琐(xiè)      吊(yàn) C . 制(è)         重叠嶂(luán)      石(sǔn)      轩榭(xuān) D . 篱(fān)       然不同(jiǒnɡ)     皱(zhě)      气(fèn)
3. 单选题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件,学校政教处采取了许多安全措施,收到了成效。(“防止”换为“避免”) B . 过了一会,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删掉“突然”或“渐渐”) C . 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去掉“是否”) D .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下降了一倍”改为“下降了一半”)
4. 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
A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B . 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 C . 天上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 D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5. 填空题
画出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请改正。

A、健忘   摧枯拉朽   精疲力竭   世外桃园           改为

B、纳粹   回肠荡气   永垂不朽   转弯末角           改为

C、溃退   不可明状   不蔓不枝   月明风清           改为

D、提防   张惶失措   响彻云霄   无人问津           改为

6. 名著导读
名著积累填空。
  1. (1) “一英雄,武艺强,受陷害,白虎堂,被发配,草料场”绰号是
  2. (2) “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入地府,探龙宫,戏诸神”人物是
  3. (3) “多次航海,荒岛冒险,香蕉园,滑膛枪,种烟草”作品是
7. 默写
古诗文默写
  1. (1) 树树皆秋色,
  2. (2) 《使至塞上》,描写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3. (3) ,志在千里。
  4. (4) 《春望》中描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名句是
  5. (5) 《浣溪沙》表达光阴流转,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
  6.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经过艰苦磨练的作用的句子是
8. 综合题
综合性学习

我们一起读“莫言”

(新闻再现)

    新闻一:

    中新网10月11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表示,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法新社的报道称,莫言将他青春的经验和在家乡的经历放置在了作品中。

    新闻二:

    新华网济南10月13日电  从山东省邮政公司获悉,为祝贺和纪念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家乡山东省高密市与济南市邮政局在第一时间推出纪念邮戳各一枚,供社会各界用邮和收藏。山东邮政部门此次推出的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纪念邮戳堪称姊妹双戳,图案分别嵌以莫言肖像和诺贝尔文学奖金牌的正反两面的图案并有莫言的手书。

    (精品欣赏)

    文段一:

    道路两边,板块般的高粱坚固凝滞,连成一体,拥拥挤挤,彼此打量,灰绿色的高粱穗子睡眼未开,这一穗与那一穗根本无法区别,高粱永无尽头,仿佛潺潺流动的河流。

    我爷爷辈的好汉们,都有高密东北乡人高粱般鲜明的性格……

    奶奶粉面凋零,珠泪点点,从悲惋的曲调里,她听到了死的声音,嗅到了死的气息,看到了死神的高粱般深红的嘴唇和玉米般金黄的笑脸。

    (莫言《红高粱家族》)

    文段二:

    墙角上站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孩子赤着脚,光着脊梁,穿一条又肥又长的白底带绿条条的大裤头子,裤头上染着一块块的污渍,有的像青草的汁液,有的像干结的鼻血。裤头的下沿齐着膝盖。孩子的小腿上布满了闪亮的小疤点。……

    小石匠吹着口哨,手指在黑孩头上轻轻地敲着鼓点,两人一起走上了九孔桥。黑孩很小心地走着,尽量使头处在最适宜小石匠敲打的位置上。小石匠的手指骨节粗大,坚硬得像小棒槌,敲在光头上很痛,黑孩忍着,一声不吭,只是把嘴角微微吊起来。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文段三:

    天要亮的时候,东南角上传来了枪声,起初那枪声像刮风一样,后来又像下雨一样。

    谁也不知道打成什么样子了。麻湾驻着二百多日本鬼子,黄皮子有七八百。这一仗从早打到晚。吃过晌午饭时,伤员就送下来了。小唐就是第一批送下来的。她的裤子上净是血,脸蜡黄蜡黄。一见你三老妈,小唐就呜呜地哭起来了。伤员一批批送下来,街上尽是担架,满街的哭叫声。

    枪声炮声,响了整整一天,到傍晚时才静下来。

    (莫言《凌乱战争印象》)

    (时文精粹)

    时文一:

    从电视里看到莫言在老家高密被采访的镜头,在网络上浏览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作为一个爱读书、爱文学、爱写作的人,我的心情那是由衷的欢喜、难抑的激动。正如作家韩少功所说,“高兴一小时后继续写作吧”!这是对莫言获奖最好的贺礼,这是对自己最诚挚的祈福。因为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每个沾染有莫言“书香花气”的人,都不应该懈怠,都应该加倍努力。

    (天津日报《莫言获奖》)

    时文二:

    莫言的创作,一直是在不倦的艺术性的探索中进行的,而且卓有成效。如果说,在《红高粱》时期莫言明显地得益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启迪,不久之后他就意识到要“逃离这两座高炉”,要创造具有充分的本土性的文学作品。莫言的小说是接地气的,他所在的胶东半岛,是古齐文化的蕴藉之所在,神奇、浪漫,富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远到司马迁,紧接蒲松龄。越到后来,他对艺术民族化的自觉和探索的力度就越加强烈。

    (北京晚报 《莫言获奖的意义》)

    时文三:

    现在全民像追杀那样追捧莫言,媒体将他位于山东高密的居所层层包围,公众将他在书店常年滞销的图书一扫而光,不是因为多喜欢纯文学,多么热爱莫先生那些荒诞的文字,而是他红了,“诺贝尔”了。其实,不少人也是拿出这样的热情追逐李宇春的。当地政府像打了鸡血一样忙着亲切接见莫言及其二哥,或急于扩建莫言文学馆,也真不是为了挽文学于既倒,更像是为了振兴当地旅游业,进而获得官员们升迁的政绩。从这点讲,真不如高密那些沾莫言的光多卖了些烤鸡的商贩实诚。

(财经网 《莫言热是个泡沫》)

  1. (1) 阅读(新闻再现),将新闻内容各概括成一句话,不超过20个字。
  2. (2) 阅读(精品欣赏),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莫言善于运用暗喻,在无形中赋予了静态的事物予生命力。在看似随手拈来的字眼中把特显事物的特征,给读者以新鲜体验和感官刺激。 B . 莫言以红高粱为环境背景,“连成一体,拥拥挤挤”等用语,气势磅礴,映衬人物大爱大恨的性格,极富象征意义。 C . 莫言通过黑孩形象和遭遇揭示了黑孩身世不幸、命运悲惨,抒发对小黑孩不幸童年的悲悯。 D . 莫言通过打麻湾时风声、雨声一样持续的枪声,小唐蜡黄的脸,满街的哭叫声表现那时候的战争就如我们想象的样子——酣畅淋漓,豪气冲天。
  3. (3) 阅读(时文精粹),概括三则材料各自表明的看法。

    时文一:

    时文二:

    时文三:

  4. (4) 结合几则材料,谈谈你读“莫言”的启示。(至少两点)
9.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通豫南,达于汉阴②曾不能魁父之丘   ③寒暑易节,始一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B .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 . 杂然相许  吴广以为然 D . 以君之力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 (3) 翻译句子: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 (4)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愚公的身上,我们能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 (1) 本选文从哪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请概括回答。
  2. (2) 第③段,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3. (3) 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4. (4) 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②“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