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9-2020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9-2020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默写
默写
  1. (1) 采菊东篱下,。(《饮酒》(其五))
  2. (2)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3. (3) 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
  4. (4)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2.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1) 《春望》的作者是唐朝的(人名),诗中“家书”的意思是
  2. (2) 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③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④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⑤故曰:城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⑦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⑧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1)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
  2. (2) 解释划线字

    ①七里之郭_

    而去之

  3. (3) 翻译下面句子

    城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 (4)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①句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B .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不是论战争,而是借论战争来说明实行“王道”的必要性。 C . 本文②~ ④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 . “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仁政”。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误认

    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日:“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1.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幸至丞相府我:

    而谓曰:

  2.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心知非是,解以与之

  3. (3) 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
  4. (4) 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的品质,表现了“马主”的品质。
5.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⑦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⑧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⑨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而到各种花开的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⑩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1. (1) 阅读第①②段,请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2. (2) 第③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作用是
  3. (3) 第③段加点的“绝大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4. (4) 第③、④、⑤、⑥段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6.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军号声声

    ①军号一响,那士气就鼓起来了,战士们就往前猛冲。在冲锋号的鼓动下,不久就冲上了阵地,消灭了敌人,我军胜利了。我刚到村口,就被这位满面红光的老人充满激情的话语吸引了过去,他有八十多岁的样子,站立都不稳,可话语声还很洪亮。周围那几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老人,都很麻木的样子,任他自言自语,谁也没有接这个话茬。

    ②我们全家搬走这么多年后,我突然生出回来看看的念头,没想到在村口遇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他,他对那把铜号还是那么有感情。

    ③小时候,我对这把铜号是很羡慕的。不能亲手摸一摸、仔细看一看,总感到很遗憾。

    ④他的这把铜号,其实是有破损的,喇叭口处残缺块,从这个地方向里还有一道裂纹。他每天都悉心呵护着,用一块纱布仔细擦拭,特别是到破损处时,会格外轻。

    ⑤擦完后,他就把钢号横过来,在眼前轻轻转动着,转完一圈,看擦得行了,就抬起头来,郑重地用右手握起来,举到眼前,右眼对铜号嘴儿认真看去,然后挪到左眼前,右眼昧起来,用左眼看一会儿,然后才慢慢放到自己嘴唇前。我们认为他就要吹响这把铜号了,可他总是让铜号和嘴唇似接触又不接触的,最终也没有吹响。

    ⑥我们都很失望,几乎异口同声地发出失望的长叹:唉!

    ⑦这时,他才会转过头来,看我们一眼:怎么,想看看?

    ⑧我们凑上前去。他把铜号在我们眼前晃了晃,然后陷入沉思,轻轻地说:我的战友正吹着冲锋号,敌人的炮弹就打过来,停一停,喉结滚动了几下,又接着说:他就牺牲了,铜号也炸成了这个样子。他轻轻地抚摸着,眼中有些光亮闪动着。他神情怔怔的。战友牺牲后,这把号就再也没有吹响过,但其实它是整天响着的。说到这里,他会把铜号的喇叭口放在耳朵边,认真倾听。不一会儿,左脚就开始一点一点的,好似铜号真的响了,他是在配合着那节奏似的。过了半天,他把那已经破损的喇叭口伸向我们:你们听,声音真响亮。

    ⑨我第一个凑上前去,歪着头,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铜号,仔细地听着。除了风偶尔滑入号管发出一丝嗡嗡声外,其余什么也听不到。

    ⑩他生气地把手-挥:去去去,不中用的小毛孩子!

    ⑪我发现,周围几个老人对他的说法也都不认同。甚至说他脑子在战场上被震伤了,留下了毛病。

    ⑫想不到,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对铜号依旧这么痴情。我看到破损之处的断茬显得更黑了,有些地方析出细密的小米粒大小的绿色斑点,裂缝的颜色也显得更深了,其余的地方一如既往地锃亮放光。看来这些年他一直没有停止过认真地擦拭维护。

    ⑬他见我这么认真地看着,浑浊的眼中似有火苗跳动了一下。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我庄重的神情,引起了周围几位老人的注意。

    ⑭他也神情一振,脸上有了笑意,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过来,让铜号的喇叭口对着我,我赶紧歪歪头,凑过耳朵,认真地听着。另外几个老人围上前来,惊奇地问道:真听到了?

    ⑮我庄重地告诉他们:是的,听到了。

    ⑯那几个老人木然地看着我。

  1. (1) 从全文看,③——⑪段的记叙顺序是

    A.顺叙     B.插叙     C.倒叙

    作用是

  2. (2) 我小时候,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军号,却听不到军号声,而二十年后,依然是这把军号,为什么能听到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3. (3) 第⑬段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作用是
  4. (4) 比较下列两个句子,揣摩一下为什么选文第⑬段采用B句。

    A.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军号声。

    B.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

  5. (5) 文章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写了老人与军号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周围几个老人的表现?
  6. (6) 联系全文思考,标题“军号声声”有什么含义?
7. 综合题
下面是一份对200名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根据这个统计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文学名著

26

13%

武侠小说

30

15%

时文杂志

32

16%

卡通画

112

56%

  1. (1)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2. (2) 看了这一统计表,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8. 写作题
题目:乐在其中

提示和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有具体的内容,600 字左右。②注意作文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