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18年安徽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中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默写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⑧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2. (2) 默写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阕。

2.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漫步烟雨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镜。烟雨绕身宛如轻纱遮面,周围的一切看不真切。只好侧耳倾听,听那丝丝细雨轻轻落在叶面而汇成雨珠后,沿叶滚落的滴答声;听那山泉流过不带一丝怅惘奔出山涧的哗哗声;听那小动物不惧游人左顾右盼mì食行走树林的沙沙声……再听,那柔曼琴音,是小溪从草丛中淌过;那清脆筝声,是清泉从石缝中漏下;那一声声轰鸣,定为万道激流在山涧奔涌;那雄浑的齐鸣声,定是激流直下陡壁的飞瀑落入深潭。这一切声音都是那么真切,那么自然,那么新,那么旖旎,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2. (2) 文中有错别宇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 (3) “左顾右盼”中的“盼”在文段中的意思是;“流连忘返”中的“返”在文段中的意思是
  4. (4) 请将文段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
3. 名著导读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 (1) 《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的主题。梁山英雄被招安后为大宋南征北战,先后抗击辽国的侵略,平定王庆、田虎的起义,南征浙江
  2. (2)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英国著名哲学(人名)之口。他出身豪门,聪颖早慧,被(人名)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4. 综合题
某中学九(3)班以“小说伴我成长”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1)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渲染活动气氛。
  2. (2) 活动中,班主任张老师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部自己最喜爱的小说,并写出推荐理由。你最喜欢哪一部小说?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3. (3) 下面是魏晓曼同学写的活动感言,请你帮她修改。

    有人把书籍比作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我觉得点儿都不为过。【A】几年来,通过阅读小说,使我的知识不断积累,思维更加活跃,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B】人生是短小的,怎样才能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C】从阅读第一部小说“平凡的世界”开始,每读一部小说,我都沉浸在小说故事之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这也是我阅读小说的最大乐趣。

    ①【A】句有成分残缺的毛病,应将“”删去。

    ②【B】句有用词不当的毛病,应将“”改为“”。

    ③【C】句有一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应将“”改为“”。

5.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诗画之“窗”

刘绍义

    ①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无书报之家,犹无窗户之室也。”可见在他的心目中,窗户是何等重要。的确,房屋如果没有窗户,不但采光不好,更少有新鲜空气。不少房屋不但有窗,而且还不止一个,就连古人造“窗”字时,也是多多益善的,除了“窗”,还有现在也用的“牖”,以及已经不当“窗”字用的“向”和“囧”等。古代的房子是前堂后室,室的前窗叫“牖”,后窗叫“向”,朝上的才叫“窗”。看样子,“打开天窗说亮话”用的还真是“窗”的本义哩。

    ②不过,如今的“窗”,早已将“牖”“向”“囧”的意思代替完了,有了统治万窗之义。作为房子的眼睛,窗不但能给我们带来生机,带来灵气,也让我们开阔了视野。“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日月星辰,水光山色,都能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照于帘钩,落于案几。窗不仅给我们带来光明,更给我们带来情趣。

    ③是的,窗本来就是一张变幻无穷的画,一首吟咏不尽的诗。清代李渔就常在自己的窗前放置盆花、笼鸟、蟠松、怪石,并不断变换它们的位置,让自己的窗户成了一件艺术品,供自己赏玩。他以巧思把窗变成“梅窗”“扇形窗”,坐于其中,看窗外“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的樵人、牧童、醉翁、游女。他认为窗户就是一幅“天然图画”,而且“时时变幻,不为一定之形”,一日之内可现出图画“百千万幅”

    ④喜欢在窗上搞艺术创作的,还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郑板桥。他在自家两间茅屋的窗前置一小榻,在竹荫下乘凉,舒适无比。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其两头,横贯以为窗棂”,然后糊上白纸,“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鼕鼕作小鼓声”。这些不仅给寒冬里的郑板桥带来乐趣,更让无师自通的他画艺大增—“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⑤有人认为窗的最妙之处是可以用来倚靠听雨此话不假。春雨绸缪,如琴如瑟;夏雨滂沱,如钟如鼓秋雨萧索,如箫如弦;冬雨淅沥,如磬如铃。清代文人蒋平伯和妻子秋芙就喜欢隔窗听雨。妻子死后,蒋平伯在他的回忆录《秋灯琐忆》中说,每当听到雨打芭蕉的声音,都会想到自己的妻子,“秋来雨风滴沥,枕上闻之,心与俱碎”。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不欢窗的文人不多,站在窗前,放眼望去,云卷云舒,尽收眼底,心情顿觉舒畅,胸怀倍感开阔。窗,不仅仅是房子的眼睛,也是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襟胸。

  1. (1) 通读全文,用“∥”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 (2) “窗”字的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
  3. (3) 第③-⑤段重点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古代文人与窗的故事?
  4. (4) 任选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5. (5) 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6.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阅读的力量

朱永新

    ①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②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阅读不是为了帮助我们逃避生活,逃避与人打交道,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

    ③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④我们需要用阅读探索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⑥当然,读书需要循序渐进。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⑦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我们的古人对于书籍、阅读、读书人,都是尊敬的。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⑧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⑨虽然,现在很多人说书价贵,但毕竟还有公共图书馆和网上阅读等途径,对于想读书的人来说,不会因为没有钱而无法读书。把阅读当做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基本需要与日常习惯,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读书,不是无奈的选择,不是为了打发无聊的光阴。最伟大的知识总是藏在最伟大的著作中,只有通过我们的阅读才能转化为力量。

    ⑩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1. (1) 文中所说的“心力量”指的是什么?
  2. (2) 在作者看来,阅读能够让我们得到哪些好处?
  3. (3) 读书要做到哪几点?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4. (4) 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 (5) 请谈谈你对文中第⑨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7.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桃花源记(节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有良田美池之

    ②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③便还家

    ④不足外人道也

    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 (3) 文中写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你说说村中人,为什么“皆叹惋”?
  4. (4) “老有所终”、“幼有所长”是“大同社会”的特征之一,在选文中,哪一句话具体描绘了这样的生活画面?
8. 写作题
请以“我的心中你最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