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江西省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地理
试卷分类:地理八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胡杨林、骆驼刺等耐旱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  )

A . 南方丘陵山地 B . 青藏高原地区 C . 东北平原地区 D . 西北荒漠地区
2. 单选题
读我国某流域农业结构随海拔分布图,该流域可能在(  )

图片_x0020_735459586

A . 长江流域 B . 松花江流域 C . 黄河流域 D . 塔里木河流域
3. 单选题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泥沙主要来自河段(     )
    A . 源头—①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是(  )
    A . 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B . 陡坡地建梯田 C . 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 . 植树种草
4. 单选题
下图图所示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能源十分丰富

③工业靠近原料产地

④多侨乡,便于引进外资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5. 单选题
关于目前黄土高原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利于发展交通运输业 B . 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C . 有利于开展水土保持 D . 有利于发展渔业
6. 单选题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①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②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③是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④长江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7. 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关于①~④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B . ②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    C . ③地区的水热条件优越       D . ④地区在河谷发展种植业
  2. (2) 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区矿产资源匮乏 B . ④地区缺少天然草场          C . 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到黄河 D . ③地区的油气资源缓解了我国东部的能源短缺
  3. (3)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结合下表可知(  )

    A . 图中①地区与表中“甲”对应 B . 图中②地区人口最多          C . 图中③地区人口密度最小 D . 图中④地区面积最小
8. 单选题
有关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国际交往中心                                       B . 北京的交通特别发达,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运输网络                             C .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缘,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D . 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9. 单选题
珠江口地区有已经建成的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规划建设中的深中通道,不久的将来会有三座大桥在珠江口横贯东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有关三座大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   B . 三座大桥中长度最长的是深中通道                                 C . 三座大桥中建造难度最大的是虎门大桥                          D . 深中通道东部连接深圳机场,西部在马鞍岛与中山市相连
  2. (2) 规划中的深中通道已经给中山市带来的影响是(  )
    A . 深圳的交通得到了明显改善 B . 旅游人数快速增长             C . 房价明显上涨 D . 工业向沿海转移
10. 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世界国力最强的国家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                                   ④区域差异大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③④